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5138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3江西中医药 2023 年 09 月第 9 期总第 54 卷第 489 期临床报道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黄国芳1,2 叶金连3(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福州350003;2.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3;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州350003)摘要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于 202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门诊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治疗 1 个月,比较

2、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部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7.78%)。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脑血流速度,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关键词柴胡桂枝汤;颈性眩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颈性眩晕主要是颈部发生病变时,颈部动脉尤其是椎动脉的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的眩晕综合征1,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晕,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不伴有。颈

3、性眩晕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驾驶、伏案工作等增加,长时间保持颈椎直立,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加速,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增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 Vertigo 专家共识在颈性眩晕中的诊断标准2:(1)头晕或眩晕伴有颈部疼痛;(2)在颈部活动时出现头晕或眩晕;(3)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4)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椎反屈、椎体不稳定、椎间盘突出等;(5)颈椎不稳或颈部有外伤史。1.2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近 2 周内未采用其他方式治疗或未服用其他药物;(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4、书。1.3 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精神病、骨结核、骨肿瘤等疾病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依从性较差;(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1.4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202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门诊患者,共 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男 28 例,女 17 例;年龄 2270 岁,平均年龄(48.03.5)岁;病程 5 个月11 岁,平均年龄(3.50.5)岁;对照组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3872 岁,平均年龄(47.03.6)岁;病程4 个月9 岁,平均年龄(3.50.

5、6)岁。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方法2.1 治疗方法2.1.1 对照组 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30003),每次 10mg,每日睡前服用。治疗时间均为 1 个月。2.1.2 观察组 服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基础方:柴胡 9g,黄芩 9g,党参 15g,甘草 5g,法半夏 10g,桂枝 9g,白芍 9g;若眩晕较甚、呕吐频繁者,加竹茹 15g;若脘闷不食者,加砂仁 6g;耳鸣重听者,加石菖蒲 10g。水煎服,每日 1 剂,分早晚服用。治疗时间均为 1 个月。2.2 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治疗后 2 组临

6、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 2 组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通信作者:叶金连,博士。E-mail:。54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临床报道及左侧椎动脉(LVA)血流速度的变化。2.2.1 疗效判定标准4(1)颈部各动脉血流速度:采用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主要检测基底动脉以及两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2)有效治疗率:显效是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或症状轻微,且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减短,能够正常生活起居,颅多普勒检查基本正常;有效是患者颈部僵硬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好转,经颅多普勒检查较前有改善;无效是症状无

7、改善甚至加重,经颅多普勒检查较前无改善,甚至加重。2.2.2血流动力学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对患者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及左侧椎动脉(LVA)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2.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5.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描述,并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占比()描述,进行 2检验。以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表1 颈部各动脉血流速度对比(xs,n=45)组别时间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观察组治疗前52.8711.3253.8112.9536.8911.87治

8、疗后41.8212.91*#42.8511.04*#34.1811.02*#对照组治疗前52.9811.3553.9811.8337.2412.15治疗后46.9411.97*47.1212.37*36.2112.31*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3.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7.78%,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 2。表2 有效治疗率对比(n=45)例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29491.11*对照组21141077.7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4 讨论中医认为颈椎病归属于眩晕、项强

9、、颈肩痛、头痛、痹证等范畴5。灵枢经脉曰:“手太阳小肠的经脉,起于小指之末端,循手的外侧,上腕,出脚踝中出,循臂骨下廉直上出肩解,绕肩脚,交肩上。”“足太阳膀胱的经脉,起于眼内眦,上于额,交于巅顶。其直者,从巅顶入于络脑,再出别下项部,沿着肩膊内,挟于脊柱抵达腰中。”“手少阳三焦的经脉,起始于小指次指的末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而交出足少阳之后。”“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说明太阳和少阳的经脉都沿着颈项肩背部循行,而颈椎病的病变部位主要也是太阳和少阳经脉循行的部位。灵枢大惑论云:“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

10、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说明了颈部劳损与眩晕有密切关系。颈性眩晕的病机,多为外感风寒湿邪趁虚而入,阻滞经络,致气血阻闭不通。从病变部位来看,柴胡桂枝汤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疗效显著,刘渡舟教授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肩背疼痛,疗效显著5。刘老认为太阳经脉循行于人体颈项后背部,太阳经输不利时,颈项背部会出出现僵直不适的感觉,甚至疼痛。小柴胡汤疏通少阳经脉,用桂枝汤调和太阳经脉,太阳少阳两经的经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消除。从病机来看,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转枢机,桂枝汤调和营卫、宣畅气血,枢机转则闭自展,营卫调则血气安,整方能宣通郁闭、调和气血,能治疗颈性眩晕。本研

11、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王非,孙海东,孙永胜.针刺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8):1463-1464.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3申介华.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加葛根汤在颈性眩晕中的应用分析 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9-20.4杜伟文.分型辨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187 例疗效分析 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1):27-28.5张保伟.刘渡舟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顽疾选萃 J.中医药学刊,2001,19(4):305-315.(收稿日期:2021-10-14)编辑:翟兴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