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中学2009届新材料新工艺组题
.关于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方兴未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煤制取二甲醚(CH3OCH3)替代石油,可以缓解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
B.非晶体铜不导电,Cu原子呈杂乱无章的非晶态排列,可与盐酸反应放出H2
C.纳米级CaCO3与盐酸反应比块状CaCO3慢
D.Mg与被保护金属形成原电池,Mg作正极被腐蚀
2.据2009年4月6日搜狐网站报道:国家质检总局称,在我国销售的德国NUK牌婴儿爽身粉含有一级致癌物“滑石粉”。己知滑石粉的化学式为Mg3(Si4O10)(OH)2,色白、滑爽、柔软、耐火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滑石粉属于无机硅酸盐类物质
B. 滑石粉组成可表示为3MgO·4SiO2·H2O
C.爽身粉中添加滑石粉是利用它的滑爽、柔软、耐火性
D.滑石粉可能会与氢氟酸、NaOH溶液发生反应
3、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4、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遇酸性溶液发生分解:
5HClO2 → 4ClO2↑ + H+ + Cl-+ 2H2O。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改为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度较快,速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逸出ClO2使生成物浓度降低 B.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C.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5.为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与Cu2+有关而与SO42-无关,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已知:Na+、Ba2+、Cl-在水溶液中均是无色的)
①观察稀硫酸颜色
②观察无水硫酸铜粉末颜色
③稀释CuSO4溶液,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④往CuSO4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观察滤液颜色变化
⑤往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观察滤液颜色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6.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7、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难以水解,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有着广泛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强温室效应。下列有关SF6的推测正确的是
A、SF6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SF6中各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
C、高温条件下,SF6微弱水解生成H2SO4和HF
D、SF6是极性分子
8、炼金厂用到大量的氰化钠,它是氢氰酸(结构式为H-C三N,剧毒、易挥发、酸性比碳酸弱)的钠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氰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CN-)>c(OH-)>c(H+)
B、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需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C、NaCN中氮显-3价
D、含氰化物的废水可用氧化剂处理
9.下图是一种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物,化学家Tim Rickard将其取名为
“doggycene”,有关doggyc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B.“doggycene”可以使溴水褪色
C.该物质常温下为气态
D.1mol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0.美国化学家诺塞拉研制出一种可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催化剂,这将使氢气生产成为可能,并使太阳能使用步入新的时代,被称为“水发电技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发电技术”是指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放出能量来发电
B.“水发电技术”的能量转换形式为:化学能+热能+电能
C.若水分解产生的H2和O2分别通入燃料电池的两极,通H2的极为电源正极
D.“水发电技术”可实现发电过程中的零排放
11.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①
②
③
④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2.50
5.00
8.00
11.0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0.10
4.60
10.0
15.4
当加入a 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A.1.8a—4.4 B.1.8a—8 C.1.8a—4.6 D.1.8a—0.1
12.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Mg+H2O2=Mg(OH)2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C.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增大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13.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 CH4 (g)+4NO2 (g)=4NO (g) +CO2 (g)+2H2O (g) ;△H=―574 kJ·mol-1
② CH4 (g)+4NO (g)=2N2 (g)+CO2 (g)+2H2O (g) ;△H=―1160 kJ·mol一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CH4 (g)+2NO2 (g)= N2 (g)+CO2 (g)+2H2O (l) ;△H=―867 kJ·mol-1
B.若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C.CH4催化还原NOx为N2的过程中,若x=1.6,则转移的电子为3.2 mol
D.若用标准状况下2.24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1.6 mol
14.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 g中含溶质m g,若蒸发b 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m1g。若原溶液蒸发c g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2g。用S表示该物质在t℃的溶解度,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S= B.S= C.S= D.S=
15.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空气中电解纯水(酸性条件下)的方法制得臭氧。同时还得到了过氧化氢,下列电极反应式正确的是
A.阳极反应:3O2+6H++6e-=3H2O2
B.阳极反应:3H2O一6e-=O3+6H+
C.阴极反应:3O2+6H2O+6e-=3H2O2+6OH-
D.阴极反应:3H2O一6e-=O3+6H+
16.已知杯芳烃是由苯酚和甲醛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物。因其分子形状与希腊圣杯相似,且是由多个苯环构成的芳香族分子,由此得名。杯芳烃以“杯[n]芳烃”的形式命名,n是芳环的数目。右图所示的是叔丁基取代的杯[5]芳烃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n]芳烃的通式是:(C11H14O)n
B.右图所示化合物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C.杯[4]芳烃可能具有强酸性
D.杯[5]芳烃不能使浓溴水褪色
17.氧化二氯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116℃,沸点3.8℃。氧化二氯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1:100),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溶液;制备出之后要冷却成固态以便操作和贮存。制备少量Cl2O,是用干燥的氯气和HgO反应(还生成HgO•HgCl2)。装置示意如图(铁架台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中盛有的深色固体试剂a是 ,分液漏斗中试剂b是
(2)B中盛有液体c是 ,C中的液体d是
(3)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E中的保温瓶中盛有致冷剂,它应是 (在干冰、冰水、液态空气中选择),在E的内管得到的氧化二氯中可能含有杂质是
(5)装置A、B、C间的连接方式与D、E间的连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这区别是 ,用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的主要理由是 。
18.铬(Cr)属于重金属元素,含铬废水和废渣排放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有关的安全标准。
(1)含铬废水排放到河水中一定浓度会使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的原因是 ;
(2)铬元素以Cr2O72-离子的形式存在于酸性废水中,常用FeSO4将其还原为Cr3+离子,再用沉淀法进行分离。
已知:
① FeSO4还原Cr2O72-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 Cr2 (SO4)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 沉淀法分离废水中的Cr3+离子,pH应控制在 范围内。
(3)铬冶炼工业的废渣粉碎后掺入煤矸石经过高温处理可以制砖,为了探究其中的铬元素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重新污染环境,研究组在一定条件下浸溶砖样,检测浸出液中Cr元素浓度,结果如图:
说明:1——用蒸馏水浸溶,2——用稀硫酸浸溶,3——冻融后用蒸馏水浸溶,4——曝晒后用蒸馏水浸溶;3%等——制砖时含铬废渣掺入的比例。
已知我国规定“固体废弃物浸出标准值含铬不得超过10 mg·L-1”。分析图表,可得出多个结论:
① 实验取用的砖样符合上述标准;
② 还能得出的其它结论是(写出2条即可) ;
。
19、某资料显示,能使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有很多种,生物催化剂(如猪肝)、离子型催化剂(如FeCl3)和固体催化剂(如MnO2)等都是较好的催化剂。某实验小组通过测定双氧水分解产生的O2的压强,探究分解过氧化氢的最佳催化剂以及探究最佳催化剂合适的催化条件。
(一)探究一:
实验步骤
(1)往锥形瓶中加入50mL、1.5%的双氧水
(2)分别往锥形瓶中加0.3g不同的催化剂粉末,立即塞上橡皮塞
(3)采集和记录数据。
(4)整理数据得出下表
不同催化剂“压强对时间斜率”的比较
催化剂
猪肝
马铃薯
氯化铜
氯化铁
氧化铜
二氧化锰
压强对时间的斜率
0.19187
0.00242
0.00793
0.0305
0.01547
1.8336
①该“探究一”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二:二氧化锰催化的最佳催化条件
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探究二的实验时,得到了一系列的图表和数据。参看下图和表格分别回答相关问题。
3%的双氧水与不同用量二氧化锰的压力—时间图
表: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在不同用量的二氧化锰作用下收集相同状况下同体积O2所需时间
MnO2
H2O2
时间
0.1g
0.3g
0.5g
1.5%
223s
67s
56s
3.0%
308s
109s
98s
4.5%
395s
149s
116s
分析图、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③同浓度的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____,因而反应时间 _。
④如果从实验结果和节省药品的角度综合分析,你认为当我们选用3.0%的双氧水,加入______g的二氧化锰能使实验效果最佳。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该小组的某同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了当催化剂用量相同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某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应,溴水褪色;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们提出了如下
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产生HBr;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Br2转化为HBr
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 Br-的物质的量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1)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 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 = 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说明溴水乙乙醛发生了 反应。
(2)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的反应为 (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加成反应
反思与评价: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 ,理由是: 。
21、现行高一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 由实验现象所得到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
a. 有氧气生成;
b.
(2) 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3) 某学校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4)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和H2O反应可生成H2O2,现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证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
现象:
(5) 进一步猜想滴入的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的原理是什么:
c.酚酞被过氧化氢氧化而褪色;
d. 生成的氢氧化钠被H2O2(查资料:H2O2显弱酸性,是比水稍强的弱酸)中和,碱性减弱而褪色。
(6) 用以验证结论c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用以验证结论d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22.传统的定量化学实验受到计量手段的制约而研究范围狭窄、精确度不高。随着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发明和使用,这一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某学习小组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和DIS系统测定某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测量溶液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步骤如下:
20 VHCl(mL)
导电性
⑴.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mL氨水样品,在 (填仪器名称)中用一定量蒸馏水稀释并 后转移(含洗涤液)到100mL (填仪器名称)中,用 (填仪器名称)加蒸馏水定容、混匀后,将所得溶液装入试剂瓶备用。
⑵.量取20.00mL上述溶液倒入洁净干燥锥形瓶中,连接好DIS系统。如果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 (填“是”、“否”、“不能确定”),理由是 。
⑶.向锥形瓶中滴加0.1000mol/L的盐酸,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的曲线图(见右)。
①.滴定管盛放盐酸前,要先用水 ,再用少量蒸馏水 ,再用 ,然后才能盛放盐酸。滴定管中加入盐酸、排净 后,凹液面的最低点应处于滴定管的 。
②.氨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简述判断滴定中点的理由 。
④.该氨水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⑷.另一学习小组乙认为上述测量结果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生成的NH4Cl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而使NH+ 4浓度下降,这样,恰好完全反应时NH+ 4浓度不是最大值,溶液导电性就不会是最大值。
①.你认为学习小组乙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②.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
23、妮妮在探究常见物质转化时,发现部分物质可以存在如下图所示的三角关系.A
C
B
O
D
F
E
I
G
H
L
K
J
已知:
① 图中每个小三角形的三种物质中至少含有一种
相同元素。
② D、J为固体单质,O为气体单质,其余物质
为常见化合物。
③ 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E为淡黄色化合物,与C反应生成O;与L
反应也能生成O;K、L含有完全相同的元素。
④I为氧化物,电解可生成O,G和L反应生成难溶物
H,H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1)I的化学式为 。
(2)写出L→J的化学方程式 。
(3)常温下,测得一定浓度G溶液的pH==10,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4)写出E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4.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Ⅰ)合成氨
(1)写出装置①发生的反应式:
(2)已知进入合成塔的氮氢混合气体的密度d1为0.5536 g/L ,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⑥的密度d2为0.693g/L,则氮的转化率为
(Ⅱ)氨的接触氧化原理
(1)氨与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但随反应条件和使用催化剂的不同可生成不同的产物:
4NH3 + 5O24NO + 6H2O;△H=-905.5 kJ/mol KP1==1×1053 (900℃)
4NH3 + 4O24N2O + 6H2O;△H=-1103 kJ/mol KP1==1×1061 (900℃)
4NH3 + 3O22N2 + 6H2O;△H=-1267 kJ/mol KP2 ==1×1067 (900℃)
除了上列反应外,还可能发生氨、一氧化氮的分解,氨和一氧化氮相互作用等副反应;
(2) 铂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①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分子,破坏氧分子的共价键,生成二个氧原子;
②催化剂表面吸附氨分子,氨分子中的氮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分子;
③铂对NO和水分子的吸附力较小,它们在铂表面脱附,进入气相中。
(3)氨催化氧化工艺条件的选择
A温度 图1是温度对一氧化氮产率的影响
图1
B压力 加压氧化(0.8~1.0MPa)比常压的氧化率低1%~2%,但催化剂的效率大为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可提高5~6倍。
C接触时间 即控制气流线速度可控制氨的氧化率达到最大值。
D氨氧化率与混合气组成
图2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
图2 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
回答问题:
(1).若没有催化剂,氨氧化结果将主要生成 。原因是
说明催化剂具有 。
(2).当温度大于900℃时,NO的产率下降的原因?
(3).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 实际生产要将γ值维持在1.7~2.2之间, 则混合气体中氨的浓度在 之间。(氧占空气的22%)。
(4)实际生产为什么要将γ值维持在1.7~2.2之间?
。
(5)硝酸工业的尾气常用Na2CO3溶液处理;尾气的NOX可全部被吸收,写出用Na2CO3溶液吸收的反应方程式
25、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煅烧、催化氧化、吸收。请回答下列个问题:
(1)催化氧化所使用的催化剂钒触媒(V2O5)能加快二氧化硫氧化速率,此过程中产生了一连串的中间体(如图)。其中a、c二步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 ___、
_。
(2)550 ℃时,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5 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 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A与B表示不同压强下的SO2转化率,通常情况下工业生产中采用常压的原因是 。
(3)为循环利用催化剂,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回收率达91.7%以上。已知废钒催化剂中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查阅资料知:VOSO4可溶于水,V2O5难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该工艺的流程如下图。
制砖
渣
粉碎、水浸
过滤
KClO3
焙烧
NH4Cl
反应③
离子交换
VO3—
调节pH为8
NH4VO3
V2O5
①Na2SO3/H2SO4
渣
还原、酸浸、过滤
废钒催化剂
(主要含VOSO4、V2O5)
液
液
反应②
(VO2)2SO4
反应④
则: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又称沉矾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根据下图试建议控制氯化铵系数和温度: 、 。
26、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铁,为控制水解时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原料中的Fe3+必须先还原为Fe2+。实验步骤如下:
I
酸溶
II
取样分析
IV
氧化、水解、聚合
III
还原
FeO
Fe2O3
Fe3O4
红褐色溶液
28%H2SO4
Fe
产品
NaClO3
H2SO4
(1)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
(a) 容量瓶 (b) 烧杯 (c) 烧瓶
(2)步骤II取样分析溶液中的Fe2+、Fe3+的含量,目的是 。
(a) 控制溶液中Fe2+与Fe3+含量比 (b) 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c) 确定氧化Fe2+所需NaClO3的量 (d) 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3)用NaClO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NaClO3 + 3H2SO4 → 3Fe2(SO4)3 + NaCl + 3H2O
若改用HNO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2HNO3 + 3H2SO4 → 3Fe2(SO4)3 + NO↑ + 4H2O
已知1mol HNO3价格0.16元、1mol NaClO3价格0.45元,评价用HNO3代替NaClO3作氧化剂的得弊,利是 ,弊是 。
聚合硫酸铁溶液中SO4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不是3:2。根据下列供选择的试剂和基本操作,测定聚合硫酸铁产品溶液中SO4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
(4)测定时所需的试剂 。
(a) NaOH (b) FeSO4 (c) BaCl2 (d) NaClO3
(5)需要测定 和 的质量(填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选出测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 (按操作先后顺序列出)。
(a) 萃取、分液 (b) 过滤、洗涤 (c) 蒸发、结晶
(d) 冷却、称量 (e)烘干或灼烧
27.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100—1300℃,使锌蒸馏出来(设空气中N2、0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8、0.2)。主要反应为:
焙烧炉中:2ZnS(s)+3 O22ZnO(s)+2SO2 (g) ①
鼓风炉中:2C(s)+ O2 (g) 2C0(g) ②
鼓风炉中:ZnO(s)+CO(g) Zn(g)+CO2(g) ③
(1)ZnS质量分数为62%的闪锌矿(杂质不含锌)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焙烧炉产生的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不超过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3)鼓风炉容积固定,炉内部分气态物质物质的量浓度(mol/L)变化如下:
时间/min
C0
Zn
CO2
0
0.11
0
0
2
0.1
0.01
0.01
3
0.01
0.1
0.1
4
0.01
0.1
0.1
则鼓风炉中C0的总转化率为___________;若生产中C0的总利用率为98%,则每生产1 mol Zn至少需补充焦炭_________g。
(4)若ZnS全部转化为Zn。焙烧炉出来的N2、O2、SO2的混合气体中N2占82.5%,鼓风炉中C0的转化率为62.5%,而O2无剩余。则每生产1molZn,应向焙烧炉和鼓风炉中鼓入新鲜空气共为___________L(STP)。
28.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它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pH值
5.2
3.2
9.7
10.4
11.2
表2 两种盐的溶解度(g/100g水)
温度 / ℃
10
30
40
50
60
CaSO4
0.19
0.21
0.21
0.20
0.19
MgSO4·7H2O
30.9
35.5
40.8
45.6
/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硼镁泥加入浓硫酸时,FeO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序号)。
a.被钝化 b.被氧化 c.被溶解
(2)往过滤Ⅰ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 。
(3)沉淀B中除MnO2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等物质。
(4)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产生沉淀C的操作需趁热进行的原因是
;洗涤沉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若用乙醇代替水作洗涤剂洗涤沉淀C,原因是 。
(5)过滤出MgSO4·7H2O晶体的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生产中对该滤液的处理方法是 ;检验滤液是否含有SO42-操作是 。
造气
CH4+H2O→3H2+CO (1)
CH4+CO2→2H2+2CO (2)
2CH4+O2→4H2+2CO (3)
29、31.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柴油”,它可由天然气(体积分数:CO2为5%,CH4为95%)合成。合成甲醚主要步骤为造气和合成。过程如下(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氧气由空气提供,其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4:1;不考虑CO与水的反应;各步反应转化率均为100%):
合成
CO+2H2→CH3OH (4)
2CH3OH→CH3OCH3+H2O (5)
(1)若造气得到的气体只含CO和H2,该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的式子表示)。
(2)造气时每使用100m3天然气,应同时通入水蒸气________m3、空气_________m3,才能保证合成时CO与H2的体积比为1:2;合成甲醚后,有________m3的水蒸气可参加循环生产。
(3)若只用天然气和空气造气,合成后得到的蒸气成分如下表:
气体
CH3OCH3
H2O
N2
A
体积(m3)
95
95
x
y
则A气体的分子式为 ; x = 。
30、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11月在北京发布了我国首部《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报告指出,我国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有13个上网成瘾。有研究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长时间上网会使“奖赏中心”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平升高,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结构如右图:
已知 可简写为
(1)多巴胺分子式: 。
(2)多巴胺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氨基酸 b.苯的同系物 c.芳香族化合物 d.芳香烃
(3)含有一个环己烷环和一个硝基的多巴胺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4)试判断多巴胺不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填字母编号)
a.加成 b.取代 c.氧化 d.水解
(5)写出多巴胺与足量溴水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A 2、C 3、A 4、D 5、B 6、C 7、C 8、B 9、D 10、D 11、A 12、AD 13、B 14、C 15、B 16、A
17、
(1) 高锰酸钾 (1分) 浓盐酸 (1分) (2) 饱和食盐水 (1分) 浓硫酸 (1分)
(3) 2HgO+2Cl2 → Cl2O+HgO·HgCl2 (2分)
(4) 液态空气(1分) 液态Cl2(1分)
(5)A、B、C间用乳胶管连接,D、E间不用(2分) Cl2O遇有机物易爆炸 (1分)
18.答案: 18.(10分)
(1)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2分)
(2)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