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教处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小公民”的道德建设是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推动学生良好品德、高尚情操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政教处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当积极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活动目的
通过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达到以下目的:
1.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自律、正直、勤奋、忠诚、友善、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
3. 发掘学生的自身优点和潜力,激发学生的爱心、公益意识和创新精神。
4.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校园和谐、家庭温馨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方案
1. 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 网络道德宣传”、“走进公安局 学习法律知识”、“鲸鱼守护行动 爱护海洋”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挖掘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2. 爱心助学:通过资助学生奖学金、购买图书、为困境学生捐赠生活用品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营造关爱和谐校园氛围。
3. 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义务劳动、植树造林、义卖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区意识,激发学生的公益热情和创造力。
4. 美德宣传:借助学校广播、板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手段,积极传播正能量,宣传先进典型,让学生感受到善良、美德、正义的力量。
5. 品德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升旗仪式、文明礼仪比赛、道德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实施步骤
1. 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制定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和人员分工等,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做好活动的宣传准备: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宣传活动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吸引学生参与。
3.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政府部门、社团组织、公益机构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4. 组织活动实施: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活动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卫生、文明,确保活动过程的和谐有序。
5. 活动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对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挖掘经验和不足,为今后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活动效果评估
评估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效果,是加强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活动效果的评估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道德素质是否有所提升,能否正确识别和处理现实问题。
2. 参与活动的学生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是否有所增强,能否初步体现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3. 活动是否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参与度和满意度如何,获得的社会反响是否积极。
4. 学生家庭、社会形成的支持和配合程度如何,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共享效果如何。
六、活动风险和对策
在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 活动内容不适应学生群体的需求或兴趣,导致参与度不高或者效果不佳。
对策: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精准定位活动内容,提高参与度和效果。
2. 学生参与过多的社会公益活动,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对策: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频率,避免影响学习和健康。
3. 活动过程中出现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意外情况。
对策:成立活动保障小组,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保障学生活动的安全和顺利。
七、活动经费预算表
活动名称 :政教处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预算项目 | 活动经费预算(元)
主题教育活动 | 10000
爱心助学 | 5000
志愿服务 | 10000
美德宣传 | 3000
品德培养 | 5000
活动保障 | 5000
合计 | 38000
八、结语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部门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政教处应当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