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心分析,适应变化》案例分析
1、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
答:王老师列出的教学目标与布卢姆目标对应的情况是:
知道: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简要了解创作背景:安史之乱。
理解:古文中字、词、句的含义。
分析:分辨出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
运用:要在阅读别的诗文时,也能读懂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即“活学活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综合:获得怎样学习古诗的方法;获得怎样读懂古诗文的方法;获得怎样体会诗文包含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评价:提高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学生们要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那种凄苦、无奈的感情,领会作者含蓄、悲婉的艺术风格,逐步培养起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2.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
答: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归类分析法,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层级分析法,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先是逐句分析,层层深入;信息加工分析法,引入伊拉克战争的新闻图片和国民党抓壮丁;结构模型分析法将课文内容用树状图来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法分析了教学目标。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个软件辅助?请对比这两种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外,还可以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操作简单容易,较实用于课堂应用,还可以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录音或者音乐片断等,联系生活;还有flash动画制作,简单模拟事物的运动过程,利用动画可以使教学直观,生动,印象深刻。
4.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哪些信息?你怎么评价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思考和调整?
答:老师在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后能够自我反思,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通过与校长交谈,体现了老师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起点能力水平分析”、“认知结构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和“学习风格分析”等信息。他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抓住学生心里,感知学生心里,及时调整教学实施,表现出老师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御能力。同时,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5、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应该怎样修改?
答: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我认为是比较规范的。老师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从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