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课时精讲17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水解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航】
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以及水解平衡的移动。
2.通过了解盐类水解有关的应用,体会盐类水解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分析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
【知识导图】
一、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盐的性质
相同条件下,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弱碱的碱性越弱,其阳离子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酸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若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
(3)外加酸碱:加酸可抑制弱碱阳离子水解,加碱能抑制弱酸根离子水解。
(4)两种水解离子的相互影响。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两种水解相互促进,使二者水解程度都增大,甚至反应完全。
二、盐类水解的平衡常数
1.水解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能水解的盐在水溶液中达到水解平衡时,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水解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叫水解平衡常数。
2.水解平衡常数(Kh)与电离常数Kw的定量关系
A.弱酸强碱盐,如CH3COONa溶液:CH3COO-+H2OCH3COOH+OH-
Kh=c(CH3COOH)·c(OH-)c(CH3COO-)=c(CH3COOH)·c(OH-)·c(H+)c(CH3COO-)·c(H+)=c(OH-)·c(H+)c(CH3COO-)·c(H+)c(CH3COOH)=KwKa
B.强酸弱碱盐,如NH4Cl溶液:NH4++H2ONH3·H2O+H+
Kh=c(NH3·H2O)·c(H+)c(NH4+)=c(NH3·H2O)·c(H+)·c(OH-)c(NH4+)·c(OH-)=c(H+)·c(OH-)c(NH4+)·c(OH-)c(NH3·H2O)=KwKb
其中Kh为水解平衡常数,Ka(Kb)为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
因而Ka(或Kh)与Kw的定量关系为
(1)Ka·Kh=Kw或Kb·Kh=Kw
(2)CO32-的一级水解平衡常数Kh1=KwKa2;二级的水解平衡常数Kh2=KwKa1
3.水解平衡常数是描述能水解的盐水解平衡的主要参数。它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
原理解释
热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强
加热促进了盐的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泡沫灭火器灭火
Al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了CO2和Al(OH)3,隔绝了可燃物与空气
明矾净水
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净水
物质提纯
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掉部分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
配制FeCl3、FeCl2、SnCl2、AlCl3等溶液时,常将它们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目的是抑制铁离子、亚铁离子、锡离子、铝离子的水解
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铵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的氨气逸出而降低了氮肥肥效
硫化铝、氮化镁的制备
硫化铝、氮化镁在水溶液中剧烈水解,只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才能制得
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如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 c(HCO3-)>c(H+)
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后者碱性强于前者,则碳酸的酸性弱于醋酸
证明某些电解质是弱酸或弱碱
如CH3COONa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显碱性,说明CH3COOH是弱酸
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
如FeCl3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为Fe2O3
盐溶液除锈
如氯化铵溶液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因为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盐溶液蒸干固体产物的判断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Al2(SO4)3(aq)Al2(SO4)3(s)
2.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到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Al(OH)3Al2O3。
3.强碱弱酸盐,如Na2CO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
4.阴、阳离子均易水解,其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固体物质,如NH4Cl、(NH4)2S等。
5.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Ca(HCO3)2、NaHCO3、KMnO4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CO3(CaO);NaHCO3Na2CO3;KMnO4K2MnO4+MnO2。
6.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例如,Na2SO3(aq)Na2SO4(s);FeSO4(aq)Fe2(SO4)3(s)
7.有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蒸干NaClO溶液时,既要考虑ClO-水解,又要考虑HClO分解,所以蒸干NaClO溶液所得固体为NaCl。
【小试牛刀】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水解的盐的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酸碱性越强( )
(2)盐溶液显酸碱性,一定是由水解引起的( )
(3)水解平衡右移,盐的离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 )
(4)NaHCO3和NaHSO4都能促进水的电离( )
(5) 加水稀释FeCl3溶液,的值减小( )
(6)Na2CO3溶液加水稀释,促进水的电离,溶液的碱性增强( )
(7)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
(8)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
(9)改变外界条件后,水解平衡若向右移动,水解程度一定会增大( )
【答案】(1)× (2)× (3)× (4)× (5)√ (6)× (7)× (8) × (9) ×
考点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例1】溶液中FeCl3的水解反应达到平衡:FeCl3+3H2OFe(OH)3+3HCl,若要使FeCl3的水解程度增大,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NaCl固体 B.加入少量水 C.加入FeCl3固体 D.降温
【答案】B
【解析】A项,加入少量NaCl固体,对FeCl3水解平衡无影响,FeCl3的水解程度不变;B项,加入少量水,溶液得以稀释,FeCl3的水解程度增大;C项,加入FeCl3固体,溶液中Fe3+的浓度增大,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FeCl3的水解程度减小;D项,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温,平衡逆向移动,FeCl3的水解程度减小。
【解题技法】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盐的性质
相同条件下,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弱碱的碱性越弱,其阳离子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酸性越强。
(2)外因
①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过程,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②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若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
③外加酸碱:加酸可抑制弱碱阳离子水解,加碱能抑制弱酸根离子水解。
④两种水解离子的相互影响。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两种水解相互促进,使二者水解程度都增大,甚至反应完全。
【对点训练1】在NH4Cl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①Mg;②NH4Cl(固体);③NH4HCO3;④H2O;⑤久置氯水;⑥Cu。能使该溶液的pH增大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在NH4Cl饱和溶液中,由于NH4+水解使该溶液呈酸性。①Mg与溶液中H+反应,使溶液中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②加入NH4Cl固体,NH4Cl的浓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③加入NH4HCO3,其溶液中水解生成的碳酸酸性比盐酸的弱,因此等浓度的NH4HCO3溶液的pH较NH4Cl溶液的大,故往NH4Cl饱和溶液中加入NH4HCO3会使该溶液的pH增大;④加入H2O虽促进NH4+的水解,但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⑤久置氯水呈酸性,且酸性强于NH4Cl溶液,所以加入后溶液的pH减小;⑥Cu对NH4Cl的水解无影响,溶液的pH不变。
考点二 盐类水解的平衡常数
【例2】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c(HCO3-)·c(OH-)c(CO32-)增大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NaOH固体,c(HCO3-)c(CO32-)减小
【答案】A
【解析】水解平衡常数Kh=c(HCO3-)·c(OH-)c(CO32-),Kh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稀释后达平衡,此值不变,A项不正确;通入CO2,会使溶液中OH-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也减小,B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盐的水解吸热,所以平衡常数增大,C项正确;加入OH-,抑制CO32-水解,所以CO32-浓度增大,而HCO3-浓度减小,所以c(HCO3-)c(CO32-)减小,D项正确。
【解题技法】
1.Kh越大,表示相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Kh只受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Kh值增大。
【对点训练2】
一定条件下,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c(CH3COO-)减小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稀释溶液,溶液的pH增大 D.通入少量HCl气体,水解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B
【解析】加入的NaOH会抑制CH3COO-的水解,使c(CH3COO-)增大;升温能促进盐类的水解,c(OH-)增大,溶液的pH增大;虽然稀释能促进水解,但仍以溶液体积增大为主,即c(OH-)减小,溶液的pH也减小;通入的HCl能促进CH3COO-的水解,但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数不变。
考点三 盐类水解的应用
【例3】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CO+H2OHCO+OH-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2O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 制备TiO2纳米粉
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配制SnCl2溶液时应加入稀盐酸抑制SnCl2水解,加入NaOH会促进SnCl2的水解,而发生变质。
【解题技法】
盐类水解的综合应用
1.实验室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例如,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防止Cu2+水解。
2.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例如,Na2CO3溶液不能贮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3.除杂:例如,Mg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MgO,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
4.制备Fe(OH)3胶体: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产生红褐色胶体。
5.加热蒸发某些盐溶液析出固体:例如,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再灼烧,得到Al2O3固体。
6.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例如,Mg放入NH4Cl溶液中会产生氢气。
7.用泡沫灭火器灭火:NaHCO3、Al2(SO4)3两盐溶液混合时,发生双水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泡沫。
8.化肥的合理使用: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K2CO3)混用,因能发生反应放出NH3,降低肥效。
9.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例如,相同浓度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O2>Na2CO3>NaHCO3>NaCl>CuCl2。
【对点训练3】下列应用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能发生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泡沫灭火器中含有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二者混合就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C.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油污
D.可利用碳酸钠与醋酸反应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项,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OH-与玻璃中的SiO2会发生反应;B项,NaHCO3与Al2(SO4)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Al3++3 HCO3-=Al(OH)3↓+3CO2↑;C项,C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能够除去油污;D项与盐类的水解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