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必修1 3-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657566 上传时间:2025-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1 3-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必修1 3-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知识点一 酶的化学本质 【例1】 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不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⑤  B.①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催化能力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也有极少数的酶,其化学本质为RNA,酶在代谢中惟一的作用是降 低反应分子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在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与量均不发生变化。酶既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DNA聚合酶,也可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故只有③⑤⑧所述正确,其余各项均不正确。 答案:C。 酶的作用特性及相关实验验证 【例2】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_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其结果可用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________。 解析:(1)当气体量不再增加时,说明试管中的反应已经停止,土豆片存在说明酶还存在,反应停止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量有限。(2)增加土豆片会导致酶的浓度增大,使反应速度加快,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反应平衡,所以用c图表示。要得到更多的反应产物,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浓度,反应曲线用a表示。(3)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应严格控制该实验中温度、光照等无关变量,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答案:(1)过氧化氢量有限 (2)c 增加过氧化氢浓度 a (3)温度(或光照或气压等) 知识点二 酶的化学本质 【考例1】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其在人体的内外都能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阶段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 解析: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阶段,如呼吸氧化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RNA。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物质,或者是由DNA转录产生的RNA,不是由腺体合成的。 答案:A。 知识点三 酶的作用特性 【考例2】 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 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 ℃,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教材实验为载体,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该实验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可通过设置有酶和无酶的两组实验进行研究;二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结合实验材料,可通过酶与化学催化剂的比较来实现。因此,本实验需要设置3组:H2O2溶液+蒸馏水、H2O2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H2O2溶液+FeCl3溶液。由于该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是确定的,即加酶的一组中O2释放速度最快。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故经80 ℃处理后,加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O2释放速度最快。 答案:(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 ℃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观察各试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知识点四 与酶相关的实验与探究 【考例3】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对照实验,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能力。观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产生的气泡数量作为观测的指标。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在设计实验时要有对照,对 照实验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低温抑制活性,但温度合适后其活性还可以恢复,高温可以使其失去活性。 答案:(1)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增加丙试管,在第②步中加入1 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3)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 随堂练习 B组 能力提升 1.(2009年重庆理综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知识。高温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活,低温只是使酶活性受抑制,并不破坏其结构,当温度回升时酶活性还可以恢复,A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并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C正确;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布,如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细胞质中的DNA也会复制,也需要解旋酶的催化,D错误。 答案:C 2.(2009年广东卷)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 A.在4 ℃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作用与特性。由题意知该物质是淀粉酶,酶在低温下不会变性,A错误;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C、H、O、N等元素,B错误、D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催化淀粉分解的酶不能催化淀粉合成,C错误。 答案:D 3.(2009年宁夏、辽宁理综)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解析:本题考查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对不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分析能力,同时还考查识图能力。从图中可看出,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逐渐上升,所以B正确。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不会下降,因此A错误。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酶逐渐变性失活,而在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降低酶的活性减弱,但酶的分子结构并没有被破坏,故酶适合在低温下保存,A、D两项均错误。 答案:B 4.(2010年上海卷)如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 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 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 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 答案:C 5.下表为一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  ) 步骤 操作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 加2%淀粉液 2 mL 2 mL 2 mL 2 加稀释唾液 2 mL 2 mL 2 mL 3 保温5 min 37 ℃ 100 ℃ 0 ℃ 4 滴碘液 2滴 2滴 2滴 5 记录结果 淡黄色 淡黄色 淡黄色 A.唾液淀粉酶在37 ℃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C.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要注意操作的步骤顺序,之所以出现题中的结果是因为题干步骤2与3顺序发生了错误,这样在保温前唾液淀粉酶已经将淀粉水解了,再保温已失去了意义。 答案:D 6.某同学在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不含有蔗糖酶,所以只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而不能分解蔗糖。 (二)实验步骤:取A、B、C三支洁净试管,按表中顺序进行操作: (三)通过该实验,这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蔗糖,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请据此回答下述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所用的实验原理(  ) 操作 步骤 加入2 mol 淀粉糊 加入2 mol 蔗糖溶液 加入清水 加入2 mol 稀释唾液 30 ℃水浴中 滴入数滴 碘液 观察结果 试管A √   2 mol   30分钟 √ 变蓝 试管B √     √ 30分钟 √ 不变蓝 试管C   √ √ 30分钟 √ 不变蓝 A.不正确 B.无法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 C.非常好 D.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2)该实验中采用了两组对照,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应对该实验哪一步骤进行改进后才完善,将________,并给予________条件。这时试管C的结果为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解析: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和蔗糖遇碘都不变蓝,所以碘液只能用于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A与B对照,A属于空白对照,通过对照可得出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的结论,B与C对照的目的是为了得出酶的专一性的结论。淀粉水解的产物是麦芽糖(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若能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还原糖),因此可把用于检测实验结果的碘液改成斐林试剂,就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1)D (2)A与B B与C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3)滴加碘液改为加斐林试剂 沸水浴 浅蓝色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而不能将蔗糖水解为还原糖 7.(2010年海南卷)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 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1 1 1% Na2SO4溶液(mL)1 1 蒸馏水(mL)1 1 pH为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l-和Cu2+ Cu2+ Cl- (3)对照 确定Na+和SO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 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