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号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电气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并接受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测量与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线性代数、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感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工电子实习初步、金工实习、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测控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88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32学分,实践教学28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7学分)28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必修课
课程
类别
课 程
编 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总
学
时
(W)
学时类型
考核方式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开 课
单 位
理
论
实
验
上
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15
19
17
17
16
16
16
0
公
共
基
础
课
021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8
E
3
政法学院
02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E
3
政法学院
02103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64
64
(32)
E
4
政法学院
02107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E
2
政法学院
021001
形势与政策A
2
(20)
(20)
T
政法学院
051002
大学英语A
12
192
192
E
6
6
一工部
051049
大学英语A听力
4
64
64
E
2
2
一工部
071012
高等数学A
12.5
200
200
E
6
6
一工部
031001
体育
6
120
120
E
2
2
2
2
体育学院
161001
计算机基础
4
68
40
28
E
3
计科学院
041067
人文素质教育
2
40
40
T
2
文学院
061260
大学艺术
1
20
20
T
2
艺术学院
051047
大学英语C
(6)
(90)
(60)
E
(4)
(4)
外语学院
学
科
基
础
课
081018
大学物理A
8
120
120
E
4
4
物理学院
081017
物理实验A
4
60
60
T
2
2
物理学院
071013
线性代数
2.5
40
40
E
3
数学学院
07100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E
4
数学学院
151001
C语言程序设计
4.5
72
52
20
E
5
电信学院
071015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40
40
E
3
数学学院
151003
电路分析基础
4.5
72
72
E
5
电信学院
151007
信号与系统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1052
电路与系统实验
4
64
64
T
2
2
电信学院
151004
模拟电子技术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1005
数字电子技术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1055 155111111151055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4
64
64
T
4
电信学院
151056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4
64
64
T
4
电信学院
15101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4
64
46
18
E
4
电信学院
专
业
核
心
课
141069
工程制图基础
2.5
40
40
E
3
机械学院
151024
感测技术
3.5
56
48
8
E
4
电信学院
151036
自动控制理论
3
48
48
E
3
电信学院
152025
数字信号处理
4
64
56
8
E
4
电信学院
152058
测控系统与装置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2059
测井仪器
3.5
56
56
E
4
电信学院
152060
地震仪器
2
36
36
E
6/
电信学院
理论必修课合计
135
2160
1826
306
28
24
25
26
28
22
4
11
实
践
教
学
军事理论与军训
2
2W
T
2
学工处
社会实践
2
2W
T
2
电信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课设
2
2W
T
2
电信学院
电工电子实习初步(分散)
2
2W
T
2
电信学院
金工实习
2
2W
T
2
实习工厂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2
2W
T
2
电信学院
测控系统课程设计
2
2W
T
2W
电信学院
生产实习
2
2W
T
2W
电信学院
毕业设计
12
17W
T
17W
电信学院
实践教学合计
28
33W
2
2
2
2
2
4
0
19
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x/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 表示下半学期开课。
1.第一学年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同学第二学年必须选修大学英语C。
2.第一学年体育修过的同学第二学年必须选修一门体育选项课。
(二)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28学分。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21学分;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由学校提供。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类型
考核方式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开 课
单 位
理
论
实
验
上
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15
19
17
17
16
16
16
0
专
业
选
修
课
151006
操作系统
3
56
48
8
T
4
电信学院
151039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与应用
2
48
40
8
T
6/
电信学院
15200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2
48
38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26
通信原理
2
48
38
10
T
/6
电信学院
151002
算法与数据结构
3
56
46
10
T
4
电信学院
151025
仪器光学基础
2
48
48
T
3
电信学院
152028
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
2
48
40
8
T
3
电信学院
152029
通信电子线路
2
48
48
T
3
电信学院
152013
TCP/IP协议
1.5
32
26
6
T
2
电信学院
152031
光电检测技术
2
48
38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44
计算机网络
3
56
44
12
T
4
电信学院
152081
录井技术
2
40
T
3
电信学院
152034
医用仪器
2
48
48
T
3
电信学院
152006
DSP原理与应用
2
48
32
16
T
3
电信学院
152035
计算机仿真
2
40
20
20
T
3
电信学院
152045
单片机高级语言
2
40
20
20
T
3
电信学院
152069
ARM与嵌入式系统
2
40
30
10
T
3
电信学院
1524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
48
32
16
T
3
电信学院
合 计(18)
40
872
708
74
90
八、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每位学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为10个学分,获得课外学分的具体办法见《长江大学课外学分管理条例》。
名 称
课外学分
计算机等级考试
2级/1,3级/2,程序员/2,中级程序员/3,高级程序员/5
四、六级外语考试
四级/2,六级/3
全国英语口语考试
A级/3,B级/2,C级/1
入学教育
0.5
科技活动
1~8
发明专利
4~6
学科竞赛
1~8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5
公开发表宣传作品
0.5~3
资格证书考试
2~5
汽车驾驶培训
2~4
文、体活动
1~8
青年自愿者活动
1~2
社会实践
1~3
学生社团工作
1~2
学生干部工作
1~4
九、教学进程安排表
教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理论教
学周数
学期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s
×
×
×
19
三
—
—
—
—
—
—
—
—
—
—
—
—
—
—
—
—
—
∷
∷
C
C
×
×
×
17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五
—
—
—
—
—
—
—
—
—
—
—
—
—
—
—
—
∷
∷
J
J
×
×
×
16
六
—
—
—
—
—
—
—
—
—
—
—
—
—
—
—
—
∷
∷
W
W
P
P
×
×
×
16
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八
X
X
‖
‖
‖
‖
‖
‖
‖
‖
‖
‖
‖
‖
‖
‖
‖
‖
‖
»
0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假期;∷考试;‖毕业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S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C C语言程序课设; J为金工实习;W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X测控系统课程设计;P生产实习。9月2~3日报到、注册, 9月4~13日“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军训”,9月15日开课。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各种现代化生产的监测、控制、管理技术和各种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从事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等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研究与开发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控制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并接受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本专业的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主要专业方向有: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等;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感测技术、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工电子实习初步、金工实习、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9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39学分,实践教学28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7学分)23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必修课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总
学
时
(w)
学时类型
考核方式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开 课
单 位
理
论
实
验
上
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15
19
17
17
16
16
16
0
公
共
基
础
课
021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8
E
3
政法学院
02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E
3
政法学院
02103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64
64
(32)
E
4
政法学院
02107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E
2
政法学院
021001
形势与政策A
2
(20)
(20)
T
政法学院
051002
大学英语A
12
192
192
E
6
6
一工部
051049
大学英语A听力
4
64
64
E
2
2
一工部
071012
高等数学A
12.5
200
200
E
6
6
一工部
031001
体育
6
120
120
E
2
2
2
2
体育学院
161001
计算机基础
4
68
40
28
E
3
计科学院
041067
人文素质教育
2
40
40
T
2
文学院
061260
大学艺术
1
20
20
T
2
艺术学院
051047
大学英语C
(6)
(90)
(90)
E
(4)
(4)
外语学院
学
科
基
础
课
081018
大学物理A
8
120
120
E
4
4
物理学院
081017
物理实验A
4
60
60
T
2
2
物理学院
071013
线性代数
2.5
40
40
E
3
数学学院
07100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E
4
数学学院
151001
C语言程序设计
4.5
72
52
20
E
5
电信学院
071015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40
40
E
3
数学学院
151003
电路分析基础
4.5
72
72
E
5
电信学院
151007
信号与系统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1052
电路与系统实验
4
64
32
32
T
2
2
电信学院
151004
模拟电子技术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1005
数字电子技术
4
64
64
E
4
电信学院
151055 155111111151055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4
64
64
T
4
电信学院
151056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4
64
64
T
4
电信学院
15101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4
64
46
18
E
4
电信学院
专
业
核
心
课
141069
工程制图基础
2.5
40
40
E
3
机械学院
151022
电机与拖动
4
64
56
8
E
4
电信学院
151036
自动控制理论
4.5
72
62
10
E
5
电信学院
151038
电力电子技术
3.5
56
48
8
E
4
电信学院
151037
感测技术
3.5
56
48
8
E
4
电信学院
151017
现代控制理论
2.5
40
40
E
3
电信学院
151019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3
48
40
8
E
3
电信学院
151021
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
3.5
56
46
10
E
4
电信学院
151023
电气工程基础
2.5
40
34
6
E
3
电信学院
理论必修课合计
142
2268
1892
316
60
24
25
26
28
25
17
3
实
践
教
学
军事理论与军训
2
2W
T
2
学工处
社会实践
2
2W
T
2
电信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课设
2
2W
T
2
电信学院
电工电子实习初步(分散)
2
2W
T
2
电信学院
金工实习
2
2W
T
2
实习工厂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2
2W
T
2
电信学院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2
2W
T
2
电信学院
生产实习
2
2W
T
2
电信学院
毕业设计
12
17W
T
17W
电信学院
实践教学合计
28
33 W
2
2
2
2
2
4
0
19
注: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x/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 表示下半学期开课。
1.第一学年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同学第二学年必须选修大学英语C。
2.第一学年体育修过的同学第二学年必须选修一门体育选项课。
(二)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23学分。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16学分;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由学校提供。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类型
考
核
方
式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开 课
单 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理
论
实
验
上
机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15
19
17
17
16
16
16
0
专
业
选
修
课
152046
自动化学科概论(双语)
1.5
32
32
T
2
电信学院
151002
算法与数据结构
3
56
46
10
T
4
电信学院
151006
操作系统
3
56
48
8
T
4
电信学院
092070
化工工艺基础
2
40
40
T
3
化工学院
152003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2
48
38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39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2
40
30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25
数字信号处理
2
48
42
6
T
3
电信学院
152040
计算机控制技术
2
40
32
8
T
3
电信学院
152050
系统辨识基础
1.5
32
22
10
T
2
电信学院
152013
TCP/IP协议
1.5
32
26
6
T
2
电信学院
152069
ARM与嵌入式系统
2
40
30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47
集散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技术
2
40
30
10
T
3
电信学院
1524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
48
32
16
T
3
电信学院
152041
交流调速技术
2
40
34
6
T
3
电信学院
152035
计算机仿真
2
40
20
20
T
3
电信学院
152048
智能控制
2
40
30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49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
2
40
30
10
T
3
电信学院
152006
DSP原理与应用
2
48
32
16
T
3
电信学院
152044
计算机网络
3
56
44
12
T
4
电信学院
152045
单片机高级语言设计
2
40
20
20
T
3
电信学院
152076
机器人学导论
2
40
40
T
3
电信学院
152077
石油仪器
2
40
40
T
3
电信学院
合 计(22门)
45.5
936
738
68
130
八、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每位学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为10个学分,获得课外学分的具体办法见《长江大学课外学分管理条例》。
名 称
课外学分
计算机等级考试
2级/1,3级/2,程序员/2,中级程序员/3,高级程序员/5
四、六级外语考试
四级/2,六级/3
全国英语口语考试
A级/3,B级/2,C级/1
入学教育
0.5
科技活动
1~8
发明专利
4~6
学科竞赛
1~8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5
公开发表宣传作品
0.5~3
资格证书考试
2~5
汽车驾驶培训
2~4
文、体活动
1~8
青年自愿者活动
1~2
社会实践
1~3
学生社团工作
1~2
学生干部工作
1~4
九、教学进程安排表
教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理论教
学周数
学期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s
×
×
×
19
三
—
—
—
—
—
—
—
—
—
—
—
—
—
—
—
—
—
∷
∷
C
C
×
×
×
17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五
—
—
—
—
—
—
—
—
—
—
—
—
—
—
—
—
∷
∷
J
J
×
×
×
16
六
—
—
—
—
—
—
—
—
—
—
—
—
—
—
—
—
∷
∷
W
W
P
P
×
×
×
16
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八
X
X
‖
‖
‖
‖
‖
‖
‖
‖
‖
‖
‖
‖
‖
‖
‖
‖
‖
»
0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假期;∷考试;‖毕业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S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C C语言程序课设; J为金工实习;W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X控制系统课程设计;P生产实习。9月2~3日报到、注册,,9月4~13日“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军训”,9月15日开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 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信息处理系统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初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课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84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31学分,实践教学30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7学分)23 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必修课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总
学
时
(W)
学时类型
考核方式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开 课
单 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理
论
实
验
上
机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15
19
17
17
1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