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RM 2410-S嵌入式平台
UP-NETARM2410-S是目前国内软、硬件配置非常完善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国内70%以上的高校嵌入式实验室用户均选择采用这款平台。UP-NETARM2410-S被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专委会选定为“嵌入式(助理)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指定产品。
UP-NETARM2410-S 核心模块:
* 基于ARM 920T内核的SAMSUNG S3C2410处理器
* 系统稳定工作在202MHZ主频
* 64MB Nand Flash
* 64MB SDRAM
UP-NETARM2410-S主板资源:
* 8寸640*480TFT真彩LCD
* 触摸屏
* 4个主USB口、1个从USB口
* 一个100M网口
* 2个RS232标准串口
* 1个RS485标准接口
* JTAG接口(包括14Pin和20Pin标准)
* CAN总线接口
* IIS音频CODEC
* 32位总线和可复用资源168Pin扩展接口,和UP-NETARM2410、UP-TECHPXA270-S、UP-TECHPXA270A型平台兼容
* CF卡接口(PC Card模式)
* IDE接口
* SD/MMC 接口
* PCMCIA接口
* AD电位器
* DA接口,另有1路DA可选
* IIC接口
* SPI接口
* 红外通信IrDA
* 8通道10位AD转换
* PS2鼠标键盘接口(MEGA8扩展)
* 直流电机模块
* 步进电机模块
* 17键数字键盘(MEGA8扩展)
* 实时时钟
* IC卡接口
* 立体声耳机、线路、MIC接口
UP-NETARM2410-S预留资源:
* 1个100M以太网口
* 1路DA接口
* VGA接口
* 8个LED数码管
UP-NETARM2410-S软件资源:
Linux:
系统引导程序:VIVI
操作系统:Linux2.4.18
文件系统:RAMDISK YAFFS
图形用户界面:支持QT/E
设备驱动:串口,Ethernet,Audio,SD卡,IDE,CF卡,AD/DA,USB,红外,蓝牙,LCD,触摸屏,PS2 keyboard mouse, 17键数字键盘,SPI,I2C,RTC,GPIO等
开发工具:JTAG烧写Nor Flash工具,arm-linux-gcc交叉编译器,GDB,GDBSERVER调试工具,anjuta开发环境,sourceNavigator代码编辑器
多媒体软件:mplayer媒体播放器,实现MPEG、MPEG2、MPEG4、AVI、WMV等多种媒体解码;madplay音频播放器
Vxworks:
板级支持包:Vxworks5.5.1BSP
开发环境:支持Tornado2.2.1
μC/OS-Ⅱ:
操作系统:μC/OS-Ⅱ: μC/OS-II for ARM 源码,应用程序源码
图形用户界面:自主开发的API函数库
开发工具:支持ADS1.2开发环境,ICE调试器
WinCE:
板级支持包:WinCE.net 4.2 BSP
设备驱动:串口,Ethernet,Audio,CF卡,,USB,红外,LCD,触摸屏等
开发工具:JTAG烧写Flash工具,pb,evc,vs2005
UP-NETARM2410-S配套资源:
*《UP-NETARM2410-S实验指导书》
*《UP-NETARM2410-S硬件说明书》
* 产品光盘
选配模块:
GPS模块、GPRS模块、FPGA模块、蓝牙模块、红外模块、USB摄像头、USB无线网卡、Can通讯模块、微型打印机模块、射频卡模块、条码扫描模块、指纹扫描模块
实验指导书:
Linux实验
第一章 嵌入式Linux开发基础知识
1.1 嵌入式Linux简介
1.2 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简介
1.3 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
1.4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建立
1.5 Linux系统及应用程序的烧写
第二章 基础实验
2.1 熟悉Linux开发环境
2.2 多线程应用程序设计
2.3 串行端口程序设计
2.4 A/D接口实验
2.5 D/A接口实验
2.6 CAN总线通讯实验
2.7 简单嵌入式WEB服务器实验
2.8 RS-485通讯实验
2.9 直流电机实验
2.10 步进电机实验
第三章 图形界面应用程序设计
3.1 安装与建立QT桌面运行环境
3.2 QTDESIGNER简介以及QT/E的交叉编译
3.3 建立本机QTOPIA虚拟平台
3.4 QTOPIA2.1.1在2410-S上的移植
第四章 内核与根文件系统实验
4.1 Linux内核移植与编译实验
4.2 根文件系统实验
第五章 驱动模块实验
5.1 内核驱动设计入门-模块方式驱动实验
5.2 内核驱动设计实验-触摸屏驱动
5.3 IC卡读写实验
5.4 PS2键盘鼠标驱动实验
5.5 SD卡使用实验
5.6 IDE_硬盘读写实验
5.7 音频驱动及应用实验
5.8 双网卡演示实验
第六章 无线通讯实验
6.1 GPS通讯实验
6.2 GPRS通讯实验
6.3 基于PCMCIA的CF卡读写和无线局域网通讯实验
6.4 红外通讯实验
6.5 蓝牙无线通讯实验
第七章 附录
附录1 常用Linux命令的使用
附录2 VI简介
附录3 GCC与GDB
附录4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 1991.6第二版)
Vxworks实验
第一章 Wind River
1.1风河系统公司简介
1.2 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简介
第二章 Tornado
2.1安装开发环境
2.2开发环境介绍
2.3一个基于VxSim的简单工程(熟悉Tornado的
常用工具:WindSh、WindView、WindBrowser等)
第三章 基本工程实践
3.1 Downloadable工程实践
3.2 Bootable工程实践
第四章 驱动实验
4.1 WindML3.0.3驱动实验
第五章 应用实验
5.1串口
5.1.1串口概述
5.1.2串口操作
5.1.2.1 open
5.1.2.2 close
5.1.2.3 read
5.1.2.4 write
5.1.2.5 ioctl
5.1.3实验
5.1.3.1使用wirte函数对串口进行写操作
5.1.3.2使用read函数对串口进行读操作
5.1.3.3使用ioctl函数对串口进行控制
5.2基于块设备的文件系统
5.2.1VxWorks支持的文件系统
5.2.2文件系统的配置
5.2.3ramDrv
5.3网络通信
5.3.1概述
5.3.2 VxWorks套接字
4.3.3 Socket函数
4.3.3.1 socket
4.3.3.2 bind
5.3.3.3 listen
5.3.3.4 accept
5.3.3.5 connect
5.3.3.6 send和received
5.3.3.7 sendto和recvfrom
5.3.4 实验
5.3.4.1 Ping
5.3.4.2流套接字(基于TCP)
5.3.4.3数据报套接字(基于UDP)
5.3.4.4 FTP
5.3.4.5以太网包的截取与解析
5.4 多任务环境
5.4.1任务
5.4.1.1概述
5.4.1.2任务函数库
5.4.2任务间的通信机制
5.4.2.1信号量
5.4.2.2消息队列
5.4.2.3管道
5.4.2.4信号
5.4.3 实验
5.4.3.1创建任务,利用WindView观察任务调度
5.4.3.2利用二进制信号量同步任务
5.4.3.3利用计数器信号量同步任务
5.4.3.4利用互斥信号量保护共享资源
5.4.3.5利用消息队列进行任务间通信
5.4.3.6利用管道进行任务间通信
5.4.3.7信号的使用
5.5中断
5.5.1 硬件中断
5.5.2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5.5.3 实验
5.5.3.1硬件中断
5.5.3.2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
附录
附录A WindSh的使用
附录B Target Shell的使用
附录C 目标机服务器的配置
C.1 串口连接时目标机服务器的配置
C.2 网络连接时目标机服务器的配置
附录D 电路原理图
μC/OS - II实验
第一章 嵌入式开发系统资源概况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2.1 ADS1.2 开发环境
2.2 超级终端设置及映象文件下载方法
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驱动基础开发案例
3.1 ARM的串行口实验
3.2 ARM的A/D接口实验
3.3 ARM的D/A接口实验
3.4 电机转动控制实验
3.5 触摸屏驱动实验
3.6 LCD的驱动控制实验
3.7 CAN总线通讯实验
3.8 RS-485通讯实验
3.9 红外通讯实验
3.10 键盘及LED驱动实验
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核心开发案例
4.1 μC/OS -II在ARM微处理器上的移植及编译
第五章 基于μC/OS -II操作系统的开发案例
5.1 绘图的API 函数
5.2 系统的消息循环
5.3 文件的使用
5.4 列表框控件的使用
5.5 文本框控件的使用
5.6 基于ARM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实验——多任务与A/D转换
5.7 UDP 通讯实验
5.8 音频实验
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扩展板开发案例
扩展实验一 GPRS 扩展板通信实验
扩展实验二 基于ARM9 的FPGA 实验
扩展实验三 GPS 扩展板通信实验
附录A UP-ARM JTAG 使用指南
附录B ARM 汇编指令集
1 ARM指令集
2 ARM汇编器所支持的伪指令
附录C 嵌入式系统应用编程API 函数
1.显示部分Display.h
2.操作系统得消息相关函数OSMessage.h
3.控件的相关函数Control.h
4.文件相关函数(与标准C的文件操作相同)
5.双向链表相关函数List.h
6.触摸屏相关函数TCHSCR.h
7.键盘相关函数KEYBOARD.h
8.液晶显示相关函数Lcd320.h
9.串行口相关函数Uhal.h
10.字符串相关函数Ustring.h
11.系统图形相关函数Figure.h
12.系统启动时相关函数LoadFile.h
13.系统附加任务相关函数OSAddTask.h
附录D.TCP/IP相关函数
INTERNET.H&SOCKETS.H.
附录E 嵌入式系统参考电路原理图
WINCE实验
第一章 WINCE系统概述
1.1 概述
1.2 系统功能
1.3 技术组件
第二章 WINCE系统开发
2.1 WINCE系统建立实验
2.2 WINCE模拟器实验
2.3 WINCE Bootloader实验
第三章 WINCE系统驱动开发
3.1 WINCE简单驱动开发实例
3.2 WINCE下ADC流驱动程序设计
3.3 IIC总线驱动实验
3.4 WINCE系统用户接口实验-鼠标和小键盘驱动
3.5 WINCE下PS2键盘驱动程序设计
3.6 WINCE系统触摸屏实验
第四章 WinCE应用软件开发
4.1 EVC软件环境建立实验
4.2 简单MFC应用程序开发实验
4.3 基于WINCE Directshow 的多媒体播放机实验
第五章 WINCE综合实验
5.1 通讯软件实验
5.2 GPRS实验
5.3 GPS实验
5.4 红外实验
第六章 附录
附录1 WINDOWS CE.NET的实时性
附录2 WINDOWS CE常用编译参数及编译器列表
附录3 NETARM2410-S虚拟地址映射表
附录4 PLATFORM.BIB文件的内容
附录5 CONFIG.BIB文件的内容
附录6 PLATFORM.REG文件的内容
附录7 S3C2410A的地址空间表
附录8 S3C2410A的系统体系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