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
《租船》
◆ 教材分析
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作用。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 课前准备
◆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今天笑笑举行生日Patty,她邀请了一些小朋友去为她庆祝,并且拿出了草莓来招待大家,(出示挂图)你们看,这一共有55个草莓,笑笑想把它们装到8个盘子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吗?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探究试商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要分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5、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
( )里最大能添几?
( )×8﹤44 7×( )﹤54
9×( )﹤62 ( )×﹤40
( )×4﹤30 5×( )﹤48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加深:
1、课本P7算一算,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时注意订正竖式的写法。
2、练一练3——森林医生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纠错并写出正确的竖式。
3、练一练2
每组完成两道题,并请代表板演,注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特别是“四比”。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练一练4、5题,先请学生说说题意并说明应该怎么列式,再独立完成板书
分 草 莓
55÷8=6(个)……7(个)
8×6=48 比55小
8×7=56 比55大
商是6
◆ 教学反思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呈现了租船的情境:同学们去秋游,有22名同学想划船,一条小船限乘4人,你知道他们应该租几条小船吗?这道题如果直接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肯定会认为租5条小船,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草稿本试着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有的学生先画了22个圆,代表22名同学,然后4个圆为一份、4个圆为一份地圈了起来。最后一份剩下2个人,也应该租1条船,所以应该是6条船;有的学生画4个小人坐1条小船,再画4个小人坐1条小船,这样依次画下去。画到最后还剩下2个人,这两个人也应该再租1条,也找到问题的答案是6条小船。还有个学生受前面学过的《撘一搭》启发:搭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她就画正方形代表4人,画出5个正方形后还剩2根,这种方式能更快速更清晰的解决问题。教师将学生的草稿本上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大力表扬能激发学生使用草稿本的兴趣,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