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考生必须将1-20题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3年4月4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与音乐 B. 中华原始与医药学的创始人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2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下列不属于他经济方面的措施有A奖励生产 B推行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承认土
2、地私有3古罗马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人穿到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A.秦朝 B. 唐朝C. 西汉D.宋朝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5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叙述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化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历史
3、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说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6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C中共“一大”的召开 D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结束7“两会”的主题之一是“民生”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孙中山,他的民生政策具体是指?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平均地权 D创立民国8今年4、5月,随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的热映,刮起一阵“致青春”的热风。九十多年前,我们的
4、先辈们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向青春致敬,当时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响亮口号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9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与。”可见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解放战争中,以徐州为中心,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成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0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与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美关系的改善C.新中国的成立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1“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5、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五计划A. B. C. D.12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来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3“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
6、这段名言表明A.男人要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 B.政治是男人的生命C.所有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1419世纪中叶以来,蒸汽机的滚滚浓烟飘洋过海逐渐改变着世界。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美国南北战争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技术人才缺乏 D自由劳动力缺乏15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16 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与“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最终挑起世
7、界大战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17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新政。”当今,世界再次遇到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应对政策这一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措施相似A.兴办公共工程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C.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D.全国工业复兴法18“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与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与其他各国的人权与正义非常重要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与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内容出自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慕尼黑协定 D
8、北大西洋公约19. 随着时间的冲刷,许多名噪一时的词汇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成为历史,但在下列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至今却依然“鲜活”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 D华约20.今年是欧洲联盟正式成立20周年。右图是促成欧洲联合的重要人物:欧洲之父让莫内,毕生致力于促成法德与解,欧洲联合。在他的积极奔走努力下,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市场、欧洲合众国行动委员会、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与经济共同体都先后建立了起来。当今欧洲的联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A向经济一体化迈进 B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C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D向经济文化一体化迈进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2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
9、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2013年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截止目前,这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已经完全告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表示,这起暴力事件不会对新疆稳定大局造成影响,下阶段会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防范措施,对暴力恐怖分子严打严防。(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正式归属中央始于西汉哪一机构的设立?(1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为更快更好建设新疆,在交通领域有哪项措施?(1分)材料二:新华社拉萨月日电反映汉藏一家亲的电视连续剧大唐御使传奇计划于年底开拍。该剧以唐朝御使王玄策途经吐蕃出使西
10、域的历史故事为主线,颂扬了多元统一的中华文明与汉藏一家的美好情谊。(2)唐时期汉藏密切交往的典型事例是什么?(1分)元朝设置那一机构专门管理西藏事务?(1分)材料三:2013年5月9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开枪射击一艘台湾渔船,造成船上一名台湾渔民死亡。台湾旺报1呼吁:“两岸联手护渔,确保渔民权益”, 12日,大陆南海舰队护卫舰“江门舰”加强对南沙海域战备巡逻,并进行导弹仿真攻击训练。台湾也派出三艘海巡舰及一艘军舰,前往出事海域加强护渔。两岸均加强对菲律宾的反制与施压。(3)台湾渔民遭到菲律宾射杀,是对中国的公然挑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代史与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
11、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中国共产党与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在基本方针上有何创新?(1分)(4)纵观中国历史,结合当前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1分)22舟,船也。每一艘船背后都有一段耐人深思的故事。据此探究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与平之舟】2013年4月27日,中国人民海军对用实际行动弘扬郑与精神的 “郑与”舰记以一等功表彰。(1)“郑与”舰扬帆远航,追寻郑与七下西洋的历史航迹。当年郑与船队最远到达哪里?(1分)他与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材料二 【屈辱之舟】“致远号巡洋舰” 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在对日作战中被击
12、中后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2)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危害?(1分)受此影响,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哪一场探索运动?(1分) 材料三 【保卫之舟】在日本政府非法“购岛”后的8个月中,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单日最长航时超过14小时,最近距离钓鱼岛0.8海里。中国海监船中国国家海洋局5月13日发布的巡航信息显示,中国海监50、15、66船编队当天继续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3)我国与周边国家交往采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分)你认为“保卫之舟”成功航行的根本保障是什么?(1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
13、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材料二 为了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862年林肯政府制定莫里尔土地法,规定联邦政府赠与各州大量国有土地,以便用出卖土地所得的收入发展农业学院与工业学院.到19世纪末, 州立大学迅速增加,对推动美国工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摘自历史学习。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与图纸,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1) 材料一中牛顿与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他们的贡献为哪一国走在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1分)(2) 19世纪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一批诸如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请结合材
14、料二分析其原因。(1分)美国人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哪些重要发明?(试举一例)(1分)(3) 根据材料三,日本发展科技的方法主要是什么?(1分)近代史上的那一事件日本也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取得很好的效果?(1分)(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要走在世界先进行列的必备条件是什么?(1分)2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
15、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二 “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与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三 “以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旦。” 罗斯福就职总统演说材料四 “我们要考虑怎么样释放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怎么推进制度建设来增加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在宏观层面要既有利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形成能长期坚持的制度。最管用的是制度,但必须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李克强(2013年4月12日 经济形势座谈会)根据材料请回答:(1)上述
16、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四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改革。其中哪一次改革使该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分)(2)在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后,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1分)(3)材料三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什么?(1分)针对材料中农场主的危机,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救治?(2分)(4)材料四中“释放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5)上述四场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典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分)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ADCCCCB题号1112
17、1314151617181920答案CDDDDBABC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21、 (1)西域都护(1分);新藏公路(1分)(2)文成公主入藏 (1分);宣政院 (1分)(3)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与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4)南京大屠杀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言之有理即可) (1分)22、(1)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沿岸(1分);郑:宣扬国威与到西洋“取宝” 新:追求财富(2分);(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维新变法(1分);(3)与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1分)23、(1)牛: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 瓦:改良蒸汽机;(2分)英国(1分)(2)制定莫里尔土地法,规定政府赠与各州大量国有土地收入发展农业学院与工业学院(1分)电灯、飞机等(1分)(3)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或购买技术专利与图纸(1分);明治维新(1分)(4)科技的引入与创新(提到科技即可)(1分)24、(1)材料一或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2)新经济政策(1分);实行粮食税(1分)(3)范围广或破坏性大(1分);调整农业(1分)(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5)依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改革创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1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