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
一、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s,一天等于______s。
【答案】秒,86400。
【详解】时间的单位有时、秒、分等,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一天的时间是
24h=24×60min=24×60×60s=86400s
2.在下列题目中填上恰当的单位符号:(1)在文化学校冬季运动会上小明百米赛跑的时间约为13.5______。(2)一场足球赛所用时间为90_________。
【答案】s;min。
【详解】(1)百米赛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9s左右,普通人的百米赛的成绩大约13.5s。
(2)时间的单位有s、min和h,正式足球赛分为上下半场,时间各45min,共90min。
3.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由天文台的专家专门计算。在下列关于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①日 ②时 ③分 ④秒
A.只有①④ B.只有④ C.只有③② D.只有②
【答案】B
【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日、时、分是时间的常用单位,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
B.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C.人步行10m所需的时间
D.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答案】B
【详解】A.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的时间为60s,故A不符合题意;
B.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s,故B符合题意;
C.人步行10m所需的时间10s,故C不符合题意;
D.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约10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
A.人的脉搏 B.日出日落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人的生长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时间的测量,周期性运动指有一定规律的运动,有时间段的循环.
【详解】A. 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基本相同,可以利用脉搏计时,不符合题意;
B. 日出日落说明经历了12h左右,可以利用日出日落计时,不符合题意;
C.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1年,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计时,不符合题意;
D. 人从出生到死亡相当于1个周期,没有循环,所以不能利用人的成长过程计时,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外圈的读数为_______;
【答案】s;0.1s;39.8s。
【详解】图中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s;分度值为0.1s;因内圈指针在1与2中间但偏向2,所以此时外圈的读数为39.8s。
二、误差
7.实验误差不可避免,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很多。例如:选用更精密的___________;多次测量取 _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_等。
【答案】测量工具;平均值;测量方法。
【详解】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减少误差的方法很多,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
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A
【详解】A.误差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可能绝对避免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小伟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B.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25cm
C.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答案】D
【详解】A.五次测量数据中,第三次的实验数据18.11cm与其余四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故A错误;
B.去除错误数据18.1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
故B错误;
C.18.50cm中最后一位“0”是估计值,长度测量时,要求最后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当刻度正好在整数刻度时,应估读为“0”,所以18.50cm中最后一位“0”不可以去掉,故C错误;
D.由数据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知,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即0.1cm,故D正确。
故选D。
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相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量的结果是6.25cm,乙测量的结果是6.27cm,丙测量的结果是6.23cm,丁测量的结果是6.35cm。其中有一位同学测量的结果不正确,该同学是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答案】丁,6.25cm。
【详解】观察甲、乙、丙、丁4人的测量值数据发现,丁同学的数据差距较大且准确值与其他三位同学的不同,所以丁同学测得的数据是错误的;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则该物体的长度
11.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某同学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的示数为08:05: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3:06:02,则两次的时间差为( )
A.5h1min2s B.5min1s C.5h1min1s D.15h1min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08:05:01,第二次观察电子手表,表盘的示数为13:06:02,则两次时间差为
t=13:06:02﹣08:05:01=5h1min1s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2.小明上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min,下列关于这一节课的时间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45min=45×h=0.45h B.45min=45×100s=4500s
C.45min=45×s=0.75s D.45min=45×60s=2700s
【答案】D
【详解】分钟与秒的关系是1min=60s
所以一节物理课的时间45min=45×60s=2700s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田径运动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关于光明中学的秋季运动会,正确的是( )
A.径赛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B.径赛成绩可以用“米”作为单位
C.田赛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D.田赛成绩可以用“秒”作为单位
【答案】C
【详解】AB.田径运动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径赛测量工具是停表,成绩单位为秒,故AB错误;
CD.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单位是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甲同学测的结果为12.80cm,乙同学测的结果为12.8c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更准确些 B.乙的更准确些
C.两刻度尺相同 D.两人的准确程度相同
【答案】A
【详解】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12.80cm的分度值为1mm,而12.8cm的分度值为1cm,刻度尺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小羽同学通过阅读课本《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内容,了解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小羽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摆,如图所示,想用停表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注:摆长L是指绳子固定点O到重物重心的距离)小羽发现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比较短,用停表难以测准,只利用现有器材,想测得更准确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见解析.
【详解】用停表测量这个摆摆动n个来回所用的时间t,然后用t/n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16.(2022·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日晷仪、利用水的流动规律制成水钟,这些计时工具都是根据自然界物体___________规律发明的。
【答案】运动.
【详解】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所以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可以制成日晷仪,利用水的流动规律可以制成水钟,是因为水具有流动性,因为太阳和水流不断运动,所以可以制成计时工具。
17.(2022·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读数是 _____s。
【答案】2.50;0.1;338.5。
【详解】如图甲,为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数为2.50cm。
如图乙,为秒表,秒针盘每1s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为0.1s。
如图所示,5min过半,说明秒表盘读第二圈,读30s开外,故读数为5min38.5s,合338.5s。
18.(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答案】17.57;1mm。
【详解】用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所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测量物体长度时,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就是分度值所在的位,所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19.(2021·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详解】A.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是永远存在的,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
B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是在测量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测量再认真,也会因为测量仪器的精确度问题造成误差,故BC错误;
D.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或者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20.(2020·新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答案】D
【详解】ABCD.日晷、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精准准到百万分之一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