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741407 上传时间:2025-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2013-12-09 15:50:11  来源: 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年11月8日到12月8日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规划文本和图纸将通过信息公开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公示,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下一步规划编制单位将把这些意见连同专家的意见一并在报送审批的规划方案中加以体现。 一.规划概况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自2005年批复以来,基本体现了贺州市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要求,解决了贺州市城市发展中许多战略性和实质性问题。并充分发挥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使建设有法可依。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贺州市城市职能日趋完善,城市布局日趋合理,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2003版规划实施效果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近年来,贺州城市发展的内外环境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 2007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平桂管理区;其次,交通通道的超预期建设导致宏观区域发展态势的变化。随着贺州“四高三铁”(桂梧高速、广贺高速(2009)、永贺高速(2010)、南贺高速;洛湛铁路(2009/6)、贵广高速铁路、柳韶铁路),贺江复航,机场的选址,贺州将形成“东靠西连,南北贯通”的交通大格局,贺州将迎来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交通枢纽城市将成为贺州市城市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重大项目落户贺州,要求有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如:华润贺州电厂一期工程占地140公顷,动态投资约76.52亿元;最后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尤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实施《新城乡规划法》的需要,使贺州市原城市总体规划面临诸多新的问题。     2009年4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贺州市城乡规划院共同组成修编项目组,开始修编工作。2009年6月22日通过规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评审;2009年8月8日,通过市四套班子联系会议评审;2009年10月23日,规划纲要由区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预计规划修编将于明年初编制完成。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9—2030年,其中:    近期:2009—2015年;    中期:2015—2020年;    远期:2015—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空间层次     本规划分三个层次(见图1): 第一层次为贺州市域,规划面积为贺州市行政区划全部管辖范围,国土面积为1177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18.3万人。     第二层次为贺八平钟协调区,协调区面积为2485平方公里,总人口84.85万人,包括中心城区的 2 个街道以及 14 个乡镇所管辖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     第三层次为规划区,规划区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9.5万人,包括八步街道、黄田镇、西湾街道、莲塘镇、贺街镇、鹅塘镇、望高镇、羊头镇以及沙田镇的部分地区。     其中,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8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莲塘镇、贺街镇镇区东部,南至鹅塘镇镇区南部,西至西湾街道西部,北至洛湛铁路线南侧。2007年常住人口约25.0万人。    (三)规划重点 本轮贺州城总体规划修编重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城市性质与职能; (2)城市规模与目标; (3)规划区的划定; (4)中心城区用地空间布局; (5)总体城市设计和景观绿地规划; (6)城市产业统筹协调布局; (7)贺八平钟协调区及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布局; (8)中心城区民生设施空间布局。    (四)市域城乡发展目标     2015年,全面推进全市各项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基本建立。2020年左右,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力争在2030年前把贺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人口与城镇化 近期2015年,市域人口为2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 中期2020年,市域人口为2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 远期2030年,市域人口为2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7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 2.市域城镇体系布局 (1)城镇等级结构 (2)城镇规模结构 (3)城镇职级结构 图2:城镇体系规划图 (4)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2030年贺州市域形成: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的多层次城镇体系。聚点成轴、以轴带片,构建“一心三片,三轴拓展,集镇繁荣、城乡一体”的空间结构。     (1)一个核心区 即贺州都市协调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钟山县城为副中心,望高、羊头、回龙为重点镇,成为全市的发展核心区。其主要职能为市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主导产业为现代服务和加工制造业。     (2)三条发展轴 市域发展主轴(桂广发展轴):红花-钟山-旺高-八步-贺街-信都发展轴线; 市域发展次轴(永梧发展轴):富阳-钟山-黄姚--马江发展轴线。 市域发展次轴(南清发展轴):昭平-黄姚-珊瑚-八步-大宁-桂岭发展轴线;     (3)三个城镇辐射片区 富川辐射区,以富阳镇为中心,公安镇、莲山镇、朝东镇、麦岭镇为重点镇。城镇主要职能有电力工业、烟草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旅游业等。 昭平辐射区,以昭平县镇为中心,马江镇、黄姚镇、走马镇为重点镇。城镇主要职能有农林产品加工、物流、旅游等。 信都辐射区,以信都镇为中心,桂岭镇、大宁镇、公会镇为重点镇。城镇主要职能有铝材、塑料制品、钢材、金属制品等加工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    图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图 5)城镇建设用地控制 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的人均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6)重点城镇控制 表5:市域重点城镇规划控制一览表 六)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目标 强化贺州作为桂粤湘区域枢纽的作用,促进交通与城镇空间协调发展。整合与完善市域综合交通系统,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发展,支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共享,构筑一个高效率、低耗费、一体化、人性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全市形成以“60分钟市域交通圈+30分钟贺八平钟协调区交通圈+20分钟市内交通”的“60+30+20”圈层组织结构。 图4: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十三)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11.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1%,人均用地18.1平方米。 规划仓储用地4.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5%,人均用地6.6平方米。 工业区布局:规划形成四大工业区,分别为西湾南部工业园、江南高新技术工业园、如凤工业园、马鹿坪工业园。其他小型工业区规划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控制其整体规模,逐步调整产业结构。 仓储用地布局:规划市火车站仓储区,市火车东站仓储区,西湾南部工业区仓储区、如凤工业区仓储区、马鹿坪工业仓储区以及八步区黄田镇、贺街镇国家储备粮库。其他小型仓储用地结合工业企业自身情况及城市特殊需要综合安排。 (十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目标:改造旧的交通系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现代化、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与带状城市结构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道路网络实现5分钟通达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组团、10分钟内到达城市各主要对外客运交通枢纽或与对外主要高速通道、20分钟内中心城区通达的目标。 (十五)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依托贺州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配合中心城区“一带、三片、九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结合的绿地系统,体现贺州“森林城市,田园都市”的绿化景观风貌。具体结构确定为:青山环绕,绿楔渗透;十字绿轴,蓝脉绿网;三核据心,多园均布。 青山环绕,绿楔渗透:     又称“一环多楔”。指城市外围自然山体生态保护区的绿化,以及以观音岩地质(遗址)公园、塘金地质公园和三家滩湿地公园为主的体现“山水田园都市”特色风貌的多个楔形绿(田)地。 十字绿轴,蓝脉绿网:     十字绿轴指贺江滨水绿轴和金子山-大钟山-灵峰山-将军山自然山体绿轴。 蓝脉绿网又称为“五带多廊”,指五条城市滨河绿带,分别为马尾河绿带、南蛇塘河绿带、盘谷河绿带、沙田河绿带和拱水河绿带;以及以建设路、南环路、贺州大道、站前大道等为代表的绿色景观廊道。 三核据心,多园均布: 又称“三核多园”。三核指三大片区的中心绿地,分别为文化体育公园、大钟山城市森林公园和鸡翅滩公园。     多园指其他以太白湖公园、灵峰公园、观音岩遗址公园等为代表的市级区级各类公园,以及居住区级公园和其他街头公共绿地。 近期规划关于“森林之城,田园都市”特色风貌的塑造: “森林之城,田园都市”城市特色风貌意象: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田园,环抱渗透,生态家园,理想都市。 塘金地质公园位于高速公路如城段的东側,是贺州山水田园风貌的集中体现,将结合农林生物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发展都市现代高新农业和观光农业,进一步强化山水田园风貌。大钟山-尖峰山城市森林公园和太白湖湿地公园、贺江森(竹)林带是贺州城市森林的集中展示,南环路等绿色景观大道是城市森林与郊外森林的联系廊道,是动感城市林带,近期重点开展上述为代表的各类绿化建设,同时建设若干个居民自治绿化小区,完成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基本形成“森林之城,田园都市”的框架。至2015年,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35%,绿地率33%,人均公共绿地11.8平方米。      (十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及要求,按照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建立贺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重点构建“双城二山一矿”的保护空间格局。 “双城、二山、一矿”的保护空间格局具体指贺街临贺故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八步老城历史保护街区、浮山文物保护区、灵峰山文物保护区和平桂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区。     (十七)旧城更新与发展规划     旧城区范围为:光明大道以东、八达中路以南、灵峰北路以西、贺江以北区域;总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1)改造方式 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分别采用修缮、改善、保留、更新、整修等改造方式。     (2)改造策略      (1)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提升功能策略。      (2)人口控制策略      (3)风貌协调策略      (4)文化塑造策略      (5)交通引导策略      (6)基础设施完善策略 二、公示注意事项       1、公示时间:2009年11月8日-2009年12月8日        2、公示方式和地点     (1)网上公告:        红豆网          贺州市建规委网站      (2)展板展示:贺州市建设规划委员会办公楼       3、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通过贺州市建设规划委员会设置意见收集箱。    (2)通过公众意见栏留言。    (3)发送电子邮件到:jgw7891@    (4)信件寄往:贺州市新风街46号,邮编:542800       4、本规划公示的最终解释权属于贺州市建设规划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