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污秽(huì) 挑衅(xìn) 深恶痛绝(wù)
B. 管束(sù) 苋菜(xiàn) 广袤无垠(mào)
C. 胆怯(qiè) 侏儒(shū) 相形见绌(chù)
D. 戈壁(gē) 狩猎(shǒu) 藏污纳垢(gòu)
2. 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粗制__________造(烂,滥)
判断:“烂”有“头绪乱”的意思,而“滥”有“过度,没有限制”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烂”。
B. 左右逢__________(源,原)
判断:“源”有“水源”的意思,而“原”有“最初”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原”。
C. 精妙绝__________(沦,伦)
判断:“沦”有“沉没”的意思,而“伦”有“同类”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伦”。
D. 花团__________簇(紧,锦)
判断:“紧”有“紧凑”的意思,而“锦”有“色彩艳丽”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紧”。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油光可鉴(照) 不可名状(说出)
B. 颔首低眉(点头) 盛气凌人(侵犯;欺侮)
C. 郁郁寡欢(少;缺少) 冥思遐想(深奥;深沉)
D. 正襟危坐(危险;不安全) 任劳任怨(担当;承受)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 遇到艰难险阻时,我们要目空一切,才能战胜困难。
B. 赵德亮同学身高1.95米,在我们班里可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C. 同学们对李小刚和王强闹矛盾这件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 李利明同学是个历史迷,同学们聊天时,他常常引经据典,让别人学到很多知识。
5. 对下面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A. 选段中用“叫喊”“大笑”赋予海燕以人的行为,写出海燕在暴风雨即将到来时激动振奋的情绪。
B. 选段中把海燕比喻成“精灵”,写出了海燕动作的迅猛、勇敢。
C. 选段中用“早就听出”“深信”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海燕对前途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D. 选段中用“乌云遮不住太阳”“遮不住的”句式,抒发海燕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6.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 《藤野先生》 鲁迅 《吆喝》 萧乾
B. 《云南的歌会》 汪曾祺 《端午的鸭蛋》 沈从文
C. 《赤壁》 杜牧 《饮酒》 陶渊明
D. 《马说》 韩愈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二、填空题(共8分)
7. 背诵、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事物新陈代谢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坐潭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分)
(3)《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滁人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防治PM2.5污染物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你作为科普宣传员,请完成下列宣传任务。
8. 依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说说PM2.5为什么会对人体造成伤害。(3分)
【材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这种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无法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9. 班级板报设置了一个宣传栏目,班长要求你根据下面两个材料,确定你栏目的要点。(3分)
【材料一】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以来全球PM2.5的分布状况。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来源于汽车尾气、煤烟和喷涂等。记者从北京环保部门了解到,北京市将在2013年完成淘汰40万辆老旧机动车的目标;2015年前,1200家沥青防水卷材、玻璃、陶瓷等企业将退出北京市区,并禁止新建、扩建炼油、石化、水泥建材等高污染产业。北京打算京津冀三地联手,成立京津冀联防联治协调机构,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结构和特殊的产业标准,以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10. 利用以上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向同学们提出两条倡议。(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回答11~14题。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南极潇湘 (2)樯倾楫摧 (3)薄暮冥冥 (4)沙鸥翔集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 从空间的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从时间的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2分)
1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②③两段表现了两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书瘾烟瘾孰轻孰重》,回答15~17题。(共14分)
书瘾烟瘾孰轻孰重
①笑话有云“戒烟不难,我都戒了二十多次了”,然而这次是来真的了。二十几年的烟龄怎么也逼不出“弹指一挥间”式的潇洒,那种抓耳挠腮、坐立不安的滋味着实令人难耐。没办法呀,痛定思痛,落到如此境地的缘起都是因为书,书——实乃罪魁祸首、罪不可赦!
②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把“孔网”推荐给了我,那“孔网”里,好书佳作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后果可想而知,我一头跌进了书海籍渊,那“孔网”里,几乎每天都有了我的影子,每次收网,我手里的人民币便倏忽不见了。
③眼看着家里的书越来越多,要钱的频率越来越快,老婆不满意了。我的老婆把钱看得很重,典型的“把家虎”。思想工作不做是不行的,可偏偏每次都是以我的失败而告终。我的思想工作陷于瘫痪,老婆全方位、不遗余力地对我实施着经济封锁。
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鼓足勇气,表示抗争到底,但每每不超过五分钟就自暴自弃了,因为我实在想不出办法来说服她满足我日益扩张的购书欲望。
⑤忽一日,当我再次向老婆郑重提出买书申请的时候,她竟然开出条件说:“只要你能戒烟、洗牙,我就给你一万块钱去买书。”这对于她来说可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对于我真乃奇耻之大辱也。戒烟?堂堂七尺大汉,能是说戒就戒得了的吗?洗牙?我的天呀,心甘情愿送上门去,张着大嘴躺在那里,让人家连搓带磨的百般蹂躏一个多小时?不答应,坚决不答应!老婆见我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只轻描淡写地说:“那就算了。”
⑥我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这么不聪明,把工资卡交给老婆,交给她也算了,为什么偏偏把取钱密码也透露给了她。
⑦“孔网”上仍旧好书不断,像是专门吊我的胃口。好书实在太多了。现实情况是口袋没钱,老婆不吐口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当我愁眉苦脸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大叫“百无一用是书生”,见吃不吃为呆也。妥协吧,投降吧,此一时,书瘾大过了烟瘾,终归在老婆面前也算不得丢人。
⑧谈判的焦点是关于洗牙,我坚持我的洗牙有害论:万一口腔出血怎么办?万一败血症了怎么办?老婆却说:“还没听谁说因为洗牙要了命的。”双方你来我往相持不下,到最后,都做了必要的让步,我得到了资金买书,老婆则不再坚持让我洗牙,但奖励金却从一万块降到了五千。
⑨不久,《晚华集》《秀露集》来了,《文人相重》《英美十六家》来了。精装的、平装的纷至沓来。夜深人静,灯下漫读,浮思连连,遐想翩翩,重复着多少书生书叟的温馨故事,其美妙惬意自不待言!而隐隐的忧愁亦时隐时现,把十分的喜悦冲淡了八分:以我现在买书的速度,五千块钱坚持不了多久,到那时,我会不同意去洗牙吗?
15. 作者在叙述买书的过程中,与妻子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4分)
“我”
妻子
花钱买书太多
①
②
妻子对我实施经济封锁
再次提出要买书
③
④
买书的钱由一万降至五千
16. 作者的“书瘾”表现在哪些地方?(5分)
17.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请结合上下文,对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5分)
(二)阅读《地球曾经变暖过》一文,回答第18~19题。(共8分)
地球曾经变暖过
根据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理论,目前的全球气候升温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而最新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地球从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就已经开始了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这一发现对现有的全球变暖理论提出了质疑。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大概500年至1000年以前的中世纪,地球就经历了不仅是局部地区才发生的全球性气候变暖。事实上,全球当时的气候变暖范围一直延伸到了南极洲。这就表明,在人类还未大规模排放二氧化碳的时候,地球就已经因为某种原因而开始变得“热乎”起来。
目前,一个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家组已经确认,中世纪的气候变暖仅限于欧洲。因此有人表示,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人工”现象。而此次研究人员则证明,这种“气候变暖只发生在欧洲”的情况并完全正确。科学家表示,一种名为“六水碳钙石”的矿物是能够证明气候变暖的证据,这种物质能够在冷水中形成。它是一种结晶形态的石灰石,在寒冷的情况下才会结晶、稳定,而在室温下则会融化。将这种矿物的晶体结构结合在一起的水恰恰能够显示上千年前的气候状况。
科学家们从南极地区的沉积物岩心提取了“六水碳钙石”,这些沉积物存在的年代已距今超过2000年。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气候异常升温发生在了欧洲地区,但并没有表明这种升温是否一直从欧洲延伸到了南极洲。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六水碳钙石”所含的来自水的同位素推断发现,在寒冷期的南极岩层有很多这种同位素,而在温暖期的南极岩层标本中就会很少。这就证明了史料中记载的欧洲气候变化时期的气候异常,在同一时间也影响了南极。
目前全球正在处于温暖期,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的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选自《法制晚报》2012年3月27日。有删改。)
18. 为什么说“中世纪的气候变暖仅限于欧洲”的说法“不完全正确”?(4分)
19.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气候变暖”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真的会增强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在这200多年里,全球气温应该持续上升,并随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升温幅度应该越来越大。但实际却相反,从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看,在1940年之前全球气温上升明显,但那时的二氧化碳排放却很低。另一方面,从1935年到197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而全球气温却出现持续40年的下降。1968年冬,冰岛与格陵兰岛居然被冰盖连接起来,以至于与现在相反的全球变冷观点,成为那个时期的主流观点。
第II卷 (共40分)
六、作文(40分)
20. 题目:我和我的___________
要求:1. 横线处可填入“妈妈”“爷爷”“老师”“祖国”等词语。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第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 A 2. C 3. D 4. A 5. B 6. B
二、填空题(共8分)
7.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2分。错一处扣1分)
(2)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3分。错一处扣1分)
(3)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3分。错一处扣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8. ①颗粒物小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疾病。③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无法排出体外。(3分。每个要点1分)
9. 中国华北等地区PM2.5的密度很高,空气污染严重;北京市根据PM2.5来源情况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北京打算京津冀三地联手,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结构和特殊的产业标准,以改善空气质量。(3分。每个要点1分)
10. 示例:①提倡绿色出行②宣传污染对人体的危害③拥护北京市政府决定。(2分。写出2条,内容恰当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1. (1)尽 (2)断折 (3)迫近 (4)鸟停歇在树上 (2分)
12. (1)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2分)
(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分)
13. 空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时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分)
14. 写出了这两种人因为景物的好坏和个人得失而喜而悲的情感。(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共14分)
15. ①妻子不满意②思想工作陷于瘫痪③妻子要求我戒烟、洗牙④只戒烟,不洗牙 (4分)
16. 在知道“孔网”之后,便“一头跌进了书海籍渊”,几乎每天都在网上买书,为此花了不少人民币;家里的书越来越多,要钱的频率越来越快;在老婆要求自己戒烟的时候,由于“书瘾大过了烟瘾”,决定妥协和投降;书买来之后,夜深漫读,有无限的“惬意”。(5分。每个要点1分,语言1分)
17. 赏析示例:“气急败坏”写出“我”对妻子提出的“戒烟”“洗牙”这两个条件的不满和恼怒;“轻描淡写”写出妻子在看到“我”的表现时不屑的样子,把妻子对“战胜”丈夫之后偷偷高兴的样子及心理写了出来。(5分。不满、恼怒、偷偷高兴,3分。语言2分)
(二)(共8分)
18. “六水碳钙石”矿物质是一种结晶形态的石灰石,在寒冷的情况下才会结晶、稳定,而在室温下则会融化。科学家在温暖期的南极沉积物岩心提取的“六水碳钙石”中,“六水碳钙石”所含的来自水的同位素很少,说明南极也曾经变暖过。所以“中世纪的气候变暖仅限于欧洲”的说法“不完全正确”。(4分。原理2分,温暖期的南极2分)
19. 地球上高温与低温的交替变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能对全球气候产生多大的影响。(4分。每个要点2分)
第II卷 (共40分)
六、作文(共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5分)
说明
书写(5分)
一类卷
(40~35)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35分~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5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二类卷
(34~29)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分~24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清楚,标点大体正确,有3~4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三类卷
(28~24)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3分~19分
以2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有5~7个错别字,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8分~0分
以1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1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有8~10个错别字,格式不规范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