资源描述
基站天线可靠性设计规范
版本号: V1.0
╳╳╳╳-╳╳-╳╳实施
╳╳╳╳-╳╳-╳╳制定
目 录
一、 目的 4
二、 范围 4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四、 材料和成形工艺要求 5
4.1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原则 5
4.2材料选择参考 6
4.3成形工艺选择参考 8
4.4公司常用材料性能和用途说明 10
4.5材料和成形工艺ROHS要求 10
4.6材料表面处理原则 13
五、 可靠性设计要求 13
5.1可靠性试验要求(总则)附件1 13
5.2环境指标要求及适应性要求………………………………………………………………….14
六、 结构设计要求 15
6.1与电气相关的结构设计原则 15
6.2与电气无关的结构设计原则 16
6.3共用性结构设计原则 17
6.4可批量性及稳定性结构设计原则 18
七、 三阶交调要求 18
7.1产生交调的原因分析 19
7.2抑制交调信号的方法 19
八、 产品说明书编写规范 20
8.1产品技术说明书 附表1 20
8.2产品安装说明书 附表2 20
8.3装箱清单 附表3 20
8.4产品合格证 附表4 20
九、 检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21
9.1检验规则 21
9.2标志 21
9.3包装 22
9.4运输 22
9.5贮存 22
十、 图纸标准化 22
10.1图框和公差 附表5 22
10.2尺寸标注 23
10.3技术要求 附表5 24
十一、 生产工艺要求 24
11.1通用工艺 24
1.1.1 手工焊锡工艺标准(附件2)
1.1.2 高频焊锡工艺标准(附件3)
1.1.3 射频插座制作和安装工艺标准(附件4) 28
1.1.4 标签工艺标准(附件5) 28
1.1.5 板状天线封胶工艺标准(附件6) 28
1.1.6 力矩工艺标准 (附件7) 28
1.1.7 螺丝(钉)固化标准 (附件8) 28
1.1.8 手工剥电缆工艺标准(附件9) 28
1.1.9 剥线机剥电缆工艺标准(附件10) 28
1.1.10 包装工艺标准(附件11) 28
1.1.11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附件12) 28
1.1.12 SOP*SIP标准化(包括来料、制程、包装、出货)附件13 32
11.2组装工艺 33
11.2.1 组装的基本要求
11.2.2 组装的基本方法
一、 目的
规范天线的工艺设计,满足天线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缩短设计生产周期,为天线设计人员提供天线工艺设计的准则,为工艺人员审核天线的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的准则。
二、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通信基站天线结构工艺设计的材料选用、工艺选用、与电气相关的结构、与电气无关的结构、可靠性、共用性、可批量性、三阶交调、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规范是研发部制定的通信基站天线结构工艺设计标准,在基站天线结构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最低要求,后序将根据新工艺和新要求不断完善。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中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中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 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 2423.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2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GB/T 2423.3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R:水试验方法
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Q/ZX 23.018.1-2001 可靠性试验要求—总则
YD/T 1059-2004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
四、 材料和成形工艺要求
4.1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原则
在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时,一般是在满足零件使用电气性能要求、强度要求、三阶交调要求,良好的抗老化性、防水性、稳定性、一致性的前提下,考虑材料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并要符合ROHS要求,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材料和成形工艺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4.1.1、使用性原则
材料使用性是指零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材料和成形工艺选择应首要考虑的问题。
零件的使用要求不仅体现在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外部质量方面。也体现在其电气性能、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内部质量的要求上。在进行材料和成形工艺选择时,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零件的负载和工作情况;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限制;零件的重要程度。
由于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的复杂性,要求在选择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找出最关键的性能指标,同时兼顾其他性能。
对于基站天线,天线结构方面,主要考虑材料的电气性能,抗老化性,强度,加工工艺,如有交调要求的还应避免使用铁磁性材料。而天线外罩,需考虑其透波性以及对天线电气性能的影响,因其裸露在露天环境中,则还应考虑到抗紫外线,以及抗腐蚀抗老化,以及安全性方面。
4.1.2工艺性原则。
材料工艺性是指材料适应某种加工的能力。在零件功能设计时,必须考虑工艺性。零件图中所示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结构形状等技术条件,直接影响其加工工艺。有些材料从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来看是完全合适的,但无法加工制造或加工制造很困难,成本很高,实际上就是工艺性不好。因此工艺性的好坏,对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的工艺性要求与零件的制造加工工艺路线关系密切,具体的工艺性要求是工艺方法和工艺路线相结合而提出来的。材料工艺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铸造性:包括流动性、收缩性、热裂倾向性、偏析性及吸气性等;②锻压性:包括锻造性、冷镦性、冲压性等;③焊接性:主要为焊接性,即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敏感性及其使用性能;④切削加工性:指材料接受切削加工的能力。如刀具耐用度、断屑能力等;⑤热处理工艺性:包括淬透性、变形开裂倾向、过热敏感性、回火脆性倾向、氧化脱碳倾向等,表11.2.1对常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了比较;
4.1.3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涉及到材料的成本高低,材料的供应是否充足,加工工艺过程是否复杂,成品率的高低以及同一产品中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等。从经济性原则考虑,应尽可能选用价廉、货源充足、加工方便、成本低的材料。而且尽量减少所选材料的品种、规格。通常,在满足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优先选用价廉的材料,能用非合金钢的,不用合金钢;能用硅锰钢的,不用铬镍钢
4.2材料选择参考
根据本公司产品特色,以及以往所使用的材料,特归纳出天线和美化各部份的材料,以供设计参考。
4.2.1 振子组件
1) 振子主体部分,依据电气设计要求,强度、稳定性、成本要求,可选用以下几种材料。
A铝合金锭 型号(环保型ADC12),此款材料为振子压铸成型的首选,表面电镀性能优良,质量较轻,密度为2.6984克/厘米³;
B锌合金锭 型号(环保型欧洲3号),流动性好,具有优良的成型性能,表面电镀性能优良,但质量较重,密度为7.134克/厘米³,只有当用环保型ADC12材料成型性能达不到产品设计要求时选用;
C 5052 H32铝镁合金板材
D H65黄铜板
E 阻燃型环氧玻纤布覆铜板 (FR-4) 型号 生益S1141
F 进口聚四氟乙烯覆铜板,现合格板材为雅龙和Taconic
2) 振子馈电部分,依据现有馈电形式主要选用以下几种材料;
A H65黄铜板
B 同轴电缆
3) 振子和馈电固定部分,主要选用以下材料;
A POM牌号M90 此款材料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刚性、疲劳强度,抗蠕变性能很高,尺寸穩定性好,介电常数3.8。在无弹性卡位结构、超高温、超低介电常数的设计要求优先选用此款材料;
B PA66牌号101F 有弹性卡位结构时优先选用
C PC牌号,支撑和固定结构时选用
D 聚四氟乙烯(PTFE) 有耐高温和超低介电常数时选用,但难模具成型且质地软,不能做螺纹结构
4.2.2 天线底盒
依据天线尺寸、天线重量、天线安装位置、天线使用强度要求选择如下几款材料;
A 5052 H32铝镁合金板材T=1.5或2.0mm,有交调要求时优先使用
B 3003 H32合金铝板T=1.5或2.0mm
C 2024 T6硬铝板T=2.0或2.5mm,天线重量很重时选用,如TD电调天线等
D 6063挤压铝 ,底盒采用拉挤成型选用
4.2.3 馈电部分
A 6063挤压铝
B 黄铜
C 压铸铝合金 型号(环保型ADC12)
4.2.4 馈电网络
A 电缆
B 进口聚四氟乙烯覆铜板
C H65黄铜板
D 5052 H32铝镁合金板材
4.2.5 天线外罩
A抗紫外线UPVC T=3.0mm 需添加7‰的防老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能承受室外自然恶劣环境,长期使用能承受+70℃不老化变形,-40℃不脆裂,不褪色;
B抗紫外线ASA T=3.0mm 需添加7‰的防老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能承受室外自然恶劣环境,长期使用能承受+70℃不老化变形,-40℃不脆裂,不褪色,此款材料成本很高,有特殊要求时使用;
4.2.6 天线端盖
A抗紫外线ABS 需添加7‰的防老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能承受室外自然恶劣环境,长期使用能承受+70℃不老化变形,-40℃不脆裂,不褪色
B抗紫外线PVC 需添加7‰的防老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能承受室外自然恶劣环境,长期使用能承受+70℃不老化变形,-40℃不脆裂,不褪色
C抗紫外线ASA 需添加7‰的防老化剂与紫外线吸收剂,能承受室外自然恶劣环境,长期使用能承受+70℃不老化变形,-40℃不脆裂,不褪色,此款材料成本很高,有特殊要求时使用;
4.2.7 天线夹码
A Q235钢,表面热浸锌
B SUS304不锈钢
4.2.8 天线接头
接头外壳 :黄铜(规格C3602)
插针 :黄铜(规格C3602)
插孔 :铍铜(规格QBe2)或青铜(规格QSn6.5-0.1)
绝缘体:聚四氟乙烯
垫圈:硅橡胶
4.2.9 紧固件、压铆件
所有螺丝紧固件、压铆件材料为SUS304
4.2.10 天线包装
外包装为环保加强型K=K纸箱,纸质要求:面纸175gAA;里纸175gAA;芯纸120gB级;A瓦120g高强瓦, B瓦:95g高强瓦;耐破:1300KPa,边压:6500N/m,空箱抗压1200N,保证纸质硬挺。内包装为环保型高密度珍珠棉
4.3成形工艺选择参考
在工艺选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可批量性、稳定性、一致性,并要满足电气性能、使用功能、无铅和RoHS环保要求、精度、成本、装配要求。特归纳出天线各部分的工艺,以供设计参考。
4.3.1 振子组件
1)振子主体部分,依据电气设计要求,强度、稳定性、材料、成本要求,可选用以下几种工艺。
A铝合金锭 型号(环保型ADC12)采用压铸成型,表面喷砂后镀可焊锡(Ni5Sn15.At半哑);
B锌合金锭 型号(环保型欧洲3号)采用压铸成型,表面喷砂后镀可焊锡(Ni5Sn15.At半哑);
C 5052 H32铝镁合金板材采用五金冲压成型;
D H65黄铜板采用五金冲压成型表面镀纯银(Ag3);
E 阻燃型环氧玻纤布覆铜板 (FR-4)采用数控加工成型,表面镀锡沛,后序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可过绿油;
F 进口聚四氟乙烯覆铜板采用数控加工成型,表面镀锡沛,后序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可过绿油;
2)振子馈电部分
依据现有馈电形式材料主要选用以下几种工艺;
A H65黄铜板采用五金冲压成型,表面镀纯银(Ag3);
B铝合金锭 型号(环保型ADC12)采用压铸成型,表面喷砂后镀可焊锡(Ni5Sn15.At半哑);
C锌合金锭 型号(环保型欧洲3号)采用压铸成型,表面喷砂后镀可焊锡(Ni5Sn15.At半哑);
D 同轴电缆
3)振子和馈电固定部分
根据材料要求主要选用以下工艺;
A POM牌号M90 采用注塑成型(塑胶模)
B PA66牌号101F 采用注塑成型(塑胶模)
C PC工程塑料 采用注塑成型 (塑胶模)
D 聚四氟乙烯(PTFE) 数控加工成型
4.3.2 天线底盒
根据现有材料要求,主要用以下工艺;
A 铝板材现主要用数控冲和数控折弯成型;
B 铝板材对于一些较简单很规则的的产品可用五金冲压成型(五金冲压模具);
C 6063挤压铝采用挤压成型,后序开五金冲压模具冲孔;
4.3.3 天线网络馈电部分
A 6063铝挤压成型;
B 铝合金压铸成型;
C 锌合金压铸成型;
D 黄铜(C3602)机加工成型;
4.3.4 馈电网络
A 电缆(MF141)
B 进口聚四氟乙烯覆铜板采用数控加工成型,表面镀锡沛,后序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可过绿油;
C H65黄铜板采用五金冲压成型;
D 5052 H32铝镁合金板材采用五金冲压成型;
4.3.5 天线外罩
A抗紫外线UPVC塑胶挤压成型;
B挤压玻璃钢挤压成型;
4.3.6 天线端盖
端盖注塑成型(塑胶模)
4.3.7 天线夹码
A Q235钢板 五金冲压成型,表面热浸锌处理 标准件
B SUS304不锈钢板 五金冲压成型 标准件
4.3.8 天线接头
数控加工成型,表面镀三元合金,标准件
4.4公司常用材料性能和用途说明
6.4 晖速常用材料简介
名称
简介
应用范围
化学成份
力学性能
备注
2024铝板
2024铝板国内通常叫做2A12铝板,相当于LY12,通用的铝板材标准为AMS-QQ-A-250/4(非包铝)和AMS-QQ-A-250/5(包铝),2024铝板的合金元素为铜,被称为硬铝,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但耐腐蚀性较差。
此铝板其力学性能好,硬度过,常用于天线铝底盒的制作.
硅Si: 0.50铁Fe:0.50铜Cu:3.8~4.9锰Mn:0.3~0.9镁Mg:1.2~1.8铬Cr:0.10镍Ni: -- 锌Zn:0.25钛Ti :0.15其它: 0.15铝Al:余量
2024铝板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205~420伸长率 δ10 (%):12~15固溶处理温度:529℃~541℃.
3003铝板
3003系列铝板是铝锰合金系列的一款常用产品。优于拥有了锰合金元素,该款产品具有优秀的防锈特性,又被称为防锈铝板。强度比1100约高10%,成形性、溶接性、耐蚀性均良好。用于加工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能、高的抗蚀性可焊性好的零件部件,或既要求有这些性能又需要有比1XXX系合金强度高的工作,如厨具、食物和化工产品处理与贮存装置,运输液体产品的槽、罐,以薄板加工的各种压力容器与管道 一般器物、散热片、化妆板、影印机滚筒、船舶用材
此产品性价比较高,通常用于除铝底盒外的其它铝制冲压结构件,如隔离板、隔离条、上面板、下面板、移相器连接板、功分器支撑板、屏蔽罩等。
铝Al :余量 硅Si :0.6铜Cu :0.05--0.2锌Zn:0.10锰Mn:1.0--1.5铁Fe:0.7
抗拉强度σb (MPa):90~205
伸长率 δ10 (%): 1~20
6061铝棒
属热处理可强化合金,具有良好的可成型性、可焊接性、可机加工性和,同时具有中等强度,在退火后仍能维持较好的操作性.
通常用于天线内部的铝车件,如上下面板隔离柱、调节套筒、
0.4-0.8Si, 0.70Femax, 0.15-0.40Cu, 0.15Mnmax,0.80-1.20Mg, 0.04-0.35Cr, 0.25Znmax, 0.15Timax, 其他每种成分最高含量0.05,其他成分最大总含量0.15,余量为Al。
拉伸强度(25°C MPa) 屈服强度(25°C MPa) 硬度500kg力10mm球 延伸率1.6mm(1/16in)
5052铝板
5052铝板属于铝镁合金铝板,使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建筑业离不开的合金铝板,也是最有前途的合铝金板。5052铝板带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焊接性优良,冷加工性较好,并具有中等强度。
常用于交调要求较高的天线铝结构件,如铝底盒。
铝Al :余量 ;硅Si :0.25;铜Cu :0.10 ;镁Mg:2.2~2.8; 锌Zn:0.10; 锰Mn:0.10;铬Cr:0.15~0.35 ;铁Fe: 0.4 0 。
抗拉强度σb (MPa)170~305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65弹性模量:E 69.3~70.7Gpa退火温度为:345℃。
6063
主要合金元素为镁与硅,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可焊接性、挤出性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是典型的挤压合金。6063铝合金型材以其良好的塑性、适中的热处理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华丽的色泽等诸多优点
用于需挤压成型的结构件
6063化学成分:铁(Fe)0.35锰(Mn)0.1镁(Mg)0.45~0.9硅(Si)0.2~0.3锌(Zn)0.1钛(Ti)0.1铬(Cr)0.1铜(Cu)0.1铝(Al)余量[
ADC
12
压铸铝结构件
聚四氟乙烯板
聚四氟乙烯板(也叫四氟板,铁氟龙板,特氟龙板)分模压和车削两种,模压板是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在常温下用模压法成型,再经烧结、冷却而制成。聚四氟乙烯车削板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压坯、烧结、旋切而成。其制品用途广,具有极为优越的综合性能:耐高低温(-192℃-260℃)、耐腐蚀(强酸、强碱、王水等)、耐气候、高绝缘、高润滑、不粘附、无毒害等优良特性。
主要用于线路板部份
新牌号: Q235A
旧牌号: A3、C3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美化部份钢结构:如增高架、天线底座等。
C:0.14~0.22
Mn:0.3~0.65
①Si②≤: 0.30 S≤: 0.050 P≤: 0.045
4.5材料和成形工艺ROHS要求
ROHS要求主要是限制了以下六种金属的含量,即—铅(Pb)、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1%(1000ppm),镉(cd)为0.01%(100ppm),
1.根本上提高认识,绿色制造环保要求是改善全球人类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切实做到产品设计时不采用、产品制造中不引入、物料供应链中不导入有害物质,使生产的产品充分与有害物质隔离绝缘,全面降低有害物质超标的风险。
3.建立企业生产制造数据可追溯性记录归档制度。完善整个供应链各厂商进货单据与无有害物质测试报告及承诺书的收集管理制度,精确到每一产品用料以及所用生产设备性能保养及作业状态记录与生产工艺过程主要状态参数记录等。必要时可以查清任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全部信息数据经得起追溯核对与审查。物料、原材料进行检验必须核对厂商提供的《限用物质保证书》/或ROHS检测报告等合格检测 机构的报告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4.对现有物料进行彻底清理,严格区分符合RoHS与不符合RoHS要求的剩余物料
5.生产过程中及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物料的二次污染及交叉污染,必要时将关键零件及成品 委外进行ROHS检测,保证产品符合ROHS要求。
4.6材料表面处理原则
在设计时需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根据我公司现有产品的表面处理工艺分类如下:
1、 ADC12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喷砂后镀锡(Ni5Sn15.At半哑),如果没有焊锡要求表面只需振动抛光;
2、 欧洲3号锌合金压铸件,表面喷砂后镀锡(Ni5Sn15.At半哑),如果没有焊锡要求表面只需振动抛光;
3、 铝板冲压件,表面须双面贴膜,防止成型过程中划伤,有三阶交调或焊锡要求的表面须镀纯银(Cu5Ag3.At半哑);
4、 铜板冲压件,表面须镀纯银(Cu5Ag3.At半哑);
5、 6063铝挤压成型件,有焊锡要求的表面镀纯银(Cu5Ag3.At半哑),无焊锡要求的表面须阳极处理;
6、 6061铝机加工件,有焊锡要求的表面镀纯银(Cu5Ag3.At半哑),无焊锡要求的表面须阳极处理;
7、 Q235钢成型工件,表面热浸锌处理;
8、 聚四氟乙烯覆铜板,表面镀锡沛,根据要求表面可印高温绿油;
9、 环氧玻纤布覆铜板 (FR-4),表面镀锡沛,根据要求表面可印高温绿油;
五、 可靠性设计要求
5.1. 可靠性试验要求(总则)附件A
依基站天线通信标准,可靠性设计要求MTBF≥100,000小时,MTBF为平均无故障时间。为达到上述要求需通过各种试验来保证,根据产品设计的阶段主要包括材料、零件、组件、成品的试验,在产品设计规划时试验要同步进行;
5.2. 环境指标要求及适应性要求
环境温度:-40℃~+60℃,极限温度:-55℃~+75℃;
相对湿度:8%~98%;
大气压:70 kPa~106 kPa;
工作风速:110km/h;
极限风速:200km/h;
防护等级:防水、防尘等级满足IP55/IP68(或根据使用地区具体情况改进);
摄冰厚度:10mm不被破坏;
其他环境要求:防盐雾、潮湿能力;防护大气中二氧化硫腐蚀能力;防紫外线能力;
接地方式:直流接地。
六、 结构设计要求
6.1与电气相关的结构设计原则
6.1.1 、振子
A设计时不能太复杂,要求一体化设计,避免由于零件太多,装配焊接时容易出现电气不良;
B稳定性设计一定要达到要求,环境和型式试验后电气性能不能发生变化,特别是振子间间隙等关键尺寸;
C与馈电网络连接部位设计需简单、稳定;
D 振子馈电结构需操作简单,尽量避免振子主体表面镀银或镀锡;
E安装简便、防呆设计
F满足三阶交调要求
6.1.2、馈电部分
A标准化设计;
B振子和馈电网络馈电连接部分接地要良好,必须有压紧结构,常规是在焊接部位用尼龙铆钉将线路板压紧在底盒上,使线路板很好的接触底盒,从而达到接地良好的目的;
C馈电部分不允许受力,须有压紧结构;
D在馈电焊电缆部位,电缆网层在装配或弯电缆时容易断裂,须设计保护结构;
E焊接部位需设计限位结构,保证焊接电缆一致性;
6.1.3、移相器
A材料电气性能的稳定性,在高低温等环境下需保持电气性能的稳定性,需策划各种试验来验证材料的电气稳定性,确定后不能任意更换材料和加工厂商;
B材料力学和化学性能的稳定性,在高低温等环境下需保持电气性能的稳定性,需策划各种试验来验证材料的力学和化学性能稳定性,确定后不能任意更换材料和加工厂商;
C零件加工精度是否能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并要有一定的设计余量,必须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工艺和供应商;
D移相器在移相(旋转或抽拉等)过程中,受力一定要保证均匀、稳定,不能出现太松、太紧、卡住的现象;
E移相器传动结构设计时,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调节下倾角精度须控制在0.5度以内,不能出现刻度标尺在移动而移相器不动的情况。传动结构在增加受力的情况下各零部件易发生型变从而影响精度,在设计时要考虑各零部件受力的抗型变能力。
F行程长度最优化设计(45mm以上)
G零件材料抗高温设计(150W功率试验)
H 满足三阶交调要求
6.1.4、 馈电网络
A优先选用线路板或电缆的形式,尽量减少电缆、馈电点、焊接点;
B布局要保持规则、美观,电缆在弯曲时要保持合适的弯曲半径;
C为增少后向辐射,尽量增加蔽屏罩;
D电缆和线路板焊接的地方,电缆和线路板都必须有压紧结构;
E馈电网络线路板设计时要考虑馈电、走线方便,在满足电气指标的情况下尺寸设计到最
小;
6.1.5、 美化部份
美化外罩:要求外表面光滑、平整,内表面平整,无玻璃纤维毛边;玻璃纤维分布均匀,整体外罩无变形,壁厚均匀,壁厚为:3.5±0.5 mm,预埋件预埋牢固,天线正面无金属;
6.2与电气无关的结构设计原则
指的是只起支撑、连接等,不直接影响电气的结构设计
6.2.1、底盒
依据天线尺寸、天线重量、天线安装位置、天线使用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材料厚度,并且在上下端盖面须做L型加强结构,特别是有电调传动结构的端面,必须保持端面的垂直度、足够的强度,底盒两侧必须和上下端面连接(M4螺丝连接或铝焊接)保持四边连接,防止跌落时上下端面强度不够发生变形。其次要保证底盒的抗扭曲能力,防止底盒在天线零部件的长期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
6.2.2、馈电网络
A电缆走线必须美观、有规则,要有对称性和一致性,电缆采用单层或多层长条形尼龙线卡固定,馈电部位也要设计合适的馈电块,保证电缆不和底盒直接接触,不同阻抗和极化的需用电缆颜色或贴标签来区分。
B小型功分器、分流器等线路板采用腔体支柱的形式和底盒固定,保证焊接位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TD天线等长条形功分板直接和底盒贴合,用尼龙铆钉固定,固定时尼龙铆钉按规则分布,在保证功分板平整的前提下分布要有对称性和一致性。
6.2.3、外罩和上下端盖
A依据天线尺寸、天线重量、天线安装位置、天线使用强度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厚度要求≧3mm,天线非常重等强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外罩和端盖必须设计加强筋,防止变形后上下端盖难于装配,堆积运输过程中天线外罩强度不够使内部零件受损,必要时底盒内部要设计支撑结构,支撑外罩,防止在受力过大等特殊情况下损环天线内部零件;
B外罩和端盖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端盖和外罩的侧面开孔用尼龙铆钉固定,尼龙铆钉头部打硅胶防水,外罩和端盖连接处打硅胶防水,另一种是从上下端盖正面开M4沉头孔,通过M4沉头螺丝把上下端盖和天线底盒的上下端面固定,M4沉头部位打硅胶防水,外罩和端盖连接处打硅胶防水,下端盖要开漏水孔;
6.2.6、夹码及夹码连接结构
A 底盒与夹码连接板不能直接通过压铆螺母连接,必须先把M6或M6以上的压铆螺母压紧在4mm的铝加强板上,并且要保证压铆螺母的牢固性,再和夹码连接板连接,防止底盒在局部受力的情况下发生变形。
B夹码和天线连接采用SUS304 M8螺丝连接,保证连接的强度要求,夹码选型时根据天线尺寸、天线重量选择满足强度的夹码,一般情况下底盒宽度在200mm至350mm,长度小于1.5米时选择板厚为4.0mm的行业标准抱杆夹码(现规格为华兴SJA-B-12热浸锌夹码,抱杆尺寸为φ50~φ114),底盒宽度在200mm以下,长度小于1.5米时选择板厚为2.5mm的行业标准抱杆夹码(现规格为华兴SJA-B-14C热浸锌夹码,抱杆尺寸为φ50~φ90)。
6.3共用性结构设计原则
基站天线结构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共用性,在零件设计时要横向对比不同类型的天线,包括零件安装空间、安装位置、电气性能余量等方面设计成共用,避免相同结构的零件重复设计、重复开模,以达到节约成本、节约研发时间目的。
6.3.1、移相器
A 移相器外型尺寸设计是否适合多款天线的布局,避免出现移相器只能用于一款天线而其它天线无法布局的情况。
B 移相器性能是否能各频段天线共用,指的是开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适当的改变非开模件即可达到。
6.3.2、天线外罩/端盖
要依据同频段同类型的天线尺寸来设计,保证同频段同类型的基站天线都能共用.
6.3.3、天线夹码
同频段同类型的天线共用一种,包括天线底盒上的安装孔位要一致.
6.3.4用于一体化的天线
在一体化天线结构设计时须保证一种类型的天线能用于各种一体化型式,避免重复设计
6.3.5美化部份
1.同频段同类型的天线可以共用同一类型的美化外罩,美化头型做成几种常用规格;
2.天线的水平及垂直调节机构共用现有的模具;
3.同种类型的美化罩内部预埋件共用;
4.底部连接的法兰盘孔位要相同以方便配增高架;
5.同种类顶的美化罩顶部避雷针共用。
6.4可批量性及稳定性结构设计原则(天线和美化)
要使产品能实现可批量生产,应具备以下几点。
零件要便于加工,对于批量较大的,开模优先,因开模生产的产品品质最稳定,机加工次之,尽量减少或不用手动加工环节,因手动加工品质不稳定,且加工效率低,不便于批量生产。对于较难加工的产品应便于制作治具,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具体采用何种加工方法,应根据产品批量以及成本及要求方面来考虑。
尽量采用可共用零件及国标件,以便于降低成本,以及维修组装时更方便。
整机产品要便于组装,多使用防呆法设计,以防在组装时因为员工对产品不够了解而装错。
七、 三阶交调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YD/T 1059-2004》要求,天线交调指标为≤-107dBm。对于WCDMA系统,三阶交调并没有落在接收频带内,因此可以稍稍降低对于这一指标的要求。如果天线交调指标相对稳定不变,对于WCDMA而言,天线三阶交调指标为-95dBm,所导致的系统接收灵敏度恶化属于可接收范围。
7.1产生交调的原因分析
交调是因传输系统的非线性而产生的, 实际的传输系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非线性, 因而交调的产生是固有的。
在无源传输元件中的非线性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不同材料的金属的接触;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连接处不紧密;存在磁性物质等。具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接触非线性, 另一类为铁磁非线性。
(1)接触非线性
当两个导体接触时, 在导体接触表面, 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在微观上总是不规则和凸凹不平的。接触表面接触状态的好坏,决定了接触非线性的程度。接触表面光洁度越高,非线性越小;反之,非线性越大。
(2)铁磁非线性
铁磁非线性是由含有铁磁材料(不锈钢、镍等)的金属零件在导电时因随电流流动使导体电路磁导率产生变化所引起的, 这和一个电路电感的非线性变化相当, 它导致两个或多个信号产生非常强的交调。这种非线性是一种磁饱和畸变的形式, 不随时间而变化, 通常比普通的接触非线性强得多。
7.2抑制交调信号的方法
根据无源系统交调产生的原因,可以知道尽量减少系统总的非线性是抑制交调信号的主要手段。通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材料
避免使用铁磁材料(不锈钢、镍等)。在PCB板材的选择上,实验表明,反向铜皮的PCB板,其交调指标远远优于采用正向铜皮的PCB板材;
(2)电镀
相关测试数据表明,电镀层的质量严重影响着天线产品的交调指标。当镀层厚度达不到要求时,三阶交调指标明显变差;当因镀液被污染、有杂质而致使镀层表面光洁度变差、变色、起泡起皱时, 三阶交调指标明显变坏。而采用脉冲电镀, 镀层致密, 交调指标较好于采用直流电源电镀。
(3)产品结构
低交调天线产品设计, 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实现的。应保证两接触面有足够的接触压力, 接触压力越大, 交调指标就越好, 反之就差,因此要减少铆钉的使用,关键部件采用螺钉连接并指定使用足够大的力矩锁紧;在电流集中的部件(如传输网络)结构设计中, 两件式或多件式结构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应尽量采用一件式结构;在零件连接结构中, 焊接优于过盈压配, 过盈压配优于间隙配合,采用免焊结构(如铆接)远不如焊接结构。
(4)电缆
电缆的选择上,半柔电缆、半刚电缆和波纹导体电缆优于柔性电缆,多股扭绞芯的柔性电缆最差,不能使用,通常应选用外导体编制层浸锡处理的SM141电缆,实验及生产验证其交调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天线生产要求。
(5)装配、包装、运输
灰尘、污渍、金属碎屑和导体表面的划伤等也会恶化天线的交调指标。因此应特别强调在装配、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不使灰尘等污染物特别是任何种类的金属微粒和碎屑进入组件内部, 零件不受污渍污染;在装配、包装、运输过程中, 应防止表面尤其是接触表面被碰伤、划伤和形成压痕。
(6)总结:天线无源三阶交调指标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的影响:
零部件的材质选择;零部件的加工工艺选择以及成品装配的工艺控制;低劣的材质、不合理的加工工艺以及非严格的成品装配工艺均会导致高无源三阶互调的产生,甚至过载。
八、 产品说明书编写规范 (以下附表四款资料装在PE胶袋中)
8.1产品技术说明书(附表1)
需在原有技术说明书内容里增加产品图片和方向图,详见附表1;
8.2产品安装说明书 附表2
天线部分需附统一格式的安装说明书,适应于所有的常规单天线,详见附表2,美化部份需依类型建立相应的安装说明书,须改进成分步式安装说明书,美化标准安装说明书正在制作中;
8.3装箱清单 附表3
公司制定统一格式的装箱清单,详见附表3;
8.4产品合格证 附表4
公司制定统一格式的装箱清单,详见附表4;
九、 检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9.1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例行检验)和出厂检验(交收检验)两类。
对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检验,一般为两年检查一次。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1)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验定型鉴定;
2)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3) 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4)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5) 国家或行业质量监督机构认为必要时。
型式检验按GB 2829采用一次抽样方案:n=3(样本数),Ac=0(接收数),Re=1(拒收数),判别水准III级,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为65。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一般结构要求、电压驻波比、隔离度及三阶互调(TD天线还未作要求),其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前述,AQL(接收质量限,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对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