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力资源-01平远镇镇环境规划2017621.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668150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01平远镇镇环境规划20176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力资源-01平远镇镇环境规划20176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 (2014-2020) 砚山县平远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三月 项目名称: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 主持单位:平远镇人民政府 平远镇生态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赵 荣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卢 阳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纳跃飞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宣传委员) 成 员:胡向焘 (镇党政办主任、组织委员) 王仕伟 (镇工商分局局长) 李荀菲 (镇财政所所长) 余绍科 (镇国税分局局长) 代忠跃 (镇地税分局局长) 王崇献 (镇住建分局局长) 戴兴勇 (镇大型灌区管理局局长) 孙泽云 (镇文化站站长) 普 瑞 (镇统计办负责人) 袁 文 (镇招商办主任) 杨富贵 (镇安监站站长) 罗红建 (镇民政办主任) 各村民委支书主任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8 1.1任务由来 8 1.2编制依据 8 1.2.1主要法律法规 8 1.2.2相关技术规范及政策 9 1.2.3主要环境质量标准 9 1.3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0 1.3.1指导思想 10 1.3.2基本原则 10 1.4规划范围与时限 11 1.4.1规划范围 11 1.4.2规划时限 11 1.5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 11 第二章 基本概况 13 2.1自然环境特征 13 2.1.1地理位置 13 2.1.2行政区划 13 2.1.3历史沿革 13 2.1.4地形地貌 13 2.1.5水文水系 14 2.1.6气候特征 14 2.1.7土壤状况 14 2.1.8植被 14 2.2自然资源状况 15 2.2.1土地资源 15 2.2.2森林资源 15 2.2.3旅游资源 15 2.3经济社会状况 15 2.3.1人口及民族构成情况 15 2.3.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5 2.3.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6 2.4环境质量现状 16 2.4.1水环境质量 17 2.4.2大气环境质量 17 2.4.3噪声环境质量 18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趋势分析 19 3.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20 3.1.1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20 3.1.2人口发展趋势 20 3.1.3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21 3.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1 3.2.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21 3.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3 3.2.3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与分析 24 3.2.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25 3.2.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6 第四章 生态镇建设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27 4.1指导思想 27 4.2规划目标 27 4.2.1总体目标 27 4.2.2阶段目标 27 4.2.3规划指标 28 4.2.4规划重点 31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33 5.1区划目的 33 5.2区划原则 33 5.2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34 5.2.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4 5.2.2生境敏感性评价 34 5.2.3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35 5.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方法 36 5.4生态功能及生态建设方向 37 5.5环境功能区划 37 5.5.1水环境功能区划 38 5.5.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38 5.5.3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39 第六章 总体规划化方案 40 6.1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40 6.2农村、集镇环境综合整治 40 6.3现代生态产业发展 41 6.3.1生态农业发展 42 6.3.2生态养殖业发展 44 6.3.3生态工业发展 44 6.4生态人居建设 45 6.4.1城镇生态人居建设 45 6.4.2农村生态人居建设 47 6.4.3生态村建设 52 6.5生态旅游业建设 54 6.5.1规划目的 54 6.5.1规划方案 54 6.5.2规划原则 54 6.5.2规划结构 55 第七章 重点工程 56 第八章 规划可达性分析 61 8.1经济承受能力分析 61 8.2技术可达性分析 61 8.3目标可达性分析 61 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4 9.1法制保障 64 9.2组织保障 64 9.3资金保障 69 9.4社会保障 69 第十章 规划效益分析 71 10.1经济效益 71 10.2环境效益 71 10.3社会效益 72 附图一:平远镇区域位置图 附图二:平远镇环境保护类别图 附图三:平远镇空间管制规划图 附图四:平远镇现状分析图 前言 平远镇位于文山州西部(平远坝子腹地),东界稼依镇、南抵阿舍乡和文山县德厚镇,西至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乡境,北达丘北腻脚乡,国土面积589.90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2.449万亩。距省城昆明275公里、文山州府65公里、砚山县城76公里。省道210线与国道323交线汇于此,广昆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通信便捷,土地、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文山西大门”之称。平远镇地势平坦,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平远镇多丘陵,坝子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耕地及自然资源丰富。平远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经济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其创建生态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和民族文化等优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砚山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显著成效。平远镇作为砚山县的第一大镇,近些年呈现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的良好局面。平远镇政府立足平远镇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生态文明意识尚不强,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机遇和矛盾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成为平远镇发展的根本选择和必然要求,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重点。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平远镇工作的核心议题,为了恢复生态、绿化荒山,平远镇一直在做各种努力以及筹备,以期迅速开展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行动。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平远镇为切实落实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行动,通过各种探索,研究多种方式的可行性,终决定通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愿意投资的商人,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用经济效应牵引植树造林的成效与规模,在主要为了恢复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利益的双赢。2013年11月28日上午,平远镇成功引进商人率先与木瓜铺村民委的深沟、阿么觅村小组签约,承包该两个村小组的荒山3600多亩,开始我镇恢复生态第一步。 为保证砚山县生态县建设的顺利推进,平远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按照国家环保部《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组织编制了《砚山县平远镇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从平远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建设“和谐平远”的战略构思,努力实现“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社会建设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平远镇基本达到国家生态镇(乡)建设的考核标准,建成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绿色经济壮大、人居环境优美、城乡优化发展、生态意识浓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生态城市。 《规划》编制经过反复征求地方政府、部门和专家意见,得到了砚山县环保局及平远镇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 第一章 总论 1.1任务由来 平远镇位于文山州西部(平远坝子腹地),国土面积589.90平方公里。 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作为我国伟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秦光荣书记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 2013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快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云南实际提出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确定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 平远镇响应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云南省加强生态州(市)、生态县和国家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号召。为了切实加平远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着力提高平远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平远镇建设生态镇,砚山县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在砚山县环保局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要求,平远镇人民政府对《砚山县平远镇环境规划》进行修编,所采用数据以2013年为基准。 1.2编制依据 1.2.1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1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2007.1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 (13)《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0.9)。 1.2.2相关技术规范及政策 (1) 《云南省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及管理规定(修订)》(云环发[2012]98号); (2)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 号; (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 号); (4)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5)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6); (6) 《云南省生态乡镇建设验收暂行规定》(云环发[2003]543 号); (7) 《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 号 (8)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规划》(GB/T15190-94); (10) 《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纲要》(国家环保局[1990]环管水字第104号); (11) 《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 (12)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1.9); 1.2.3主要环境质量标准 (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1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1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1)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23)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1987); (24)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3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3.1指导思想 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实施两强一堡”的建设机遇,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结合平远镇的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探索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努力把平远镇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开放程度较高、投资环境理想、发展活力强劲、文化特色浓郁、人居条件优越、社会安定和谐的现代化开放城镇,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 1.3.2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探索“排放少、代价小、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区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征、功能定位,规划中确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平远镇产业结构及发展规模。 (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4)坚持污染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同意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平远镇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并为可持续发展提出方向和空间。 (6)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即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1.4规划范围与时限 1.4.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平远镇,辖区国土面积589.9km2,全镇辖12个村委会,即:尧房、拉白冲、拖嘎、差黑、洪福、蒲草、永和、大白户、木瓜铺、莲花塘、车白泥、阿三龙;5个社区,即:丰湖社区、新平社区、田心村社区、大新村社区、回龙村社区,共117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小组。 1.4.2规划时限 规划期限为2014年—2020年; 近期规划为2014年—2015年; 远期规划为2016年—2020年。 1.5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 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规划研究以实现平远镇生态环境目标为核心,利用区域分析方法,向外辐射实施点源、非点源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和管理对策,在环境科学、生态学原理基础上,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应用系统论、控制论、预测学等多学科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平远镇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见图1-1。 现有资源利用状况 生态环境质量调查 水资源利用 森林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 声环境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 水环境质量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及问题诊断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生态村、乡镇建设规划指标体系与目标确定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公众参与 专家咨询 平远镇生态建设环境规划方案 生态文化建设体系 资源与环境保障体系 生态人居环境规划 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优选区域甄别 方案贡献率分析 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规划方案实施与管理 图1—1 平远镇规划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本概况 2.1自然环境特征 2.1.1地理位置 平远镇位于文山州西部(平远坝子腹地),东接稼依镇、南抵阿舍乡和文山县德厚镇,西至红河州开远市中和营乡境,北达丘北腻脚乡,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十余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9%。平远地势平坦,是云南省八大坝子之一。 距省城昆明275公里、文山州府65公里、砚山县城76公里。省道210线与国道323交线汇于此,锁砚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通信便捷,土地、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文山西大门”之称。 2.1.2行政区划 平远镇,辖区国土面积589.9km2,全镇辖12个村委会,即:尧房、拉白冲、拖嘎、差黑、洪福、蒲草、永和、大白户、木瓜铺、莲花塘、车白泥、阿三龙;5个社区,即:丰湖社区、新平社区、田心村社区、大新村社区、回龙村社区,共15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85858人,有壮、苗、彝、回等10个少数民族。平远镇乡镇所在地为丰湖社区及新平社区,乡镇所在地常住户数4748户,27024人。 2.1.3历史沿革 平远因其地势平坦、开阔而得名,西汉时的镡封县即现在的平远街。清代称为临安府阿迷州旁甸乡。康熙六年(1667)置土巡检,治所在打渔寨(今平远)。1958年从开远县并入文山县,称丰收公社。1964年并入砚山县,置为平远区。1988年称为平远镇。 2.1.4地形地貌 平远镇的势较平,除北部边缘为低山丘陵外,大部分地区为坝区。整个地势略为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最高点在永和村民委与丘北县交界处,海拔1807米,最低点在洪福村民委与小稼依交界处,海拔1445米。总体地形可分两个类型,即丘陵和盆地。丘陵坡度为5°—20°之间;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460米—1600米之间。 2.1.5水文水系 平远镇地表水体主要是丰收水库、回龙坝水库及阿山龙河。平远镇水系属珠江、红河两大流域。差黑海为境内最大的天然湖泊,灌溉主要靠丰收水库(全县最大的水库)、回龙坝水库和一些提灌工程。差黑海湖长2.8公里,最大宽1.7公里,平均宽0.9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是砚山县最大的天然湖泊,属红河流域。丰收水库分为两股,一股从西坝出口,经车白泥流入阿三龙落洞,有丘北县进六郎洞出,流入南盘江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177.29平方公里。另一股从中坝出经田心、丰湖、新平、洪福入稼依河,流域面积421.6平方公里,为红河流域泸江水系。 2.1.6气候特征 平远镇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各地年平均气温为16℃—16.8℃。最热月(7月)年平均气温21.7℃,最冷月(1月)9.5℃,极端最低气温-8.4℃(1982年12月8日),极端最高气温33.9℃(1966年5月13日)。年降雨量为937.7毫米,蒸发量21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风速度13米/秒,最大风速四月为19米/秒。每年日照21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毫米130千卡。平远镇属6度地震设防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西南风。 2.1.7土壤状况 平远镇地势平坦,中低产田地面积比重大,土壤类型以红土壤为主。主要土壤为红壤等地带性土壤,另外分布有石灰土等非地带性土壤。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辣椒、花生、蔬菜为主水。稻土是在水旱交替耕作的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土壤,分布在河谷区。 2.1.8植被 平远镇主要的植被属亚热带针叶林和混交林区,植被类型有云南松、桉树等。平远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仅3.05%。 2.2自然资源状况 2.2.1土地资源 平远镇土地面积589.9km2,全镇有耕地面积224490亩,其中:田46635亩,占耕地面积的20.8%;旱地177855亩,占耕地面积的79.2%,经济作物以烤烟、辣椒、三七为主。 2.2.2森林资源 平远镇总地形属于坝区,坝区面积大于山区半山区面积,森林资源稀少,植物以针叶林、桉树等灌木此生植物为主。植被类型有云南松、桉树等。林地覆盖率为21.7%。 2.2.3旅游资源 平远镇属于坝区,地势平坦,自然风光资源丰富,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民族,少数民族占73.7%,是全县的少数民族大镇,也是文山州回族主要聚居区,有清真寺10所,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田心清真寺是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平远丰收水库,风景优美,有小桂林之称,是开展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2.3经济社会状况 2.3.1人口及民族构成情况 全镇辖12个村委会、5个社区,117个自然村155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10余种民族,少数民族占73.6%。2013年,平远镇共85858人,农业户数16933户,75022人,乡镇所在地人口数为10836人。 2.3.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013年全镇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实现粮食总产量4145.6万公斤,同比增长10.45%;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567万元,同比增长62.2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22.6万元,同比增长29.9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893元,同比增长31.33%;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80136人,参合率达102.75%;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40125人,其中:16-59周岁有33575人,60周岁有6550人;纳入城镇居民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61人,实现居民储蓄存款金额79515万元,同比增长4.35%。 2.3.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随着平远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平远镇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平远镇对社会发展具有聚集、辐射、吸纳、服务等功能和效应,并承担着为全镇的发展提供物质、信息、市场、技术等功能的使命。 完成国道323线项目改造工程,完成村中道路硬化14.541公里,实现了通村委会(社区)所在地道路全硬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投资793.85万元,实施饮水安全项目26件,覆盖26个自然村。组织开工建设了3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杨柳冲水库、客田坝水库、尧房坝水库)。电力、通信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农网改造覆盖率达100%,移动信号覆盖率达100%,电信网络逐渐向镇区周边村社覆盖。 全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所,其中县属完全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21所,教学点1个,2所公立幼儿园(农场幼儿园、平远一小附属幼儿园),9所民办幼儿园。普通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077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9.61%,辍学率为2.48%;小学在校生10938人,小学阶段的入学率99.9%,小学阶段辍学率为0.11%,全镇有教职工785人,专任教师774人,其中普通初级中学专任教师270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专任教师504人(含民办),学历合格率为100%,工勤人员11人。县属平远一中有初中在校生1510人,高中在校生1473人,教职工177人。多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教育强镇”战略,营造“党委重教、政府兴教、民间助教”的浓厚氛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2.4环境质量现状 2.4.1水环境质量 (一)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平远镇集镇饮用水水源地为丰收水库,水质优良,水质达地表水标准Ⅲ类,进监测,丰收水库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平远镇乡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有回龙坝水库水、机井水,水窖水,回龙坝水库水、水窖水为地表水,机进水为地下水,经监测,平远镇乡村饮用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表2-1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pH 耗氧量 总硬度 氨氮 溶解性总固体 7.70 3 152.6 0.5 208 氟化物(以F-计) 挥发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氰化物 锌 0.3 0.002 0.10 0.002 0.2 硫酸盐(以SO42- 计) 氯化物(以Cl-计) 硝酸盐(以N计) 铁 锰 0.5 2.1 13 0.05 0.02 (二) 地表水水质 平远镇辖区地表水体主要是丰收水库和回龙坝水库,丰收水库在《云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0-2020年)》中,划定为Ⅲ类水体标准。 (三) 工业企业废水水质 平远镇区内主要工业企业为海螺水泥厂,该公司日产4500t,生产废水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 2.4.2大气环境质量 平远镇辖区内重点工业污染是海螺水泥厂,该公司在省环保厅的监督管理下,大气进行了监测,废气监测中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详情见下表2-4。 平远镇乡镇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经监测,平远镇大气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受监测点交通因素影响,交通流量大时大气颗粒物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其他情况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详情见下表2-5。 表2-4废气监测结果 单位:mg/m3 项 目 结 果 样 点 烟气流量(Nm3/h) 烟尘排放浓度(mg/Nm3) 烟气排放量(kg/h) 氮氧化物排放浓度(mg/m3) 窑头排口 414599 2.9 1.20 - 窑头排口 438166 4.3 1.88 - 窑头排口 429068 11.6 4.98 - 平均 427276 6.3 2.69 - 窑尾排口 518719 2.2 0.9 363 窑尾排口 524895 3.1 1.28 365 窑尾排口 526272 2.5 1.03 367 平均 523295 2.6 1.07 365 标准值 — 30 — 400 评价标准及代号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表2-5空气监测结果 单位:µg/m3 项 目 结 果 样 点 时间 PM10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是否达标 平远镇人民政府楼顶 4.24 61.2 3.5(未检出) 20.3 是 4.25 76.0 3.5(未检出) 24.4 是 4.26 56.4 3.5(未检出) 17.3 是 平远镇人民政府楼顶 4.27 35.0 3.5(未检出) 17.2 是 4.28 46.5 3.5(未检出) 7.5(未检出) 是 平均 55.0 3.5(未检出) 18.7 — 标准值 150(二级) 7.0(一级) 80(一级) 是 评价标准及代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4.3噪声环境质量 平远镇主要噪声源以道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生活噪声,根据区域监测结果看出,平远镇主要区域噪音值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详情见下表2-6。 表2-6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样点 结 果 时 间 四海一家连锁酒店 平远镇南方电网 平远综合市场 平远第一中学 标准 4.24-4.25 昼夜 48.4 55.4 56.6 53.1 60 夜间 47.8 - - - 50 评价标准及代号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2.4.4固体废物现状 平远镇垃圾收运系统较为完善,每个单位都设有垃圾桶,清洁人员每天上门收集,收集后运往垃圾堆放点。城郊结合的周边村子由专人进行日常保洁,各村皆有固定垃圾池,并定期清运。但偶有垃圾焚烧及任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建筑垃圾随地堆放现象较严重。年产生量约为16555吨,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运至尧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集中处置的量为16425吨。 平远镇区内主要工业企业为海螺水泥厂,该公司日产4500t,该公司产生的固体污染物主要是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产生的粉尘污染物经过厂粉尘收集设备收集后用于再生产,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不排放。 平远镇辖区内有1所卫生院、15所村卫生室,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有一次性输液器(含袋)、注射瓶、缝合包等,平远镇卫生院文山永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医疗废弃物处置合同,委托文山永安环保有限负责对平远镇卫生院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年清运处置医疗废物约15吨。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趋势分析 3.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3.1.1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力抓生态产业发展、抓生态农业发展,真心实意搞服务、整合力量构和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3.1.2人口发展趋势 社会人口预测主要对总人口、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进行预测,计算公式如下: Pi=P2012(1+ri)ti 式中:Pi—规划目标年人数; P2013—目标基准年末的统计人口; Ri—规划目标年与基准年的年均增长率1.08%; Ti—规划目标与基准年之间的时间间隔(年)。 预测基准年为2013年,规划目标年取2015年、2020年为参考年,平远镇2013年末总人口为85858人。经预测,2015年区域社会总人口为87723人。2020年区域社会总人口为92563人。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城镇化水平将逐年提高(城镇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 表3-1平远镇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指标 基准年 近期(2015) 远期(2020) 总人口 85858 87723 92563 镇区人口 10863 17545 46282 城镇化水平(%) 12.6 20 50 3.1.3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2013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增长3.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892元,增加2261元,比去年增长62.27%;实现粮食总产量4145.6万公斤,粮食生产比去年增长10.45%。 根据平远镇往年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由此以2013年为基准年,经济增长率按照16%计算,2016-2020年按照10%计算。平远镇经济发展情况估算如表3-2所示。 表3-2平远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项目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农村经济总产值(万元) 86567 116485 1876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892 7928 12768 3.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2.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3.2.1.1水污染分析 平远镇主要的水污染源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畜禽粪便污染源和农田及其它地面排水。 (1) 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平远镇内工业排污较少,且对新建、招商引进工业单位没有过多要求。同时原有工企业近期不考虑改扩建。因此,工企业水污染物排放在本规划期限内基本不变,约12775t/a。 (2)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式中:——分别为集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生活废水排放量; ——分别为集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生活废水排水系数; ——分别为集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年生活需水量: ——分别为集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生活需水系数,L/(人·d); ——分别为集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万人)。 目前,我国城镇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生活用水量差异较大。平远镇集镇人口用水量(KC)取100L/人 d,农村人口人均用水量(Kn)取60L/人.d 。生活废水排水系数按照0.8计。城镇居民平均水污染物排放系数根据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实测,人均年排放污染物总量,CODcr为22.32kg/a·人,NH3-N为6.67kg/a·人,总磷为0.74kg/a·人,总氮为8.84kg/a·人。 根据平远镇近年来人口增长率资料分析,经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全镇农业人口分别为70178人和46282人,非农业人口分别为17545人和46281人计。其生活污水和水污染物的产生量预测结果见表3-3和表3-4所示。 表3-3 平远镇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产生量预测表 年份(年) 人口(人) 污水排放量 (万吨) COD (吨) TP (吨) TN (吨) NH3-N (吨) 2013 10836 31.6 241.86 8.02 95.79 72.28 2015 17545 51.2 391.60 12.98 155.10 117.03 2020 46281 135.1 1033.00 34.25 409.12 308.69 表3-4 平远镇农村人口生活污水及污染物产生量预测表 年份(年) 人口 (人) 污水排量 (万吨) COD (吨) TP (吨) TN (吨) NH3-N (吨) 2013 75022 131.45 1674.49 55.52 663.19 500.40 2015 70179 122.95 1566.40 51.93 620.38 468.09 2020 46282 81.09 1033.01 34.25 409.13 308.70 (3)全镇畜禽粪便中污染物排放情况 平远镇有人口82858人,大牲畜17675头、猪82078头、羊12821只、家禽257506只,根据畜牧业技术资料,人蓄粪便产生量:猪2.5kg/头.天、羊0.7kg/头.天、牛20kg/头.天、禽0.11kg/只.天、人0.5kg/人.天。据此计算,全镇粪便总产生量为284546.98吨/年,畜禽粪便经发酵处理基本还田,大量用于蔬菜、粮食生产,但也有10%左右的流失后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根据区域人口及畜禽养殖情况,人畜粪便主要污染排放计算结果为COD:248.96t/a、TN48.22t/a、TP12.81t/a。其中畜禽粪便污染物的产生量预测结果见表3-5所示。 表3-5 平远镇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预测表 种类 数量 粪便排放量 污染物流失量 COD TN TP 大牲畜 17675 129027.5 87.96 21.65 3.57 猪 82078 74896.175 65.76 11.15 4.20 羊 12821 3275.7655 1.84 0.95 0.19 家禽 257506 10338.8659 10.10 2.37 0.99 人 82858 15121.585 36.96 5.91 0.94 合计 452938 284546.98 202.62 42.04 9.89 (4)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为化肥的流逝污染及农药施用。全镇耕地面积32805.40亩,化肥使用总量921.62t/a,其中,氮肥588.82t/a、磷肥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