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发电机气密试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l.工程概况
1.1工程(系统或设备)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发电机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参数、主要设备构成及结构特点、主要运行布置方式。
1. 2工程量和工期
1.2.1工程量
序号(或图纸号)
名称
重量(Kg)
L
(mm)
B
(mm)
H
(mm)
1.2.2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一般为 天
2. 编制依据.
列出与发电机本体安装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厂家资料、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表格如下。
序号
资料名称
备注
1
发电机设备安装图纸
厂家
2
作业指导书编写导则
1996年版
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996年版
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机篇)》
1996年版
5
《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6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篇)
1998年版
7
其他相关资料
3.作业前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序号
内 容
1
施工前作业指导书编制完,经审批合格。
2
施工前技术资料准备充分,进行技术和安全双交底。
3.2作业人员
3.2.1 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序号
工种
人数
对人员的要求
1
行政负责人
1人
有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管理经验
2
技术负责人
1人
熟悉图纸,有组织能力
3
技术人员
1人
熟悉图纸,有安装经验
4
安监人员
1人
有现场工作经验
5
班组长
1人
有安装经验和现场工作经验
6
专责工
1人
有安装经验和现场工作经验
7
安装工
4人
技术熟练
8
起重工
2人
起重工、吊车司机有上岗证
9
作业人员系统学习图纸、厂家说明书,对发电机的结构、技术要求清楚、明白,施工前经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10
作业人员需经安全教育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能服从指挥,协调一致。
11
以上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3.2.2 作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
序号
作业人
员工种
资格要求
人数
备注
1
技术员
能够审清图纸,领会设计思想,熟悉发电机本体原理和安装技术及相关配套系统的安装技术,懂化学监督规程,掌握技术标准,能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体系要求。
1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2
班组长
熟悉发电机本体施工工艺,管道施工工艺、掌握本体安装技术标准,和达到标准的方法,能有效组织好施工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工,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要求。
2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3
施工人员员
熟练掌握发电机本体安装的技术、工艺要求,熟练使用计量器具,知道施工的质量、安环要求。
8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4
安全员
具有现场工作经验,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并妥善处理,熟悉安全管理规定,有安全员上岗证书 。
1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5
质量员
掌握发电机本体安装及管道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懂得施工工艺,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严把质量关,懂得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知识,懂得金属监督规程。
1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6
焊工
具有焊工操作证,消防证,焊工技术等级证
3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7
起重人员
具备起重专业范围内知识,具有2年以上大型设备吊装的经验,持证上岗
3
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
3.3所需工机具和仪器仪表的规格及准确度
序号
工机具/仪器仪表
型号
规格/精度
数量
备注
1
2
…
注:以上所列工机具均需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方可使用.
3.4材料和设备
施工用消耗性材料准备齐全(煤油、汽油、砂轮片、钢丝等)
3.5安全器具
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劳保用品齐全,用具齐全,消防器具齐全
安全防护设施布置完好
序号
名称
型号
规格/精度
数量
备注
1
2
…
3.6工序交接
3.7其它
序号
内容
责任单位
备注
1
2
3
4
…
4. 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4.1施工方案
试验前,发电机定子本体设备及管道与外部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密封油系统可投入正式运行,然后从发电机气体控制装置向发电机内充入3bar压力的干燥洁净的空气,用肥皂水对设备及系统内所有法兰、阀门、管件和各连接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泄漏,泄压后进行处理,然后再升压进行试验,最终要求24小时内系统气体压降应小于0.03bar。
4.2 作业程序
以上工序安排可根据设备到货情况和厂家对具体设备的要求做适当调整
4.3作业方法和内容
4.3.1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严密性试验
序号
作业内容
1
氢冷发电机充有氢气,发电机中的氢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氢气比空气轻,所以氢气容易泄露,因此定子机架,气体管道和其它气体控制设备应该有足够的气密性。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泄露,氢气的消耗会增加,如果大量氢气泄露,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
有两种方法组合使用,一种是压缩空气注入发电机,在外部涂肥皂水;另一种方法是在压缩空气中加入少量氟里昂气体,使用卤素检测仪检测。
3
需要准备的物品有:卤素检测仪、氟里昂气体、空气软管、肥皂水、刷子、灯泡等。
4
确保气体和油的管道正确;确保密封油设备的阀门、自动5油压调节阀、密封油泵的操作正确。把密封油的差压设定到0.2-0.35kg/cm2。
5
通过气体干燥器的空气注入阀注入压缩空气,控制空气供应量。内部的压力在发电机最大工作压力以内。
6
在内部压力提高时,应注意密封油设备的下列情况:A、当内部压力升高时,密封油压力升高,它与内部压力的差压几乎保持恒定。这种情况表明自动油压调节阀的运行处于良好状态;B、当内部压力0.2kg/cm2时,浮子收集器中的浮子阀关闭,油位计玻璃管中的油位居于中间位置。如果油位不升高或降到油位计的底部,说明浮子阀出了故障。
7
还要仔细检查密封放油槽中油位的升高,密封油装置的故障以及过度的漏气。
8
当内部压力达到指定值时,停止供给压缩空气,立即开始检测,待检查点如下:
1、端支架,缸体配件,螺栓,定位零件,端支架配件;
2、氢气冷却器固定件;
3、密封圈缸体固定件,螺栓定位配件;
4、衬套内部固定件;
5、人孔;
6、转子滑环;
7、探测线圈引线和继电器引线;
8、气体干燥器,油位升高报警发送器,漏水报警发送器,浮子压力表;
9、氢气控制屏中的变送器,干燥器,压力表,阀门;
10、管道法兰,焊接零件,阀门法兰,轴封;
如果确认有泄露点,应采取纠正措施。在所有的泄露点修补之后再次进行检漏试验,在发电机重新注入压缩空气。
9
如果有的地方不容易修补(滑环、衬套、冷却器等),迅速把情况通知上级有关部门,以便尽早采取必要的措施。
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一、密封瓦安装
1
发电机密封瓦安装质量较低
1)检查发电机密封瓦座水平结合面应接触严密,2)密封瓦座与密封瓦涂色检查要接触均匀,3)各配合面光洁,油室、油孔清洁畅通,无杂物
二、发电机端盖安装
1
油档间隙超标
各油档间隙调整必须达到厂家要求
三、管道密封
1
管道密封性能差
氢、二氧化碳管道安装结束后,未与发电机本体相联,管道单独进行风压试验,确保管道密封可靠
5.3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
序号
控制点设置
控制单位及方式
班组
工地
项目部
监理
1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严密性试验
*
*
*
W
2
发电机整体严密性试验
*
*
*
W
R—记录确认点 H——停工待检点 S——连续监视监护 W--见证点
5.4质量标准及要求
主要执行如下标准:
序号
内容
达到的标准
1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篇 1998年版)中相关内容
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中相关内容
3
厂家技术资料及要求标准等
4
针对工程的特殊要求或标准
5
注:以上标准不统一时取较高标准或经有关单位商定解决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 作业的安全要求
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表内容见附录
6.2环境条件
序号
环境条件
要 求
1
场地通道
场地平整、整洁,工完料净场地清
2
安全设施
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封闭的苫布棚。
3
在施工现场照明不足
在每个作业点安装充足的照明灯具并能正常投入使用。
4
施工中废弃物不集中回收
施工中废弃物集及时清理,不得乱扔乱抛,并集中回收到指定存放处。
7.附录:
7.1监理要点:
序号
内容
对监理要求
1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前经审批
2
开工报告
施工前经审批
3
施工图纸会审
监理主持或参加
4
重要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前经审批
5
重要项目施工交底
监理主持或参加
6
设备管件等进厂合格证等齐全
检查
7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严密性试验
W
8
发电机整体严密性试验
W
R记录确认、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连续监视监护
7.2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风 险 控 制 表
项目名称:发电机气密试验 第 1 页 共 2 页
序号
危险源描述
控制对策
控制
办法
实际施工状态
实施负责人
时间
1
防护栏杆
按《防护栏杆检查验收表》控制
R
2
孔洞盖板
按《孔洞盖板检查验收表》控制
R
3
脚手架使用
按《脚手架检查验收表》控制
R
4
防火、防爆检查
按《防火防爆检查验收表》控制
R
5
钢丝绳使用
按《钢丝绳检查验收表》控制
R
6
照明的使用
按《照明安全检查验收表》控制
R
7
电动工器具使用
按《电动工器具安全检查验收表》控制
R
8
安全网使用
按《安全网检查验收表》控制
R
9
高处作业
按《高处作业检查验收表》控制
R
10
电焊机使用
按《电焊机检查验收表》控制
R
11
施工场地
无影响施工的杂物
R
12
无易燃易爆危险品,无有毒物品
R
13
施工场地
有足够的消防设施
R
14
施工人员
安全保护用品佩带齐全
R
15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R
16
施工人员状态
统一穿工作服、身体状况良好,安全防护用品佩带齐全,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17
孔洞、沟道摔伤
设盖板、围栏
18
施工光线不足
接设足够的临时照明。
19
垂直交叉作业层间未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措施
垂直交叉作业层间用脚手板隔离
20
交叉施工时上下抛掷物料
严禁上下抛掷
21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由班组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
22
攀登脚手架
禁止在脚手架上攀走,架设上下爬梯
23
砂轮机无防护罩,砂轮片有缺损,裂纹
用前检查,转动部分加防护罩,使用合格的砂轮片
24
电动工具漏电
加漏电保护器、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25
施工结束
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R
控制办法:R为记录确认点 W为见证点 H为停工点 S为连续监视监护
控制级别:一级为班组 二级为专业公司或项目组 三级为安监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