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向12-扩展语句(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8577511 上传时间:2025-02-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向12-扩展语句(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向12-扩展语句(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12 扩展语句 1.(2022·山东潍坊模拟预测)从下列所给六个意象中,任选四个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意象:夕阳、垂柳、石桥、青山、绿水、飞鸟 要求:不超过100字,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语意连贯。 【答案】 垂柳,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多情;青山,依然如故,只是分外妖饶;绿水,依然如故,只是分外澄澈!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村边的石桥上,映照着父母归家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选用意象前要先构思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会将“青山”与“绿水”组合在一起,“夕阳”和“石桥”组合在一起,如果有新意也可有其它的组合形式。 本题要求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那么需要选取有关联的意象进行组合,营造意境。如选取“垂柳”“飞鸟”“绿水”“青山”等,可以借助环境山、水、鸟、柳等营造送别的氛围,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也可以选取“夕阳”“石桥”“绿水”“飞鸟”等意象营造故乡的生活场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等。还可以选取“青山”“绿水”“飞鸟”等意象营造自然场景,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等。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选择四个有积累的意象,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既需要拓展思维,又不能漫无边际答题。 2.(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100个字) 秋叶满天飞舞,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答案】 秋天的叶,带走了春季的“绿”,带走了夏季的“壳”,带来了一段满天飞舞的动人场面。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落叶在风中尽情地舞动着婀娜的身姿,时而翩翩下落,时而转圈,时而随风而行,身披黄衫的它们,此时是在以最优美的舞姿向大树告别,感谢大树母亲的养育之恩。秋天的叶铺满了世界各个角落,一走过,犹如在弹奏着动听的钢琴曲,此起彼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气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句子描述主体是“秋天的落叶”,可以按照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描述。首先可以围绕落叶的由来——由春到秋、由绿到黄的过程来描述。再根据“满天飞舞”想象落叶纷飞的场面,其间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比如落叶依依不舍,像翩跹的蝴蝶等。最终落叶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时土地又以无私的拥抱接纳了这些一度“自由翱翔”的孩子,把他们融入躯体,酝酿营养,为新的生命的诞生积蓄力量,即对应阐释“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其他思路合乎情理亦可。注意不要脱离或改变原意。 3.(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以“雾霭”为话题,扩展语句,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要求:①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答案】 像轻纱,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绕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霞烟阵阵,浮去飘来,一切的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的了。顷刻间,这乳白色的轻霭,化成小小的水滴。洒在路面上,洒在树丛中,洒在人们脸上。轻轻的,腻腻的,有点潮湿。人们吸进这带有野菊花药香味儿的气息,觉得有点微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由题干中“一段描述性文字”可知应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对景物和场景进行刻画;题干要求以“雾霭”为话题扩展语句,要抓住“雾霭”轻盈、朦胧、多变的特点,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一般以比喻、排比、夸张、拟人为多。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明、生动,以及字数的限制。 一、词语扩展 一般情况下,题目给出几个意象或几个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要求考生运用给出的词语描绘出一种画面,营造一种意境,答题时注意: 首先要看准类型:组词成句型又可分为两种,即“单词型”和“多词型”。组词成句型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两点:①相互对照,看清重点。组词成句型的扩展语句,往往成对出现,一正一反,所以在做题的时候,重点或者在题干中已提出,若没有提出,则扩展的重点在正反对比的那个共有的词中,即两组词的交集。②发挥想象,连词成句。因为命题者所给的是几组词,这就需要发挥想象把几个词之间的关系理清,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想象情境。 其次要看内容,定表达方式,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抒情类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带有“人物或事件”注意时间顺序、心理的叙写;描写类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带有“场景性”词句,注意空间、时间、心理活动的顺序排列的安排;说明类注意名词性术语或解释性提示,注意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 二、句子扩展 一般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考生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恰当的修饰成分,或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之内容充实、具体生动。 方法一:添加修饰性词语。选择恰当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来修饰中心词,或在句子中添加表示情态、动作的修饰性定语、状语或补语成分。比如第1题,通过添加修饰成分,就使“叶芽”形象化,也让读者明白它是怎么“点缀”“大地”的。 方法二: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方法三:运用表现手法。运用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表现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表达效果,丰富表达内容。比如第2题,通过水乡常有的东西来衬托水乡的路,写出水乡路之美;以鱼之动衬托路之静,动静结合,水乡便有了生气。 三、话题扩展 一般为题目给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进行扩展,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微写作;有时试题设定一个情景,或给定一个语句,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还原一个场景;有时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续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情境型扩展一般是提供一个话题作为扩展中心,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补充拓展,使之明确、饱满,并形成语意完整的语句或语段。这类题在题干中已限定了扩展句的中心,答题时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话题去展开,不能另立话题。由于扩展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因此在确定扩展方向之后,应当合理安排段落层次。可以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类比、递进等内在的逻辑关系;续写部分要与原句、原段衔接自然。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 易错点【01】没有情境。 词语类、句子类只做文字游戏没有意境、观点、情感。 易错点【02】忽略题干中的要求。 如主题的要求、字数的要求和修辞和句式的要求等,无谓的失分。 1. 给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句子增加修饰成分,使语意丰富并且符合原文语境。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答案】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写句子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首先要把握文中语境,然后分析修饰对象的特点,最后添加修饰成分。 这段文字是描写月色下的荷塘的景象;“落下黑影”描写的对象是“黑影”,结合前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可知,此处“黑影”是指月光下高处丛生灌木投下的影子,“丛生的灌木”有高有低,可以使用“参差”来形容;且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所以投下的影子应是有深有浅,可以使用“斑驳”来形容。“杨柳的倩影”,修饰的对象是“杨柳的影子”,“倩”意思是“美丽”,“杨柳”的枝条形态是弯弯的,且是稀疏的,可以添加“弯弯”“稀疏”等词语。 2.根据下面的词语,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0字。 考试后   黄昏   鸣蝉 【答案】(示例)考试后,我漫步在林荫道上,任微风轻拂我的脸颊,送上清凉的抚慰。已近黄昏,夕阳还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流连天边,校园依然一片明丽。缕缕霞光穿过香樟树参差的叶缝,撒下一地碎金。树荫里鸣蝉在快乐地吟唱,响亮而有节奏感,我也不禁哼起了小曲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写的能力。 首先要探究词语特点及词语之间的联系,这3个词语中“考试后”表示特定的场景,“黄昏”表示时间,“鸣蝉”表示外界的环境。 然后要理清这三个词语间的联系以及扩写的要求。“黄昏”“鸣蝉”是外界的景,而“考试后”决定了要抒发的情。语段要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这要求考生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所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客观景物(黄昏、鸣蝉)中。考生在写作时应该注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后还要注释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引用等。通过修辞的运用使人物变得生动形象。 3.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清楚地反映一年之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请参照示例,从“霜降”“大寒”两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进行情境式扩展,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90个字左右。 示例: “惊蛰”(惊醒冬蛰):天雷隐隐,细雨微微。春雷用他那遥远而又多情的战鼓,呼唤那些蛰伏冬眠的小动物。“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时节,春催万物,被惊醒的又何止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呢?大地上的一切都呈现出崭新的活力。 【答案】【示例一】“霜降”(露结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已是深秋时节,青翠的荷塘早已褪去了往日的妍丽,唯有桥边那一株红枫,依旧高举着热情的火把。石桥之上,点点霜花,偶尔有一只小雀轻快地跳过,留下一两道爪痕。霜降过后,冬天就要来了。 【示例二】“大寒”(严寒加剧):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街巷寂寂,旧雪未消,坚冰阻道。本就少有行人,一阵寒风刮过,带着呼啸之声,更似冷弦送来千万支利箭,穿透稀疏的树干,偶尔击落檐间一两根冻得硬邦邦的冰柱,不由得让人缩颈蜷身,心生畏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和扩展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示例的句式、内容特点。例句的句式是:“节气”(四字小解):季节典型特点描写(至少一种修辞手法)……。然后从题目所给的两个节气中选择一个自己相对熟悉的,选取典型的季节景物加以细节描写,语言要富有表现力,另外注意字数要求。引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都是常用的,可结合节令特点展开想象作答。 4.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1)用第一人称。(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答案】 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天,还没有止息。撑伞步出居所,漫步来到江边,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我和朋友来到江边,望着江水不舍昼夜地奔流着,遥望那向东流去的长江水,让人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这深秋的夜晚,秋风吹拂着江边的枫叶荻花,和友人的离别就在眼前!送客,本来就是离别,离别充满了伤感!哎!不知何时何地能够再次相见!相见之时我们再畅叙友情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意思是:“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这句诗交代了人物是“我”,时间是“秋天的夜晚”,地点是“浔阳江头”,事件是“‘我’为朋友送别”,景物有“枫叶飘零,荻花瑟瑟”。根据以上关键信息,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扩写。 扩写时要注意侧重人物“我”的心理描写和当时秋夜中的景物描写,注意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琵琶行》原诗。 另外还要注意题目其他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第一人称”“不少于200字”。 5.用下面的词语扩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蝉声 夏末 风 树 【答案】(示例)江南的风,是最柔软的利刃,狡黠地割裂我灵魂深处的思念。谁不道相思?可这风的拥挤侵占了思念可以托付的所有空间。才夏末呢,树已开始萎靡,落叶如我散落的秋思。蝉声渐断,只留有这风的梦呓:北国是风儿的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中的连词成句的能力。 第一步,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夏末”提示了时间,“蝉声”属于声音描写,“风”和“树”交代了景物。 第二步,将所给词语连成一句话——夏末,风吹着树,树上传来蝉声。 第三步,选取重点描写对象,在创设的情境中对其进行细致的描写。注意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6.阅读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片段,按要求作答。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将“黄昏吹着风的软”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80字以内。 【答案】(示例)当天边最后一抹明艳的绯红也渐渐暗去,四周都凝成了静谧的昏黄色,微微的风轻抚脸颊,好像婴儿的手在脸上轻轻划过,让人嗅到了那粉嫩的呼吸的甜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之情境扩展的能力。 题目要求对现代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诗句“黄昏吹着风的软”进行扩写,首先明确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该诗把心中所爱之人“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通过类似“黄昏吹着风的软”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爱人的赞美、喜爱之情。其次要抓住景物特点展现诗歌意境,诗句“黄昏吹着风的软”中有三个关键词:时间“黄昏”,描写对象“风”,景物特点“软”,即要将四月里黄昏时段的风的柔软描写出来。扩写时,增加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写出四月黄昏或动态,或静态的画面;运用修辞手法,将人的主观感受“软”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 7. 2021年5月15日早上7点18分,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在这个红色星球实现软着陆的国家。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就完成了“绕、落、巡”三大目标,这是美国、俄罗斯、欧洲和印度等任何一个进行过火星探测的国家都没做到的。 请将下面三个名词扩展成一条短信发给中国的航天英雄们。 要求:①以“航天英雄们”为称谓;②语言连贯;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得多于80个字。 祝融                 火星               火种 【答案】示例: 中国航天英雄们,你们好! 欣闻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我们倍感骄傲,并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祝融是一个神,一种精神,更是一颗点燃我们追求理想的火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扩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题目以新闻事件为背景,给出了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事件,并分析了中国“探火”的意义。要求将“祝融”“火星”“火种”三个名词扩展成一条短信发给中国的航天英雄们。哈有称谓、修辞要求及字数限制。 这三个词语中“火种”一词需要学生分析,找出其与另外两个词语的联系。由中国“探火”的精神出发,“火种”可以代表追求理想的精神;由“探火”事件对中国的影响,“火种”可代表爱国激情……。 编辑短信也要注意称呼和格式,称呼题目中已经给出,后面应有问候语;内容可以利用前两个词语概括成功登陆火星事件,再表达对航天员的祝贺,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然后利用第三个词语,从事件意义角度歌颂探索精神,追求理想的执著等。 8.这是一首题为“故乡”的小诗,曾获得世界华文诗歌大赛金奖。请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故乡 故乡真小 小得只盛得下 两个字 你认为诗中的“两个字”是哪一个词语?请以“故乡”和这个词语为中心,扩写一段文字。 要求:能够表现出两个词语之间的联系: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答案】诗中的“两个字”为“怀念”。 我回到故乡,重新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我看到山连着山、云雾弥漫,仿佛置身于仙境。故乡如母亲般敞开她的怀抱,储存起我对她的怀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扩展语段的能力。 (1)由题干可知,此题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答案可以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比如由“故乡”可联想到远在天涯漂泊的游子对故乡的怀念、感恩、歉疚等思想感情。 (2)扩写时要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两个词语之间的联系,比如,由“故乡”联想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草木以及养育自己的人。考生要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两种相应的修辞手法来写,比如把“故乡”比作母亲,张开双臂迎接远游的人回家。 最后注意有字数的要求。 9.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诗的内容,发挥想象,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写成一段景物描写。要求: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答案】一夜的春雨过后,清晨,桃花绯红,含羞带露;薄薄的晨雾宛若一道细细的轻纱将整个田野轻轻笼罩,垂柳轻轻摆动,随着春风曼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前,先要对诗句所在诗的内容加以理解,确定其情感表达的内容。本题可抓住对“桃红”“朝烟”“绿柳”中任意两个作形象描绘,还要运用恰当的修辞。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诗歌大意是:桃花微露,粉嫩的叶瓣和花蕊上,昨夜的雨露还没有消去;轻细的柳枝随风摇摆于烟幕之中,在这明霞初起的早上,更显得娇娆、雅致。这两句诗使读者眼前展现了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10.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谓“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要求:①紧扣诗句:②必须原创;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不超过50字。 ①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新荷》唐•李群玉) ②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月下看白莲》宋•杨公远) (注:一般般,意为“一样”) 【答案】示例:①夏日荷塘,娇嫩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刚好举出水面,阳光照进荷塘,荷阴映水、鱼儿在荷阴下悠闲地游来游去。②看那月光下的十里荷塘,绿被荡漾,一朵朵月色一般明净的荷花,宛如星星般在碧波中一闪一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解答此题,要抓住描写对象荷花,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描写、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将荷花的形象特点、周边的环境等,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卷。根据题目要求,所写句子必须紧扣诗句,如第一句是写“夏日碧荷游鱼”,第二句是写“夏夜月色荷花”,因此在写作的时候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其次,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必须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如可以将“夏日荷叶”比作“绿伞”;将月色下的白荷比作“星星”,注意运用题目所要求的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然后发挥想象写作即可。 1.(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请运用“科技创新”“多兵种”“战‘疫’”“硬核”四个词语扩写一段话,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 【答案】科技创新是战“疫”的坚强后盾,检测试剂盒,像侦察兵一样,用火眼金睛发现病毒;红外线测温仪,像警卫兵一样,“一扫”便知体温是否异常;“移动医院”装备,像工程兵一样,让医院、医疗仪器按需移动;无接触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像后勤兵一样,无处不在、随叫随到。它们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硬核实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写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分析题干中所给的每个词语的内涵和特点。分析所给词语可知,此题论述的核心应该是“科技创新”在“战‘疫’”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多兵种”是一个比喻词(喻体),考生在扩写时要对“多兵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根据“科技创新”找准“多兵种”可能对应的本体。“硬核”,简单但速度更快,力量也更强。 注意理清“科技创新”“多兵种”“战‘疫’”“硬核”之间的关系,可以列举科技创新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扩写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中心,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等。 2.(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把下面的词语扩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生动。不超过100个字。 秋天   笑脸   丰收   田地 【答案】秋天的田地里,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像被铺上了一层金子,稻穗鼓着大肚皮,涨得快要破裂似的;一朵朵棉花咧开了小嘴,高粱也笑弯了腰……人们忙着收获,暂时的劳累挡不住那一张张惬意的笑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把词语扩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注意关键词的属性:秋天是季节,田地是地点,丰收是田地里的景象,扩写应注意写出秋天田间的特点。 可以想象秋天田地里的景象,比如写稻谷的形象,比如写棉花的形象,比如写高粱的形象,同时也应写人们面对丰收景象的笑脸。 同时,还应注意比喻、拟人修辞的使用,使原本简单、抽象、概括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形象。 例如:秋天的田野里,麦子耷拉着脑袋,经过一春一夏的磨练,从瘪瘪的麦粒变得饱满。一阵风儿吹过,金色的田野翻起了层层波浪,一派丰收的景象,好像是在向农民伯伯招着手说:“快来呀,把我的果实取走吧!” 3.(2022·广东茂名模拟预测)请对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进行扩展,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字数在40~60之间。 【答案】白茫茫的雾气像轻纱一样笼罩在江面上,柔美的月光映照着宽阔的江面,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写语句的能力。 扩写时要根据“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白露”“江”“水光”等主要意象,特别是要扣住“白”“横”“接”“天”等词语,采用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句描写,且要把场景描绘成一幅画面。 比如,“白露横江”描写成:白茫茫的水汽像轻纱一样笼罩在江面上。 把“水光接天”描写成:月光映照着宽阔的江面,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 4.(2022·山东淄博模拟预测)根据要求分别扩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用“丁香、朦胧、滑过”三个词语,且使用一种修辞(两段话修辞不同),字数都不超过40字。 (1)描绘一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一种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雨霏霏,淡紫色的丁香花,朦胧凄婉净美。雨雾在花上聚凝,滴落,如同眼泪悄然滑过。     结,是解不完的,滑过心底的些许怅然缄结不开,丁香确实该和微雨朦胧连在一起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第一问,要求描绘一种场景。解题时要抓住“丁香、朦胧、滑过”三个词语,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丁香”这个意象有“哀愁”的意思,“丁香空结雨中愁”,雨中的丁香,就可以表现出“朦胧”的意境,“滑过”这个特定的动作,也可与雨滴、眼泪、愁怨等联系起来。这样的场景和感悟,需要恰当的联想和想象。题干还要求用一种修辞来扩写,要合理使用修辞,使语言连贯、流畅。 第二问要求表达一种感悟,进行扩写。可以从“丁香”这一意象的含义“愁怨”入手,劝解人们正视愁怨,不要纠结于这些愁怨,而要欣赏生命的朦胧性之美。 5.(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请以“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对幽默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举出一个事例,100字左右。 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幽默以大气和超逸为精神基础,是大智大勇者的表现。有报纸报道马克·吐温死了,马克·吐温说道:“报纸的报道千真万确,只不过提前了一些。”不计较别人的歹毒,用幽默化恼怒为烟云,使可能的雷霆万钧顿时变成微风习习,这是何等高超的智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扩展的能力。 本题可采用观点加阐述的方法进行扩展。阐述时可先举例,后面议论部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题干已经给出“幽默是一种人生境界”这一明确观点,要对此观点进行阐述。阐述时要先举事例,通过事例说明观点,如幽默可以缓解紧张,可以化解尴尬,可以让我们更愉快,面对一些棘手的不快的事情时,可以用幽默来轻松面对,同学可以据此阐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即可。 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6.(2022·山东济南模拟预测)近期某校举行了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将作为分层走班的依据,师生都很重视;语文试卷难度大,同学们普遍心中没底。请发挥想象,描述课代表发放语文答卷时同学们的反应。要求:①有细节描写;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50字。 【答案】大家的眼睛都紧紧盯着语文课代表手中的那一摞答卷,那热切的眼神,仿佛是饿狼看见了食物,恨不得直扑上去。拿到答卷的同学,有的愁眉苦脸,连连叹气;有的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有的一会儿眉头紧蹙,一会儿又恍然大悟……还没拿到答卷的李同学,瞪大了眼睛,涨红了脸,死死盯着课代表,提高了嗓音,连声催促:“快点发,发快点,再不发下来我得窒息而亡了!”话音未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在这大笑声中,又一声清脆的哀号声传来:“啊,天要亡我!”大家的笑声更盛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本题设置了一个情境,即一次关系到分层走班的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难度大,同学们心里都没底。需要描述的是课代表发放语文答卷时同学们的反应。有三个要求:首先是有细节描写,即要描写同学们在拿到答卷前,或是拿到答卷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言等,如可抓住同学们的五官进行描写,也可抓住某一个人的行为重点描写;其次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这个可以落实在细节描写中,用比喻等手法写出某同学的表情,如把盼望快点看到试卷的眼神用比喻句写出来等;最后是注意字数要求不少于150字,想象也要合理。 7.(2022·湖北襄阳模拟预测)一场大雪,把整个大地装扮一新。请描绘一个下雪时或雪后人们欢欣鼓舞的场景。要求:①引用一句古诗词;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50字。 【答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洁白的雪花在朔风的鼓动下,调皮地四处穿梭,一会儿窜进屋内,一会儿停在竹叶上,霎时间,青青的竹子变成了白玉琼枝。孩子见了,奋力挣脱禁锢着他的大手,一头扎进漫天的大雪里。只见他扬起小脸,小狗般伸出舌头,任雪花染白他的眉毛,融化在他的嘴里。年轻的母亲在孩子的感染下,也不禁伸出了一直缩在袖筒里的手,看雪花在掌心里融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目要求描绘一个场景,必须涉及人物的活动。情境是冬天下雪时或雪后,所以,必须要有对“雪”的相关描写。题目还要求引用一句古诗词,这句古诗词应该和雪相关,注意引用之后还要对它的意境进行描述。另外,修辞手法和字数上的要求也不可忽略。 8.(2022·湖南张家界模拟预测)请将下面诗歌中画线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要求符合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个字左右。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答案】进山的小路被厚厚的落叶覆盖着,了无痕迹,只有那些苍老的古树,张着一只只干瘦的手,紧攥着岁月留下的风声和雨声。忽然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驻足谛听,却又不知来自何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扩写语段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诗句的基本含意,进行口头译述。细读王维的《过香积寺》,可知其大意为:古树参天,不见人行走的小路;传来一阵钟声,却辨不出来自何方。然后根据大意,重点把划线句“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进行扩写。要善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比如:怎样的古木、怎样的小径,然后用文字描绘深山茂林、钟声远播的意境即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9.(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①运用对比手法;②句式整散结合;③40~80个字。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当你用功学习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用之不尽的知识财富;当你虚度光阴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无用的空白,让你悔恨终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扩展的能力。 解答此题,除了要注意题目中关于修辞、句式和字数要求,还要认真体会“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这句话的内涵。此句开头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光阴在人身上(当然也可认为是在别的事物身上)起的作用。事实上,开头一句已有所暗示:“神奇和无情”是我们对待光阴不同态度的不同后果,珍惜光阴会有应得的收获,虚度光阴则会让你一无所获。想到了这点,答案就好写了。解答此类题还要注意字数限制,比如本题要求“40~80个字”。 10.(2022·海南三亚模拟预测)根据下面的文字,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古人过清明节的场景。要求: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个字左右。 古人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①感受春季“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的美好;②祭拜先祖: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头;③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尽享生活的乐趣。 【答案】示例一:清明时节,草木萌发,如牛毛、如细丝的好雨悄然而至。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的柳枝也更加妩媚,青黑色粗糙的老树皮,在细雨的滋润下,似乎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春日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 示例二:小草抽芽了,嫩绿;杨柳爆青了,翠绿;树叶新发了,碧绿;梨树也在这个时节白了头,点缀了大地,渲染了白色的哀愁。踏着飘落了的白色花瓣,带着悲痛、相思,远方的子孙归来。点起火来,一张张纸钱恭敬地燃起,火苗抖动着。斟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难忍的哀愁骤然涌起。示例三:在湛蓝的天空下,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悠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花篮,里面盛满了五彩缤纷的春色:粉的桃花,白的梨花,绿的榆钱……三五成群的人儿,或低吟,或私语,漫步于春光中,享受着春日的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主题。本题第①个场景侧重写清明节的自然景色;第②个场景侧重写人们在清明节祭拜先祖时的具体行为;第③个场景侧重写清明时节,春天到来,人们闲适、欢愉的状态。 其次,描写的内容要符合各场景的特点,不可把三个场景合起来描写。如描写场景①,要重点抓住“生长”“清洁”“明净”等特点;描写场景②,要重点突出人们祭祖时的悲伤之情;描写场景③,要重点表现人们悠闲的生活状态。 最后,描写时语言要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控制在100个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