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Linux培训
一.在linux下使用eclipse 下进行嵌入式linux开发
使用环境:
VMware7.1.4
Ubuntu 10.10
我们是在windows下安装VMware7.1.4虚拟机,在虚拟机上安装Ubuntu 10.10。
Vmware和Ubuntu安装步骤省略。请参考资料中文档。
习惯了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程序员在转到Linux平台时经常会抱怨没有一个好用的集成开发环境。和windows下常用的一些开发软件相比,Linux自带的一些开发环境使用起来要么界面和操作不够方便、友好,要么功能不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开源社区上找到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开发环境。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在Linux上运行,界面和功能与windows上同类软件相似的开发平台eclipse。
eclipse是著名的跨平台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最初是由IBM公司开发的替代商业软件Visual Age For Jave的下一代开发环境。2001年,IBM将eclipse贡献给开源社区,现在由eclipse基金会管理。2005年7月,eclipse稳定版3.1.0发布,目前最新的稳定版本是3.4。
eclipse本身只是一个框架平台,最初主要用于java语言的开发。但是众多插件的支持使得eclipse同样可以用来开发其他的语言,如c/c++、c#、perl、cobol的等等。cdt(c/c++ development toolkit)就是支持c/c++开发的插件。许多软件开发商也以eclipse为框架推出了自己的集成开发环境。由于eclipse平台用java实现,所以运行时需要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的支持。下面我们以ubuntu(linux发行版的一种)为例,介绍如何在linux上使用 eclipse+cdt来进行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的开发。
(一)、安装软件
在ubuntu下安装软件有两种方法:使用apt-get来自动安装或手动安装。用户使用自动安装非常方便,适合初学者。但是安装过程过于依赖资源网站的连接状况,可能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这里我们推荐手动安装的方式,花的时间比较短。
1、安装jdk
jdk(java development kit)即java开发包,其中包含了运行eclipse所需要的jre. ubuntu缺省安装的gnu版本的jre运行效率不高,所以我们需要安装sun公司的jre. 首先从sun的网站上(
# mkdir -p /opt/java
# ./jdk-6u7-linux-i586.bin // 执行自解压文件,生成目录
# mv jdk1.6.0_07 /opt/java // 把目录移到/opt/java下
# cd /opt/java
# ln -s jdk1.6.0_07 jdk
# mv /etc/alternatives/java /etc/alternatives/java.gnu
# ln -s /opt/java/jdk/bin/java /etc/alternatives/java
# export JAVA_HOME=/opt/java/jdk // 设置环境变量
2、安装eclipse和cdt
从eclipse网站上(http://www.eclipse.org/)下载安装包eclipse-SDK-3.4-linux-gtk.tar.gz 和cdt-master-5.0.0.zip
# cd /opt
# tar zxvf eclipse-SDK-3.4-linux-gtk.tar.gz // 解压生成eclipse目录
# export PATH=/opt/eclipse:$PATH
# mkdir -p /opt/cdt
# cd /opt/cdt
# unzip cdt-master-5.0.0.zip
# cp -r plugins/* /opt/eclipse/plugins/
# cp -r features/* /opt/eclipse/features/
(二)、创建c/c++工程
假设我们已经在linux上安装好了arm交叉工具链,下面介绍如何创建、交叉编译和调试c/c++工程。为了更直观的说明,我们截取了相关的图片:
进入eclipse安装路径后,运行eclipse
eclipse运行界面
创建c 工程
使用缺省的Linux GCC工具链
进入c/c++ 界面
添加源代码文件1
添加源代码文件2
编辑代码
设置工程属性,指定交叉工具链1
设置工程属性,指定交叉工具链2
设置工程属性,指定交叉工具链3
编译工程
已生成arm平台可执行代码
配置调试选项
设置Debugger和 GDB debugger选项
设置连接类型为TCP,目标板的ip地址和调试端口号。端口号任意指定,通常大于1024(避免和系统所用端口号冲突)
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格式如上图所示:gdbserver是交叉调试辅助程序;192.168.0.150是主机的ip地址;1234是调试端口号,和eclipse调试选项里设定的端口号要一致
点击Debug,进入调试界面
执行到断点
eclipse的调试界面和操作和在windows下开发类似,相信到了这一步,大家已经可以很方便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了。
二.Linux环境下使用Eclipse开发C++动态链接库程序
Linux中也有类似Windows中DLL的变成方法,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在Linux中,动态链接叫做Standard Object,生成的动态链接文件为*.so。
1. 创建动态链接库
(1)在Eclipse中创建新的C++工程
File->New->Project->C++->C++ Project,选择Shared Library。
(2)创建源代码文件
File->New->Source File,指定名称为shared.cc
(3)编写源码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
* Test.cc
*
* Created on: Oct 10, 2009
* Author: fify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how()
{
cout << "Shared Library." << endl;
}
/*
* Test.cc
*
* Created on: Oct 10, 2009
* Author: fify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how()
{
cout << "Shared Library." << endl;
}
编译之后将在工程目录下生成一个libshared.so文件,这就是我们要用的动态链接库文件
2. 调用动态链接库文件
(1)创建C++工程,选择Executable类型工程
(2)添加Source File,并编写源码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
// Name : Import.cpp
// Author : Fify
// Version :
// Copyright : Fify copyleft
// 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in C++, Ansi-style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how();
int main()
{
show();
return 0;
}
//============================================================================
// Name : Import.cpp
// Author : Fify
// Version :
// Copyright : Fify copyleft
// 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in C++, Ansi-style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how();
int main()
{
show();
return 0;
}
(3)设置导入动态库
Project->Properties->C/C++ Build->Settings->Tool Settings->GCC C++ Linker->Libraries
添加Libraries (-l): shared
添加Library search path (-L): {刚才编译生成的*.so文件路径}
(4)编译该项目
3. 运行含动态链接库的程序
点击运行,会出现以下错误: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Shared.so: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因为系统无法从默认位置找到动态链接库文件。修改系统默认搜索链接库的路径,程序即可顺利执行,输出:
Shared Library.
修改动态库搜索路径的方法有五种,参考:
众所周知,Linux动态库的默认搜索路径是/lib和/usr/lib。动态库被创建后,一般都复制到这两个目录中。当程序执行时需要某动态库,并且该动态库还未加载到内存中,则系统会自动到这两个默认搜索路径中去查找相应的动态库文件,然后加载该文件到内存中,这样程序就可以使用该动态库中的函数,以及该动态库的其它资源了。在Linux 中,动态库的搜索路径除了默认的搜索路径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指定。
方法一:在配置文件/etc/ld.so.conf中指定动态库搜索路径。
可以通过编辑配置文件/etc/ld.so.conf来指定动态库的搜索路径,该文件中每行为一个动态库搜索路径。每次编辑完该文件后,都必须运行命令ldconfig使修改后的配置生效。我们通过例1来说明该方法。
例1:
我们通过以下命令用源程序pos_conf.c(见程序1)来创建动态库 libpos.so,详细创建过程请参考文[1]。
# gcc -c pos_conf.c
# gcc -shared -fPCI -o libpos.so pos_conf.o
#
#include <stdio.h>
void pos()
{
printf("/root/test/conf/lib\n");
}
程序1: pos_conf.c
接着通过以下命令编译main.c(见程序2)生成目标程序pos。
# gcc -o pos main.c -L. -lpos
#
void pos();
int main()
{
pos();
return 0;
}
程序2: main.c
然后把库文件移动到目录/root/test/conf/lib中。
# mkdir -p /root/test/conf/lib
# mv libpos.so /root/test/conf/lib
#
最后编辑配置文件/etc/ld.so.conf,在该文件中追加一行"/root/test/conf/lib"。
运行程序pos试试。
# ./pos
./pos: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pos.so: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出错了,系统未找到动态库libpos.so。找找原因,原来在编辑完配置文件/etc/ld.so.conf后,没有运行命令ldconfig,所以刚才的修改还未生效。我们运行ldconfig后再试试。
# ldconfig
# ./pos /root/test/conf/lib
#
程序pos运行成功,并且打印出正确结果。
方法二:通过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指定动态库搜索路径。
通过设定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也可以指定动态库搜索路径。当通过该环境变量指定多个动态库搜索路径时,路径之间用冒号":"分隔。下面通过例2来说明本方法。
例2:
我们通过以下命令用源程序pos_env.c(见程序3)来创建动态库libpos.so。
# gcc -c pos_env.c
# gcc -shared -fPCI -o libpos.so pos_env.o
#
#include <stdio.h>
void pos()
{
printf("/root/test/env/lib\n");
}
程序3: pos_env.c
测试用的可执行文件pos可以使用例1中的得到的目标程序pos,不需要再次编译。因为pos_conf.c中的函数pos和pos_env.c中的函数pos 函数原型一致,且动态库名相同,这就好比修改动态库pos后重新创建该库一样。这也是使用动态库的优点之一。
然后把动态库libpos.so移动到目录/root/test/conf/lib中。
# mkdir -p /root/test/env/lib
# mv libpos.so /root/test/env/lib
#
我们可以使用export来设置该环境变量,在设置该环境变量后所有的命令中,该环境变量都有效。
例如:
# export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
但本文为了举例方便,使用另一种设置环境变量的方法,既在命令前加环境变量设置,该环境变量只对该命令有效,当该命令执行完成后,该环境变量就无效了。如下述命令:
#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pos /root/test/env/lib
#
程序pos运行成功,并且打印的结果是"/root/test/env/lib",正是程序pos_env.c中的函数pos的运行结果。因此程序pos搜索到的动态库是/root/test/env/lib/libpos.so。
方法三:在编译目标代码时指定该程序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还可以在编译目标代码时指定程序的动态库搜索路径。这是通过gcc 的参数"-Wl,-rpath,"指定(如例3所示)。当指定多个动态库搜索路径时,路径之间用冒号":"分隔。
例3:
我们通过以下命令用源程序pos.c(见程序4)来创建动态库libpos.so。
# gcc -c pos.c
# gcc -shared -fPCI -o libpos.so pos.o
#
#include <stdio.h>
void pos()
{
printf("./\n");
}
程序4: pos.c
因为我们需要在编译目标代码时指定可执行文件的动态库搜索路径,所以需要用gcc命令重新编译源程序main.c(见程序2)来生成可执行文件pos。
# gcc -o pos main.c -L. -lpos -Wl,-rpath,./
#
再运行程序pos试试。
# ./pos ./
#
程序pos运行成功,输出的结果正是pos.c中的函数pos的运行结果。因此程序pos搜索到的动态库是./libpos.so。
以上介绍了三种指定动态库搜索路径的方法,加上默认的动态库搜索路径/lib和/usr/lib,共五种动态库的搜索路径,那么它们搜索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呢?
在 介绍上述三种方法时,分别创建了动态库./libpos.so、 /root/test/env/lib/libpos.so和/root/test/conf/lib/libpos.so。我们再用源程序 pos_lib.c(见程序5)来创建动态库/lib/libpos.so,用源程序pos_usrlib.c(见程序6)来创建动态库 /usr/lib/libpos.so。
#include <stdio.h>
void pos()
{
printf("/lib\n");
}
程序5: pos_lib.c
#include <stdio.h>
void pos()
{
printf("/usr/lib\n");
}
程序6: pos_usrlib.c
这样我们得到五个动态库libpos.so,这些动态库的名字相同,且都包含相同函数原型的公用函数pos。但存储的位置不同和公用函数 pos 打印的结果不同。每个动态库中的公用函数pos都输出该动态库所存放的位置。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执行例3中的可执行文件pos得到的结果不同获知其搜索到了哪个动态库,从而获得第1个动态库搜索顺序,然后删除该动态库,再执行程序pos,获得第2个动态库搜索路径,再删除第2个被搜索到的动态库,如此往复,将可得到Linux搜索动态库的先后顺序。程序pos执行的输出结果和搜索到的动态库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程序pos输出结果 使用的动态库 对应的动态库搜索路径指定方式
./ ./libpos.so 编译目标代码时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root/test/env/lib /root/test/env/lib/libpos.so 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root/test/conf/lib /root/test/conf/lib/libpos.so 配置文件/etc/ld.so.conf中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lib /lib/libpos.so 默认的动态库搜索路径/lib
/usr/lib /usr/lib/libpos.so 默认的动态库搜索路径/usr/lib
表1: 程序pos输出结果和动态库的对应关系
创建各个动态库,并放置在相应的目录中。测试环境就准备好了。执行程序pos,并在该命令行中设置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
#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pos ./
#
根据程序pos的输出结果可知,最先搜索的是编译目标代码时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然后我们把动态库./libpos.so删除了,再运行上述命令试试。
# rm libpos.so
rm: remove regular file `libpos.so'? y
#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pos /root/test/env/lib
#
根据程序pos的输出结果可知,第2个动态库搜索的路径是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指定的。我们再把/root/test/env/lib/libpos.so删除,运行上述命令。
# rm /root/test/env/lib/libpos.so
rm: remove regular file `/root/test/env/lib/libpos.so'? y
#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pos /root/test/conf/lib
#
第3个动态库的搜索路径是配置文件/etc/ld.so.conf指定的路径。删除动态库/root/test/conf/lib/libpos.so后再运行上述命令。
# rm /root/test/conf/lib/libpos.so
rm: remove regular file `/root/test/conf/lib/libpos.so'? y
#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pos /lib
#
第4个动态库的搜索路径是默认搜索路径/lib。我们再删除动态库/lib/libpos.so,运行上述命令。
# rm /lib/libpos.so
rm: remove regular file `/lib/libpos.so'? y
# LD_LIBRARY_PATH=/root/test/env/lib ./pos /usr/lib
#
最后的动态库搜索路径是默认搜索路径/usr/lib。
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动态库的搜索路径搜索的先后顺序是:
1.编译目标代码时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2.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3.配置文件/etc/ld.so.conf中指定的动态库搜索路径;
4.默认的动态库搜索路径/lib;
5.默认的动态库搜索路径/usr/lib。
在上述1、2、3指定动态库搜索路径时,都可指定多个动态库搜索路径,其搜索的先后顺序是按指定路径的先后顺序搜索的。对此本文不再举例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照本文的方法验证。
三.Ubuntu Linux常用命令和技巧
1. 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 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打印控制字符(Ctrl-C, Ctrl-D, Ctrl-Z等)
3. 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 logout, login: 登录shell的登录和注销命令
5. p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6. more, less, head tail: 显示或部分显示文件内容.
7. 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打印文件.
8. 更改文件权限: chmod u+x...
9. 删除非空目录:rm -fr dir
10.拷贝目录: cp -R dir
11. fg jobid :可以将一个后台进程放到前台。
Ctrl-z 可以将前台进程挂起(suspend), 然后可以用bg jobid 让其到后台运行。
job & 可以直接让job直接在后台运行。
12. kill 的作用: send a signal to a process. eg: kill -9 发送的是SIG_KILL信号。。。 具体发送什么信号 可以通过 man kill 查看。
13. ps 的用法, ps -e 或 ps -o pid,ppid,session,tpgid, comm (其中session显示的sessionid, tpgid显示前台进程组id, comm显示命令名称。)
二 .ubuntu常用命令:
1. dpkg: package manager for Debian
* 安装: dpkg -i package
* 卸载: dpkg -r package
* 卸载并删除配置文件: dpkg -P |--purge package
* 如果安装一个包时。说依赖某些库。 可以先 apt-get install somelib...
* 查看软件包安装内容 :dpkg -L package
* 查看文件由哪个软件包提供: dpkg -S filename
* 另外 dpkg还有 dselect和aptitude 两个frontend.
2. apt
* 安装: apt-get install packs
* apt-get update : 更新源
* apt-get upgrade: 升级系统。
* apt-get dist-upgrade: 智能升级。安装新软件包,删除废弃的软件包
* apt-get -f install : -f == --fix broken 修复依赖
* apt-get autoremove: 自动删除无用的软件
* apt-get remove packages :删除软件
* apt-get remove package --purge 删除包并清除配置文件
* 清除所以删除包的残余配置文件: dpkg -l |grep ^rc|awk '{print $2}' |tr ["/n"] [" "]|sudo xargs dpkg -P
* 安装软件时候包的临时存放目录 : /var/cache/apt/archives
* 清除该目录: apt-get clean
* 清除该目录的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apt-get autoclean
* 查询软件some的依赖包: apt-cache depends some
* 查询软件some被哪些包依赖: apt-get rdepends some
* 搜索软件: apt-cache search name|regexp
* 查看软件包的作用:apt-cache show package
* 查看一个软件的编译依赖库: apt-cache showsrc packagename|grep Build-Depends
* 下载软件的源代码 : apt-get source packagename (注: sources.list 中应该有 deb-src 源)
* 安装软件包源码的同时, 安装其编译环境 :apt-get build-dep packagename (有deb-src源)
* 如何将本地光盘加入安装源列表: apt-cdrom add
3. 系统命令:
* 查看内核版本: uname -a
* 查看ubuntu 版本: cat /etc/issue
* 查看网卡状态 : ethtool eth0
* 查看内存,cpu的信息: cat /proc/meminfo ; cat /proc/cpuinfo
(/proc下面的有很多系统信息)
* 打印文件系统空间使用情况: df -h
* 查看硬盘分区情况: fdisk -l
* 产看文件大小: du -h filename;
* 查看目录大小: du -hs dirname ; du -h dirname是查看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大小
* 查看内存的使用: free -m|-g|-k
* 查看进程: ps -e 或ps -aux -->显示用户
* 杀掉进程: kill pid
* 强制杀掉: killall -9 processname
4. 网络相关:
* 配置 ADSL: sudo pppoeconf
* ADSL手工拨号: sudo pon dsl-provider
* 激活 ADSL : sudo /etc/ppp/pppoe_on_boot
* 断开 ADSL: sudo poff
* 根据IP查网卡地址: arping IP地址
* 产看本地网络信息(包括ip等): ifconfig | ifconfig eth0
* 查看路由信息: netstat -r
* 关闭网卡: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 启用网卡: sudo ifconfig eth0 up
* 添加一个服务: sudo update-rc.d 服务名 defaults 99
* 删除一个服务: sudo update-rc.d 服务名 remove
* 临时重启一个服务: /etc/init.d/服务名 restart
* 临时关闭一个服务: /etc/init.d/服务名 stop
* 临时启动一个服务: /etc/init.d/服务名 start
* 控制台下显示中文: sudo apt-get install zhcon
* 查找某个文件: whereis filename 或 find 目录 -name 文件名
*通过ssh传输文件
scp -rp /path/filename username@remoteIP:/path #将本地文件拷贝到服务器上
scp -rp username@remoteIP:/path/filename /path #将远程文件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
5. 压缩:
*解压缩 a.tar.gz: tar zxvf a.tar.gz
*解压缩 a.tar.bz2: tar jxvf a.tar.bz2
*压缩aaa bbb目录为xxx.tar.gz: tar zcvf xxx.tar.gz aaa bbb
*压缩aaa bbb目录为xxx.tar.bz2: tar jcvf xxx.tar.bz2 aaa bbb
6. Nautilus:
特殊 URI 地址
* computer:/// - 全部挂载的设备和网络
* network:/// - 浏览可用的网络
* burn:/// - 一个刻录 CDs/DVDs 的数据虚拟目录
* smb:/// - 可用的 windows/samba 网络资源
* x-nautilus-desktop:/// - 桌面项目和图标
* file:/// - 本地文件
* trash:/// - 本地回收站目录
* ftp:// - FTP 文件夹
* ssh:// - SSH 文件夹
* fonts:/// - 字体文件夹,可将字体文件拖到此处以完成安装
* themes:/// - 系统主题文件夹
* 显示隐藏文件: Ctrl+h
* 显示地址栏: Ctrl+l
* 查看已安装字体: 在nautilus的地址栏里输入”fonts:///“,就可以查看本机所有的fonts
7.补充部分:
* 查看本地所有的tpc,udp监听端口: netstat -tupln (t=tcp, u=udp, p=program, l=listen, n=numric)
* 通过man搜说相关命令: man -k keyword . eg: man -k user
* 或者用 apropos
* 统计文件所占用的实际磁盘空间: du (du - estimate file space usage)
* 统计文件中的字符,字节数: wc -c/-l/-w (wc - print the number of newlines, words, and bytes in files)
* 查看文件的内容: od -x/-c/.... (od - dump files in octal and other formats)
我认为od最有用的就是文件的字节流了: od -t x1 filename
查看文件的 Ascii 码形式: od -t c filename (其中统计信息最左边的是: 字节数)
* 查找命令所在文件的位置: which od 输出: /usr/bin/od
查看该文件由哪个包提供: dpkg -S /usr/bin/od 输出: coreutils: /usr/bin/od
再查看coreutils包的全部内容就知道了linux的核心命令: dpkg -L coreutils
然后 info coreutils 哈哈,认真学吧, 满世界都是命令!
* 可以用man 命令产看某个命令的所有section 的解释: man -a tty
然后用q,和next 转换到下一个section的解释
* bash 的好用的快捷键:
ctrl+a:光标移到行首。
ctrl+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