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都市地下工程专业基坑方向)
编号: 课时:16 周 学分:16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一种阶段,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材的一种重要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使学生系统地巩固、充实和提高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
2.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从事科技工作的对的思想、观点和措施;掌握党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熟悉多种规程、规范;
4.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运用科技情报资料编写技术文献和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5.掌握地下工程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增强从事于工程技术工作中的经济观点;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与任务,在结业过程中,应针对不一样的结业方式和设计专题(论文),采用对应的措施,竭力作到下列的详细教学规定:
1.理解一种详细地下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状况。
2.学会编制矿井组织设计的措施。
3.掌握编制一种详细地下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措施。
4.熟悉地下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措施。
5.理解与本专业有关科技的新发展。
6.进行科研措施的初步训练。
结业阶段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培养、学习的过程,同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处理地下工程建设实际问题能力的检查。因此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积极积极地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毕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师应亲密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搞好教学和设计指导,又要关怀学生的思想进步和身体健康,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一种合格的毕业生。
二、结业方式及选题原则
根据教学规定和学生的实际也许,采用以设计为主型和论文为主型两种结业方式。
毕业专题(论文)一般由指导教师预先提出,学生自选,调整平衡后公布执行;如学生对某问题有爱好已占有某些专题资料,并有教师指导、亦可自报专题;或者根据学生接受单位工作中的问题选做专题,做毕业论文的学生规定:学习成绩在良好以上,有关课程到达优良或保送硕士的。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倡导以导师的科研项目做专题。
毕业设计专题(论文)一经确定后,—般不要轻易变化,若必须改选专题(论文)时,需经指导教师同意,特殊状况还需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同意。不管选择何种结业方式和专题或论文都应遵照下列原则:
1.内容应符合毕业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所规定的详细教学规定。
2.有助于学生得到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
3.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要合适,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毕设计大纲规定的任务规定。
三、毕业设计内容规定:
基坑设计
第一部分 基坑围护构造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障碍物。
工程周围环境:基坑周围邻近建筑物;周围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设施;周围道路;邻近地区对地面沉降很敏感的建筑资料和规定。
施工条件
图纸:基坑平面图、剖面图。
第二章 设计根据和设计原则
有关的工程设计根据
基坑工程等级;基坑设计控制原则等。
第三章 基坑维护方案设计
不少于4种方案的论述,列举其优缺陷,给出简朴方案比较。
图纸:基坑围护平面图。
第四章 基坑支撑方案设计
支撑构造类型;支撑体系的布置形式;支撑体系的方案比较和合理选定(支撑材料和类型;支撑道数;支撑体系的平面布置等);围护构造剖面及其构造;基坑施工应变措施。
图纸:支撑系统的平面布置图;围护构造剖立面及其配筋图。
第五章 计算书
荷载计算;围护构造地基承载力验算;基坑底部土体的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抗渗验算;抗倾覆验算;整体圆弧滑动稳定性验算;围护构造内力变形计算及强度验算;支撑内力变形计算。(支护构造计算简图;对应的计算图示。)
设计计算书一般不少于2万字,规定计算对的、文理通顺、装订整洁。
第六章 基坑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开挖土方量,浇注混凝土量,钢筋用量,人工费用等。
第二部分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编写基坑施工组织设计的根据:同意的设计文献,地质汇报及邻近基坑的有关地质资料,国家颁发的有关技术政策,多种规程、规范、预算定额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施工队伍的技术装备及技术水平等。
第一章 基坑施工准备
一、基坑施工的技术准备。
二、基坑施工的现场准备:拆除障碍物;测量放线;“三通一平”;临时设施的准备等。
三、施工物资的准备;劳动力准备;季节施工及应急准备工作。
第二章 施工方案
一、概况
工程的特性:基坑重要技术特性,平面施工图,基坑开挖工程量等。
二、施工工法
1.详细施工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施工措施的简述,工程的施工次序,施工机械,施工期确实定。
2.围护构造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措施;围护构造质量控制规定;质量检查措施等);支撑桩施工;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原则;基坑开挖措施;基坑底面平整;坑底素混凝土施工等);支撑安装等。
图纸:基坑施工流程图
三、施工重要技术措施和关键部位技术措施
1.施工重要技术措施:围护防渗漏措施(选择合理施工次序;施工冷缝处理;渗水处理等);坑内加固方案及优化措施;支撑体系及优化措施;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坑内井点降水措施等);季节性施工措施等。
2.关键部位技术措施:基坑角点的施工措施;内部支撑体系变形控制措施;局部微弱点补强措施
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广场临时建筑物的布置原则及位置。施工用的临时运送线路的布置,建筑材料的堆放位置等。根据需要与也许,编排重要工程的竣工期。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临时建筑物,临时运送线路和材料寄存处。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管理措施
简述支护体系施工、基坑开挖、内部支撑构造、内衬构造等工程安排的原则。
以基坑开挖为重要连锁工程项目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编制基坑工程总进度计划网络图,确定基坑施工的总工期。全面实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等。
图纸:基坑工程总进度计划网络图,以月为单位安排。图中应标明基坑工程的工程量,进度指标,施工期限等。
第五章 质量、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1.工程质量原则;质量管理网络;质量保证体系;
2.土方运送环境管理规定;
3.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文明施工措施;
第三部分 专题部分
专题部分大纲,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本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规定由学生独立制定,不管何类专题。一般均应完毕2万~3万字,图纸数量按专题性质不一样由指导教师确定,至少1张(手工绘制)。现将专题的基本内容和规定,分述如下:
第一类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类
一、编制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项目 可以是单项都市地下工程(如降水、注浆、地基加固等);也可是立井井筒,斜井井筒,复杂的硐室工程(如马头门、箕斗装载硐室、煤仓、卸煤硐室、排水系统硐室、炸药库等);亦可是特殊施工的工程(如冻结法、钻井法、沉井法、注浆法等特殊施工措施的工程)或井筒装备的安装,井筒延深工程等。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与规定
1.工程概况:单位工程的设计技术特性,工程量,施工条件等。
2.地质、水文状况:岩层特性,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
3.施工方案比较及确定:施工方案的比较,选用方案的根据和理由。
4.施工措施及环节:详述施工措施的详细环节,以及施工采用的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重要施工设施的构造设计和计算)。
5.施工辅助生产系统(如提高、运送、排水、压风、供料、供电、照明、通风、信号等)确实定。
6.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循环图表;支护方式的选择和支护阐明书,质量原则及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7.技术经济指标:循环进尺,月平均速度,总施工期,单位工程施工予算。
8.图纸:单位工程平、剖断面施工设计图;施工布置图(如井巷掘、砌施工的平、剖面布置图),单位工程程施工进度图表。
第二类 单位工程施工图设计类
一、单位工程施工图设计的项目 可以是盾构进、出洞措施,基坑降水措施,开挖措施,也可以是煤矿箕斗立井(或斜井)井筒,罐笼立井井筒,串车斜井井筒,皮带斜井井筒,延深工程,井底车场,复杂的硐室工程等。
二、单位施工图设计的内容与规定
1.设计根据:国家的技术方向、技术政策和安全生产方针等。
2.设计的技术条件:单位工程的用途,服务期限,工程的位置座标、标高、生产系统对工程的规定等。
3.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特性、地质构造、水文条件。
4.设计方案比较和确定:单位工程形式、布置方式、构造特点等方案比较确定。
5.净断面布置及其尺寸:断面形式的选择,单位工程内使用的设备、装备、或线路系统的选择、计算和布置,净断面有关尺寸确实定,净断面积计算及装备材料用量计算。
6.支护计算:支护材料的选择,支护的构造形式和尺寸确实定掘进断面面积,掘进工程量及支护材料需用量的计算。
7.对工程质量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及规定,对设备,装备及特殊工程构造施工和安装的规定等。
8.技术经济指标:单位工程的技术特性,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
9.图纸:单位工程施工图设计总布置图及平剖面图(包括设备、装备、或线路布置图)。支护构造图,装备构造部件图或线路坡度图,设备或装备安装图,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第三类 新理论、新构造、新技术类
一、新理论、新构造、新技术类的专题 可以是基坑维护新措施(如SMW工法,压密注浆等),土体加固新措施,也可以是井巷地压,围岩变形,光爆锚喷,树脂锚杆固定井筒装备等。
二、新理论、新构造、新技术类专题的内容和规定
1.新理论、新构造、新技术的实质,发展简况及重要优、缺陷的评述。
2.新理论、新构造、新技术使用的工程条件。
3.新理论的论述,新构造的设计,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4.计算措施及其参数确实定。
5.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6.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效果的比较及指标。
7.图纸:构造设计总图、部件图及部分加工图。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等。
四、毕业论文的内容规定
论文的大纲.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制定,但应满足下列规定:
论文的规定,对所论述的问题除有一般性总结、分析、评述外,还应提出见解和提议,并且要进行一定的试验或验证。
五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
1.组织领导及进行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由本专业有关系、所的教师参与指导,由学院组织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全体指导教师讨论、修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大纲,领导和处理平常工作,各设计小组在指导教师的领导下进行设计工作。
学生必须学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所有课程和课程设计,参与历次生产实习,并且成绩在及格以上,通过毕业实习考核及格后,方可容许参与毕业设计,学生按照通过学院同意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设计(论文)大纲规定的内容独立地进行设计毕业设计完毕后,送交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签字,写出评语后送交毕业设计办公室在答辩前(至少二日)将设计(论文)还给学生准备答辩。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按五级分制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2.执行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阐明。
毕业设计大纲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是设计(或写论文)、检查和评估成绩的重要根据文献,学生必须完毕大纲规定的基本规定,在不影响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指导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在各部分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不一样规定,以利因材施教。
学生在设计或撰写(论文)过程中必须不停学习大纲,抓住重点准时完毕大纲的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大纲中规定各章及内容次序,可供阐明书编写参照,并不完全表达设计工作的次序,由于有的设计内容也许是互相交错的,因此要全面综合考虑、合理安排设计次序,尽量减少返工修改,以免影响设计进度。
每个同学在完毕毕业设计(论文)后来,应根据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内容。编写一份不少于400字的内容摘要。规定文字简洁,内容完整,观点明确,并将其翻译成英文。
毕业设计(论文)参照的文献必须详细根据有关参照文献的注明规定列出,同步规定翻译1篇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外文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并且附原文。
3.毕业设计(论文)的答疑与答辩
答疑: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答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应独立查阅资料,并经周密思索后教师才予以答疑,以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定期接受指导教师对大纲执行状况,进度状况及设计质量的检查,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2课时/人)工作进程与质量的检查以掌握同学的设计状况。
答辩:毕业设计答辩是国家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考试,因此学生必须严厉看待,认真准备。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按五级分制予以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绩,不及格者按学校规定处理。
4.毕业设计图纸及阐明书的规定
每位学生应独立使用计算机绘制设计需要的图纸,整个设计图纸不少于4张,至少有1张图纸为手工绘制。。
设计图纸用1号图纸尺寸,图纸的“图记”一律设于图纸的右下角,按章次排号,图纸一律用计算机绘制,按地下工程制图规定标注尺寸、符号及图例,图画必须布置匀称清洁美观,线条应符合工程画的一般规定;凡不符合质量规定的图纸,必须进行修改或重新绘制。
设计阐明书的作用是把各章、节设计中的计算、分析、比较以及最终确实定的内容、结论有系统地加以阐明,它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因此规定阐明书的文字必须简要扼要,围绕中心问题详细分析论证,除引证国家的规程、规范外,一般不许引用原文泛泛地反复论述。计算部分必须写出公式及符号意义,然后列出计算成果。不需列出所有演算过程,对公式和某些参数的引用必须要注明来源。一律采用自左向右格式,使用标点符号对的,不许乱用简化字。
设计阐明书一般部分必须手写,专题部分必须计算机打印。
阐明书中引用的数据,设备的规格尺寸,工程量等应尽量运用表格,表格按章编号。在表的上角注明表号,在表的上方写出表名。
每位同学应完毕阐明书内容约5~6万字,页码统一编号。
阐明书的构成及编排次序如下:
(1)毕业设计封面
(2)设计任务书(包括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3)答辩记录(包括答辩记录和评语及成绩);
(4)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5)设计序言:编写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意见,本设计的中心内容和特点,编写过程和措施等,文字要简洁。
(6)目录;
(7)阐明书正文:部分、章、节及节如下的小标题均应符合其对应的内容,正文层次不适宜过多,要防止混乱不清。
(8)参照文献:参照书、资料、论文、文献等按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称).出版地:出版社(或杂志名),出版年份(或期数)次序开列。
5.毕业设计工作的日程安排
毕业实习2周,毕业设计安排15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l周。
学生在深入学习大纲的基础上,必须根据各部分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师协助下确定毕业设计进度计划,使设计工作有条不紊,按计划保证完毕.进度计划制定后应严格执行,设计过程中准时检查计划执行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