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与反应物用量多少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3.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钙溶液反应
4.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
5 偏铝酸盐与强酸反应,
6铝盐与强碱反应
7.酸式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
氢氧化钙和碳酸氢钠
碳酸氢镁和氢氧化钠
8溴化亚铁与氯气
9碘化亚铁与氯气
10硫酸铝钾与氢氧化钡
11硫酸铝铵与氢氧化钡
12.已知2Fe2++Br2=2Fe3++2Br-。向100 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 3.36 L,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与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2 mol/L B.1 moL/L C.0.4 mol/L D.0.2 mol/L
13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C2+□+□H+□CO2↑+□Mn2++□H2O
与氧化还原有关的离子反应
1.(2014·大纲全国卷)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5H2O2+6H+===2Mn2++5O2↑+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2OH-===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
2.(2013·全国理综)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SO+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2BaSO4↓+Al(OH)3↓
4.(2013·广东理综)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Al3+、Cl-、CO
B.H+、Na+、Fe2+、MnO
C.K+、Ca2+、Cl-、NO
D.K+、NH、OH-、SO
5.(2013·重庆理综)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Ba2+、Cl-、NO
B.Pb2+、Hg2+、S2-、SO
C.NH、H+、S2O、PO
D.Ca2+、Al3+、Br-、CO
7.(2013·上海化学)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CO、NH、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1
C.SO、NH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8.(2014·浙江理综)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
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Ⅰ计)
20~50 mg/kg
分装时期
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________KIO3+________KI+________H2SO4=________K2SO4+________I2+________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2+2=2I-+。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 mg/k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