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 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创建标准工 作 内 容项 目创 建 标 准分值责任单位责任人一、政府责任落实、管理体系建设情况(30分)1.1食品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建设1、机构建立市、县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村设置食品安全工作协管员或监督员。2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各单位 主要领导2、职责分解市、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乡镇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职责明确。2分3、综合协调市、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任务,督促落实工作。开设食品安全信息网站,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编制年度食品安全
2、状况报告。强化企业诚信意识,至少在全市3个行业30家以上食品企业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3分1.2政府责任落实1、工作部署、检查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工作及时部署,及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5分2、工作方案、目标、措施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体现实效。2.5分3、经费保障落实食品安全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5分4、政府责任网建立市、县政府与各有关部门、各乡镇签订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对各相关部门和所属乡镇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达到100%.2.5分1.3宣传教育1、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3、法律法规,全年重大宣传活动不得少于4次,其中面向农村的宣传不少于2次。 2分2、培训教育组织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全年培训人数不得低于500人次。2分3、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得到整合,信息发布实现统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制度,及时编写和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全年编写信息12篇以上,面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不少于4次。3分1.4制度保障1、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开展应急演练。应急网络覆盖率达到100。2分2、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管责任。2分3、重大食品安全事
4、故报告制度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按规定及时上报。2分二、食品监管措施落实情况(40分)2.1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1、农业投入品整治建立健全农药、兽药定点经营和台帐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农业投入品整治行动,使农兽药滥用、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2分区农牧局姚立新2、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基地的建设,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分3、农产品质量管理积极推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数量比上年明显增加。2分4、农业标准化
5、推广与应用加快农业标准化推广与应用,促进食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2分5、日常监管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蔬菜生产基地配备农残快速检测仪。2分2.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1、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整治开展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行为的整治活动,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2分区质监 分局马国兴2、畜禽屠宰管理规范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加强动物检疫和肉品检验工作,城乡市场基本消除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县以上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牛羊达到95%以上,家禽达到9
6、0%以上。2分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规定产品全部获得QS标志。2分4、原辅料管理推行添加剂登记备案制度、原辅料进货检验和登记制度,推行不合格产品和超过保质期的产品登记销毁制度。开展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整治活动,使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抽样品种合格率稳步提高,检测结果符合产品标准。2分5、落实日常监管制度全面实施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需持健康证的工作人员持证率达100%。2分2.3食品流通环节1、市场体系建设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
7、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特别是农村集市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有保障。100的乡镇、90的行政村建立了“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以上。2分区工商 分局张全智、散装食品管理散装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规范,不得裸装经营,产品包装符合规定。2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审查依法严格审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资格。开展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行为的整治活动,小食杂店得到全面规范。2分4、市场开办者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市场开办者对进场经营者的资格审查责任;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引导责任;建档备案和协助执法部门监督检查的责任。2分5、日常监
8、管制度落实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监督抽检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制度,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流入市场的情况得到有效治理。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食品可追溯率达100%。食品批发市场、大中型食品商场和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到100%。需持健康证的工作人员持证率达100%。2分2.4食品消费环节1、餐饮业规范管理餐饮经营单位管理制度健全, 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餐具消毒记录等制度。卫生条件达到标准,设施设备符合要求。餐饮店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开展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整治活动,小餐饮得
9、到全面整治。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3分区卫生监督所刘庆平2、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和农村家庭集体聚餐规范管理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和农村家庭集体聚餐得到有效监管,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0以上。3分、清真食品监管清真餐饮经营要符合宁夏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2分区民族宗教局马国荣4、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面实施,日常监管制度执行严格。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2分区卫生监督所刘庆平三、工作成效(30分)3.1总体要求1、食品安全工作面貌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观,群众食品安全
10、满意度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2分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主要领导2、部门监管职责落实各监管部门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制度。全面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大大增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投诉事件处理率达到100%。 3分3、工作效果明显杜绝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和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流入市场的情况。2分4、 安全无事故辖区内未发生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3分.治理成果目标1、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2分区农牧局姚立新2、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占全县(市)农产品总面积的70%以上。2分3、地产大
11、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3分区质监 分局马国兴地产酱油、食醋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4、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通过率达到95%以上。1.5分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许可证、营业执照持证率达到100%。3分区农牧、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姚立新马国兴张全智刘光华杜闻军刘庆平6、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到100%。3分区卫生 监督所刘庆平7、清真食品准营证办证率达到100。2分区民族 宗教局马国荣8、大型商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到100。2分区质监 分局马国兴9、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投诉事件投诉处理率达到100%。1.5分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
12、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主要领导附件2:惠农区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创建工作进度表创建阶段时 间创建内容(工作任务)创建效果启动阶段1月5日15日起草区人民政府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准备惠农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暨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1. 1.区政府与部门、乡镇、街道,部门与科所,科所与食品企业,乡镇与村的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签定率达100%;2. 2.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有会议记录);3. 3.食品企业负责人要对先进区创 建活动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群众对创建活动和食品安全知识有基本了解;4. 4.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
13、1月16日2月5日组织各部门重点针对流通和消费环节开展联合检查,查漏补缺。2月11日召开惠农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暨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公布区人民政府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区政府与相关部门签定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2月12日 3月20日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根据区政府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乡镇、本街道具体的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部门创建工作会议,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签定至科、所、村、企业,责任落实到人;积极通过多种形式(电视、报纸、宣传材料、网络等)向种养殖户、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及广大群众
14、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区”宣传活动,营造先进区创建氛围。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3月23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政府领导、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对本阶段食品安全创建工作进行抽查,对工作开展滞后、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实施阶段3月24日5月24日农牧、工商、质监、卫生、商务、宗教、动监等部门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先进区县创建标准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并在各自监管环节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等创建活动(每个环节至少创建5家),以点带面,推进先进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1. 种养殖环节:创建农业投入品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不少于5家;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无公
15、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占全区农产品总面积的70%以上。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蔬菜生产基地配备农残快速检测仪。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数量比上年明显增加。建立健全了农药、兽药定点经营和台帐管理制度。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面开展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创建食品小作坊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不少于5家;地产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地产酱油、食醋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通过率达到95%以上。小作坊得到全面整治。需持健康证的工作人
16、员持证率达100%。规定产品全部获得QS标志。添加剂登记备案、原辅料进货检验和登记、不合格产品和超过保质期产品登记销毁制度得到全面推行。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县以上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牛羊达到95%以上,家禽达到90%以上。城乡市场基本消除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3、食品流通环节:在市区中小超市、食杂店或市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市场)或样板店、诚信店不少于5家;100的乡镇、90的行政村建立了“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以上。散装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规范,产品包装符合规定。小食杂店得到全面规范。市场开办者
17、对进场经营者的建档备案率达100%。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流入市场的情况得到有效治理。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食品可追溯率达100%。食品批发市场、大中型食品商场和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到100%。需持健康证的工作人员持证率达100%。4、食品消费环节:在中小餐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不少于5家(其中清真餐馆不少于2家);卫生条件达到标准,设施设备符合要求。餐饮店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小餐饮得到全面整治,后厨硬件设施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
18、90以上。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餐饮经营单位管理制度健全, 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餐具消毒记录等制度。清真食品准营证办证率达到100%。5. 群众满意度: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6. 投诉处理率: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投诉事件处理率达到100%。 7. 安全无事故:辖区内未发生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8.主体持证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许可证、营业执照持证率达到100%。9. 市场净化:杜绝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和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流入市场的情况。5月25日(种养殖环节)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政府领导、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对
19、农产品种养殖环节和农业投入品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农业投入品整治、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管理、农业标准化推广与应用、日常监管制度和农业投入品“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等创建工作,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6月25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政府领导、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整治、畜禽屠宰管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原辅料管理、落实日常监管制度和食品小作坊“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等创建工作,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7月27日(食品流通环节)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政府领
20、导、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对食品流通环节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市场体系建设、散装食品管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审查、市场开办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日常监管制度落实和中小超市、食杂店食品安全“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等创建工作,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8月25日(食品消费环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政府领导、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对食品消费环节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餐饮业规范管理、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和农村家庭集体聚餐规范管理、清真食品监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中小餐馆食品安全“示范店”或“样板店”、“诚信店”等创建工作,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8月31日(整改落实)区政府召集各部门专题会议,对前一阶段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下发督办通知书,落实整改。10月20日22日(全 面)区食品安全委员会邀请区人大、政协、政府督查室、监察局、新闻媒体及相关部门领导,对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在媒体予以报道,对整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创建效果不明显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媒体予以曝光。10月23日31日各部门、各乡镇按照先进区创建标准,开展“回头看”,对整治、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复查,整理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和完善。验收阶段11月份迎接自治区、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评估验收。全面通过食品安全先进区验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