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三节--羧酸--酯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558924 上传时间:2025-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羧酸--酯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节--羧酸--酯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节--羧酸--酯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节--羧酸--酯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节--羧酸--酯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羧酸 酯精选及答案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的是( ) A.乙二酸B.苯甲酸 C.硬脂酸 D.石炭酸 解析:要确定有机物是否为羧酸,关键看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羧基。石炭酸即苯酚,属于酚类。 答案:D 2.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解析:羧酸是几元酸要根据酸分子中所含的羧基数目来划分,一个乙酸分子中含一个羧基,故为一元酸。 答案:B 3.在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当重新达到平衡时原子还应存在于( ) A.乙酸乙

2、酯 B.乙酸中 C.水中D.乙酸、乙酸乙酯和水中 解析: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所以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答案:A 4.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CHCOOH。现有下列说法,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氯化氢 溴水 纯碱溶液 2丁醇 酸性溶液 A. B. C. D.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双键和羧基官能团。根据其结构决定性质即可判断。 答案:D 5.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解析:甲

3、基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甲酸丙酯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式为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D 6.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加乙醇、浓硫酸,加热 B.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C.直接分液 D.加饱和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解析:A项加乙醇、浓硫酸后加热,使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不可行,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无法彻底除去乙酸。B项加NaOH溶液,认为乙酸转化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后,溶液分层,可以分液,但是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水解,从而将乙酸乙酯也消耗掉。乙酸乙酯与乙酸互溶,不能直接分液。D项加饱和溶液,充分振荡后,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层后,

4、溶液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可以得到乙酸乙酯。这一方法是可以的。 答案:D 7.某种激光染料,应用于调谐激光器,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分子式为 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A. B. C. D. 解析:根据该物质的球棍模型可知,其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错误;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酯基等官能团,能与发生取代反应,能与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溶液褪色,均正确;该物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反应,错

5、误,故选C。 答案:C 8.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溶液,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1)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

6、及时蒸出,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酸乙酯。(5)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具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2)在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 (3)加快反应速率 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并且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无色油状液体,具有香味 9.今有化合物:甲:,乙:,丙: (1)请写出丙中含

7、氧官能团的名称 。 (2)请判断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 , 鉴别乙的方法: , 鉴别丙的方法: 。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 解析:(1)丙中含有醛基和羟基两种含氧官能团;(2)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分子式均相同,结构不同,它们均互为同分异构体;(3)甲属于酚类,可用溶液鉴别;乙属于酸类,可用石蕊试液鉴别;丙属于醛类,可用新制悬浊液鉴别;(4)甲属于酚类,乙属于羧酸,丙属于醇类,故酸性:乙甲丙。 答案:(1)醛基、羟基 (2)甲、乙、丙 (3)取少量甲,滴加溶液显紫色 取少

8、量乙溶液,滴加少量石蕊试液显红色 取少量丙,滴加适量新制碱性浊液并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 (4)乙甲丙 10.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试推测甲酸乙酯)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酯类化合物不溶于水,是中性化合物,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甲酸酯中也有醛基,所以甲酸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D 11.1 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 ) A.5 mol B.4 mol C. 3 molD.2 mol 解析:1 mol该物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中共有3 mol酚羟基、

9、2 mol羧基,能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5 mol。 答案:A 12.已知A、B、C、D、E五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都是请分别写出它们可能的结构简式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A.水解后得到一种羧酸和一种醇 B.水解后得到一种羧酸和另一种醇 C.水解后得到一种羧酸和一种酚 D.水解后得到一种羧酸和一种酚,但这种酚与由C水解得到的酚不是同分异构体 E.是苯的一取代衍生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A. ,B. ,C. ,D. ,E. 。 解析: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A、B、C、D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属酯类化合物,水解生成酸和醇,应是或。水解生成酸和酚,应是或 (另有间位、对位)。若苯环上只有一

10、个侧链又能发生银镜反应,除甲酸的酯外,应该是羟基醛或者是。 答案:A. B. C. D. (或间位、对位) E.或 13.尼泊金酸的结构简式为 (1)尼泊金酸的分子式为 。 (2)尼泊金酸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可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呈固态 c.发生消去反应 d.遇溶液显紫色 (3)1 mol尼泊金酸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最多可消耗 (填序号)。 a.4 mol b.2 mol c.2 mol d.2 mol (4)将尼泊金酸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5)尼泊金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以下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各一个: 酯类 ;醛类 。 解析

11、:尼泊金酸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具有酚类和羧酸类物质的性质,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尼泊金酸与发生羟基邻位上的取代反应,且酚羟基和COOH均可与溶液反应。 答案: (2)c (3)cd (4) (5) (任选其中一个)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4.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转化关系如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 , B. , C. , D. 。 (2)B+DE化学方程式 。 解析:本题是有机合成题,可用正推法分析。=水解得到B为,B氧化为C(OHCCHO),C氧化为D(HOOCCOOH),B、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 答案:(1) OHCCHO HOOCCOOH (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