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内容评价标准(参考)
根据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评价标准》,本次期中教学检查的整体设计评价标准如下:
1.课程能力目标及训练项目设计: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对该门课程的各项目标要有全面、概括性描述。特别是其中的能力目标,描述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可检验。在“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中,课程能力目标中的每项能力,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任务进行训练,并反映在“进度表”中。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主要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经验,而是来自学生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工。
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时要区分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2.课程知识目标和认知过程设计:知识目标明确,主要的支撑知识应体现“必须、够用”原则,突出知识为项目服务,为项目所用。
认知过程设计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项目(任务)完成之后要有应用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提升。
3.课程内容进度表设计: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力与知识)覆盖面、内容编排结构、学时分配合理。每单元课程内容翔实、信息量足够大,整门课程顺序以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小、中、大项目编排合理,台阶合适,项目效果递进。不能按教材章节设计,也不能按知识点设计。每一次课的能力目标与该单元课教案中的能力目标相衔接。能从进度表中看出整门课程的上课步骤、设计思路。
4. 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利于“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根据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训练的组织形式,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渗透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渗透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由多名教师联合教学的课程,教师分工协作,指导任务明确,组织安排合理。教师应主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教学,不是主要按照“知识逻辑推导法”的思路组织教学。
5.考核方案设计: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考核项目应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在能力考核中要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核。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对每个学生必须有单独考核的内容。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的运用”的考核为主,主要不是考知识本身。考核安排应在进度表中体现。
6.教学资料组织设计:教材选用要体现高职特色,提倡使用按工作过程重构知识体系、项目编制符合工作逻辑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自编教材、讲义。选用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适合项目训练使用。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单元设计内容评价标准(参考)
根据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评价标准》,本次期中教学检查的单元设计内容评价标准如下:
1.课程能力目标设计:无、有、明确/过大、适中、过简/抽象、可检验。
2.能力实训任务设计:无/有/数量合适。
3.能力训练过程设计:课程实训条件准备充分,设计合理,台阶合适、小步快进。会行动引导。
4.知识目标设计:知识围绕应用展开,应用之后归纳成以应用为主线的系统。
5.专业导向设计:内容充实,实例、实训、实验等。
6.一体化设计:实训、知识、理论内容在本次课中的一体化安排。
7.认知过程设计: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精确、由定性到定量、由感性到理性。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过程会有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是照本宣科。
8.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利于学习、训练;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利于体现职业氛围,融合职业素质的熏陶和养成训练。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内容评分表
(2011--2012学年 第二学期)
二级学院(系):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整体设计评分50%
单元设计评价50%
合计
评委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