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涉农经费管理使用实施方案
一、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机构是涉农经费管理的组织单位和具体执行机构,一般由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组建。其具体职责包括:
1. 制定涉农经费管理使用方案,负责涉农经费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2. 组织对涉农经费的申请、审批、拨付、使用、监督、考核等工作;
3. 制定涉农经费管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涉农经费的安全、高效使用;
4. 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按时按量完成;
5. 组织开展涉农经费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涉农经费管理水平。
二、涉农经费管理使用流程
涉农经费管理使用流程包括涉农经费申请、审核、拨付、使用、监督、考核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1. 涉农经费申请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涉农经费申请书,说明申请用途、资金数额、使用期限等内容。项目管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审核申请书,严格控制申请资金数额和使用范围,保证申请人的申请合理、合法。
2. 涉农经费审核
项目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项目技术和经济评估,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核心技术和经济指标和数据,确定拨付资金数额及年度计划。
3. 涉农经费拨付
项目管理机构根据每年拨付计划和审核情况,按照境内流转抵押融资、信贷、政策性贷款、财政专项资金等不同方式,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拨付资金。资金使用期限通常为一年或长期。
4. 涉农经费使用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按照项目计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有计划、有目的、合理有效地使用拨付的涉农经费。项目过程中如遇有问题及时向项目管理机构反馈,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5. 涉农经费监督
项目管理机构对拨付的涉农经费实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定期巡查实地情况,检查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考核项目效益情况。
6. 涉农经费考核
项目管理机构组织专家按照评估标准,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监管、资金拨付、涉农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的项目才能得到继续支持。
三、涉农经费管理实施措施
1. 建立健全涉农经费管理体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涉农经费管理的高效性和权威性。
2. 制定涉农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和标准,构建统一的涉农经费管理体系,建立严谨的审计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和合法性。
3. 加强涉农经费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涉农经费管理的认识和信心,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4. 加强涉农经费的监督管理,开设监督热线,严格执行涉农经费管理规定,对资金使用失误和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打击和惩罚。
5. 加强涉农经费的评估和考核,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肯定有成效的项目,纠正偏差,改善工作,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四、总结
涉农经费管理使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和使用。方案的落实需要各级部门的密切合作和互信,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更需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同时,方案也应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逐步完善,使相关政策和管理更趋成熟、更加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