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某某集团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方案
(试 行)
1 目的:
通过推行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以下简称TQM),提高部门(车间)关于产品﹑服务﹑安全等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公司各项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及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需要;确保企业增收节支,巩固或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做顾客最满意的企业,打造某某国际知名品牌。
2 范围:
本方案适应于集团公司总部。
3 目标:
3.1通过推行TQM[先是现场5S﹑看板管理﹑产品质量“三检制”的完善和巩固,再分阶段实施全面质量改进小组活动(以下简称QCC活动)﹑全面生产维护(TPM)等],提高工作和服务效率,优化组织人员结构,定编定岗,进一步明确职责和权限;
3.2深化公司管理﹑服务等工作质量要求,工作人人讲质量,使公司的TQM工作达到:QCC活动普及率达85%以上,注册课题实现率达到80%以上,培养分布于各部门(车间)的QCC活动小组长50名以上,生产﹑品管﹑仓储部门QCC活动成果发表各6件/年以上(其中争创国优1个﹑省优2个以上);
3.3通过活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员工自主改善意识,科学运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统计和分析公司生产﹑研发﹑技术﹑品管﹑仓储等部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通过要因确认并采取对应措施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并形成文件化管理;
3.4不断提升公司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严控产品质量,构建有某某特色的质量文化和质量理念,为落实目标责任制管理和公司今后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打好基础;
3.5争取3-5年在行业首创全国质量管理奖﹑中国世界名牌,最终成为业内标杆的卓越企业,为某某高效、稳健发展不断创新管理。
4 TQM组织及职责:
4.1成立公司TQM推行委员会:(07年4月完成)
4.1.1董事长(或总裁)任主任;
4.1.2总工﹑某总﹑某总﹑某总﹑某博士﹑某事业部经理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本条线TQM推行的策划﹑动员和具体实施的统筹安排等领导工作。
4.1.3行政副总裁任常务副主任:全面负责集团公司TQM推行的策划和具体实施的统筹安排等管理工作。
4.1.4综合管理办、品管部﹑质量协调组为TQM推行职能部门:具体负责TQM各项活动的组织﹑跟进﹑协调及管控工作。
4.1.4.1综合管理办会同总裁办及相关部门制定、修改公司的生产﹑管理质量目标﹑指标和TQM相关制度,协助各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或准则)﹑岗位工作标准等(拓展部﹑客户服务部﹑工程技术服务部﹑销售部等部门要制定“部门服务工作手册”);
4.1.4.2工程技术部和生产等部门要制订、修改完善公司的生产技术文件(含工艺技术文件、产品质量标准等);研发中心要制订、修改完善公司的产品资料及技术文件;
4.1.4.3质量协调组协调相关部门完成制定或修改质量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产品缺陷、生产纠纷、流程及市场质量信息的反馈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和巩固完善;成立公司内﹑外部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反馈中心,并制定相关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信息管理(含收集﹑分类保存﹑反馈﹑结果根进等)和奖惩等管理制度。
4.1.5品管部为QCC活动日常管理部门:负责QCC活动的归口管理和指导。具体负责QCC活动的注册、定期组织公司内部活动成果发布会﹑公布奖励成果评选结果及活动小组成员﹑成果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负责QC小组在公司内﹑外部活动交流和QCC活动诊断师和QCC活动管理专员的管理﹑QCC相关内容资料的宣传﹑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活动培训﹑向公司其它部门就QCC活动的经验进行交流和推广等工作。
4.1.6人力资源部为TQM推行培训组织部门:负责相关培训的统筹安排工作。
4.1.7其他部门经理及车间主任为TQM推行委员:负责向所在部门、车间宣贯TQM知识,负责TQM具体推行及指导落实等管理工作。
主任
如下图所示:
常务副主任
职能部门
质量检查
小组
培训组织
部门
推行
委员
副主任
QCC活动成果评审小组
小组
品管部
(TQM推行委员会结构图)
4.2成立公司质量检查小组:(07年4月完成)
成立公司质量检查小组,健全质量监督考核体系,由管理者代表任组长,安全监察部、管理协调组、质量协调组、品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正副组长所在部门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各部门(车间)质量目标及TQM推进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如下图所示:
组长(管代)
副组长(品管)
成员
副组长(管协)
副组长(质协)
副组
(安监)
(质量检查小组结构图)
5 健全规章制度和质量月活动管理制度:
5.1坚决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采购﹑研发﹑生产﹑品质﹑技术﹑储运﹑销售等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
5.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5.2.1文件规范编写及有关质量管理制度。
5.2.2安全﹑研发﹑生产﹑品质﹑技术﹑销售服务目标责任制度。
5.2.3工作及交接班制度。
5.2.4 QCC活动管理制度、现场5S管理执行制度、TPM执行制度等。
5.3公司设定每年的九月为全公司的“质量月”。“质量月”活动由总裁办督导,品管部具体策划和负责推进;期间开展质量评比活动,奖励优胜者;对检查发现部门工作(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等)要通过展览(可采用图文并茂形式)给予公司内部曝光,吸取教训。
6 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宣传、教育:
6.1实行上岗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公司的“特殊工种”有关规定的安排上岗。
6.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工作技能规范及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学习。
6.3不定期举行全员﹑全过程﹑全公司TQM教育,并纳入专业人员(含技术人员)考核内容。
6.4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等的人员除进行处罚外,相关部门需定期组织他们一起进行限日期﹑限课时强化教育﹑培训,帮助改进。
6.5TQM推行委员会相关人员定期对各类生产﹑管理人员进行QCC活动、 现场5S管理活动、看板管理活动、TPM管理活动、QC新老七大工具等内容的强化培训和现场辅导,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会应用。要把QCC、现场5S管理、看板管理﹑TPM等活动的作用贯彻到各项生产﹑技术改良﹑业务服务和产品质量等管理的始终。人人了解TQM概念﹑要求,工作中科学运用QC七大工具。
7 建立完善的TQM监督体系:
7.1分级管理及考核:
7.1.1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采购、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检验过程、包装、仓储、运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并把资料及时上报TQM推行委员会。
7. 1.2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生产、职能部门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质量目标、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部门经理(主管)指导能力,人力资源部和品管部“QC手法”培训﹑执行情况等。
7.2 TQM推行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TQM推行经验,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并督促落实。
8 建立TQM激励机制:
制订TQM奖惩办法(可分现场5S、QCC活动和TPM等几个部分),奖优罚劣。TQM检查﹑考核的结果与部门、个人工资、职务晋升、年和月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实行TQM单项否决。
9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9.1导入期:
9.1.1教育培训(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9.1.1.1内部培训师外训及教材购买分别于2006年4月和2006年11月完成。
9.1.1.2培训课件制作(主要为PPT培训课件的制作)2007年1月底完成。
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TQM基本概念和原理》,
《TQM实施与推进》,
《TQM工具方法》。
其中共有六个PPT课件,每个课件授课时间约为2小时。
《TQM基本知识理论篇》,
《TQM实施与推进-----(第一部)》,
《TQM实施与推进----(6西格玛)》,
《TQM实施与推进----QC小组活动》,
《5S管理与推行》,
《TQM管理工具方法》。
教材编写小组:
罗某某 林某某 赵某某 李某某 陈某某 。
9.1.1.3内部基础知识培训:2007年4月份开始,5月份完成(以后视情况补充培训)
培训对象:
各车间主任、部门经理/主管、品管部、检测中心、计量室、各车间班组长、
工艺员、技术员等人员。
培训教师:
罗某某 林某某 赵某某 李某某 陈某某等(或外聘讲师授课)。
预计受训人数: 450人左右。
时间如下图所示:(具体培训时间将视实际情况与人力资源部进行调整)
培训对象
模块一:《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施与推进》 讲师:罗某某 林某某 赵某某
模块二:《工具方法》 讲师:李某某
陈某某
培训地点
考试
第一节
2小时
第二节
2小时
第三节
2小时
第四节
2小时
第五节
2小时
第六节
2小时
各车间主任、部门经理、
4月9日晚上6:30~8:30
4月11日晚上6:30~8:30
4月12日晚上6:30~8:30
4月13日晚上6:30~8:30
无
无
研发中心一号培训室
4月 13 日
晚上6:30~
8:00
品管部、检测中心、计量室全体人员
4月17日晚上6:30~8:30
4月19日晚上6:30~8:30
4月20日晚上6:30~8:30
4月24日晚上6:30~8:30
4月26日晚上6:30~8:30
4月27日晚上6:30~8:30
研发中心一号培训室
4月27 日
晚上6:30~
8:00
各车间班组长、工艺员、技术员等(中班)
5月7日下午1:45~3:45
5月8日下午1:45~3:45
5月9日下午1:45~3:45
5月10日下午1:45~3:45
5月11日下午1:45~3:45
5月15日下午1:45~3:45
研发中心一号培训室
5月 15 日
下午1:45~
3:15
各车间班组长、工艺员、技术员等(早班、夜班)
5月17日晚上6:30~8:30
5月18日晚上6:30~
8:30
5月2226日晚上6:30~8:30
5月24日晚上6:30~8:30
5月25日下午6:30~8:30
5月29日晚上6:30~8:30
研发中心一号培训室
5月29 日
晚上6:30~
8:00
注:模块二的培训,机器公司由林某某确定时间和地点并实行,事业部由杨某确定时间和地点并实行。
9.1.1.4技能知识及专项知识培训:2007年4月――2007年12月不定期实施。
9.1.2 QCC诊断师队伍建设,诊断师:15人(综合管理办1-2人,工程技术部2-3人,机器公司2人,电器部2人,某某区2人,塑胶生产部1-2人,仓储部1人,客户服务部1人,工程技术服务部1人,研发中心1人)。
分批派遣人员参与中国质量协会及其他知名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
9.1.2.1在2007年培养出10位国家级QCC诊断师(或省级QCC诊断师)。
9.1.2.2在2008年培养出5位国家级QCC诊断师(或省级QCC诊断师)。
9.1.3制度健全
9.1.3.1在2007年3月末修改、确认各部门质量管理目标。
9.1.3.2在2007年末修改、完善生产安全责任制、交接班管理办法﹑管理或服务工作规范(手册或准则)﹑岗位工作标准等文件 。
9.1.3.3在2007年4月要制订TQM推行委员会职责及明确分工。2007年4月末要制订质量检查小组职责,明确各成员分工,同时制定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
9.1.3.4在2007年3月要制订QCC活动方案,明确QCC的组建、培训、工作开展、成果发布、奖励措施等事宜(已完成)。
9.1.4成立QCC活动成果评审小组(简称评审小组,预计2007年5月份完成):
具体负责公司QCC活动课题的评审及内部活动成果发布的评选﹑跟踪、检查,小组评定结果报主任审批,落实奖励等工作。
组长:总工
总工
如下图所示:
QCC活动管理专员
QCC活动管理
(品管部)
审查委员:财务经理、综合管理办经理、工会主席﹑QCC诊断师
(评审小组结构图)
9.2推行阶段:(分期进行,从2007年3月——2008年12月)
9.2.1品质部门(2007年3月——12月):
9.2.1.1要求品管部须在07年3月份至少组建2个QC活动小组,并开展活动;
9.2.1.2在6月底至少组建5个QC活动小组,要培养出8个QC活动小组骨干,可以担当活动小组长一职。
9.2.1.3在6月底机器公司和电器事业部品质部门至少要各组建1个QC活动小组,并开展活动。
9.2.2生产部门、仓储部门(2007年7月——2008年6月):
9.2.2.1要求各生产车间下半年至少组建一个QC小组,并开展活动(可先选一个车间推行,待有成功经验后全面铺开)。
9.2.2.2仓储成品部排水系列、给水系列、线槽线管及其他系列下半年须各至少组建一个QC小组,并开展活动。
9.2.2.3仓储材料部的五金仓、材料仓下半年须各组建一个QC小组,并开展活动。
9.2.2.4必要时要安排品管部活动骨干人员指导相关QC活动小组开展工作。
9.2.2.5要求生产各车间、仓储部门在07年4月底前都要成立5S推行小组,全面推行现场5S管理,完善现场看板管理,不断总结﹑交流﹑巩固深化5S管理成果。
9.2.2.6塑胶生产部﹑机器公司﹑电器事业部在07年4月底前都要成立TPM执行小组,进行全面生产维护。
9.2.3管理部门(2008年上半年起):
要求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办、两个协调组、人力资源部﹑安全监察部等)、行政部﹑客户服务部、工程技术服务部、研发设计部门、计量室必须各自至少组建一个QC小组,并开展相关活动。
9.2.4 延伸到各分公司阶段(2009年1月始)
在总部实施过程中,各分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组建QC小组并开展活动,不作强制要求;但从2009年开始,必须组织一定的QC小组活动,并参加总公司的QCC活动成果发布会,届时另行规定。
9.3 成长期:
9.3.1运营整合期(2007年7月-2008年12月)
各生产部门(车间)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建立部门(车间)的TQM领导小组及质量检查小组,还没有开展QCC活动的部门(车间)主动派员到品管部学习,同时学习有关QCC活动的宣传资料。另职能部门主动出击,讲授有关QCC活动方面的知识,并给予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同时就推行TQM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答和提供帮助,树立QCC活动的自信心。
9.3.2普及培训、培养期(2007年7月-2007年12月)
在品质部门推行TQM的成功基础上有步骤地向生产部、仓储部、管理部门推行,组织相关部门参与活动成果内部发布,培养员工全面参与QCC活动的兴趣,提升员工运用QC管理工具的技能,直至公司全面有效推行TQM工作。
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1次(3月份或8月份)QCC活动成果发布会,评选优秀QC小组,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每年至少安排2-3批次优秀QC小组参加公司外的(市﹑省级,国家级)QCC活动成果交流发布会,对评选﹑获优成果按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进行奖励。
9.3.3专注攻关效益课题的推进(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将严格把关)
2008年以后,各部门QCC活动推行将全面成熟,开始逐步把QCC活动课题引至效益﹑创新方面:如节能降耗﹑产品改良﹑提高工作效率(如流程改善)等方面。
9.3.4不断总结、改进、巩固(2008年下半年)
经过1年多时间的推行,不断总结,分析不足,采取PDCA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循环管理方式,不断改进产品﹑服务﹑工作质量,巩固已有成果(形成书面文件﹑制度等)。
9.4稳定期:(2009年以后)
每年各条线(含各分公司)都有两个以上QC小组在活动,全集团公司每年有10个以上创新型活动成果,注册QC小组30个以上。
通过推行TQM,使员工对TQM的认识由被动到主动,由少数到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参与,在公司上下自觉形成下工序是上工序内部顾客概念,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通过QCC活动,员工不断沟通交流,团队意识加强,激发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司TQM工作中去,把公司抓质量管理提升到员工自主改善﹑自主进行质量管理,逐步形成公司的 质量文化,公司各项管理﹑服务达到新的层次,并向更高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目标迈进。
9.5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到2009年,通过有效推行TQM,公司各项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实施国家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条件基本成熟。上半年策划在集团公司总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通过培训期,推行期和成长期等阶段,不断积累经验;下半年逐步向全集团公司推行,使公司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得到全面落实,力争两年内创国家卓越绩效模式管理奖,成为行业内企业管理的标杆企业。
附:《TQM推行计划》:
TQM推行计划
序号
项目
2007年1月——2008年12月
2
4
6
8
10
12
2
4
6
8
10
12
责任部门/责任人
一
制度健全、推行委员会、质量检查小组、QC评审小组成立
推行委员会、质量检查小组、QC评审小组
二
QCC诊断师培养
人力资源部
三
教材购买、培训课件制作
2006年11月完成教材购买;2006年12月完成培训课件制作
人力资源部、内训师
四
知识培训
内训师
1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内训师
2
实施与推进学习
内训师
3
工具方法学习
内训师
五
TQM的推行
推行委员会、质量检查小组、QC评审小组
1
品质部门
部门主任
2
生产部门、仓储部门
部门经理、车间主任
3
先期管理部门
各部门经理(主管)
4
后期管理部门
各部门经理(主管)
六
成长期
推行委员会、质量检查小组、QC评审小组
七
稳定期
推行委员会、质量检查小组、QC评审小组
注:计划
编制 审核 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