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15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1、最新考纲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2)DNA分子的复制(Ⅱ)
(3)基因概念(Ⅱ)
2、最近考情
2018·全国卷Ⅰ(2)
生命观念 DNA结构决定其功能
科学思维 建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复制过程
科学探究 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生命观念】
【基础知识梳理】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遵循以下原则: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2.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多样性:具有n个碱基对的DNA具有4n 种碱基对排列顺序。
(2)特异性:每种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稳定性:两条主链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不变,碱基配对方式不变等。
3.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A+G=T+C。
(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A+T)/(G+C)=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A+T)/(G+C)=m。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a,则在其互补链中(A+G)/(T+C)=1/a,而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1。
【核心考点突破】
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
(2)
(3)
1. 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 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 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答案】B
【解析】
【详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DNA分子中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DNA分子中大多数的脱氧核糖连接两个磷酸,B错误;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碱基、1分子磷酸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因此DNA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正确;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二者数量相同,因此如果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D正确.
2.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32.9%,17.1% B. 31.3%,18.7%
C. 18.7%,31.3% D. 17.1%,32.9%
【答案】B
【解析】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配对的碱基之和在一条链中与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例是相同的,已知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则一条链上G与C之和占一条链全部碱基总数的35.8%,一条链上A和T占一条链碱基总数的64.2%,又知其中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因此,一条链中A、T、C、G的比例分别为31.3%、32.9%、17.1%和18.7%,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它的互补链中T、C的比例分别为31.3%、18.7%。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中的碱基数量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考点二 DNA分子的复制及基因的概念【科学思维】
【基础知识梳理】
1.DNA分子的复制
(1)方式推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实验证据
①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技术。
②实验原理: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居中。
③实验假设: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④实验预期: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重带(密度最大):两条链都为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中带(密度居中):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轻带(密度最小):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⑤实验过程
⑥过程分析
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中带。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2轻带、1/2中带。
⑦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3)复制过程
①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②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③图解
④场所:真核生物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在拟核和细胞质。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⑥方式:半保留复制。
⑦结果: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⑧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⑨保障: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基因与DNA的关系
【核心考点突破】
“图解法”分析DNA复制相关计算
(1)将含有15N的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n次,则:
①子代DNA共2n个
②脱氧核苷酸链共2n+1条
(2)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②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3. 正常情况下,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使DNA呈伸展状态,且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下列与SSB功能相关的推测合理的是
A. 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以分开
B. SSB与单链的结合将不利于DNA复制
C. SSB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
D. SSB与单链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SSB能很快地与DNA复制时解旋形成的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使DNA呈伸展状态,且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则可推知,该蛋白能够在DNA解旋后与单链结合,在DNA复制结束后离开单链。
【详解】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分开,A正确;
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SB与单链的结合将利于DNA复制,B错误;
C. 根据题干中“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说明SSB不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C错误;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SB是一种DNA结合蛋白,故与单链的结合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4. 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
B. 分子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
C. 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 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
【答案】B
【解析】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化学组成成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和条件,明确知识点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结合题图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解旋酶而不是DNA聚合酶,A错误;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34%,则C+G占66%,DNA分子中G=C=5000×2×66%÷2=3300个,该DNA分子复制2次增加3个DNA分子,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3300×3=9900个,B正确;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由题图可知,该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含有15N,即占1/4,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DNA结构和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半保留复制过程,同时考查考生计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