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教案学会感恩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方案
【教学内容】
学会感恩,百善孝为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感恩和百善孝为先;
2.明白感恩和孝敬的重要性,将其内化于心;
3.发掘身边值得感恩和孝敬的人或事,表达感恩和孝敬之情;
4.引导学生养成感恩和孝敬的习惯,不断为他人谋幸福;
5.全面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步骤】
Passage 1:感恩
Step 1:导入
询问学生们,你们曾经感恩过谁?有过什么样的感恩经历?请大家谈一下。
Step 2:提出问题
提问:感恩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感恩谁?为什么要感恩?
Step 3:阅读材料
请学生们阅读感恩的定义:
感恩,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感恩就是心存感激,对于给予帮助、对自己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人、事、物,表达感激之情,认识到他们对自己的重要性,将这份感恩内化于心,使自己愈加坚强,真实、优秀。
Step 4:讨论
1. 开展讨论,哪些人或事值得我们感恩;
2. 为什么要感恩;
3. 怎样表达感恩。
Step 5:总结
通过讨论,总结感恩的基本内涵:感恩是一种基本道德;感恩是对他人的尊重;感恩是对生活的珍视;感恩是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是对自己的提醒。
Passage 2:百善孝为先
Step 1:引入
请学生们谈一下对孝敬这个词的认识和理解。
Step 2:讲解
提问:什么是孝敬?为什么要孝敬?
讲解:百善孝为先,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人的本分,也是社会各段层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孝,是尊敬与爱护父母的人伦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敬则是用心为父母想,为父母着想。传经典《弟子规》中有句话:“有父母,不孝何以为人?”
Step 3:分享
1. 请学生们分享一下家中如何孝敬父母;
2. 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论孝敬父母的实际意义。
Step 4:讨论
1. 孝敬和感恩的联系和区别;
2. 如何以行动证明孝敬。
Step 5:总结
孝敬,是体现对亲人关爱的最高形式。孝敬并非单存于口头道德要求,而是由人们身体力行,切实为自己的父母谋福利,让父母快乐愉悦。孝敬的实践,也是对自己的全面历练和成长。
【教学评估】
评价方式:小组讨论。
评价标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否能够活跃讨论气氛、推进讨论进程,是否能够展现出合理、深入的思考和讲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