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 编制单位: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年6月 2009 第一章 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成都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 1.1.2成都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 1.1.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与此工程相关的施工规范、规程、评定标准、图集及施工技术资料; 1.1.5我公司以往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指导思想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特制定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思想如下: 1.2.1关于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经理部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老
2、同志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完成该工程的施工。 1.2.2关于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以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1.2.3关于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施工程序,高效发挥机械设备生产能力。 1.2.4关于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1.2.5关于质量控制:进一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实施施工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坚决保证工程质量。 1.3编制原则 1.3.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
3、标准的原则,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标书的语言、规格严格执行招标文件的规定。 1.3.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 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符合本项目涉及的相关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规定。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1.3.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公司施工优势,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 1.3.4坚持项目科学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1
4、.3.5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1.3.6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以保证工程的需要。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位于高新区南部园区,本工程段为K0+308K0+482,包括下穿隧道A、B线土建、隧道装饰等。 2.2工程气象 本工程位于成都平原之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为承建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拟组建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公司行使生产指挥、协调、经营计划等业务。 经理部下设3
5、个项目队。 3.2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下 施工队伍。 3.3施工队伍组成及任务划分 本工程一旦中标,我公司将把该项目列为全公司的重点工程,并在各个方面给予重点保证。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下穿隧道桥工程,根据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和技术特点,我公司拟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和专业化、机械化地下工程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各施工队伍任务划分表 3.4主要技术力量投入 为确保建成优良工程,我公司将严格履行合同,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多年从事类似工程建设,具有丰富相关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进行技术管理及技术监督。确保本工程优质、安全,提前完成,见下页表。 主要技术力量投入表 3.5项目管理目标 3.6管
6、理人员职责 根据本工程投标所确定的工程量依据所拟定的工程进度计划,本着统筹兼顾,平行流水交叉作业,充分发挥机械人员、设备效率的原则,对现场管理人员职责作如下分工: 1)、项目经理:对质量、进度、安全全面负责、动态管理,负责项目的成本控制,劳动力配置,人员考核及分配;带领项目经理部成员对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监控,全面履行合同条款,满足业主要求;接受上级质检部门的质量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组织好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料资料、记录的整理、汇总、保管工作,确保各项技术资料真实、准确、可追溯;经常对职工进行教育。 2)、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负责施工前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
7、管理,交工验收、工程资料归档;贯彻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定期检查,及时向工程处反馈信息;协助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质量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计划;检查审核施工技术资料,并负责整理、上报竣工技术资料;编制科技进步年度计划,推广应用新技术、新 材料、新机具、工法管理;负责检查、监督施工过程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组织工程中间检查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负责统计技术管理应用;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3)、项目副经理:主管工程计划、生产、进度,对外协调及常规事务。下设: 计划经营部,负责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计量和预结算工作;
8、后勤供应部负责各种材料供应及机械设备的组织调度,人员配备组织;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工作 4)、质检负责人:图纸、设计文件、变更文件、监理来文、公司来文、指挥部来文、外单位来文的收集、整理、编号;各种质检资料的收集、汇编、分类(要求签字要完好);试验、检验设备的标定(台称、卡尺、电子称、测量仪器、张拉油表);建立各种检验设备的台账、证书、编号、并落实专人使用、保管、养护);各种材料的材质证明、数量、批号、型号、用于何种部位、以及加工生产是否合格等各种资料(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各种砼配合比整理和试件的强度统计、整理并编号;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发现不合格品的纠正、记录;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记录。
9、5)、材料员:材料的组织供应,进场物资的验收与检验; 对各供应商(业主)的考核,以及评价上报;对各项目部确定的供应商提出供货(鉴定合同、以及供质量表);填写材料计划表,以及供应计划;填写各种验收单,并检验其质量、数量、编号,作好标识;库房内的各种材料要分类堆码,并作好标识(标签);做好周报、月报、旬报、年内报表,上报项目经理。 6)、试验员:熟悉所从事的检验、试验工作,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试验细则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做好并提供各种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对出具文字报告和记录负责;参加全面质量活动,运用统计技术验证工序能力、质量特性;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技术部门,并通知有关部
10、门和人员,做好记录。 7)、测量员: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放点、放线,做到计算准确,操作无误,并且随时复核,保证工程的位置、形体满足设计要求。 8)、安全员:对现场安全工作负全责,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9)、施工队:负责所属工区内工程具体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劳动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机具使用、材料使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具体工作。 另外,项目部还设立专职造价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及电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技术负责人”、“施工内业”、“施工工长”、“质检工程师”及“测量工程师”尽量年轻化、知识化,形成一个“青年突击队”,与项目经理一起,坚守工作岗 位,在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共同在有效的工
11、期时间施工部署及进度安排 本工程施工难点主要在于基坑支护、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等。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同时认真进行施工部署和进度安排,确保工期内顺利完工。 4.1、现场布置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相关精神及现场踏勘成果,采取相对集中、就近搭设、合理布局的原则并随工程进展分步调整。具体布置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4.1.1、施工通道布置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作业并最大程度降低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必须考虑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来保证现场作业及交通。在不妨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交通方案设置应本着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结实耐用、环境污染小、对现场现状破
12、坏性小、恢复快捷等原则来考虑。 初步考虑在下穿施工区域西侧铺设一条施工便道,便道宽4,铺设20cm砂砾石,20cmC30砼硬化作为路面。 4.1.2、生活设施、生产设施布置 1、现场办公用房在施工区域西侧搭设活动板房解决。办公室设置8间,共计400m2,4间作为项目部办公室,2间作为现场监理办公和会议室,另外2间分别为业主和造价咨询单位办公室。每间办公室内安装照明灯具,不少于100瓦/每间,电源插座(220伏)不少于3个/每间;办公桌不少于2张/每间,办公椅不少于4张/每间,饮水机不少于1台/每间,文件柜不少于六个/每间,空调不少于1台/每间,并为业主、监理、造价咨询单位及项目部办公室各开通一
13、部电话及网络。电脑机房除台式电脑外,还需要配备打印机、资料柜等。 2、材料堆场:钢筋、预埋件、水泥等库房考虑设置在下穿施工区域西侧办公区旁边。零杂材料库房一间,面积不低于200m2,必须通风透气.钢筋及预埋件库房2间,为厂房形式,每间面积200m2。 3、钢筋加工房设置在钢筋堆场旁边,面积为500m2*2间。 4、作业及管理人员住宿:租用工地附近的居民住房解决。 4.1.3、接水、接电 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电源接驳点。施工现场内沿工程范围布置架空线,并且每隔30m左右布置一只接线箱,以满足施工班组临时接线的需求。施工中根据施工情况,如果需进行夜间作业,为确保工程作业的夜间照明,在工程沿线每50m
14、左右布置一盏镝灯,用钢管扣件搭设其支架,高度根据照明的范围而定。 施工现场的用水主要采用降水井的排水。降水井的排水通过在现场修筑的沉沙池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网。生活用水就近接入城市自来水管网。 4.1.4、排水措施 生活排水通过修建的池子集中收集后定期排入城市管网。收集池排水前必须经过捞渣、消毒、杀菌、除油后才能允许排放,同时加设井盖,防止行人及材料掉入池中。生产中的排水不准随意排放,必须设置排水沟,汇集在沉砂池,经沉砂池沉淀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注意不得将杂物和泥浆排入。 4.2、施工顺序安排及交通组织 4.2.1、施工顺序安排 施工第一阶段:主要完成施工打围,降水井施工。 第二阶段主要完成
15、:下穿隧道开挖,隧道框架结构物施工、回填,以及道路施工。 第三阶段主要完成:下穿隧道装饰及附属结构物施工。 第四阶段主要完成:现场清理及竣工验收。 4.2.2、交通组织: 本标段施工主要对交通可能有影响的机场高架桥下方已经搭设围墙封闭。施工车辆进出使安排专职交通员指挥疏导交通。 4.3、进度安排 4.3.1 施工的总工期: 本工程总工期为180日历天,下穿主体150日历天完成,下穿隧道装饰及附 属工程、竣工验收30日历天完成。假设开工时间为2009年7月10日,则关键工期节点为2009年12月10日完成下穿隧道主体结构及道路,2010年1月10日完成下穿隧道装饰及现场清理。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
16、见:附表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4.3.2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5天,包括搭设围栏、临设、输水输电线路、组织人员设备入场。拟投入普工20人。 降水井施工:10天,拟投入普工20人。 下穿隧道开挖及支护:50天,拟投入普工40人,砼、钢筋工各40人。 垫层防水及防水保护层施工:30天,拟投入砼工60人,防水工20人。 隧道框架底板及部分侧墙、中墙施工:50天,拟投入普工50人,钢筋工30人,模板工40人,混凝土浇筑及配合工人10人。 框架部分侧墙、中墙以及顶板施工:40天。拟投入普工50人,钢筋工40人,模板工40人,混凝土浇筑配合人员15人。 路基施工:20天,拟投入普
17、工40人,技工50人。 路面施工:15天,拟投入普工40人,技工50人。 下穿段防水装饰及回填等附属施工:30天,拟投入普工20人,钢筋工10人,模板工10人,砼工10人,防水10人,装饰20人。 现场清理、竣工验收:15天,拟投入普工40人。 4.4施工前准备 其工作内容及程序见下图: 1、技术准备 、现场管理人员认真领会业主的各项精神和要求,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进行各专业图纸会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交底。 、编制各分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方案,质量进度要求,按业主与监理工程师 要求填制好各种表格和报告。 、做好技术人员与各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熟悉各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
18、和技术要求,培训各种技工人员。 、做好测量与业主指定桩点的交接工作和复核工作。 根据业主和设计单位所交的导线和水准点,以测量的方法来校核控制点,复核的结果经现场监理复核后认可。按照施工要求加密控制网。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把所有的控制点都迭交在施工作业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并且做到各控制点的通视性良好,符合施工需要。控制点跌交以后,再经过实测和导线闭合的平差计算把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控制点坐标定下来。在施工期间内定期校核整个控制网,控制网的复核和布置,均采用全进口的全站仪。 、熟悉图纸,明确工作范围,核对、统计所需预埋件及预埋管道,并附大样图交材料部门组织厂家加工制做,做好按需进场的准备。 、根据
19、施工预算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组织联系好所需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具,以保证所需材料和机具能按期分批进场。 2、施工现场的准备 1)、社会通道的处理 2)、搭建临设,在施工区域搭设围栏,统一采用1.0*1.8米高蓝色彩钢板围栏全封闭施工区域(内侧用钢管支撑,外侧用砖或石肋脚并涂刷黄色油漆),并在内外侧悬挂标准警示及宣传标志、图表。铺设现场输水、输电线路。 3)、做好排(降)水工作,放出各构筑物中心控制点和各构筑物的开挖边线,待业主及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后及时施工。 3、劳动力的准备 本项目部本着专业化、机械化的原则,路基回填、路面结构层、结构物基槽开挖等工作内容以机械作业为主,辅以人工配合,
20、力争做到人机比为2:8;管道敷设安装、船槽和框架段及附属等以人工作业为主,辅以相应的机械配合。 投入到本工程施工的队伍均为我公司专业化施工队伍,有丰富的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 4、物资的准备 施工准备工艺流程图 为了便于公司的统一管理,保证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除甲供材料外各种施 工材料由公司材料按相关规定组织采购,把好质量的第一道关。 为确保施工工期,不因材料短缺而影响总体施工进度,开工后,项目部专职材料员将与公司材料科签定各项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科室根据工程进度和项目部的近期工作计划安排将材料提前采购组织进场。 5、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本工程施工地段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地段。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及减少机
21、械在工作区域内的周转、减少对现有交通道路的污染、损坏,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为了减少施工机械闲置和干扰,各种机械在使用时才进场,用完后立即退场,需切实做好施工机械的协调和调度工作。 为了提高施工速度,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化作业,因此,整个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机械施工。 6、施工测量 6.1、设置控制网 (1)根据设计交底提供的桩位和坐标,在施工范围放出轴线桩、交汇桩和转角桩。 (2)根据具体桩位,进行加密保护控制。作好交桩的保护桩、引线桩,经校核正确,全部反应到控制网上。所有保护桩、引线桩,必须设置在明显、牢固的地段。若无合适位置,亦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来代替。 6.2、标
22、高测量 (1)先将建设单位提供的两个以上永久性标高点进行两次闭合核实,若无误差,认定永久性标高点正确。 (2)根据永久性标高,按规范要求加密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亦可用现浇桩代替。 (3)标高的复测必须及时进行、杜绝误差。 (4)上述所有的控制桩、标高桩以及其他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在设置的桩上编号,防止和其他单位布置的桩混淆而发生差错。所有桩应予以详细记录,并说明位置、方向、作用、标高或方位等。 (5)在房屋拆迁、运输、交通、打桩等过程中,所布置的桩易受损坏,在使用桩时,应先进行复核校对后方可使用。 第五章 本工程重点、难点及相关措施 5.1工程重点及根据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应采用的相应
23、措施 5.1.1工程防水 隧道工程防水涉及到隧道主体结构,必须严格做到不渗不漏。根据业主、设计防水要求,结合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以砼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通过隧道侧墙、顶部及底部附加的防水卷材、防水层和防水涂料等多道防线,综合预防。同时还应对特殊部位进行特殊处理,确保隧道无渗漏,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5.1.1.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1、采用C30防水混凝土,优化改进混凝土拌合物的组成,使之达到砼强度、防渗和减少水化热等要求,同时考虑冬季影响对砼的配合比进行设计。 a.水灰比严格控制在0.5以下,并加入36的高效减水剂; b.严格控制坍落度,保证可泵性要求; c.砂、石骨料
24、严格控制粒径,力学性能,含泥量小于1,保证砼性能。 2、严格按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控制倾落高度不大于1.5米,分层高度控制在60cm以内。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砼浇注完成后,应加以覆盖,保持砼表面具有足够的温度状态。 4、在已浇注完的砼强度达到5Mpa以后,才准在其上来往人员和安装模板。 5、C4防水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事先制定书面文件,提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细则,规定各种报表记载内容,并明确专人负责监督和施行。 5.1.1.2接缝防水 1、严格按照接缝止水带(条)施工工艺施工,并按细部结构图,精心施工。 2、对接缝防水所用材料进行严格检验,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 3、施工完的
25、接缝防水自查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1.1.3外防水层的施作及措施(顶板) 1、砼表面处理:对施涂的砼表面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不留积水。 2、铺防水卷材:在砼表面铺设5398GDV防水卷材。 3、保护层:顶板防水卷材完成后,在其表面再铺一层厚6cm C20细石砼保护层。 5.1.1.4其他措施 1、提高砼施工工艺,精心施工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和保护层。 2、专门成立防水研究小组,研究砼抗裂防渗以及防水材料应用技术和防水施工技术,确保隧道防水质量优良。 5.1.2大体积钢筋砼抗裂防渗 大体积砼除满足强度、工作度和耐久性要求外,还应防止温度产生的裂缝,施工条件十分苛刻。
26、就本标段施工的大体积砼抗裂防渗要求,其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为此通过分析结构特点和施工具体情况,我们拟定如下应对措施: 1、制定砼运输计划,避开现有道路上在高峰时运输。 2、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统一指挥,作出砼需要量计划,提前通知砼供应商,确保连续施工,避免出现冷缝。 3、同砼供应商一道合理选择原材料,搞好配合比设计与热工计算,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增加掺合料用量,降低水化热。配合比设计应合理,尽可能地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以避免由于温度引起的应力过高砼初始结构强度过低而产生的裂缝。 a. 控制砼的出机温度。 b. 建议低温砼输送时的保温。 4、采取合理的砼养护工艺,制定出合理的养护
27、制度,专人负责,尽可能地延长养护时间。 5、采用温度测控仪器,动态监测大体积砼内部的温度变化,发生异常,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温度差过大。 6、合理选择灌注顺序,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浇注效果。 7、建议尽可能利用砼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发热量。 8、大体积砼的施工除遵照一般砼的要求外,施工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水泥: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控制水泥用量,一般控制在300kg/m3以下。 b.砂、石:砂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0.5-3.2cm的碎石和卵石。 c.外加剂:采用“双掺”技术即在砼中同时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
28、结时间。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 6.1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本工程段采用明挖施工,即先开挖基坑,同时施工喷锚支护。然后现浇底板及部分框架侧墙和中墙,最后整体现浇剩余部分侧墙、中墙及框架顶板砼,及相关防水装饰和回填。施工安排见下流程图: 6.1.1施工降水措施 由于目前业主暂未提供地勘报告,故初步考虑采用降水井降水施工。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结合我单位施工经验,由于下穿隧道东侧目前已经施工了多口降水井,可充分利用。因此对本工程降水拟采用以下参数:设置降水井10口于下穿隧道西侧,降水井间距为20,深度20m。设置沉沙池2个(2.5m1.5m1.5m)。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深井施工时的具体措施: A、准
29、备工作 (1)详实、充分地掌握与分析设计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和施工总体计划,作好降排水的施工设计,包括: 、平面布置图标出井位及井点系统的总体位置,重要建筑物的安全 观测点的位置及原始标高,观测井的位置,供电、供水、排水路线,交通运输与检查井路线; 、剖面图沟槽断面,地层地质,地下水位,设计降水曲线,井点管、观测孔位、泵位、总管高程,滤管(花管)标高等应标示明细; 、措施计划与说明施工计划及总体部署,施工程序,冲点方法,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验算与保护措施,机具设备与材料的配套计划,地面水、雨水的排水系统和防渗措施,连续抽水的供电和设备的保证措施。 (2)为充分发挥井点的效能,要尽量作好抽水试验,充
30、分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使井位、井深、滤管长度、标高设计合理可靠。 (3)在施工设计时,应尽量降低井点上顶标高,降低泵座,减少吸程,提高抽水能力,选择水泵工作曲线的最佳线段。 (4)尽量切断地面水和渗留水的来源,减少井点系统的额外负荷。 (5)超前降水降水领先,开挖在后。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干孔作业,降水速度超前挖孔速度。 (6)冲点注意操作安全:查清地下确无障碍物;地上如有供电线路须按要求保持安全距离。 (7)井点滤管(花管)孔眼的总面积不得小于立管截面面积;骨架、支撑、滤网等均应仔细完好,并加保护、扎紧;滤料要符合滤管要求,要洁净无杂物。 (8)层填滤料,分层封粘土,均须认真操作,以保证降水效
31、果。 B、降水井施工工艺 a、 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现场给定基础轴线并按我公司降水井平面图测放出各井位,并打入木桩,涂上红油漆作标记。 b、钻孔 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确认无误后,人工开挖1.6m深,埋好护壁管,管径7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垮孔。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终孔。 c、吊装井管 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吊装井管。做到井管之间焊接 牢固、安装垂直。 采用国家定形产品钢筋混凝土管,管径300mm(土方开挖(挖深2m左右)锚杆施工挂钢筋网喷射砼(厚5080mm)封闭管口压力注浆土方开挖 进行循环作业。当施工至砂层或砂卵石
32、层时,则按 挂钢筋网喷射砼锚杆施工封闭管口压力注浆土方开挖 进行作业,以防震动垮塌。 施工方案 1 开挖放线 按设计和基础施工的要求放线,并按预留0.8m考虑施工操作空间。 土方以1:0.33开挖,机械开挖后留10cm余量由人工修坡。 2锚杆 锚杆孔位放线:各排锚杆之间的水平间距1.2m及垂直间距均为1.2m, 各锚杆的孔位偏差不得超过20cm。在施工锚杆时应了解周边管线,避免破坏其它管线。 锚杆成孔角度:锚杆按0200倾角安放在锚杆钻机上后,再将锚杆打入土体中。 锚杆的制作:锚杆采用482.5普通钢管,锚杆的长度按设计长度确定。在锚杆上成孔,孔间距为3050cm,该孔用于压力注浆。 3钢筋网
33、施工 钢筋网及间距:钢筋网采用6盘圆,间距为20cm。 加强筋:加强筋采用16光圆钢筋,在各排锚杆的位置设置,纵向横向锚杆间距均为1.1米。 挂网钢筋钉2510001000菱形。 4焊接 锚杆的焊接:沿钢管接口焊接后,再在两侧用钢筋搭结焊接, 保证10d的焊接长度。 锚杆与钢筋网的焊接:将加强筋与锚杆以锁定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焊接时应保证有效焊接面积。 5喷射砼施工 喷射砼及配合比:采用C20速凝细石混凝土。配合比如下,已现场取样试验室报告为准,按水泥用量的35加入速凝剂。 喷射砼施工前应人工拌料,喷射砼厚度为100mm。 护壁上设置直径5cm、间距2m的泄水孔。 6压力灌浆 通过锚杆压力灌注
34、水泥浆至边坡土体之中,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1,水泥标号为P.0.325,灌浆压力为2-5kg/cm。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工程质量,使锚杆与钢筋网,喷射砼形成一个整体,以确保坑壁稳定。 施工要求与施工方法 1土方开挖至第一层位置后,开始修边至开挖面,并将锚杆位置标于坑壁,校对无误。 2 2 用钻机钻锚杆孔,并掌握好锚杆倾角,锚杆倾角为0200。 3 击入锚杆至设计长度并用压浆机灌浆。灌浆采用水泥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灌浆,灌浆压力25 kg/cm2。 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4 挂喷锚网片,喷射砼护壁。 5 本工程土方采用分层大开挖,必须配合喷锚护壁施工。 桩支护方式施工工艺 考虑
35、在局部不良地段采取桩支护方式。桩采用挖孔桩,桩深10,桩径1.2 ,桩间距为2。 1、挖孔桩施工工艺如下: 人工挖孔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定桩位井点降水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垂直度及尺寸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并浇筑第二节护壁重复第二节的工序,循环作业至设计深度。 测量准备: 用经检校后的全站仪和水准仪,对设计给出的导线点坐标、高程进行闭合测量。测量核对的成果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坐标基准点符合精度要求后,布设施工控制坐标网点,并将布设情况和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按施工控制坐标网点,用全站仪测定各桩位位置,经
36、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面的施工。 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桩位的坐标,从控制点直接测设桩位的坐标。 2、人工挖孔、浇筑护壁砼 挖孔桩护壁构造如下: 1)、桩位控制: 在开挖前,应先将正确放出的桩位点引出开挖区域(两垂直相交点即为桩位点),并将该直线的端点固定,周围用砼满包仅露出端点,作为支护模板及检查孔径的依据。 2)、挖桩顺序: 在开挖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考虑跳槽开挖,即在该桩下挖2米以上时才能开始相邻桩的开挖,避免因间隔壁薄和支承力不足造成塌孔。 相邻桩基:相邻的几口桩同时开挖时,应选择对渗水量大的一孔超前开挖,便于集中排水,以降低其他桩孔的水位,确保进度。 3)、操作要点 、护壁高度及厚
37、度:人工挖孔采用分节现浇砼护壁,砼标号与桩芯一致,每节高1m(地质不良地段则缩短其高度)。第一节护壁砼高出地表20-30cm作为围埂,以保证地表水和零星土石不进入孔内伤人,且厚度比其它位置厚1015cm。 如渗水量较大时,采取特制钢护筒护壁开挖,并缩短浇筑护壁砼的长度随挖随护,确保人员安全与进度。 护壁厚度:上口20cm,下口10cm。 、挖掘要求: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显锥齿形,以增加桩的摩阻力。每下挖一次进行护壁,即:立模灌筑混凝土护壁。 挖孔过程中应逐段用锤球吊线,测查已拆除模板护壁砼偏移值,以保证桩中心垂直及桩径。孔的中线误差、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若护壁漏水影响挖
38、孔时,必须采取堵漏或疏导措施。 、护壁模板:采用定做的木模板,以保证护壁质量和挖孔桩几何尺寸。用锤球对中确定模板平面位置,保证的平面位置和倾斜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护壁混凝土模板的支架可于浇筑后24小时后拆除,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以后进行。 、护壁砼浇筑:浇筑护壁砼必须采用振捣棒振捣施工,以确保砼密实及其与孔周边土体的有效结合,不得采用“插钎”等办法施工。 砼运输:采用皮桶垂直运输,严禁直接下倒,以保证砼不离析。 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中途不能停顿,以防坍孔。 、护壁间处理:护壁钢筋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下节护壁砼必须伸入上节护壁内5cm且护壁钢筋必须露出并
39、埋入砼内。 对于土质较差或挖孔过程中遇到砂层、粉砂层、流砂或地下水位较高土质含水较饱和情况下,增加护壁钢筋数量以确保护壁强度,同时下挖深度减少为30 cm 50 cm。 、提升设备:采用手摇绞车,每个孔用一台,并由2-3人在孔口上进行操作(孔下作业人员不超过2人),提升绳索采用18#白棕绳。 、孔内降水:若深井降水不理想时,采用孔内明排降水。 、掘进记录:挖孔作业过程,每天派专人记录土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及打井记录作对比,如基底地质复杂或与设计不符合,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措施。 、终孔及验收:挖孔达到设计深度以后,马上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无
40、松渣、淤泥、沉淀等扰动过的软层。 3、桩基混凝土施工 桩基础砼采用商品砼,由搅拌运输车送至工地现场。砼准备必须充分后方可进行浇筑。 A.当渗水量较大时(上升速度大于6mm/min),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筑桩基水下砼。 首先对所用导管进行检查并做水密试验。为满足封底需要,准备一个4立方以上的砼储料斗,泵送砼浇注水下砼。砼坍落度控制在17-21cm,并在砼中掺泵送剂,改善砼的流动性并延缓凝固时间,确保砼质量和顺利浇注,浇注时导管底部离孔底约30-50cm,砼漏斗装够4M3砼后开球阀,使砼连续不断浇注,随着砼面的升高,将导管提升,但始终保持导管埋深控制在2-4m,每隔30分钟检测一次砼深度和导管埋深,并
41、作好记录,逐步提升导管,逐节拆除导管。严禁提出漏导管,否则,将引起断桩事故。砼顶面高于桩顶设计标高0.5-1.0m。 B.当桩基础底面无水或渗水量小时(上升速度小于6mm/min),砼浇筑可采用常规法(即孔口安放漏斗,串筒挂在漏斗上)浇筑。砼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浇筑前先将缓浆串筒挂在漏斗上放入桩孔内,缓浆串筒底部应高于基底约3-4m处,用砼运输车将砼通过串筒直接浇入孔底,直到需要标高为止。灌注砼时,孔底积水不宜超过5cm,灌注的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壁的压力尽快地大于渗水压力,以防水渗入孔内。 C浇筑砼时桩顶以下5.0m范围必须用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严禁超振或漏振捣实。对需要多
42、层浇筑时,其间隙时间最长不应超过砼初凝时间。 D.混凝土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表面以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等清除干净。 E砼养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采取桩支护方式必须在桩浇筑完成,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6.1.3基坑周边位移监测 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基坑开挖护壁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的位移情况进行观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变形过大的边坡地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加固措施,防患于未然。 点位布置 1在基坑外选定两个固定点FF1,FF1能相互通视,固定点应选在基坑滑移面以外,并且置镜点F能通视整个基坑。 2观测点位设置:在基坑周边共设4个位移监测点,沿基坑长边的
43、1/2处布置。被观测点距基坑开挖线3050mm,用水泥砂浆围砌保护起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初始值测量: 1通过已知坐标用全站仪测得FF1两点坐标。并通过已知高程用水准仪测得F点高程。 2置镜F点后视F1用全站仪测得各观测点坐标并做好记录。 3选一固定且能通视整个基坑处置镜用水准仪测得各观测点高程并做好记录。 施工中的观测: 1平面位移观测:同样在F点置镜后视F1用全站仪测得各观测点坐标并做好记录。该数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平面位移量。 2高程观测:测量各观测点位高程观测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沉降值。 观测周期:根据基坑施工情况进行观测,测量与开挖结合,按每开挖完一层后,进行一次
44、测量,同时作好纪录,绘制位移坐标图。 注意事项: 观测时应在无大风无强光的晴天进行,高程观测初始值的置镜点应与施工进行中观测的置镜点基本同位(2米范围内)。监测基坑和建筑物的变形和位移, 动态掌握基坑安全性。在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避免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如位移超过安全值,则可采用减轻地面堆载,回填,使用加强锚杆等措施。观测时间安排根据开挖情况,分3-5次。后续观测根据变形情况确定。如果基坑开挖后基坑壁位移连续几天急剧增大,如达到1.53.0mm/d;最大位移与基坑开挖深度比值达到0.25%时,应采取措施或调整设计方案。 6.1.4下穿段主体施工 本下穿隧道段全长174,均为框架段。全
45、部采用明挖施工,共设置5条变形缝。主体结构的防裂与防水是本工程的重点,因此在施工时必须控制砼的浇筑温度,采用先进的模板工艺等措施。施工时按变形缝的位置分段进行施工,每节段采取跳仓施工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防止产生裂缝。每段分三步进行施工,第一步施工底板,第二步施工边墙和中墙,第三步施工顶板。边墙和中墙施工时均一次浇注成型。 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后背加设型钢背带形成大块模板以利拼装,中间采用密布对拉拉片保证不涨模跑模。尽量减少接缝,美化外露面,模板支架采用装卸方便灵活的WDJ碗扣脚手架。 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采用优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泵送浇筑混凝土。 底板,侧墙
46、及顶板防水工程,回填土方及其它附属工程随隧道主体进展平行施作。 6.1.4.1垫层混凝土施工 1、清基:清除基坑内的虚土,淤泥和其它杂物。 2、夯实:基坑清理完后,用打夯机对基底进行全面夯实,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测定,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业主、工程师进行汇报。 3、基底处理完成后,即可立模、进行垫层15cmC15混凝土垫层的浇筑。 6.1.4.2底板施工 施工底板时应该注意,要事先完成80cm左右中墙及侧墙的模板,在浇注底板时一次性浇注中墙及侧墙50cm,作为施工缝将来剩余的部分和顶板一次性浇注完成。墙身部分直墙与倒角模板先加工成整体,采用硬木对口支撑加固。施工缝严 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做防水处理。
47、 将垫层表面清洗干净,暗埋段在垫层表面作防水层,铺防水卷材。 设置底板顶面标高控制桩。在垫层上绑扎底板钢筋。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浇筑底板砼。 在浇筑底板砼的过程中,在变形缝处按设计设置防水材料,并注意稳定可靠,不移位。 底板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沿施工方向分层预留台阶浇筑。灌至高程后,于初凝前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后进行抹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做好抹面处理,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底板浇注并养护后,即可施工抗渗剂,达到相关规范及说明书要求的养护时间后施工防水粘结剂。 6.1.4.3、中隔墙、侧墙及顶板施工 施工前先将接缝处凿毛,清理干净。校正止水带位置,止水带损坏处进行修补,根据放线位置分层支立模板,绑扎钢筋。 支架 用于主体结构框架混凝土施工的支架为WDJ碗扣满堂架,支架的布置通过计算以确保强度刚度满足施工要求,按每根碗扣立杆可承受3t荷载考虑,计算时考虑到有边墙砼侧压力,模板重量,施工荷载(人、料、机等)以及作用于模板支架上的风力及其它可能产生的荷载,因此碗扣支架纵横向间距采用90cm,靠近上倒角处加密成60cm,以加强顶板纵横梁和边墙横带、立带的刚度。碗扣支架具有拆卸灵活的特点,施工中不设缷落装置。 模板 模板由底模、内模、侧模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