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
第一课时 分子晶体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 NH3、P4、C10H8 B. PCl3、CO2、H2SO4
C. SO2、SiO2、P2O5 D. CCl4、H2O、Na2O2
2.下列关于分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 在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冰和固体Br2都是分子晶体
D. 稀有气体不能形成分子晶体
3.分子晶体具有某些特征的本质原因是( )
A. 组成晶体的基本微粒是分子
B. 熔融时不导电
C. 基本构成微粒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
D. 熔点一般比较低
4.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3相似。由此可推测BeCl2( )
A. 熔融态不导电
B. 水溶液呈中性
C. 熔点比BeBr2高
D. 不与NaOH溶液反应
5.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相似,对其进行的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 SiCl4晶体是分子晶体
B. 常温、常压下SiCl4是气体
C. SiCl4的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D. SiCl4的熔点高于CCl4
6.结合课本上干冰晶体图分析每个CO2分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O2分子数目为( )
A. 6 B. 8 C. 10 D. 12
7.AB型化合物形成的晶体结构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几种结构所表示的物质有可能是分子晶体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⑤⑥ D.③④⑤⑥
8.下列关于分子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含有分子
B.固态或熔融态时均能导电
C.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
D.熔、沸点一般比较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 共价键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与氢键有关
C.晶体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D.HF、HCl、HBr、HI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 大依次升高
10.的分子结构与类似,对其作出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晶体是分子晶体
②常温常压下不是 气体
③的分子是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
④的熔点高于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
11.正硼酸()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白色晶体,层内的分子通 过氢键相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硼酸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 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D.含1 mol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
12.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B.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该物质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D.该物质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键
13、二茂铁[(C5H5)2Fe]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已知二茂铁的熔点是1 73 ℃(在100 ℃以上能升华),沸点是249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B. 在二茂铁中,C5H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
C. 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D. C5H中一定含有π键
14、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B. 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 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D. 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答案 D解析 A项,正硼酸应属于分子晶体;B项,H3BO3分子稳定性与分子内部的共价键有关,与分子间的氢键无关;C项,分子中的硼原子不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D项,BHOOHOH中的3个氢均形成氢键。
二、非选择题
15、在我国南海300~500 m海底深处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和甲烷,因而得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烷晶胞中的球只代表一个C原子
B.晶体中1个CH4分子中有12个紧邻的CH4分子
C.CH4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D.1个CH4晶胞中含有8个CH4分子
E.CH4是非极性分子
(2)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结构的晶体,冰晶体结构有多种。其中冰Ⅶ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水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形,在酸性溶液中,水分子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水分子能与H+形成配位键,其原因是在氧原子上有 ,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模型)推测H3O+的形状为 。
②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5 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 kJ·mol-1,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x、y、z分别表示H2O、H2S、H2Se的沸点(℃),则x、y、z的大小关系是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C60的物质N60。
已知:①N60分子中每个氮原子均以N—N键结合三个N原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N—N键的键能为167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60分子组成的晶体为________晶体,其熔、沸点比N2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N60分解成N2时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kJ(已知N≡N键的键能为942 kJ·mol-1),表明稳定性N60______(填“>”“<”或“=”)N2。
(3)由(2)列举N60的用途(举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中,P4(白磷)为单质,不是化合物;C中,SiO2为原子晶体;D中,Na2O2是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
2【答案】C
【解析】A项,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不影响分子的稳定性;B项,在He、Ne、Ar、Kr、Xe、Rn形成的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而无共价键;D项,稀有气体能形成分子晶体。
3【答案】C
【解析】分子晶体相对于其他晶体来说,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本质原因是其基本构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及氢键相对于化学键来说比较弱。
4【答案】A
【解析】由题知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应属于分子晶体,所以熔融态不导电;对于组成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因此BeCl2的熔点比BeBr2低;BeCl2化学性质与AlCl3相似,根据AlCl3能和NaOH溶液反应,则BeCl2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AlCl3水溶液中由于铝离子水解而呈酸性,推知BeCl2也具有此性质。
5【答案】B
【解析】由于SiCl4具有分子结构,所以属于分子晶体。在常温、常压下SiCl4是液体。CCl4的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SiCl4与CCl4的结构相似,也是正四面体结构,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在SiCl4分子间、CCl4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S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SiCl4的分子间作用力比CCl4的大,熔、沸点比CCl4的高。
6【答案】D
【解析】干冰晶体中CO2分子间作用力只有范德华力,干冰融化只需克服范德华力,分子采取密堆积形式,一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D正确;
7答案:B
解析:从结构上看,①③④⑥构成的晶体结构单元都是向外延伸和扩展的,而②和⑤的结构是封闭的,不能再通过化学键与其他原子结合,②或⑤可以看成一个分子,可能是分子晶体。B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A项,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项,固态或熔融态时,分子晶体既不电离也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均不能导电;C项,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D项,分子晶体的熔、 沸点一般比较低。
9.答案:A
解析: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存在共价键(如水分子),也可能不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A 项正确;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属于其化学性质的表现, 而水中存在氢键会导致沸点升高,与稳定性无关,B项错误; 晶体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构成的分子晶体,C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同一主族简单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其沸点越高,但HF中含有氢键,题述四种氢化物中HF的沸点最高,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属于分子晶体,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含有共价键。①与结构相似,则是分子晶体,正确; ②与结构相似,且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是 液体,则常温常压下不可能是气体,正确;③中Si与形成共价键,则是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正确;④分 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则的熔点高于,正确。故选A。
11.答案:A
解析:A项,正硼酸晶体应属于分子晶体;B项,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部的共价键有关,与分子间氢键无关; C项,分子中的硼原子不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D项,一个分子平均含有3个氢键。
12.答案:D
解析:A项,由A、B元素都在第三周期,并且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知A为元素,B为A1元素,A项正确;B、C项,因该物质是二聚分子,故其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B项错误,C项正确;D项,该物质中不含离子键,只含极性键和配位键,D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根据二茂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低、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等,可知二茂铁为分子晶体,A项正确;碳原子含有孤电子对,铁离子含有空轨道,故二者形成配位键,B项错误;1号碳原子含有4个σ键,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2、3、4、5号碳原子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2,因此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C项正确;C5H中碳原子没有达到饱和,故存在碳碳双键,而碳碳双键中只有一个σ键,另一个必然为π键,D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每个水分子与四个方向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每个氢键为2个水分子共用,故其氢键个数为4×=2。
15、【答案】(1)BE (2)①V 孤电子对 三角锥形 ②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破坏了一部分氢键,液态水中仍存在氢键 (3)x>z>y 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S,故有沸点:H2O>H2Se>H2S
【解析】(1)CH4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范德华力。晶胞中的球体代表的是一个甲烷分子,并不是一个C原子。以该甲烷晶胞分析,位于顶点的某一个甲烷分子与其距离最近的甲烷分子有3个而这3个甲烷分子在面上,因此每个都被共用2次,故与1个甲烷分子紧邻的甲烷分子有3×8×=12(个)。甲烷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晶胞,该晶胞中甲烷分子的个数为8×+6×=4(个)。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结构对称,CH4是非极性分子。
(2)①水分子中O原子的价电子对数==4,孤电子对数为2,所以水分子为V形,H2O分子能与H+形成配位键,其原因是在O原子上有孤电子对,H+有空轨道。H3O+价电子对数=4,含有1对孤电子对,故H3O+为三角锥形。②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5 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 kJ·mol-1,说明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并且液态水中仍存在氢键。
(3)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Se与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但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S相对分子质量,H2Se分子间范德华力大于H2S分子间范德华力。
16、【答案】(1)分子 高 N60、N2均形成分子晶体,且N60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故熔、沸点高
(2)放出 13 230 <
(3)N60可作高能炸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N60、N2形成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因Mr(N60)>Mr(N2),故N60晶体中分子的范德华力比N2晶体大,N60晶体的熔、沸点比N2晶体高。
(2)因N60中每个氮原子形成三个N—N键,每个N—N键被2个N 原子共用,故1 mol N60中存在N—N键:1 mol×60×3×=90 mol。发生的反应为N60==30N2,故ΔH=90 mol×167 kJ·mol-1-30 mol×942 kJ·mol-1=-13 230 kJ<0,为放热反应,表明稳定性:N2>N60。
(3)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因此N60可用作高能炸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