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沉着动笔吧,祝你旗开得胜!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此理解最符合的一项是
A.直立行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B.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
C.使用制造工具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D.劳动在人的进化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2.尧推举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
A.禅让制 B.氏族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3.最先打破这一制度的是
A.禹 B.启 C.汤 D.纣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西欧 B.东亚 C.北非 D.西亚
5.后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居民是
①埃及人 ②希伯来人 ③苏美尔人 ④雅利安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这一地区创立的宗教有
①道教 ②基督教 ③伊斯兰教 ④白莲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这一地区创造的文明称为
A.欧洲古典文明 B.基督教文明 C.伊斯兰文明 D.中华文明
8.这一地区也曾是两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管辖地,这两个帝国是
①埃及 ②罗马 ③查理曼 ④阿拉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
A.二三百万年 B.一百七十万年
C.一百万年至五十万年前 D.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10.蓝田附近的渭河两岸,是中国古代许多王朝的建都之地,曾建都于此的有
①东周 ②秦 ③西汉 ④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从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植被茂密到森林大量减少,渭河的支流甚至断流,蓝田人家园的沧桑巨变说明
A.人类依赖和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 B.人类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文明
C.人类过度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D.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
12.中国等级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商朝占卜之风盛行 B.夏朝制定严酷的刑法
C.西周礼乐制度确立 D.秦朝专制制度的建立
13.刘秀建立东汉后,任用清廉官吏,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 B.魏国建立 C.东汉结束 D.吴国建立
15.《三国志》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结束“分”促成“合”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西汉 ③隋朝 ④西晋 ⑤元朝 ⑥清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6.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多种方式,下列你认为能促进民族融合的事件有
①秦朝南征越族 ②汉匈“和亲”互市 ③孝文帝改革 ④宋辽“澶渊之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7.丝绸之路开辟与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共同意义是
①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②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④至今仍是交通要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的过程阐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 ②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
③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④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下列关于宋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时的城市是坊市制格局 B.成都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C.《窦娥冤》深受百姓欢迎 D.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的流通
20.人才是第一资源。下列能说明中国古代领导人重视这一问题的是
①秦朝焚书坑儒 ②汉武帝让各地定期向中央举荐人才
③刘备三顾茅庐 ④唐太宗任用魏征为谏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60分)
21、(12分)在这个时代,相继生活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还流传着力大无比的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为美丽的斯巴达王后而战的故事……
请回答:
(1)文中“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的?(4分)
(2)北京人与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4分)
(3)上述战争故事记载于哪一著作中?后人是怎样证明这一战争的真实性?(4分)
22、(11分)小明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3000年前的古代旅游了一回,他看到了这些东西:
A B C D
(1)A是什么建筑?小明看到这建筑物上依稀刻着一些文字,会是哪种文字呢?(2分)
(2)小明来到了B国,他看到这种文字刻在一座神殿的石柱上,共有282条,你猜他看到了什么?他还想起该国有一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是什么呢?(2分)
(3)小明想起C地人不仅发明了数字,还创立了某种宗教,这是哪种宗教呢?当地人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什么?该地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什么?(3分)
(4)在D地,小明看到了两样宝贝,一是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另一个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两样宝贝分别是什么呢?(2分)
(5)小明所到的四个地方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共同点?从材料看,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分)
23、(18分)
《雅典学院》 《稷下学宫》
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雅典学院》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稷下学宫》修建的目的是什么?(4分)两所建筑从用途上看有何相似之处?(4分)
(2)比较《雅典学院》和《稷下学宫》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8分)
(3)异地出现两所类似的学院说明了什么?(2分)
24、(19分)材料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材料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沁园春·雪》毛泽东
请问:
(1)“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秦汉时的战争主要是与哪个民族进行的?两个朝代的对策有何不同?(6分)
(2)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共同点?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
(3)成吉思汗的后代建立了哪一帝国?这一时期在政治、文化、科技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5分)
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题,60分)
21.(12分)
(1)(4分)
(2)(4分)
(3)(4分)
22.(11分)
(1)(2分)
(2)(2分)
(3)(3分)
(4)(2分)
(5)(2分)
23.(18分)
(1)(8分)
(2)(8分)
(3)(2分)
24.(19分)
(1)(6分)
(2)(8分)
(3)(5分)
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B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D
C
A
A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
21、(1)史前时代(传说时代也可)(2分);口耳相传(2分)。
(2)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1分),靠采集、狩猎为生(1分);半坡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1分),主要靠人工种植粮食(粟)和饲养的家畜(猪、狗)为生,过定居生活,半坡人使用陶器(1分)。(每个写出两点就可以)
(3)《荷马史诗》(2分),经过考古学家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遗迹和遗物,证明了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2分)。
22、(1)金字塔,象形文字(2分);(2)《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2分);(3)佛教,棉花,种姓制度(3分);(4)蛋壳黑陶杯,司母戊鼎(2分);(5)都在大河流域,文字的发明(2分)。
23、(1)《雅典学院》描绘了古希腊人勤于思考、自由论辩的情景。《稷下学宫》邀请各派学者前来自由讲学、著书、论辩,为国家出谋划策。(4分)都是思想交流的中心,都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4分)
(2)相同点:时间上差不多,都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4分)
不同点:社会环境的形成原因不同(2分):雅典实行民主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和变革。(2分)
(3)历史事件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1)匈奴(2分);秦修长城,防御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武力反击匈奴。(4分)
(2)都加强了中央集权;都注意处理好民族关系;都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6分)。根本目的:巩固统治。(2分)
(3)元(2分);政治上:疆域空前辽阔,对外开放与交流空前繁盛(1分);文化上:元曲,或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1分);科技上:有众多发明,达到高峰,如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黄道婆改进木制棉纺车,传授棉纺织技术(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