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541168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光也有波动性质。这就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 类比推理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固定地有10道题目。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出发,从题型和考查内容上对类比推理的10道题做了详细分析。具体到题型,到目前为止共出现过三种:二项式、三项式和对称型类比推理。其中二项式型由07年的10题减少到09年的2题,三项式和对称型分别由08年的3题和2题增加到09年的4题。很明显第二、第三种题型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比重逐年增加,难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因此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从根本上突破类比推理的解题技巧。具体到词项间的关系,词组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并列、对立、包含等关系,很多词组间的关系很难进行概括,对常识的考查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将类比推理和常识考查结合了起来, 2010年国考大纲中已经对常识部分进行了较大改革,因此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预测:将常识与类比推理相结合可能会作为今后类比推理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从题型角度 一、二项式型 峨眉山:四川 A.黄山:安徽                 B.庐山:江苏 C.五台山:山西               D.泰山:山东 【答案】C 【解析】解答类比推理题目时,首选需要最大限度的寻找词项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到本题, 题干中的峨眉山坐落于四川,属于物与物的对应关系。由此,再看选项,黄山也是坐落在安徽,于是,许多考生在做题时由于时间紧张往往不再看剩余的选项直接选A。事实上A、C、D均属于这种关系。再仔细分析题面部分可以发现,峨眉山又属于我国的佛教名山,而只有C中的五台山符合这层意思。即,要正确解答本题,选项必须同时符合题面的两层逻辑关系。 注意: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许多考生往往题目还没看完,或者仅考虑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便匆忙作答,很容易误选,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尽可能多地挖掘词项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进而从中选取最佳答案。 抛开词项间的逻辑关系看,本题考查的内容实际涉及到常识问题,如果考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不分析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也能很快的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广大考生需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把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 有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单纯从逻辑的概念角度谈,不容易找出规律,但是根据生活中二者存在或发生的关系进行判断却可以推断出二者确实有着联系,因此,注意从生活中寻找给出词语的关系。 83. 狗:鼠 A.马:牛                           B.猫:虎 C.狼:狗                           D.鹅:鸭 【答案】A 【解析】首先寻找题面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A、B、C、D均符合;且两个概念的外延恰似没有重合关系,但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狗和鼠都是生肖,而且可以构成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再纵观各选项,就不难发现,A项中的马和牛都是生肖,且亦可以构成歇后语--风马牛不相及。故选A。 仔细琢磨本题,其中的歇后语暗示了我们在解答类比推理题目时,可以运用造句的方法,即把题干中词语之间的最重要关系用一个陈述句表述出来。这也是三项式型题目常用的方法。 二、三项式型 考试:学生:成绩(2008陕西省考真题)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答案】D 【解析】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以本题为例,题面是三个名词的组合,由此便可以排除D,“色美味鲜”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再找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不仅需要考虑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关系,还需要考虑第二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甚至有时还需要寻找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来寻找“突破口”。通常可用一个陈述句表述出来,即造句法。“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A项“网民”通过“电子邮件”实现“往来”逻辑关系相似,但是词项间的顺序没有一一对应,排除;B项“司机”获得“驾驶执照”后才能驾驶“汽车”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职员”通过“工作”获得“工资待遇”,符合。故选C。 三、对称型 (    )对于纸张相当于毛衣对于(    ) A.书本----毛线               B.文章----商标 C.涂改液----火炉             D.笔----桌子 【答案】A 【解析】对称型题目,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单看题干,可能无法得出准确的逻辑关系,最多只能说存在某种可能的逻辑关系,既然关系还不明确,就不要贸然断言该题的逻辑关系,而应从最可能选项入手反推或用代入试验法,这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具体到本题,可以用代入法,然后比较题面两组的逻辑关系,虽然费时,但比较奏效;当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从选项入手发推,即首先判断与纸张关系最近的词,分别是书本>笔>文章,再判断与毛衣关系最近的词“毛线”,代入后发现,已知词与未知词构成成品与原料的关系,符合要求。 以上例题是学一手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根据国考的命题规律,精心挑选的三个题目,没有从逻辑关系的种类方面分析,而是跳出逻辑这个范畴,从题型特点出发总结相应的解题技巧,便于广大被考考生从宏观上把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 从问题的设置入手 类比推理题目不难,是整张试卷最好挤时间的点,但简单并不代表我们都能做对。如果在这里失分,将非常可惜。要做到又快又好,一定要在考试时注意应试的技巧。具下面具体介绍几种技巧: 技巧一 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大多为因果、递进、转折、层进、条件、假设、并列、相反、类属、代表等,后面将举例说明。只有积蓄了这些逻辑关系,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1.原因与结果 【例1】努力:成功:失败 A. 生根:发芽:开花 B. 耕耘:丰收:欠收 C. 发展:城市:乡村 D. 起诉:原告:被告 【考题解析】该题题干中的第一个词与后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同时努力了不一定成功,还可能失败。努力能引起成功和失败两种相反结果。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的答案。答案是为B。 2.工具与作用 【例2】伤人:汽车:运输 A. 鱼网:编织:鱼群 B. 海难:编织:鱼网 C. 捕鱼:鱼网:出海 D. 捕虾:鱼网:捕鱼 【考题解析】中间是工具,两旁是两种不同用途的后果。此题答案D。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3】轮船:海洋:陆地 A. 飞机:海洋:天空 B. 海洋:鲸鱼:陆地 C. 海鸥:天空:地面 D. 山:河流:芦苇 【考题解析】前两词为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后两词为对应关系。此题答案为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4】商场:售货员:经理 A. 生猪:工厂:城市 B. 教室:学生:老师 C. 农民:阡陌:大路 D. 野兽:旷野:地球 【考题解析】特定环境联想到特定人员。此题答案为B。 5.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例5】水果:苹果:圣女果:无花果 A. 水果:香梨:黄梨:贡梨 B. 树木:树枝:树干:树梢 C. 家具:桌子:椅子:凳子 D. 山脉:天山:高山:昆仑山 【考题解析】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圣女果:无花果”四个词之间是总称与特称的关系,并且都有一个“果”字,所以答案为选项B。 6.同一类属下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 【例6】绿豆:豌豆 A. 家具:灯具 B. 猴子:树木 C. 鲨鱼:鲸鱼 D. 香瓜:西瓜 【考题解析】对于此题,考生常常是看到哪里就选到哪里,尤其是选项C,其中的鲸鱼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答案为D。 7.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 【例7】芙蕖:荷花 A. 兔子:月亮 B. 住宅:府第 C. 伽蓝:寺庙 D. 映山红:杜蘅 【考题解析】此题答案为C。因为芙蕖是荷花的书面别称,而伽蓝是寺庙的书面别称。 8.事物的出处与事物 【例8】稻谷:大米:粗糠 A. 核桃:桃仁:桃壳 B. 棉花:棉绒:棉子 C. 西瓜:瓜子:瓜皮 D. 枪:子弹:弹头 【考题解析】因为稻谷是大米和粗糠(大米的外壳)的惟一来源,而棉花是棉绒和棉子的惟一来源。此题答案为B。 9.工具与作用对象 【例9】剪刀:尺子:布匹 A. 玻璃:屋顶:门窗 B. 锯子:斧子:木头 C. 衣服:剪刀:缝纫机 D. 门窗:玻璃:木头 【考题解析】此题答案为B。 10.作者与作品 【例10】易中天:三国志;三国演义 A. 宋江:花荣:水浒传 B. 鲁迅:呐喊:少年闰土 C. 王勃:李白:长恨歌 D. 于丹:孟子:论语 【考题解析】易中天的《品三国》主要源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此题答案为D。 11.物品与制作材料 【例11】书籍:纸张:( )相当于菜肴:( ):萝卜 A. 毛笔、宣纸 B. 文具、文具盒 C. 油墨、调料 D. 铅笔、辣椒 【考题解析】此题答案为C。 12.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 【例12】作家:出版商:读者 A. 售货员:经理:顾客 B. 校长:教师:学生 C. 官员:改革:百姓 D. 厂商:营业员:消费者 【考题解析】作者通过出版商出书使读者认识他。作者与读者很难直接见面。厂商通过营业员向消费者推销商品,消费者才能了解厂商。此题答案为D。 13.事物的环节 【例13】争议:仲裁:听证 A. 诉讼:审判:旁听 B. 通货膨胀: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C. 突发事故:现场抢救:善后处理 D. 交通安全:交通法规:交通警察 【考题解析】发生争议后进行仲裁,然后是执行过程。听证是劳动仲裁中的程序。那在诉讼审判中旁听也是同时发生的程序。此题答案为A。 14.特殊与一般 【例14】馒头:食物:物质 A. 食品:副食品:饼干 B. 头:身体:躯干 C. 手:手指:食指 D. 钢铁:铁:金属 【考题解析】注意铁与钢铁没有种属关系,只是含碳量的不同。此题答案为D。 技巧二 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特别要注意词性间的类比。 【例15】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A. 吸收:放弃 B. 简单:杂乱 C.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D. 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考题解析】这种题相对比较简单,首先从逻辑关系上看,安居乐业:颠沛流离是对立的关系,意义相反。其次,从匹配度上来看,他们都是成语。因此,选C。 【例16】( )对于知识相当于分析对于( )。 A. 书本 理论 B. 学习 结论 C. 学问 研究 D. 学生 研究员 【考题解析】这种题目由于题干没有给出任何一组完整的词,因此,不能直接判定所需的逻辑关系。所以,要将四个选项都带入并进行比较,才能得出。这里选择B,学习为了得到知识,而分析为了得到结论,属于目的关系。而且,更为快速的思路是,分析是个动词,是个行为,因此,第一个( )也应该找一个表示行为的动词会比较匹配,这里“书本”,“学问”“学生”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例17】恋爱: 结婚 A. 打架 :斗殴 B. 骄傲 :落后 C. 狂风:细雨 D. 祖国 :大地 【考题解析】“恋爱”和“结婚”都是表动作的名词,“打架”和“斗殴”也都是表动作的名词。词性相同一般为最优选项,所以选A。 技巧三 将类比推理题中的词语用合适的词语连接,形成完整的句子,有助于加快解题速度。 【例18】马铃薯:土豆 A. 地瓜:红薯 B. 西红花:玫瑰 C. 甘蓝:大白菜 D. 杨花:柳絮 【考题解析】“马铃薯”就是“土豆”。“地瓜”就是“红薯”。选A。 【例19】逗号:中止 A. 拂晓:黎明 B. 节省:吝啬 C. 回车:换行 D. 好像:好比 【考题解析】“逗号”用于“中止”。“回车”用于“换行”。选C。 【例20】雨伞 : 挡雨 A. 火机:打火 B. 书本:录用 C. 志气 :有用 D. 革命:同志 【考题解析】“雨伞”用于“挡雨”。“火机”用于“打火”。选A。 【例21】旗帜:天空 A. 书本:页码 B. 字符:音节 C. 棋子:棋盘 D. 同事:同志 【考题解析】“旗帜”在“天空”(飘扬)。“棋子”在“棋盘” (行走)。选C。 【例22】失恋了: 很痛苦 A. 夜晚断电了:屋里黑 B. 学问大:知识广 C. 加油站:洗车房 D. 开汽车:奔驰车 【考题解析】“失恋了”后“很痛苦”。“ 夜晚断电了”后“屋里黑”。 【例23】绿豆:豌豆    A. 家具:灯具 B. 猴子:树木 C. 鲨鱼:鲸鱼 D. 香瓜:西瓜  【考题解析】“绿豆”和“豌豆”都是豆。“香瓜”和“西瓜”都是瓜。 类比推理的练习不在多,关键是总结规律和方法。尤其是一组类比推理中有三个或四个词的题目,应充分发挥联想能力,联系逻辑反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