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轨道检查手册
一、道岔
1、 道岔初调及精调
① 道岔组装时已将道岔始终点端(指轨缝中心)及轨尖端及辙叉理论尖端初步对准相应基标及加密标,用钢轨支撑调至道岔设计标高后,调整道岔上述各点准确对准相应基标,若出现位移,督促承包商调整道岔形位。道岔区铺轨基标按铺架需要适当加密,单开道岔在基本轨轨缝,辙叉前后两端等加设基标,交叉渡线在菱形长短轴的延长线上增设基标。
② 经夹板连接后直基本轨及直导轨应平直;
③ 检查导曲线外股的支距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④ 检查道岔各控制部分轨距、支距、道岔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
⑤ 检查各钢轨轨缝是否符合要求;
⑥ 尖轨与基本轨、滑床台密贴情况及尖轨摆度的调整,是道岔精调的重要工序;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承包商进行精调,检查尖轨与基本轨,滑床台密贴状态是否良好,尖轨转换灵活、摆度达到设计要求。
2、 道岔道床混凝土的浇筑
②检查道床钢筋规格、数量、长度及布设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浇筑支墩(如采用墩架法施工)应在道岔精调后进行,注意支墩间隔不能过大;浇筑支镦时,立模应严密防止漏浆现象,折模后应对道岔各部尺寸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道岔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导曲线外轨支距、轨距、道岔水平及方向)发现变化督促承包商进行调整;
④经监理对道岔全面检查并会同信号专业对道岔转换装置预留钩槽、转辙机基础及过岔缆线联检签证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⑤道岔的精度调整合格后必须固定牢固,及时浇灌整体道床混凝土。
⑥道岔道床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与线路整体道床相同。
3、道岔铺设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验项目
正线到发线
其他站线
备注
1
道岔方向
直线(10m弦量)(mm)
4
6
10号线设计道岔:曲股轨距加宽从尖轨尖端开始为10mm一直到导曲线后。直股一般没有加宽。详细情况看道岔设计图纸。
导曲线支距(mm)
±2
2
轨距
尖轨尖端(mm)
±1
其他部位(mm)
+3、-2
3
轨距加宽及递减
尖轨尖端至基本轨接头(%)
按设计图
尖轨跟端(直向)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m)
按设计图
导曲线向前向后递减距离
直尖轨(m)
按设计图
曲尖轨(m)
按设计图
4
尖轨非工作边最小轮缘槽(mm)
-2
5
顶铁与尖轨轨腰的间隙(mm)
≤1
6
尖轨跟端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开口距离(mm)
±1
7
轮缘槽宽度(mm)
+3、-2
8
接头
错牙、错台(mm)
≤1
≤2
头尾接头相错量(mm)
≤15
≤20
轨缝实测平均值与设计值差(mm)
±2
9
岔枕间距、偏斜(mm)
±20
10
尖轨尖端相错量(mm)
≤10
三开道岔
三开道岔
单开道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