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10 大气的分层与受热过程
一、 单选题
(2022·浙江·模拟预测)浙江省某学校的校园有两大块“稀树草坪”,紧邻白马湖。冬季,该校草坪常有白霜覆盖,但草坪中间的大树下并没有结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于当地其他校园,该学校冬季草坪易结霜的原因是( )
A.早晨气温更低 B.水汽更充足 C.草地散热更快 D.湖陆风较大
2.该校园树下不易结霜的原因可能是( )
A.树下风力较弱 B.树下空气湿度较大 C.树下气温较高 D.树下逆温现象显著
(2021·浙江湖州·高二期中)下图是某地某日在出现逆温时由空中拍到的景象:高高的烟囱伸出“云海”,将工业废气烟雾排放在茫茫“云海”之上。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图中最容易出现此景象的是( )
A. B.
C. D.
4.当大气发生逆温时( )
A.上部冷下部热,大气比较稳定 B.产生了污染物,影响空气质量
C.污染物净化慢,影响人体健康 D.抑制对流运动,有利成云致雨
(2021·浙江台州·高三阶段练习)有关研究显示,202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经达到了历史峰值。完成下面小题。
5.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6.臭氧层空洞扩大会导致( )
A.大气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散射作用减弱 C.大气反射作用减弱 D.地面反射能力增强
(2020·浙江绍兴·二模)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表1为中国运动员部分训练基地的位置。表2为不同海拔的含氧量。回答以下问题。
表1:我国部分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
地点
榆中
多巴
海埂
兴隆
呈贡
海拔(m)
1996
2366
1888
2118
1906
经度
104°02′E
101°31′E
102°41′E
117°22′E
102°48′E
纬度
35°52′N
36°40′N
25°01′N
40°36′N
24°53′N
表2:御能力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
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
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
7. 表中五个地点被选为中国运动员训练基地的主要条件是( )
A.海拔高,空气质量好,环境优美B.远离东部地区,集训期间受外界干扰少
C.体育基础设施比较完善D.海拔高,含氧量比较低
8.表中不同海拔高度,含氧量不同,其原因是( )
A.氧气分子量大,密度大,集中在大气层底部。B.受地球引力影响,底层大气密度大
C.氧气为植物光合作用而成,因此集中在大气底层D.大气底层气压高,氧气在空气中的比率增大
(2021·浙江丽水·高三阶段练习)某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带,蕴藏着丰富气候环境演变的地质信息。其中黑垆土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一种土壤。下图为该流域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材料推测( )
A.流动沙丘时期丹霞地貌发育 B.湖沼相时期土壤的盐度较高
C.图示地质时期气候干湿交替 D.黑垆土发育时期风力作用强
10.地层剖面示意图中甲时期大气环流特点是( )
A.西北季风影响增强 B.东南季风影响增强 C.东北信风影响增强 D.盛行西风影响增强
(2021·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状况示意图,图中箭头的指向代表风向,箭头的长短代表风力的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11.随海拔的升高( )
A.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C.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 D.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
12.该图所示地点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地区 D.无法判断
(2021·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地理学家假想将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氦气球从地面上升到约25KM的高空,用管道相连,向高空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只为延缓全球气候变暖。下图a、b、c、d表示各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3.根据地理学家的假想,氦气球上升到约25KM的高空大气层属于( )
A.对流层 B.电离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
14.被运输到高空的微粒可以( )
A.增强a辐射 B.减弱对b辐射的吸收 C.增强c辐射 D.增强d辐射
(2021·浙江绍兴·高三阶段练习)辐射平衡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相等时的状况。辐射能量收入和支出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差额为正,反之,差额为负。下图是全球近地面大气辐射密度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从大气受热过程判断,近地面大气直接吸收的各种辐射中最多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面反射
16.结合图示信息,关于全球大气辐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球的大气辐射差额为负值 B.全球大气处于辐射平衡状态
C.两极点的大气辐射差额最大 D.赤道附近大气辐射差额最小
(2020·浙江·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下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18.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
A.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2022·浙江·模拟预测)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覆盖法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透明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其中透明膜、黑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分别是( )
A.增强④过程、减弱②过程 B.减弱③过程、增强④过程
C.减少③的热量损失、减弱②过程 D.增强②过程、减弱③过程
20.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
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 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 D.提高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二、综合题
21.(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下图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2)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3)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22.(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室效应在地球形成以来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将会寒冷无比。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遗过性,而对地球表面辐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又称“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同区域的农牧业生产。
(1)说明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理与过程。
(2)若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强大气环流,试分析导致图中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变化的原因。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甲、乙两地农牧业产量带来的影响。
(4)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做好哪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