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跳出教材看教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559428 上传时间:2025-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出教材看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跳出教材看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跳出教材看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跳出教材看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保存,需付费购买,开通VIP下载更划算
资源描述

1、走进教材审教材 跳出教材看教材浙江省桐乡市濮院桐星学校 嵇华(314501)摘要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认识教材,有效的把握教材,既做到尊重教材,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既要能“入乎其中”、“走进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又要能“出乎其外”、“跳出教材”拓宽教材的广度,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词教材 尊重 挖掘 深度 拓宽 广度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一个个教学范例,一个个生动有趣、富有生活韵味的主题情境等等,对学生来说,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为学生呈现了富有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对教师而言,为我们教师呈现了更多可资借鉴的教学材料与资源。但它所要表现

2、的也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点或者说是一部分,存在着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洞和留白,需要教师的把握,也就是我们说的吃透教材,及时的把这些深藏不露的空白之处挖掘出来,使教材在教师的挖掘和开发中“变厚”,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因此,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认识教材,有效的把握教材,既做到尊重教材,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既要能“入乎其中”、“走进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又要能“出乎其外”、“跳出教材”拓宽教材的广度,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一、“走进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 挖掘教材,就要“走进去”,入乎教材其中。深入钻研,理清教材的各个教学内容在数学领域中的编排线索,将某个教学内容放置于这

3、一单元、这一学段乃至整个数学知识体系里来审视,明确该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惟有精心研究、解读教材,清楚某个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站在自身数学理解的高度,以学生的学情、经验为支点,从教材出发,创造性的用好教材。 我们在看待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时,要独具慧眼。材料只是一种表面,我们要领悟其内涵,挖掘其内在本质,做教材的主人,用好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的实现数学教学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比如: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内容中的情境图,围绕这些动物朋友“能同时过桥吗?”展开讨论,表面上似乎是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一吨作比较,进而需要知道一吨有多重,通

4、过生活实物体验建立吨的质量观念。但细细推敲,它的意图不只是这一方面,隐含着一个重要的生活实际问题,这桥大家是可以过的。怎样过?体现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也展示了学生相互间交流、合作的精神。又如:“美丽的校园”,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我们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要尊敬老师长辈、爱护帮助同学,还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等等。从中灵活地呈现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学

5、生既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走进教材,也就是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折射出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积累。教材提供的知识教学的范例,所要表现的也仅仅是知识的一个点或者说是一部分。很多相关链接需要教师的有效把握,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知识性教材,拓宽数学知识,让学生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页例1的游乐园情景图(看木偶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自己了解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适时适当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画面,你知道什么?你想知道什么?)答案不求唯一与完美,

6、关键是要暴露学生的各种思维。与此同时,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与想法后抓住有效生成的问题明确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应怎样计算?)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探讨,在充分研讨之后集体共同分享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思路。适时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学习内容的展开与运用过程体现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重在学生发现、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进一步再创造的能力。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实质追求。二、“跳出教材”拓宽教材的广度 跳出教材看教材,就是追求对教材更深刻

7、地理解,在内涵上求广度。(1)“跳出教材”要有学生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精心处理教材。为了学生,为了更好的展开课堂教学我们教师要充分的钻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如:教学二年级上册“4的乘法口诀”时,首先出示4个鱼缸(其中有3个鱼缸内有4条鱼,1个鱼缸里有2条鱼),再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求出一共有多少条鱼。(学生的列式是: 4+4+4+214; 43+214; 44-214。)到这里,教师又这样设计了一个环节:“同学们,你们可以使原来例题的两步计算变一步计算吗?”学生对此展开了充分讨论,有的说:“去掉2条鱼,列式为4312。”有

8、的说:“去掉5条鱼,列式成428。”还有的说:“去掉10条鱼,列式成414。”这时有个孩子说:“添上2条,列成算式4416。”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设计的思路既巩固和复习了学生已学的内容,一方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善于发现学生发展的潜力,尽可能的丰富物化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合理改编拓展教材,为学生提供主体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活教材。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2)“跳出教材”要有学生生活的广度,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造开发教材。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是很多时候,教材中的一些教学范例、生活情景素材

9、虽然适合了某些地方的学生,但同时也脱离了一些地方的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二年级下册中的解决问题(p2_p3)教材呈现了一个游乐园的情景图,对于我们这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知道游乐园好玩,但绝大数学生还没去过,缺乏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基于这点,我们将游乐园情景图改编成我们的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课场面,有跳牛皮筋的、踢足球的、跑步的等等,更大程度的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学数学的距离,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所以,我们教师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又要敢于根据本地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的有效开发、创造性的用好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感,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深刻意义。综上所述,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有时教材中针对当地学生来说脱离实际,或者为了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不用;有时,如果教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觉得教材提供的内容不能有效体现其意图,可以创造性的开发教材。跳出教材看教材,不是游离于教材,而是就教材的纵横关系,找到和教材有联系的地方。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总揽全局、驾驭教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教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