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9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
建筑设计知识试题
001.近年来,我国建筑界和建设部重申的“建筑方针”是指:
A.实用、经济、美观 B.安全、实用、绿色
C.节能、生态、环保 D.安全、舒适、高效
提示:我国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改革开放后重申时,去掉了“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几个字。
答案:A
002.国际建筑师协会(UIA)199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大会的主题是:
A.21世纪的人居环境 B.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
C.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D.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学
提示:见《曙光》纪念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所作的主题报告题为《世纪之交 展望建筑学的未来》,可见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
答案:B
003.在我国,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包括四个二级学科,其中两个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另外两个是:
A.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B.建筑技术科学、环境艺术设计
C.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
D.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提示:根据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编号0813)下设4个二级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编号0813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编号081302)、城市规划与设计(编号081303)、建筑技术科学(编号081304)。
答案:C
004.下图所示两座北京新建筑分别是:
A.国家体育馆和国家大剧院
B.由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保罗·安德鲁设计的
C.由瑞士建筑师和法国建筑师设计的
D.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馆
提示:左图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设计方案是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提出的;左图是北京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提出的;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建筑家,不是“鸟巢”的设计人。
答案:C
005.提出“坚固、适用、美观”建筑三原则的是:
A.古希腊的维特鲁威
B.古罗马的维特鲁威
C.《建筑十书》的作者亚力斯多德
D.《建筑四书》的作者阿尔伯蒂
提示: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3页,第二版卷首语,古罗马的维特鲁威提出“坚固、适用、美观”建筑三原则。
答案:B
006.下图是勒·柯布西埃提出的模距图,图中所列数字之间含有两个数学关系,它们是:
A.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 B.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数列
C.等比数列、黄金分割 D.调和数列、黄金分割
提示:参见《建筑空间组合论》第40页,勒•柯布西埃提出的模距图中所列数字之间含有调和数列、黄金分割两个数学关系。
答案:D
007.“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出自:
A.老子《道德经》 B.孔子《论语》
C.墨子《墨经》 D.周文王《周易》
提示: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被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引用,以说明建筑实体与空间的辩证关系。我国不少建筑学院以此作为建筑空间理论的经典教材内容。
答案:A
008.关于“黄金分割”,下面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A.古希腊的欧几里德提出,b:a=0.618
B.文艺复兴时期的帕拉第奥提出,b:a=(a-b):(a+b)
C.古罗马的《建筑十书》提出,a:(a+b)=(a-b):b
D.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a:b=1.618
提示:见《建筑空间组合论》39~40页,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黄金分割”,认为最理想的长方形的长宽比是1.618:1。
答案:D
009.“古希腊建筑的柱子相对粗壮,中国传统建筑的柱子相对细长”这句话,不能作为下列哪一项陈述的示例?
A.不能仅从形式本身来判别怎样的比例才能产生美的效果
B.古希腊崇尚人体美,中国传统是儒家思想主导
C.应当各自有合乎材料特性的比例关系
D.良好的比例一定要正确反映事物内部的逻辑性
提示:参见《建筑空间组合论》40页,古希腊建筑的柱子相对粗壮,中国传统建筑的柱子相对细长,有着各自合乎材料特性的比例关系。而与古希腊崇尚人体美,中国传统是儒家思想主导无关。
答案:B
010.“建筑构图”的含义是:
A.建筑的一种图式
B.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总和
C.建筑表现图画面的布局形式
D.建筑物各个部分的组合形式及其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提示:参见《建筑空间组合论》84~85页。无论1924年出版的《建筑构图原理》,还是1952年出版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一书的《建筑构图原理》分册,书中讨论的“建筑构图”讲的都是建筑形式美的法则——也可以说是建筑物各个部分的组合形式及其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答案:D
011.我国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下列哪一种建筑与结构体系的选择是正确的?
A.一般低层中小型公共建筑常采用钢木结构体系
B.一般多层公共建筑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C.古代或现代仿古的公共建筑常采用砖石结构体系
D.一般体育馆建筑常采用混合结构体系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94~96页。目前我国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一般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答案:B
012.下列关于建筑疏散设计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低层建筑考虑平面疏散,高层建筑考虑垂直疏散
B.疏散设计是指建筑物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的设计
C.疏散设计是以功能要求疏散作为出发点的
D.有大流量的人流集散主要依靠自动扶梯
提示:高层建筑也要考虑平面疏散;疏散设计及要考虑平时的功能要求疏散,也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自动扶梯不能用作火灾时的紧急疏散口。
答案:B
013.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若想要得到亲切、细腻的建筑空间尺度感觉,通常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手法?
A.增加建筑空间由近及远的层次
B.加强建筑装饰和色彩处理
C.对大空间加以细分
D.增加和人体相关的建筑细部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68页,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若想要得到亲切、细腻的建筑空间尺度感觉,可增加和人体相关的建筑细部。
答案:D
014.火车站和影剧院都有大量的人流集散,但二者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
A.火车站人流集散具有连续性,影剧院人流集散具有集中性
B.火车站人流集散具有随机性,影剧院人流集散具有可预计性
C.火车站出入人流分别设出入口,影剧院出入人流共用出入口
D.火车站设大广场,影剧院设停车场
提示: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9页,影剧院人流集散具有集中性;而火车站人流集散具有连续性。这是这两类建筑主要的不同之处。
答案:A
015.下图所示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例子,从左到右分别是:
A.堪培拉国家行政中心、多伦多市政厅
B.巴西利亚行政中心、蒙特利尔市政厅
C.巴西利亚行政中心、多伦多市政厅
D.堪培拉国家行政中心、蒙特利尔市政厅
提示: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24~25页,左到右分别是巴西利亚行政中心、多伦多市政厅。
答案:C
016.超高层办公楼常采用塔式,主要原因在于:
A.垂直交通的要求 B.自然通风和采光上的需要
C.外观造型上的需要 D.抵抗风荷载的要求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31页,风荷载是影响超高层建筑体型选择的主要因素,超高层办公楼采用塔式主要出于抵抗风荷载的要求。
答案:D
017.下列图示三个展览馆的展览空间组合的类型,从左到右分别是:
A.串联式,走道式,放射兼串联式
B.放射式,串联式,放射兼串联式
C.串联式,走道式,综合大厅式
D.放射式,串联式,走道式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22、123、124页。从左到右分别是放射式,串联式,放射兼串联式。
答案:B
018.体育馆、剧场、音乐厅建筑的空间组合的基本特征是:
A.有升起的地面和空间的穿插
B.由大型功能空间和围绕其服务性空间组成
C.有表演空间和与其相对的观看空间
D.有单层观演空间和多层服务性空间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26页,这类建筑一般设有大型的空间作为组合的中心,围绕大型空间布置服务性空间。
答案:B
019.下图所示两个著名的高层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
A.米兰的派瑞利大厦、纽约的利华大厦
B.米兰的派瑞利大厦、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C.纽约的联合国大厦、纽约的利华大厦
D.芝加哥内地钢铁公司大楼、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33、134页,左到右分别是米兰的派瑞利大厦、纽约的利华大厦。
答案:A
020.关于走道式布局的陈述,下列哪一条是不确切的?
A.走道式布局常用于有大量使用性质相同的小房间的公共建筑
B.走道式布局主要用于低层的普通公共建筑
C.走道式布局主要有外廊式和内廊式
D.在内廊式布局中,常把楼梯间、卫生间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一侧
提示:参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114~115页,走道式布局并非主要用于低层的普通公共建筑,多层、甚至高层公共建筑也多有应用。
答案:B
021.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最常用下列哪种手段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
Ⅰ.人流分析图 Ⅱ.平面网格图
Ⅲ.功能关系图 Ⅳ.结构布置图
A.、Ⅳ B. Ⅱ、Ⅲ
C.Ⅱ、Ⅳ D.Ⅰ、Ⅲ
提示: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最常用人流分析图和来分析和功能关系图来确定空间关系。
答案:D
022.联合国人居大会和我国政府配合联合国发布的“21世纪议程”提出:
A.人类住区发展行动计划 B.小康住宅建设目标
C.人人有适宜的住宅 D.中国2l世纪议程
提示: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发布《人居议程》的两大主题是:“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1994《中国21世纪议程》也提出“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住房”的目标。
答案:C
023.我国政府提出的城镇居民住房建设目标是:
A.到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都有一处使用功能基本齐全的住宅
B.到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都有一处使用功能基本齐全的住宅
C.到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5m2
D.到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m2
提示:1994《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到2010年全国城镇每户居民都有一处使用功能基本齐全的住宅,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m2。
答案:B
024.人对居住环境的共同心理需求除了安全感、私密性外,还有:
A.灵活性、开敞性 B.领域感、封闭性
C.邻里交往、自然回归性 D.宗教精神性、情趣和意境
提示:参见《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8页,人对居住环境的共同心理需求除了安全感、私密性外,还有邻里交往、自然回归性。
答案:C
025.住宅户内功能分区是指:
A.将居住、工作和交通空间分区
B.将使用空间和辅助空间分区
C.实行“公私分区”、“动静分区”、“系统分区”
D.实行“生理分区”、“功能分区”、“内外分区”
提示:参见《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22页。住宅户内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公私分区、动静分区和管道系统的洁污分区三部分概念。
答案:C
026.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南向外窗的有效而简单的遮阳方式是:
A.水平式 B.垂直式
C.综合式 D.挡板式
提示:参见《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177页,水平式遮阳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南向外窗。
答案:A
027.各住户的日照和通风具有均好性,且便于规划道路与管网、方便施工。此种住宅组团布局方式是:
A.院落式 B. 周边式
C.点群式 D.行列式
提示:参见《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304页,行列式布局使各住户的日照和通风具有均好性,且便于规划道路与管网、方便施工。
答案:D
028.在较长时间看了红色的物体后看白色的墙面,会感到墙面带有:
A.红色 B.橙色
C.灰色 D.绿色
提示:见《建筑设计资料集•1》第43页“对比现象”:在注视甲色20~30秒后,迅速移视乙色时,感觉乙色带有甲色的补色。在较长时间看了红色的物体后看白色的墙面,会感到墙面带有绿色。
答案:D
029.室内铺地的刚性板(块)材的尺寸通常比室外的大,其原因在于:
A.室内装修水准要比室外高
B.室外空间比室内空间开敞
C.室内外地面荷载和气候条件的不同
D.室内外的施工水准不同
提示:室内铺地的刚性板(块)材所承受的地面荷载比室外的小,所处的环境气候条件也没有室外恶劣,因而尺寸可以比室外的大。
答案:C
030.白色和黑色在色彩应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黑色可将相邻的色彩衬托得更加鲜艳
B.白色和其他色彩调和,会使其他色调变暖
C.任何色彩在白色背景下都会提高彩度
D.白色和金色是暖色,黑色和银色是冷色
提示:见《建筑设计资料集•1》第43页“彩度对比”:两个强弱不同的色彩并列时,强的更强,弱的更弱。黑色彩度最弱,故能将相邻的色彩衬托得更加鲜艳。
答案:A
031.有集中空调的大型开敞式办公室室内设计中,下列哪种处理手法是适当的?
A.适当降低吊顶高度,并做成吸声吊顶
B.分隔个人办公区域的隔板高度应相当予人的身高(平均值)
C.空调噪声要小于40dB(A),以保证办公室安静
D.采用大面积发光顶棚的人工照明,以满足办公要求
提示:在有集中空调的大型开敞式办公室的室内设计中,适当降低吊顶高度,并做成吸声吊顶有利于空调节能和控制环境噪声。
答案:A
032.室内设计中对于人体尺寸统计数据的应用,下列哪一项陈述是不适当的?
A.楼梯通行净空高度按人体身高幅度上限值来考虑
B.楼梯踏步的高度按人体尺寸统计数据平均值来考虑
C.厨房家具高度按女子人体尺寸下限值来考虑
D.栏杆间距净空按人体尺寸下限值来考虑
提示:见《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6.6.3.4条,少年儿童活动场所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这是为防止人身坠落,按儿童身体尺寸值来考虑的。
答案:D
033.公共建筑室内,在不可能增加面积、扩大空间和减少人员的前提下,以下哪一种设计手法具有可以减少拥挤感的效果?
A.提高室内照明的照度
B.增加出入口的数量
C.减少空间划分
D.处于视平线上下的墙面不宜过分装饰
提示:参见《环境心理学》第94、258页,产生拥挤感的重要原因是“信息超载”,处于视平线上下的墙面不作过分装饰是减少公共建筑室内拥挤感的方法之一。
答案:D
034.“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含义是:
A.在全世界范围内,使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发展
B.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发展经济
C.在地球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持世界经济持久发展
D.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提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答案:D
035.“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发表于:
A.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东京会议
B.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C.1997年联合国在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的同时
D.1984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成立之时
提示: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答案:B
036.以下全部是可再生能源的一项是:
A.太阳能、风能、核电 B.地热能、风能、水电
C.太阳能、生物质能、化石能 D.氢能、化石能、潮汐能
提示: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2.0.3条 ,可再生能源系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答案:B
037.下列关于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论述中,何者是不妥的?
A.蕴藏量最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B.覆盖面最广,任何地区都有开发利用价值
C.污染性最小
D.安全性最佳
提示:参见《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第26页,太阳能并非任何地区都有开发利用价值,日照时数过低的地区不具备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价值。
答案:B
038.从“全生命周期”看,下列建筑材料哪一项全部是“绿色建材”?
A.钢材、木材 B.钢材、混凝土
C.混凝土、粘土砖 D.木材、粘土砖
提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2.0.5、2.0.6条解释,可再利用材料(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是“绿色建材”。因此,钢材、木材是“绿色建材”,混凝土、粘土砖则不是“绿色建材”。
答案:A
039.“绿色建筑”是指:
A.生态环保的建筑 B.安全健康的建筑
C.绿化环境很好的建筑 D.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
提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2.0.1条解释,“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而也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
答案:D
101.我国现阶段所提出的建筑节能50%或65%的目标,主要是指下列哪项?
A.建材生产能耗 B.建筑物建造能耗
C.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D.建筑物废弃处置能耗
提示:我国现阶段所提出的建筑节能目标主要是针对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而设定的。
答案:C
102.以下哪项不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适用范围内?
A.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十层住宅
B.十层以上的办公建筑
C.单层主体建筑高度为34m的剧院
D.十层塔式住宅
提示: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4 条,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
答案:C
103.高层建筑无窗槛墙的建筑幕墙按规范规定在每层楼板外沿应设置:
A.不燃烧体或防火玻璃裙墙,耐火极限≮1.OOh,高度≮0.60m
B.不燃烧体裙墙,耐火极限≮0.90h,高度≮O.90m
C.不燃烧体或防火玻璃裙墙,耐火极限≮1.OOh,高度≮0.80m
D.防火玻璃裙墙,防火玻璃,耐火极限≮0.50h,高度≮O.80m
提示: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0.8.2 条,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0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答案:C
104.下列哪类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
A.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普通办公建筑
B.十八层的塔式住宅
C.十层通廊式住宅
D.十六层单元式住宅
提示: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2.1 条,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6.2.3.3条,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6.2.4条,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答案:B
10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规范中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的规定?
A.一类公共建筑
B.塔式住宅
C.十层及十层以上单元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D.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公共建筑
提示: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 条,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答案:C
106.下列哪类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A.三层的旅馆 B.四层的办公建筑
C.二层的幼儿园 D.三层的中学教学楼
提示: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5 条,旅馆不问层数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答案:A
107.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何等级门窗?
A.甲级防火门窗 B.乙级防火门窗
C.甲级防火门,乙级防火窗 D.乙级防火门,甲级防火窗
提示: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5 条,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答案:A
108.除住宅外,多层建筑内的厨房隔墙耐火极限及隔墙上防火门窗等级分别是:
A.≮1.00h,乙级 B.≮1.50h,乙级
C.≮2.00h,乙级 D.≮2.50h,甲级
提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3规定,除住宅外,其它建筑内的厨房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
答案:C
109.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超过以下哪项时宜设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A.18m B.24m
C.30m D.36m
提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3.2规定,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答案:B
110.根据现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汽车库防火分类是按:
A.面积大小分为三类 B.停车数量分为四类
C.建筑层数分为三类 D.停车方式分为四类
提示:《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3.0.1条规定,汽车库的防火分类应按停车数量分为四类。
答案:B
111.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为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的:
A.50% B.65%
C.85% D.100%
提示:《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5.1.1条规定,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一般规定值减少35%。
答案:B
112.人防地下室的防火分区至防烟楼梯间或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
A.乙级防火门 B.前室,门为乙级防火门
C.前室,门为甲级防火门 D.甲级防火门
提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2.5.4 条规定,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人口处应设置前室,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答案:C
113.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要求,下列何种管道可穿过人防围护结构?
A.雨水管,公称直径150mm B.生活污水管,公称直径150mm
C.消防水管,公称直径100mm D.给水管,公称直径160mm
提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3.1.6条规定,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2 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
答案:C
114.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层数为九层,按规范规定人员掩蔽工程每个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应:
A.2000m2 B. 1500m2
C.1200m2 D. 1000m2
提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3.2.6条规定,上部建筑层数为九层的防空地下室人员掩蔽工程每个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应≤2000m2。
答案:A
115.防空地下室战时人员出入口通道,按规范规定最小净宽和最小净高分别应为:
A.1.80m,2.50m B.1.50m,2.20m
C.1.30m,2.10m D.1.20m,2.00m
提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3.3.5条规定,防空地下室战时人员出入口通道最小净宽和最小净高分别应为1.50m,2.20m。
答案:B
116.防空地下室一等人员掩蔽所主要出入口的人防门数量应为:
A.防护密闭门2道,密闭门1道 B.防护密闭门1道,密闭门l道
C.防护密闭门2道,密闭门2道 D.防护密闭门1道,密闭门2道
提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3.3.6条规定,防空地下室一等人员掩蔽所主要出入口的人防门数量应为防护密闭门1道,密闭门2道。
答案:D
117.通至防空地下室的电梯必须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哪个部位?
A.防护密闭区外 B.掩蔽区外
C.密闭通道内 D.防毒通道内
提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3.3.26 当电梯通至地下室时,电梯必须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区以外。
答案:A
118.防空地下室的装修,下列何者不符合规范要求?
A.防空地下室设置吊顶时,应采用轻质龙骨,饰面板材方便拆卸
B.防空地下室顶板应抹灰
C.防毒通道的地面和墙面应平整光洁
D.滤毒室、扩散室地面和墙面应易于清洗
提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3.9.3 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
答案:B
119.新建住宅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
A.25% B.30%
C.35% D.40%
提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7.0.2.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答案:B
120.下列厕所、盥洗室的布置何者不符合规范要求?
A.住宅厕所布置在门厅上方
B.酒店客房厕所的下方为餐厅包间的厕所
C.本套住宅内,起居室上层布置厕所
D.商场餐厅上层布置盥洗室
提示:《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6.5.1条规定,建筑物的厕所、盥洗室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上层;但可布置在本套住宅起居室的上层。
答案:D
121.下列不属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的是:
A.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B.在建设过程中尽量维持原有场地地形地貌
C.在建设过程中的地基改造
D.严格控制玻璃幕墙的反射系数
提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3.2.1条,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没有涉及在建设过程中的地基改造问题。
答案:C
122.民用建筑工程中,哪种室内材料要控制游离甲醛的含量?
A.陶瓷地砖 B.石膏板
C.吊顶用矿棉板 D.胶合板
提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第3.2.1条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
答案:D
12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中,下列不属于指标选项的是:
A.一般项 B.优选项
C.创新项 D.控制项
提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3.2.1条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没有创新项。
答案:C
124.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和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分别为:
A.≮1.05m,≯0.10m B.≮1.10m,≯0.11m
C.≮0.90m,≯0.15m D.≮1.00m,≯0.10m
提示:见《住宅设计规范》第3.7.2、3.7.3条,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答案:B
125.下列住宅公共出入口,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A.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有公共出入口
B.住宅和底层商店不能共用一个出入口
C.塔式住宅均应有两个出入口
D.位于外廊下部的住宅公共出入口,采取了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提示:见《住宅建筑规范》第9.5.1条,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否则可以只设一个出入口。
答案:C
126.中小学校的教室和合班教室门洞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A.950mm,1200mm B.1100mm,1400mm
C.1000mm,1500mm D.900mm,1400mm
提示:《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6.4.1条规定,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
答案:C
127.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居住建筑中,当公用走廊地面有高差时,下列哪项做法符合规范规定?
A.设置坡道并设明显标志
B.设置宽台阶,踏步高度降为0.10m
C.设置台阶,并设明显标志
D.设沿墙扶手,并设明显标志
提示:《《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第4.3.6条规定, 公用走廊地面有高差时,应设置坡道并应设明显标志。
答案:A
128.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下列建筑气候分区正确的是:
A.严寒地区A区、严寒地区B区、寒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
B.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地区
C.寒带地区、温带地区、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
D.冬季采暖地区、冬季不采暖地区
提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2.1条,我国的建筑气候分为严寒地区A区、严寒地区B区、寒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等5区。
答案:A
129.根据节能要求,公共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应为:
A.≮室内地面面积的10% B.≮外墙面积的15%
C.≮外窗面积的30% D.≮外窗面积的40%
提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2.8条,公共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
答案:C
130.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后与节能设计前相比总能耗应减少:
A.60% B.55%
C.50% D.40%
提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1.0.3条, 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
答案:C
131.寒冷地区外窗的传热系数限值与何者有关?
A.与朝向和建筑高度有关 B.与外窗的构造和材料有关
C.与外墙材料和立面形式有关 D.与窗墙面积比和体形系数有关
提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4.2.2.3,寒冷地区外窗的传热系数限值与窗墙面积比和体形系数有关。
答案:D
132.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
A.室内设计温度 B.室内空气最低温度
C.室内采暖平均温度 D.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提示: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2.3 条,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答案:D
133.公共建筑要控制传热系数的部位除外墙、屋面、外窗外还应包括:
A.采暖楼梯间隔墙 B.阳台栏板
C.底面为室外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D.室内走道隔墙
提示: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2.2 条,公共建筑要控制传热系数的部位除外墙、屋面、外窗外还应包括底面为室外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答案:C
134.按建筑物无障碍功能要求,所示坡度何者正确?
A.有台阶的建筑入口,其坡道的最大坡度为1:10
B.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其坡道的最大坡度为l:20
C.室内走道的最大坡度为1:10
D.室外通道的最大坡度为1:15
提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2.4条规定,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其坡道的最大坡度为l:20。
答案:B
135.大型公共建筑室内无障碍走道,轮椅通行的最小宽度是:
A.1.80m B.1.70m
C.1.50m D.1.30m
提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3.1条规定,大型公共建筑室内无障碍走道,轮椅通行的最小宽度是1.80m。
答案:A
136.公共厕所内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
A.1.60m×1.60m B.1.70m×1.50m
C.1.90m×1.50m D.1.80m×1.40m
提示:见《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8.1条,新建公共厕所中供残疾人使用厕位的最小尺寸为1800mm×1400mm。
答案:D
137.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无障碍入口平台宽度:
A.≮2.20m B.≮2.00m
C.≮1.80m D.≮1.60m
提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7.1.3条规定,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无障碍入口平台宽度≮2.00m。
答案:B
138.按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下列何者不正确?
A.当电影院建在综合功能的建筑物内时,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
B.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下观众厅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C.观众厅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
D.观众厅疏散门严禁采用卷帘门
提示:《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6.1.9条规定, 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上观众厅和面积大于50m2的地下观众厅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答案:B
139.电影院建筑的观众厅外设有防滑措施的疏散走道坡度应:
A.≯1:6 B.≯1:8
C.≯1:lO D.≯1:2
提示:《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6.2.4条规定,观众厅外的疏散走道室内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8,并应有防滑措施。
答案:B
140.电影院观众厅隔声门的隔声量应:
A.≮25dB B.≮30dB
C.≮35dB D.≮40dB
提示:《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5.3.6条规定,观众厅隔声门的隔声量不应小于35dB。
答案:C
141.办公建筑电梯最少设置数量取决于:
A.建筑高度 B.建筑面积
C.建筑投资 D.建筑布局
提示:《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4.1.4条规定,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
答案:B
142.一类办公建筑办公室净高为:
A.≮2.60m B.≮2.70m
C.≮2.90m D.≮3.00m
提示:《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4.1.11条规定,一类办公建筑办公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70m。
答案:B
143.公寓式办公楼的厨房应为:
A.无直接采光有机械通风时使用燃气的厨房
B.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时使用燃气的厨房
C.不靠外墙电炊式厨房
D.与普通住宅要求完全相同的厨房
提示:《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4.2.3.3条规定, 使用燃气的公寓式办公楼的厨房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答案:B
144.办公建筑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
A.≯40m B.≯30m
C.≯25m D.≯20m
提示:《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5.0.2条规定,办公建筑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答案:B
145.办公建筑的公用厕所距离最远工作点应:
A.≯30m B.≯40m
C.≯50m D.≯60m
提示:《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4.3.6条规定,公用厕所距离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50m。
答案:C
146.住宅卧室、起居室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应做到:
A.1/4面积的室内净高≮2.10m B.1/3面积的室内净高≮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