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质及其变化——进阶学习-(学生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668789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及其变化——进阶学习-(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质及其变化——进阶学习-(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及其变化进阶学习进阶学习 认识变化的化学世界 物质及其变化【进阶学习】1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C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AA BB CC DD 2下列各组物质或概念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X Y Z 例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硫酸铜 盐 纯净物 B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C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D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AA BB CC DD 3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 B有些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CCO、3SO等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D23Al O、23Fe O等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4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 B C D 5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2 CuO C D Fe CuCl2 Zn HCl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强 BC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 CO2是电解质 CBaSO4难溶于水,所以是非电解质 DNH4Cl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 NH4Cl 是强电解质 7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超级钢 铁红 硫酸钡 食盐 氧化钠 B 液氯 陨铁 碘化氢 次氯酸 酒精 C 冰水 纯碱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铝 二氧化硫 D 硬铝 云雾 碳酸 氨气 氯化铜 AA BB CC D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将 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 BaSO4是非电解质 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固态酸不导电,熔融态的酸可以导电 固态的盐不导电,熔融态的盐也不导电 强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钠反应时失 1 个电子,镁失 2 个电子所以镁的还原性比钠强 A B C D 9离子方程式2-3CO+2H+=H2O+CO2表示 A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可溶性碳酸盐与酸之间的反应 D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10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2-4SO=BaSO4 B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CO2+H2O+2Na+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u2+2OH-=Cu(OH)2 11新修本草 中描述“青矾”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青矾加热时的反应为422322422FeSO7H OFe OSOH SO13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中含有 3 种酸性氧化物 B所得赤色物质为4FeSO C反应为分解反应 D铁元素被还原 12 金属铁和铝以及其相关制品在生活和生产中随处可见,用途十分广泛,如在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也有各种各样的用途。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化学方程式为:23232Al+Fe O2Fe+Al O高温。24Na FeO可用于消毒净水,其制备反应为242424233NaClOFeSO10NaOH2Na FeO3Na SO3NaCl5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是还原剂 B243FeSO被还原 C243FeSO发生氧化反应 D24Na FeO是还原产物 132H S和2O的混合气体,通入2FeCl、2CuCl、3FeCl的混合溶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氢、氯、铜 B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CuSCuS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32OSFe D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只有2Fe、3Fe 14已知 Na2SO3溶液能够将 XO4-还原,本身被氧化成 Na2SO4。又知反应消耗的 SO2-3与XO4-个数之比为 32,则元素 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实践活动豆腐的制作 一、活动目标:1.了解豆腐及其制作的相关知识,如成分、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营养价值等。2.体会豆腐制作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加深胶体和蛋白质的性质及相关实验的理解。3.体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二、活动背景: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提,腐已经成为中国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腐营养丰富,含有 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了解 腐的制作过程,可以更加明白即使再小的一件事、一个工程,也有着其严格的流程、时间限制和作安排。三、活动形式 独立完成,或者多人自愿组队完成。四、实验步骤 1.挑选黄豆:把购买回来的黄豆,先放入一个盆中用手把杂质和霉烂变质的黄豆挑选出来,不能让其混杂在好的黄豆中间。2.浸泡黄豆:用水浸泡黄豆,把黄豆浸泡充足长时间(6 小时左右),目的是提升出浆率。3.打豆浆:使用豆浆机将浸泡后的黄豆打成豆浆(渣),然后用热水稀释豆浆渣。4.过滤:因为一般的豆浆机打磨的豆浆可能不够碎,所以还需用纱布网过滤豆渣,过滤豆浆是个体力活,需要手疾眼快,过滤后的豆浆才有可能达到做豆腐的要求。5.煮豆浆:用一个大的锅把过滤后的豆浆煮开,在煮的过程中要搅拌,避免煮糊了豆浆,豆浆要煮至沸腾,生成很多泡沫,泡沫的多少也是判断豆浆是否煮好的标志之一、豆浆煮好后出锅加糖即可食用。6.点浆:控制温度在 80 左右,慢慢加入卤水,用勺子上下翻动搅拌出现 80%絮状时停止加卤水,静置 2025 min,使豆浆凝固成块。7.压榨成型:先将凝固的豆浆放在一个四方形的槽中,槽中铺好一张大小合适的纱布,豆浆放入后把纱布包好,然后在上面用石头或者水桶等重物压好,使其去掉多余的水分,豆浆慢慢变成豆腐块。(40min1h)五、思考 15豆腐制作基本原理是_。16煮浆点浆过程中,加入卤水可以是_,原理是_。六、展示、评价成果 1、分享自己或者小组制作的豆腐,品尝其他同学或者小组的豆腐,并对不同卤水的豆腐口感做出评价 2、没有制作出豆腐的小组思考失败原因及改进方式 3、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