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表
科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对象:初三学生
执教人:白亮 时间:2009年11月19日第4节
一、 课程名称:
我自信我成功
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中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如何建立自信心。
2、问题解决目标:使中学生树立自信心,充满自信的迎接各种挑战。
3、情感态度目标:消除中学生畏惧心理,避免自信心危机的发生,建立应具备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
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信心,帮助中学生建立自信心。
2、难点:中学生如何建立自信心。
五:课的类型:
综合课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体验法
七、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ppt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本课,引出课程主题。
找学生朗读一则有关自信的小故事,然后请问同学为什么大树枯萎?又为什么小草长的青葱可爱?引导学生讨论自信心的问题。并且,初步让学生理解怎么样是真正的自信心。
2、小讨论
带领同学分组讨论,第一组讨论大家有没有过不自信的经历。第二组讨论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不自信或是自卑。第三组讨论夸大自己的优点是自信的表现吗。第四组讨论如果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吗。
组织同学讨论,整理学生讨论的结果,让同学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在他讨论中揭示正确自信心的含义。
3、告诉学生怎样才是一个自信的中学生
向学生讲授一个自信的中学生具备以下的特征。
第一、正确的自我评价。自信的中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既不自命不凡,也不自我贬低,也就是说既不能自负,也不自卑。
第二、完全的自我接纳。自信的中学生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外界评价结果完全接纳,无论评价的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自信的学生不回避自己的缺点,也不夸大自己的优点,他们能理智的、辩证的对待自己。
第三、良好的社会适应。自信的中学生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能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即使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也会有较强的安全感,能通过自我调整,很快适应周围环境。
通过讲授让学生具备自信的特征。
4、讲解怎样初步建立自信。
首先,让学生发言讨论如何建立我们的自信心,其次、整理同学的讨论结果。最后向学生讲解怎样初步建立自信。
5、不自信的同学体验自信。
超越自己:每位同学依次七里大声说:“我自信我成功!”哪位同学说得最自信,最勇敢老师就会给他一个小礼品作为奖励。
这个活动主要以平时不自信的同学为主让他们体验自信体验成功。
6、教师寄语
给学生一些有帮助的话告诉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找老师沟通。
7、课后作业
找一些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名言警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保持自信。
在课后要求学生继续保持自信。
十、板书设计:
我自信我成功
自信定义
建立自信的方法
教师寄语
课后作业
十一、自我反思:
本课的优点是讲授比较清楚学生能理解清楚。课堂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
本课的缺点在于教学内容较少,课件准备不够充分内容不够丰富这容易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表现不够放开,教态有待提高。
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习方向
明确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思路清晰
故事导入本课(10分钟)
讨论揭示自信心含义(5分钟)
通过讲授具体解释如何建立自信心。(10)
讲解自信心的建立(5)
活动体验(5分钟)
教师寄语(5分钟)
通过作业提高自信水平(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