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文地质学》考试题.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673102 上传时间:2025-0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地质学》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文地质学》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填空 1.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分选程度 及 颗粒排列 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2.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 孔隙水 、 裂隙水 和岩溶水 。 3.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 稳定流 和 非稳定流 。 4.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可将泉分为 上升泉 及 下降泉 两大类。 5.流线总是由 源 指向 汇 。 6.孔隙中毛细水存在的形式有 支持毛细水 、 悬挂毛细水 和 孔角毛细水 7.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主要有 地形 、 植被 、 包气带岩性 和 地下水埋深 、 降水强度 和 降水量 。 8.在冲积平原中,由现代河道与近期古河道向两侧河间洼地,地下水埋深由 深 变 浅 ,水化学作用由 溶滤作用 为主变为 浓缩作用 为主,矿化度由 小 变 大 。 9.潜水动态可分为 蒸发型 、 径流型 及 蒸发。径流型 三种类型 10.一般情况下,低矿化水中常以 淡水 、 微咸水 及 咸水 为主;高矿化水则以 盐水 及 卤水 为主。 二、是非判断题(14分,每小题2分) 1.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错 ) 2.坚硬岩石中也存在孔隙。 (对) 3.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 对 ) 4.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 ( 对 ) 5.氯化物易溶于水,所以地下水常常以氯化物为主。 ( 错 ) 6.我国北方岩溶泉流量动态季节变化很大,南方流量动态比较稳定。( 错 ) 。 7.突起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正的表面压强。 ( 对 ) 三、选择题 地下水是一种主要的地质营力,其主要作用是(D )。 A、 营力的传递者 B、 热量的传输者 C、 化学组分的传输者 D、 a+b+c 2、理想等颗粒圆球状颗粒,作六方体排列时,其孔隙度等于( C )。 A、25.95% B、40% C、47.64% D、52% 3.流线和等水头线的关系是(D ) A、正交 B、斜交 C、平行 D、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正交 4.不同粒径的均质砂样中的初期毛细上升速度大小顺序为( C)。 A、粗砂 中砂 细砂 B、细砂 中砂 粗砂 C、中砂 粗砂 细砂 D、中砂 细砂 粗砂 5.在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动态变化较大的地下水是( D ) A、孔隙潜水 B、孔隙乘压水 C、裂隙潜水 D、岩溶潜水 6 6.导水断层可以起到( A )作用。 A A、导水通道、储水空间、给水廊道、隔水边界 B B、导水通道、储水空间、给水廊道 C C、导水通道、储水空间、隔水边界 D D、导水通道、给水廊道、隔水边界 7 7.在洪积扇地区从山前到平原区水位埋深的变化是( A ) A、深 浅 深 B、深 浅 更浅 C C、浅 深 更深 D、深 更深 浅 8. 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于浅部层圈水,其中没有( E ) A、大气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生物体中的水 E、气水溶液 四、计算题 1.试鉴别下述分析结果应属何种水? 水分析结果(单位为mg/L):K=300,Na=10700,Ca=400,Mg=1300,Cl=19000,SO42-=2000,HCO3-=150,Br=66。(有关元素的原子量为:K=39,Na=23,Ca=40,Mg=24.3,Cl=36.45,S=32,C=12,O=16,Br=79.9,H=1)。 2.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20 m/d,A、B两断面间距为5000m,两断面处的承压水头分别为130.2m和125.2m。试计算两断面间的水力梯度和单宽流量。 六、简答题 1试述岩溶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1.存在溶岩。2.岩石必须具有透水性。3.存在具有侵蚀作用的水。3.水具有流动性。 2.潜水等水位线的用途 答:1,确定地下水的流向。2,确定潜水面的坡度。3,确定地下水埋深。4,确定潜水与地表水间的补排关系。5,确定浅水层厚度及其变化情况。6,分析判断含水层透水性及厚度的变化。7,规划地下水给水工程的位置或确定其他工程施工是否要采取排水措施等。 3.产生浓缩作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长期发生浓缩作用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平原和盆地的低洼处,地下水埋藏不深,蒸发成为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分仍留在地下水中,使地下水的矿化度不断增加,才会产生浓缩作用。 长期结果:一方面使地下水的矿化度增高,朝盐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地下水矿化度增高,溶解度较小的盐类便会相继的沉淀而出,从而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改变。(如,HCO3-为主的地下水,经浓缩作用后HCO3-达到饱和状态便会沉淀析出,碳酸盐类便不能再溶解,而硫酸盐和氯化物却仍可溶解,是地下水以硫酸盐甚至氯化物为主要成分) 4.配线法的步骤 答:1,根据井函数资料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W(u)~~1/u标准曲线 2,在另一张与理论曲线模数相同的透明双对数纸上绘制实测的S-t曲线 3,进行配线:将实测曲线置于标准曲线上,在保持对应坐标轴彼此平行的条件下相对平移,是实测曲线上绝大部分的点落在理论曲线上,直至两曲线基本重合为止 4,任取配合点(曲线上或曲线外均可),记录配合点在两张对数纸上的对应坐标值:W(u),1/u,S,t 5,求水文地质参数(T,a,u*)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求解参数(公式:书P169) 5.弹性释水和重力排水的不同 答:一般假设弹性释水是瞬间完成的,贮水系数与整个含水层和水的弹性性质有关,与时间无关;而重力疏干则不同,被疏干部分所含的水不是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排出的,存在着迟后疏干现象,给水度是时间的函数。排水时间越长,给水度越大,并逐渐趋向于一个固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