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下列方法中,( )是控制第二类危险源的方法。(2006年试题第49题)
A.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B.设置隔离设施
C.限制危险物质
D.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答疑编号95018705010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设备故障或缺陷极易产生安全事故,如:电缆绝缘层破坏会造成人员触电;压力容器破裂会造成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泄漏导致中毒或爆炸;脚手架扣件质量低劣给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起重机钢绳断裂导致重物坠落伤人毁物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3.在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辨识危险源时,安全检查表应包括( )等内容。(2007年试题第91题)
A.分类项目
B.检查目标
C.检查内容及要求
D.检查等级
E.检查以后处理意见
[答疑编号950187050103]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安全检查表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处理意见等。参见教材P217。
4.危险控制策划的原则有( )。(2005年试题第90题)
A.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
B.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C.将技术管理和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D.尽可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E.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答疑编号950187050104]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危险控制策划原则包括: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使用低压电器等;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参见教材P218。
5.根据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表,对于“中度”的风险,宜采取的措施是( )。(2012年试题第47题)
A.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计划
B.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
C.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D.应努力降低风险,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
[答疑编号95018705010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适用于“重大的”风险宜采取的措施;选项B,适用于“可容许的”风险宜采取的措施;选项C,适用于“不容许的”风险宜采取的措施。参考教材P219。
6.控制第二类危险源的方法有( )。(2005年试题第50题)
A.消除危险源
B.设置隔离设施
C.设置薄弱环节
D.增加安全系数
[答疑编号95018705010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控制第二类危险源的方法有: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克服不良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章办事,并帮助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参见教材P219。
7.第二类危险源的风险控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 )。(2011年试题第64题)
A.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
B.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C.改善作业环境
D.制定应急救援体系
[答疑编号95018705010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包括: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克服不良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章办事,并帮助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里状态。参见教材P219。
(二)噪声污染的防治(4题)
1.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工程施工中昼间打桩作业噪声限值为( )dB(A)。(2007年试题第53题)
A.70
B.75
C.80
D.85
[答疑编号95018705010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4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A))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械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2.根据我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混凝土搅拌机作业的昼间噪声限值为( )dB(A)。(2006年试题第53题)
A.55
B.65
C.70
D.75
[答疑编号95018705010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见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表。参见教材P243。
3.在人口稠密地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一般停止作业的时间为( )。(2005年试题第53题)
A.晚8:00至次日早8:00
B.晚9:00至次日早7:00
C.晚10:00至次日早7:00
D.晚10:00至次日早6:00
[答疑编号9501870501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人口稠密地区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一般晚上10点至次日早6点停止强噪声作业。参见教材P244。
4.在空气压缩机的进出风管适当位置安装消声器的做法,属于施工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2011年试题第21题)
A.声源控制
B.减震降噪控制
C.传播途径控制
D.接受者防护
[答疑编号9501870501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1)声源控制;(2)传播途径的控制:吸声、隔音、消声、减震降噪;(3)接收者的防护;(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题干内容属于声源控制技术。参见教材P244。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3题)
1.下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中,不属于核心要素的是( )。(2009年试题第36题)
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C.结构和职责
D.文件和资料控制
[答疑编号9501870501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结构和职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绩效测量和监视;审核;管理评审。
2.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级要素“实施和运行”中,所包含的二级要素是( )。(2006年试题第54题)
A.绩效测量和监视
B.应急准备和响应
C.记录和记录管理
D.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答疑编号95018705011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实施与运行包括的二级要素有:结构与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协商和沟通;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参见教材P198。
3.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级要素“实施与运行”中,属于核心要素的是运行控制和( )。(2005年试题第54题)
A.协商和沟通
B.培训、意识和能力
C.文件和资料控制
D.结构和职责
[答疑编号95018705011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实施与运行的二级要素包括:结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协商和沟通;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而其中核心要素有结构和职责、运行控制。参见教材P199。
(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3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有( )。(2009年试题第99题)
A.应满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
B.对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项目,环保总局必须举行听证会
C.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D.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E.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答疑编号950187050115]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对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为:①涉及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该区域内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设施的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③建设工程项目选址、选线、布局应当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④应满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⑤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应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涉及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应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措施。⑥建设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建筑和装修材料。⑦尽量减少建设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⑧应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⑨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工程项目,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建设工程项目,以及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建设工程项目,环保总局可以举行听证会,听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公开听证结果,说明对有关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⑩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⑾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⑿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参见教材P241~242。
2.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止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2010年试题第84题)
A.同时设计
B.同时申报
C.同时验收
D.同时施工
E.同时投产使用
[答疑编号950187050116]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参见教材P242。
3.包含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工程项目,其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 )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2007年试题第51题)
A.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B.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
[答疑编号95018705011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参见教材P242。
(五)职业伤害事故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3题)
1.职业伤害事故分类中,物体打击伤害是指落物、滚石、( )等造成的人身伤害。(2006年试题第52题)
A.锤击、碎裂
B.井壁坍塌
C.高处坠落
D.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答疑编号95018705011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按照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标准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12类。其中物体打击包括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参见教材P234。
2.根据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下列伤害事故中,属于“机械伤害”的有( )。(2009年试题第100题)
A.高处小型机械坠落砸伤地面作业人员
B.搅拌机械传动装置断裂甩出伤人
C.汽车倾覆造成人员伤亡
D.电动切割机械防护不当造成操作人员受伤
E.起重机吊物坠落砸伤作业人员
[答疑编号950187050119]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参见教材P234。
3.根据《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下列事故中,属于与建筑业有关的职业伤害事故有( )。(2010年试题第89题)
A.物体打击
B.触电
C.机械伤害
D.辐射伤害
E.火药爆炸
[答疑编号950187050120]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企业伤亡事故的分类。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以下12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参见教材P234。
(六)施工安全控制(3题)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具体目标包括( )。(2011年试题第84题)
A.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
B.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C.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
D.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E.安全事故整改
[答疑编号950187050121]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具体目标包括ABC,而不包括选项DE。参见教材P219。
2.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目标是( )。(2007年试题第50题)
A.找出所有危险源
B.评估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
C.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
D.事故应急处理
[答疑编号9501870501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施工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参见教材P219。
3.施工安全控制程序包括:①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②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④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⑤持续改进。其正确顺序是( )。(2010年试题第46题)
A.②→③→④→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②→③→①→⑤
[答疑编号95018705012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包括: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持续改进。参见教材P220。
(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中作业文件(3题)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中作业文件是指( )。(2005年试题第55题)
A.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
B.程序文件、管理规定
C.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D.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答疑编号95018705012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其编写的内容和格式与程序文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参见教材P205。
2.作业文件是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之一,其内容包括( )。(2012年试题第27题)
A.管理手册、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
B.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C.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管理手册
D.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
[答疑编号9501870501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个层次。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其编写的内容和格式与程序文件的要求基本相同。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参见教材P205。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作业文件包括( )。(2006年试题第93题)
A.操作规程
B.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C.管理手册
D.绩效报告
E.监测活动准则
[答疑编号950187050126]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其编写的内容和格式与程序文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参见教材P205。
(八)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2题)
1.环境管理体系的一级要素是( )。(2007年试题第55题)
A.环境因素、运行与控制、信息交流、检查、内部审核
B.环境方针、方案、权限、监测、管理评审
C.指标、规划、文件控制、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
D.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管理评审
[答疑编号95018705012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境管理体系的一级要素包括: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管理评审。参见教材P200。
2.下列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属于核心要素的有( )。(2010年试题第76题)
A.信息交流
B.环境方针
C.环境因素
D.运行控制
E.内部审核
[答疑编号950187050128]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体系中的一部分要素构成主体框架,是体现其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另一部分是对主体框架起支持作用,实现基本功能起保证作用的辅助性要素。核心要素有10个,包括: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目标、指标和方案;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运行控制;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辅助性要素7个,包括:能力、意识和培训;信息交流;文件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控制;记录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参见教材P201。
(九)职业伤害事故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2题)
1.对职业伤害事故,按照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分类,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 )人及其以上的事故。(2006年试题第50题)
A.3 B.5 C.10 D.15
[答疑编号95018705012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职业伤害事故可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其中:职业伤害事故按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分类的特大伤亡事故,指的是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事故。参见教材P235。
2.职业伤害事故按其后果严重程度分类,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是指在一次事故中死亡( )的事故。(2005年试题第52题)
A.1人及以上
B.3人及以上
C.3至5人
D.10人及以上
[答疑编号95018705013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职业伤害事故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参见教材P235。
(十)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2题)
1.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使( )。(2010年试题第15题)
A.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协调
B.环境能够服务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
C.环境污染不至于造成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破坏
D.工程项目施工场界内的污染得到有效防止
[答疑编号95018705013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目的。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并且要注意对资源的节约和避免资源的浪费。参见教材P202。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 )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2007年试题第48题)
A.15
B.20
C.25
D.30
[答疑编号95018705013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参见教材P203。
(十一)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2题)
1.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2011年试题第93题)
A.管理检查
B.思想检查
C.危险源检查
D.隐患检查
E.整改检查
[答疑编号950187050133]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除ABDE外,还包括:查制度、查事故处理。参见教材P223~224。
2.为了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承包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包括( )等。(2009年试题第82题)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C.安全事故预报制度
D.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E.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制度
[答疑编号950187050134]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内容。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18项内容,其中选项C不属于其中的内容。参见教材P224。
(十二)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2题)
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组织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称为( )。(2010年试题第57题)
A.持续改进
B.管理评审
C.系统评审
D.内部审核
[答疑编号95018705013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是组织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进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所作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体系自我保证和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判断组织的管理体系面对内部情况的变化和外部环境是否充分适应有效,由此决定是否对管理体系做出调整,包括方针、目标、机构和程序等。参见教材P206。
2.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试题第48题)
A.内部审核是按照上级要求对体系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B.内部审核是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
C.内部审核是管理体系自我保证和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
D.内部审核是管理体系接受外部监督的一种机制
[答疑编号95018705013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部审核是组织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进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所作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体系自我保证和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故选项AD错误。选项B,正确的表述应为“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参见教材P206。
(十三)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原则(2题)
1.某施工现场道路上出现了一个坑,项目经理部不仅设置了防护栏及警示牌,还设置了照明灯及夜间警示红灯,这体现了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的( )原则。(2011年试题第51题)
A.冗余安全度治理
B.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
C.单项隐患综合治理
D.动态治理
[答疑编号95018705013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的原则包括: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事故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原则、重点治理原则、动态治理原则。题干内容体现了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参见教材P227。
2.某工程施工期间,安全人员发现作业区内有一处电缆井盖遗失,随即在现场设置防护栏及警示牌、并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这是建设安全事故隐患处理中( )原则的具体体现。(2012年试题第42题)
A.动态治理
B.单项隐患综合治理
C.冗余安全度治理
D.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
[答疑编号95018705013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的原则包括: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事故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原则;重点治理原则;动态治理原则。参见教材P227。
(十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2题)
1.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试题第18题)
A.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半年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B.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均可受邀参加应急预案评审
C.应急预案应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D.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2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
[答疑编号95018705013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D,正确的表述应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选项B,正确的表述应为“参加应急预案的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参见教材P233~234。
2.关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试题第23题)
A.非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均可受邀参加应急方案评审
B.应急预案应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D.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二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答疑编号95018705014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选项B,正确的表述应为“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选项D,正确的表述应为“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参见教材P233~234。
(十五)补充题目(17题)
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 )。
A.减小风险降低成本
B.使员工和相关方对职业健康安全条件满意
C.改进管理绩效
D.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形象
[答疑编号95018705020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CD属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管理目标。参见教材P197。
2.下列有关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合规性评价分公司级、项目级和班组级评价三个层次进行
B.各级合规性评价后,对不能充分满足要求的相关活动或行为,通过管理方案或纠正措施等方式进行逐步改进
C.公司级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当某个阶段施工时间超过半年时,项目组级合规性评价不少于一次
E. 项目组级合规性评价次数至少进行二次,视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时间长短而定。
[答疑编号950187050202]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的表述应为“合规性评价分公司级和项目级评价二个层次进行”;选项C,正确的表述应为“公司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选项E,正确的表述应为“项目组级合规性评价次数至少进行一次,视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时间长短而定”。参见教材P206~207。
3.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
A.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B.有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C.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由从业人员自行缴纳保险费
D.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E.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答疑编号950187050203]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选项B,正确的表述应为“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选项C,正确的表述应为“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参见教材P208。
4.行政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 )。
A.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B.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C.员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
D.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
E.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
[答疑编号950187050204]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选项BC属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参见教材P210。
5.下列有关专项施工方案有关规定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B.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起重吊装工程,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C.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D.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E.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地下暗挖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答疑编号950187050205]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选项CE均应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参见教材P213。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 ),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A.验收合格之日起二十八日内
B.施工完毕六十日内
C.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内
D.投入使用后七天内
[答疑编号95018705020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正确的答案应为C,其余选项均不正确。参见教材P214。
7.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 )。
A.有不适合作业岗位要求的疾病
B.疾病和酒醉或感觉朦胧
C.应变能力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
D.年龄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E.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答疑编号950187050207]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选项E,属于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见教材P223。
8.施工单位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理方法包括( )。
A.当场指正,限期纠正,预防隐患发生
B.立即组织抢救伤员
C.做好记录,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D.跟踪验证
E.安全事故发生后再规定期限内上报
[答疑编号950187050208]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E是指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参见教材P228。
9.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属于( )。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作业处置方案
[答疑编号95018705020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基坑开挖、脚手架拆除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参见教材P228。
10.专项应急预案中的信息报告程序包括的环节有( )。
A.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救援的方式
D.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E.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