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学校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东关小学
设计者
蔡玲
学科(版本)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章节
第四单元第1节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学习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空间意识不强。因此,教学时以动手操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兴趣导入
交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 今天,老师带来几位新朋友和大家认识,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呢?(想)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新朋友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二、系列活动,认识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的名字、特征。
1、 起名字——认识图形的名称
(1)教师出示4种平面图形,问:“你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我们来个小组比赛,看看哪组交的朋友最多?有信心吗?”(有)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同时板书。
2、新朋友的家——面从体来
(1)师:“同学们知道了新朋友的名称,那你知道这些新朋友的家住在哪里吗?我们到哪去找它们呢?”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用手摸着一个面,师问:这个面是什么图形?(长方形)
(2)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身边有没有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长方形,说一说摸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3)你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吗?大家互相说一说,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4)学生汇报
3、给朋友照相——描图形
(1)学生动手操作,怎样把物体上的面移动到纸上,请学生摘除自己喜欢的朋友描一描,比一比谁描得最漂亮。
(2)展示图形(并说一说它们长什么样的?)
4、平面图形的特征
师:“刚才大家想出方法把物体的面移到纸上,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5、小练习(连线)
1、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梳理想法,从而得到各种想法。
1、利用电子白板笔拉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2、利用白板笔拉出相应图形的名称。
学生用白板笔连线
三、找朋友—图形的应用
联系生活体会“面在体上”
1、师:“我们这些朋友(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多了,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作用?”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生汇报
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对学生起到安全的教育。
1、用电子白板笔拉出交通标志牌。
2、用白板笔拉出生活中的图片。
四、游戏激趣 巩固新知
进一步巩固新知,区分平面图形的特征。
这里有几个平面图形它们在捉迷藏呢?请同学们帮它们找一找哪些图形是朋友?
1、 找朋友(连线)
2、 猜图形
3、 连一连
4、 我来画,你来猜
5、 师出示“稻草人”说一说有几个图形?各几个?
6、 出示图形 说一说途中有几个正方形?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用白板笔拉出各种平面图形和名称,学生上前连一连
2、教师出示图形里用白板中的遮盖让学生猜一猜。
3、学生上前画图形,其他学生说图形的名称。
4、教师用白板笔拉出图形,学到做题。
五、联系生活,触类旁通
总结全课
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内以后,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仔细观察,将你看到的图形说给你的爸爸和妈妈听,好吗?
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