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成为有道德的小学生
活动目的:
1. 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素养;
2. 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 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活动流程:
一、开展“我的小目标”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小目标,如坚持早起、完成每天的作业、帮助家人做家务等等。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毅力,提升其品格素养。
二、组织“好习惯养成”活动。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如言行举止得体、讲卫生、节约用水等等,培养他们的思维道德和良好品行。
三、举办“感恩有你”行动。学生们将亲手制作一张感谢手工卡片,写上感恩的话语,送给他们所感激的人,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等。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弘扬美德。
四、开展“为我校助力”义卖活动。学生们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各种小商品,进行义卖,并将所得善款捐献给学校公益事业。通过这样一次集体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举办“亲情文化节”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里,组织学生参加亲子互动游戏、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等,弘扬家庭文化和亲情,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六、开展“助人为乐”义工活动。组织学生驻留社区、医院等单位,为居民、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如送水、收拾物品、陪伴聊天等等。让学生学会为别人着想,为他人服务,产生快乐。
七、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些负面案例,如涉毒、涉赌等等,让学生知晓其危害性和社会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活动效果:
1.增强学生的道德自觉性,稳定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2.树立学习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3.提高道德素质,加强家庭文化的传承;
4.加强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爱国和家国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