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14∕T 717-2018(代替 DB14∕ 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pdf

上传人:bes****aha 文档编号:87126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14∕T 717-2018(代替 DB14∕ 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DB 14∕T 717-2018(代替 DB14∕ 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DB 14∕T 717-2018(代替 DB14∕ 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DB 14∕T 717-2018(代替 DB14∕ 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DB 14∕T 717-2018(代替 DB14∕ 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1.020 P 5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7172018 代替 DB14/T 717-2012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 2018 - 08- 05 发布 2018 - 10 - 05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T 717-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3.1 沿线服务设施 . 2 4 总体要求 . 2 4.1 品质工程 . 2 4.2 质量管理 . 2 4.3 安全施工 . 2 4.4 绿色环保 . 2 4.5 节能减排 . 2 4.6 科技创新 . 2

2、4.7 信息技术 . 2 4.8 文明施工 . 2 4.9 规范施工 . 2 5 施工准备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技术准备 . 3 6 沿线服务设施与其他工程的衔接 . 3 6.1 一般规定 . 3 6.2 与各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 3 7 土建工程 . 4 7.1 土方开挖 . 4 7.2 深基坑开挖 . 7 7.3 土方回填 . 8 7.4 基底钎探 . 10 7.5 地下工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 . 10 7.6 地下工程聚氨酯涂膜防水 . 11 7.7 水泥砂浆防水层 . 12 7.8 模板安装拆除工程 . 13 7.9 钢筋制作与安装 . 14 7.10 现浇

3、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 . 18 7.11 砌体工程 . 21 7.12 幕墙工程 . 22 7.13 屋面保温层 . 24 7.14 屋面找平层 . 25 7.15 合成高分子卷材屋面防水层 . 26 DB14/T 717-2018 II 8 建筑装饰装修 . 27 8.1 地面混凝土垫层 . 27 8.2 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 28 8.3 块料楼(地)面 . 29 8.4 门窗工程(塑钢门窗安装) . 30 8.5 墙面抹灰 . 31 8.6 饰面板(砖)工程 . 33 8.7 墙面喷涂 . 35 8.8 吊顶工程 . 36 9 建筑安装工程 . 37 9.1 给水管道安装 . 37 9

4、.2 室内排水工程 . 41 9.3 室外排水工程 . 43 9.4 消防工程 . 46 9.5 室内供暖工程 . 50 9.6 电气安装工程 . 54 9.7 保温节能、钢结构网架、通风与空调、室外供暖管网、供热设备及辅助设备安装、智能化、电梯工程、充电站及充电桩工程 . 56 10 安全环保 . 56 10.1 安全生产 . 56 10.2 文明环保 . 57 参考文献 . 58 DB14/T 717-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14/T 717-2012的修订,与之相比其主要技术变化

5、如下: 增加了总体要求(见“4”); 增加了深基坑开挖(见“7.2”); 增加了幕墙工程(见“7.12”); 增加了屋面保温层的材料存保管(见“7.13.3”); 增加了室内、外墙面抹灰(见“8.5.2”); 增加了干挂石材饰面(见“8.6.2”); 增加了管道支、吊、托架及管托安装(见“9.5.3.2”); 增加了散热器安装(见“9.5.3.5”); 删除了建设工程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六大工程(2012 版“3.23.6”); 删除了建筑工程验收(见 2012 版“10”); 删除了档案资料(见 2012 版“11”); 删除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见 2012 版附

6、录 A、附录 B、附录 C)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勇、李燕、高琳、陈博飞、任文晋、郭丽香、赵森、郭纯瑞、付少俊、渠育香、杨丽萍、李明霞、王耀峰、郭炳锟、杨艳荣、张志强、吴静、冯丽丽、李莉霞、程静君 本标准于2012年12月首次发布,2018年8月第一次修订。 DB14/T 717-2018 1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施工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施工准备、与其他工程的衔接、土建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安装工程、安全环保。 本标准适用于新

7、建、改扩建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工程,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标注日期的引用性文件, 适用于本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

8、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技术规范 GB 50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技术规范 JCG/T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

9、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CJJ 14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DBJ04-24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24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2S4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消防工程 DB14/T 717-2018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沿线服务设施 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隧道管理站、治超站、其它区域的服务设施及配套附属工程;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生活区及配套附属工程。 4 总体要求 4.1 品质工程 践行品质工程理念,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总体要求。 4.2 质量管理 应

10、全面贯彻全寿命理念,注重过程控制,实行动态管理。 4.3 安全施工 应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范, 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 防范事故、预防火灾、中毒等措施。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应满足我国现行的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4.4 绿色环保 积极倡导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制定文明施工措施。 4.5 节能减排 应积极倡导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推广使用经过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既着眼服务设施的长远发展,又要节约用地,少占用耕地,防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4.6 科技创新 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

11、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施工技术的创新。 4.7 信息技术 逐步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减少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信息衰减,既考虑了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的本身设计特点,而且可以考虑工期、初步、资源和场地等约束条件,可以在进度、成本和质量三大管理指标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 实现对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有效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4.8 文明施工 积极倡导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制定文明施工措施。 4.9 规范施工 DB14/T 717-2018 3 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

12、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 规范的要求。 5 施工准备 5.1 一般规定 5.1.1 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和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5.1.2 每道施工工序应严格执行检验制度,经检验合格、资料签证完善后,方能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5.1.3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机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坚持每天班前安全知识培训,对各施工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实行危险源分级管理和挂牌销号制度。 5.1.4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生活、生产用水应使用节水型器具。 5.1.5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

13、径合理、管路布置应统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5.1.6 认真对照项目投标文件,确保人员、技术、设备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5.1.7 工程总体开工前,应根据工程设计、质量、进度计划要求,组织经验丰富并具有相应资质的管理、技术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5.1.8 承包人应按照投标文件承诺,确保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足额进场,并安装到位,调试完毕。 5.1.9 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并足额进场。 5.1.10 工程开工前, 承包人应完成混凝土试件和砂浆试件标准养生池建设, 冬季进行标养箱的安装试机工作,并经监理和业主检查验收。 5

14、.1.11 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应满足规范要求。 5.1.12 应完成混凝土和砂浆的设计配合比,并进行施工配合比试验。 5.1.13 安装、装饰工程的主要材料应满足相关规范及专项合同要求。 5.2 技术准备 5.2.1 工程开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 5.2.2 应在开工前完成导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原地面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将桩点引入施工现场,做永久性保护措施,直到工程竣工。 5.2.3 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工种人员持证上岗。 6 沿线服务设施与其他工程的衔接 6.1 一般规定 6.1.1 宜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工程之间相互衔接与协调工作。 6.1.2 应依据设计要求编制本工程与其他工程的相互衔接

15、及交叉施工节点的项目名称、工程数量、工程地点及施工计划,经监理审核,报业主统一协调。 6.2 与各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6.2.1 与路基、路面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DB14/T 717-2018 4 6.2.1.1 与场区出入口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衔接,应控制坐标、标高、线型、纵坡、车道幅宽、基层压实系数等指标。 6.2.1.2 场区出入口两侧与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衔接,应延伸至场区大门口处,衔接点结构层搭接长度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的要求。 6.2.2 与交安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6.2.2.1 临近收费站

16、场区的交安工程与延伸至沿线服务设施场区的交安工程防护栏、 标识牌、 警示牌、标线、隔离栅、墩、停车位标线、停车位车挡、减速带等设施开工前,业主应组织相关设计、施工以及监理进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及实地勘察。 6.2.2.2 各部门要做好工序间的衔接工作,工期的协调工作。 6.2.3 与机电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6.2.3.1 具体衔接与协调项目如下: a) 场区预埋管线、预留洞口、手孔、人孔、机电检查井; b) 单体工程内预留监控机房、通讯机房及机电其它用房; c) 机电爬线架、机电供电线路、应急供电线路、配电箱盘、插座、照明、防静电地板、机电专用防雷接地及端子; d) 收费棚、岛机电预埋管、监控设

17、备机座、收费岗亭、机电专用防雷接地及端子等。 6.2.3.2 应充分考虑预留洞口位置是否合理,机房门洞口尺寸是否满足设备进入的要求,协调一致后方可实施。 6.2.4 与绿化工程的衔接与协调 应做好与各方工序间的衔接工作、工期协调工作,进行图纸会审,确保各节点工作顺利进行。 6.2.5 工程内部各专业施工衔接与协调 6.2.5.1 宜采用 BIM 等信息技术做好内部各专业施工衔接。 6.2.5.2 各专业部门应熟悉图纸,着重审查土建和安装工程的配合情况,避免错、漏、碰问题。 7 土建工程 7.1 土方开挖 7.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机械土方开挖工程,其他大型土方参照本标准格式,制定详

18、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7.1.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应按以下流程开展准备工作:学习和审查图纸查勘施工现场编制施工方案 平整施工场地清除现场障碍物进行地下墓探作好排水降水设施设置测量控制网修建临时设施及道路。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下挖修边和清底。 7.1.3 施工要点 DB14/T 717-2018 5 7.1.3.1 边坡坡度的确定。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可按建筑边坡技术规范GB 50330 中相关章节来确定。 7.1.3.2 应考虑土质情况及基坑开挖深度,如挖方受邻近建筑物限制,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均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

19、准后实施。 7.1.3.3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相邻基坑开挖时, 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7.1.3.4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不得挖至设计标高,应预留不少于 300 mm 进行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7.1.3.5 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7.1.3.6 人工审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 50 cm 槽帮处,抄出水平线,做出明显标记,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7.1.3.7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冬期施工,确实无法避免时,

20、应制定相应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制定相应专项施工方案时,应满足以下内容: a) 大型基坑或施工周期长的地下工程,应先在基础边坡四周做好截水沟、挡水堤,防止场内雨水灌入; b) 一般挖槽要根据土的种类、性质、湿度和挖槽深度,按照安全规程放坡,挖土过程中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必要时放缓边坡或加设支撑,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c) 雨期施工,土方开挖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d) 挖出的土方应集中运至场外,以避免场内积水或造成塌方。 留作回填土的应集中堆置于槽边3 m 以外。挖土机械等在槽外侧行驶应距槽边 5 m 以外,手推车运输应距槽 1 m 以外。 7.1.3.8 雨季施工

21、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7.1.3.9 当基坑放坡高度较大,施工期和暴露时间较长,或岩土质较差,易于风化、疏松或滑坍。为防止基坑边坡因气温变化,或失水过多而风化或松散;或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溜坡现象。应根据土质情况和实际条件采取边坡保护措施,以保护基坑边坡的稳定,可采用以下基坑坡面保护方法: a) 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对基础施工期较短的临时性基坑边坡,采取在边坡上铺塑料薄膜,在坡顶及坡脚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堆压住或用砖压住; 或在边坡上抹水泥砂浆22.5 c

22、m厚保护。为防止薄膜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均应搭盖不少于 800 mm,同时在土中插适当锚筋连接,在坡脚设排水沟(图 1a); b) 挂网或挂网抹面法。对基础施工期短,土质较差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可在垂直坡面楔入直径1012 mm,长 400600 mm 插筋,纵横间距 1 m,上铺 20 号铁丝网,上下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或砂压住,或再在铁丝网上抹 2.53.5 cm 厚的 M5 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白灰膏:砂子1:1:1.5)。在坡顶坡脚设排水沟(图 1b); c) 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对邻近有建筑物的深基坑边坡,可在坡面垂直楔入直径 1012 mm,长 4050 cm 插筋,

23、纵横间距 1 m,上铺 20 号铁丝网,在表面喷射 4060 mm 厚的 C15细石混凝土直到坡顶和坡脚;亦可不铺铁丝网,而坡面铺 46 mm250300 mm 钢筋网片,浇筑 5060 mm 厚的细石混凝土,表面抹光(图 1c); d) 土袋或砌石压坡法。对深度在 5 m 以内的临时基坑边坡,在边坡下部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堆砌或砌石压住坡脚。边坡高 3 m 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 m 以内,水位较高,用二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保持坡脚稳定。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刷坡面,在底部作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图 1d)。 DB14/T 717-2018 6 图1 基坑边坡护面方法

24、 注1:(a)薄膜或砂浆覆盖;(b)挂网或挂网抹面;(c)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d)土袋或砌石压坡 注2:1-塑料薄膜;2-草袋或编织袋装土;3-插筋 1012 mm;4-抹 M5 水泥砂浆;5-20 号钢丝网;6-C15 喷射混凝土;7-C15 细石混凝土;8-M5 砂浆砌石;9-排水沟;10-土堤;11- 46 mm 钢筋网片,纵横间距 250300 mm 7.1.4 质量检查 7.1.4.1 观察检查或土样分析,通常由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共同验槽,形成验槽记录。 7.1.4.2 土方开挖前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7.1.4.3

25、 施工过程中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7.1.4.4 基坑开挖完毕应由勘察单位、承包人、设计单位、监理或业主、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一般用表面检查验槽法,必要时采用钎探检查、或洛阳铲探检查,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验收、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7.1.4.5 形成施工记录及检验报告,检查施工记录及验槽报告。 7.1.5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7.1.5.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

26、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承包人不得私自处理。 DB14/T 717-2018 7 7.1.5.2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 30 cm 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7.1.5.3 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7.1.5.4 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应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 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 0.5 m 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 0.8 m 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

27、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 1.2 倍。 7.1.5.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7.1.5.6 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 30 cm 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7.2 深基坑开挖 7.2.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机械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 其他类型深基坑开挖工程参照本标准格式,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7.2.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详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形和周围环境,土层种类及其特性,

28、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向各班组交底。 放坡开挖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衡下挖修边和清底。 支护开挖工艺流程:确定基坑支护方案确定开挖方案分段分层平衡下挖修边和清底。 7.2.3 施工要点 7.2.3.1 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应与设计工况一致。 7.2.3.2 基坑开挖施工要点参照本标准 7.1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 报监理审核, 业主批准后实施。 7.2.3.3 基坑支护结构应根据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能、计算假定、土方开挖方式、降水质量、气候因素确定。支护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应满足规范与规程设计标准,并采取防止土体回弹、边坡失稳、桩位移与倾斜

29、的有效措施。常用支护结构如图 2 所示: 7.2.3.4 支护开挖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 7.2.3.5 采用钢(木)板桩、挡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支护,应事先进行打设或施工,然后再分层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分层设横撑、土层锚杆。 7.2.3.6 拆除支护(撑)时,应按照基坑(槽)、管沟土方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进行。施工中更换支撑时,应先安装新的再拆除旧的。 7.2.3.7 挖土机的进出口通道,应铺设路基箱扩散压力,必要时局部注浆或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 7.2.3.8 挖土期间基坑边严禁大量堆载,地面载荷数量绝对不允超过设计支护结构时采用的地面超载值。 7.2.4 质量检查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

30、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相关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7.2.5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7.2.5.1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处理。 DB14/T 717-2018 8 7.2.5.2 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若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应针对不同的支护结构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7.2.5.3 若出现流沙和管涌,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坑周围建筑、管线倾斜与沉降。对轻微的流砂现象, 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 对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0.51 m 左右,并根据土质和水位提前预以降水控制设计。 支护结构水泥土挡墙式排

31、桩与板墙式边坡稳定式拟作拱墙式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高压旋喷桩挡墙板桩式钢板桩混凝土板桩型钢横挡板排桩式钢管桩、预制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板墙式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现浇地下连续墙组合式高应力区加筋水泥土墙加筋水泥土桩(SMW工法)喷灌支护土钉墙 图2 常用支护结构图 7.2.5.4 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 2.5 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 10 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7.2.5.5 挖土方不得在危岩、孤石的下边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物的下面进行。 7.2.5.6 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挖

32、土机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坍塌,造成翻机事故。 7.3 土方回填 7.3.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人工回填土方工程参照本标准格式,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7.3.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向各班组交底。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7.3.3 施工要点 7.3.3.1 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DB14/T 717-2018 9 7.3.3.2 检验土质

33、。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7.3.3.3 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并应满足相关规范。 7.3.3.4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 7.3.3.5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7.3.3.6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7.3.3.7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 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 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7.3.3.8 回填土

34、每层压实后,应按规定进行环刀取样,压实填土质量控制见表 1: 表1 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 结构类型 填土部位 压实系数 c 控制含水量(%) 砌体承重结构 和框架结构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 0.97 wop2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0.95 排架结构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 0.96 wop2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0.94 注:1 压实系数(c)为填土的实际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wop 为最优含水量; 2 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4。 7.3.3.9 填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

35、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7.3.3.10 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 7.3.3.11 用推土机填土时,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不得采用大坡度推土,以推代压,居高临下,不分层次和一次推填的方法。 7.3.4 质量检查 7.3.4.1 回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7.3.4.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检查分层厚度,取样检测含水量,检查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 7.3.4.3 表面平整度。用水准仪或靠尺检查,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7.3.4.4 土方回填前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松土上填方,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填方土

36、料按设计要求验收。 7.3.4.5 填方施工中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7.3.5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7.3.5.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7.3.5.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

37、关规定, 控制回填土方虚铺厚度、 碾压遍数和压实厚度, 并应严格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DB14/T 717-2018 10 7.3.5.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出现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 7.3.5.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7.3.5.5 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7.3.5.6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

38、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 0.5 m 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7.3.5.7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业主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 3%)。 7.3.5.8 雨期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 7.3.5.9 冬期填方,要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排除积水,挖出冰块和淤泥。对室内基坑(槽)和管沟及室外管沟底至顶 0.5 m 范围内回

39、填土,不得采用冻土块或受冻的粘土作土料。对一般沟槽部位的回填土,冻土块含量不得超过回填总体积的 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 15 cm,并应均匀分布。填方宜连续进行,逐层压实,以免地基或已回填的土受冻。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 平均气温在-5 以下时, 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 20%25%,逐层夯实;冬期填方高度应增加 1.5%3.0%的预留下陷量。 7.4 基底钎探 7.4.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工程。 7.4.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

40、进度的依据,并向各班组交底。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拔钎(检查孔深)灌砂。 7.4.3 施工要点 7.4.3.1 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布置钎探孔位置。 7.4.3.2 就位打钎,宜采用机械打钎,并记录锤击数。 7.4.3.3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探槽验槽后进行灌砂处理。 7.4.3.4 冬、雨期施工: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7.4.4 质量检查 7.4.4.1 钎探深度应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7.4.4.2 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7.4.5 施工质量控制

41、重点 7.4.5.1 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监理工程师: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 7.4.5.2 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编号应记录准确。 7.5 地下工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 DB14/T 717-2018 11 7.5.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基础工程地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其它的卷材防水工程参照本标准格式,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7.5.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向各班组交底。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附加层热熔铺贴卷材热熔封边做保护层。 7.5.3 施工要点

42、7.5.3.1 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 7.5.3.2 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基层表面满刷一道用汽油稀释的氯丁橡胶沥青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透底。 7.5.3.3 附加层:管根、阴阳角部位加铺一层卷材。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将卷材裁成相应的形状进行铺贴。 7.5.3.4 接缝处用喷枪加热,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卷材末端收头用橡胶沥青嵌缝膏嵌固填实。 7.5.3.5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及时稀撒石碴粘牢后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7.5.4 质量检查 U按照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相关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7.5.5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7.5.

43、5.1 搭接形式以及长边、短边的搭接宽度偏小,接头处的粘结不密实,接茬损坏、空鼓,管根处防水层粘贴不良。 7.5.5.2 渗漏:转角、管根、形缝处不易操作而渗漏。施工时附加层应仔细操作;保护好接茬卷材,搭接应满足宽度要求,保证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 7.6 地下工程聚氨酯涂膜防水 7.6.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地下防水工程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作业涂膜的防水工程。 其它的涂膜防水工程参照本标准格式,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 7.6.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向各班组交底。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配

44、制涂刷底胶附加层施工涂膜保护层试水验收。 7.6.3 施工要点 7.6.3.1 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等清理、清扫干净。 7.6.3.2 配置底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拌和均匀,按 l:1.5:2 的重量比,每次不宜配置过多。 DB14/T 717-2018 12 7.6.3.3 涂刷底胶:将配好的底胶混合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后常温 4 h 后手感不粘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7.6.3.4 防水附加层:突出地面、墙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等细部薄弱环节,应先做一层附加层。 7.6.3.5 涂膜防水层:涂层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交底,如工程较大时,应

45、编制该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7.6.4 质量检查 7.6.4.1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7.6.4.2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7.6.4.3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80%。 7.6.4.4 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7.6.5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7.6.5.1 空鼓:发生在找平层与涂膜之间,其原因是基层含水率过大,施工时要控制基层含水率,接缝处认真操作。 7

46、.6.5.2 渗漏:一般发生在地漏、管根、伸缩缝等处,施工中要加强检查,认真操作。 7.7 水泥砂浆防水层 7.7.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指导地下砖石结构地下室、 水池等工程的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附加防水层, 属潮湿条件下施工的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7.7.2 工艺流程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向各班组交底。 工艺流程: 墙、 地面基层处理刷水泥素浆抹底层砂浆刷水泥素浆抹面层砂浆刷水泥砂浆养护。 7.7.3 施工要点 7.7.3.1 基层处理:混凝土墙面应处理好质量缺陷后,方可进行防水砂浆面层施工;砖墙抹防水层时,应在砌砖时划深

47、砖缝。 7.7.3.2 混凝土墙抹水泥砂浆防水层:刷水泥素浆抹底层砂浆刷水泥素浆抹面层砂浆刷水泥素浆。 7.7.3.3 砖墙抹水泥砂浆防水层:基层浇水湿润抹底层砂浆抹水泥素浆抹面层砂浆刷水泥素浆。 7.7.3.4 地面抹水泥砂浆防水层:清理基层刷水泥素浆抹底层砂浆刷水泥素浆抹面层砂浆刷水泥素浆养护。 7.7.3.5 抹灰程序 接茬及阴阳角做法应满足以下内容: a) 抹灰程序,一般先抹立墙后抹地面; DB14/T 717-2018 13 b) 抹灰接槎不应甩在阴阳角处,各层抹灰接槎不得留在一条线上,底层与面层搭槎在 1520 cm之间,接槎时要先刷水泥防水素浆; c) 所有墙的阴角都要做半径 5

48、0 mm 的圆角,阳角做成半径为 10 mm 的圆角; d) 地面上的阴角都要做成 50 mm 以上的圆角,用阴角抹子压光、压实。 7.7.3.6 工艺流程中的五层做法总厚度控制在 20 mm 左右。多层做法宜连续施工,各层紧密结合,不留施工缝,如应留时应留成阶梯茬,接茬要依照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接槎位置均需离开阴角处 200 mm。 7.7.4 质量检查 7.7.4.1 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通过观察进行检查。 7.7.4.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观察和检查隐蔽工程,并做

49、好验收记录。 7.7.4.3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 85%,设计无要求时,砂浆厚度宜为 20 mm。 7.7.5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7.7.5.1 抹灰空鼓、裂缝:基层未处理好,刷素浆前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凿毛,油污处未用灰碱刷洗干净,抹灰开裂,防水粘贴不牢,以致出现空鼓、裂缝。另外,养护不好,养护期限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7.7.5.2 防水渗漏:各层抹灰时间掌握不当,跟得太紧,产生收缩开裂。素浆干的太快,抹面层砂浆粘结不牢易造成渗水。接茬、穿墙管等细部处理不好,易造成局部渗漏。应按规定认真操作。 7.8 模板安装拆除工程 7.8.1 适用范围 本工艺

50、适用于指导现浇结构混凝土采用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工程。其它形式的模板安装工程应参照本标准格式,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报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承包人应当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7.8.2 工艺流程 各类结构的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编制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图,并向作业班组交底。 7.8.3 施工要点 7.8.3.1 全支架浇筑结构混凝土,开工前应编制模板支架施工设计方案,并附有模架支撑体系计算书平立、剖面图,并经审核批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