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小学出行特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1493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小学出行特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小学出行特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小学出行特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7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设计0引言2022 年 11 月,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对武进区中心城区 4 所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其中,3 所公办小学(湖塘桥实验小学、李公朴小学、星河实验小学)和 1 所民办小学(星辰实验学校),共回收有效问卷7 418份,各学校各年级抽样率大于 40%。同时,收集了 3 所公办小学的学区信息,从大小来看,星河实验小学湖塘桥实验小学李公朴小学;而形状方面,星河实验小学和湖塘桥实验小学为正方形,李公朴小学为条形。1教职工教职工上下班的出行结构见图 1。私家车出行比例较高,公办的私家车出行比例在 50%左右,民办的大于 65%。慢行交通方面,公办的在 40%以上,民办的在30

2、%以内。而公交出行比例均较低,基本小于 5%。2学生2.1接送情况2.1.1接送比例整体上来看(见图 2),年级越高接送比例越低,且均在 50%以上。民办小学的接送比例明显高于公办小学,公办小学中星河实验小学湖塘桥实验小学李公朴小学,这与学区大小刚好成正比,学区越大,接送比例越大,独立上下学比例越低。2.1.2接送方式对接送方式进行分析,如图 3 所示。公交使用率收稿日期:2023-09-07作者简介:徐玥燕(1989),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从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小学出行特征分析徐玥燕(江苏省常州市武进规划勘测设计院,江苏 常州 213000)摘要为了解

3、武进区中心城区小学师生的出行特征,选取了 4 所小学,通过问卷对其进行行为调查(RP)和意向调查(SP),从而定量化分析小学师生的出行结构、接送比例、校车支持度等出行行为和出行意愿,并结合学区范围、上下学安排、办学规模等,提出缓解小学校园内外“占道停车”“交通拥堵”等问题的策略,可以从配建要求提高、办学规模控制、学区划分调整、开通“校园专线”等方面入手。关键词小学;出行特征;出行意愿;出行行为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949(2023)19-0037-03图 1教职工出行结构图 2接送情况2023 年第 4 卷第 19 期38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设计 图 3实际接送方式图

4、 4实际机动车停留方式 图 5实际+潜在机动车停留方式(接)图 6 独立上下学的出行结构很低,不足 2%。民办学校接送主要依赖机动车,其次是非机动车,其他方式总占比 10%左右。公办学校之间的差异明显:李公朴小学的步行使用率较低,应与其条形的学区导致出行距离偏大有关,另外,以非机动车出行为主,考虑与其周边机动车通行条件不充裕有关;湖塘桥实验小学低中年级以非机动车出行为主,高年级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相当;星河实验小学一至三年级以步行为主,四年级至六年级以机动车出行为主。2.1.3接送机动车停留方式(1)实际。接送机动车的停留方式,早晚存在明显差异,如图 4 所示。上学时,多数家长选择即停即走,

5、且年级越高,比例越大;放学时,一半以上的家长选择找位置停好车。(2)实际+潜在(接)。对机动车接送进行意愿调查分析发现(见图 5),放学时,部分机动车选择即停即走是由于车位数量有限,未能找到停车位。若车位充足,85%以上的机动车接送均需要停入车位。2.2独立上下学方式从图 6 可以得出,一至三年级,独立上学的基本上是步行;四年级开始,出现少量非机动车,除了星河实验小学的六年级,其余均在 20%以内;公交的使用比例不超过 10%。总体上来说,独立上下学以步行为主。3应对策略3.1校车根据前面的出行行为分析可以得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比较低。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若能开通“校园专线”“校园定制公交”等

6、,将提升公交吸引力,缓解城市道路拥堵问题1。为此,对武进区校车使用意愿进行调查,发现约 50%的学生或学生家长支持校车使用,而民办学校对校车的支持度高于公办学校(见图 7)。进一步分析发现,选择校车的主要是他人接送的学生,50%以上的他人接送会向校车转移(见图 8)。并且,向校车转移的原接送方式主要为机动车接送和非机动车接送,小汽车转移比例 50%80%,非机动车转移比39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设计3.2其他方面3.2.1学区划分小且方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区大小和形状影响出行方式,学区越小且为方形,独立上学越多,慢行越多。因此,学区划分小且方便,使出行结构更绿色低碳。3.2.2停车配建要提高

7、学校停车配建时,不仅要考虑教职工的停车需求,还需要考虑家长接送的停车需求。另外,学校的出行结构受学区大小、形状、配套设施(例如校车)影响,因此,在确定学校配建规模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2.3办学规模控制好根据调查,4 所学校均存在班级数、学生规模大于规划的超额办学情况,从而致使教职工人数多于预期,机动车停车位的需求也多于建设时的配建要求,造成了校园内部机动车位不够而占用公共空间、公共通道。另外,学生规模的超额,也造成接送时的停车需求增多,增加了交通压力。因此,办学规模控制是缓解交通难题的第一步。4结语该文通过对武进区中心城区 4 所小学师生的行为调查和意向调查发现,学生的接送比例和师生

8、私家车使用比例与学区大小成正比。另外,放学时约有 85%的接送机动车需要进入停车位。此外,学生或学生家长对校车的接受度比较高,50%以上的接送学生会向校车转移,其中,一半以上是私家车接送的学生,因此,校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学区划分小且方、停车配建要提高、办学规模控制好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内外“停车难”“交通堵”“秩序乱”等问题。参考文献1 张志成,黄钰.校车专线缓解沿街学校交通拥堵 N.常州日报,2022-07-08.图 7 校车意愿图 8 校车使用意愿来源图 9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接送的转移占比例 40%70%(见图 9)。那么,家长等待空间可以减少50%,接送机动车停车位可以减少 50%以上,接送非机动车停车位可以减少40%。因此,若能开通“校园专线”“校园定制公交”等,将有利于减少建设成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