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趣味教学法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537052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趣味教学法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趣味教学法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趣味教学法  语文教学大纲对七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的最突出的要求是:以训练记叙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兼及说明、议论的起步,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而教材是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的,把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和语文知识相结合起来,组成教材体系,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考教育。   此时的少年期学生,他们的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以流露出小孩子的稚气;他们的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易于接受好的影响,因此,我们顺势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显得很必要,也很重要。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激发莘莘学子对学习的兴趣就是为师范院校者的第一要注。那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还要能侃侃而谈,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搞好乐中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再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以记叙文为主,涉及听、说、读、写等方面,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谈几种趣味教学法。   1. 导语引趣法:好的导语能迅速形成一种浓厚的兴趣势头   使学生孜孜求究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讲课之前,结合新课内容,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幽默故事,或者记一句谜语、歇后语、格言、警句或者朗诵一首短诗,然后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讲《论语十则》这一课时,就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有牛顿、哥白尼等,大家知道是谁排在这十大思想家第一位吗?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2、设疑引趣法:在设疑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逐步启发,诱导他们通过读课文得出正确的答案。我们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做题时产生一些疑难,以引起他们积极的思考和兴趣。如讲授《羚羊木雕》时,我把文章中“我”的处境,放到学生面前,发问;“如果你处于这种境地,你该如何去做呢?”学生兴致很高,议论纷纷。因为与生活结合密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经验,做出自己的选择,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功能。   3、欲正故错法;学生对分辨和纠正教师的错误往往具有特别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在讲课时故意读错或写错某一字或某一词句,让学生在辨误或正误中体会到乐趣,以而使课堂充满紧张愉快的气氛。   4、激将法;学生争强好胜心切,对他们采用激将法更为有效。比如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就可以说;“现在女生发言比较积极,我们男生能甘愿落后吗”这样一激,男生们就跃跃欲试,准备发言了。   5、情景作文引趣法;教师有意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亲临其境地去观察体验,然后布置写作文,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始而兴奋,继而深思,终而产生表达欲,这时就达到了最佳心态控制。   6、故事会引趣法;讲故事与学习语文是密切相关的。开个故事会,让学生每人将一个小故事,大家都会很有兴趣。通过讲故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板书引趣法:板书是一门艺术,优美的板书具有一定的魅力。我们写板书时,应该注意布局合理,书写工整;设计应形式多样,或对称形,或植物形,或汉字形,或表格形等美的图画,以吸引感染学生。李凤平的美学图形板书设计集《中学语文图形板书简明教案》(渡江出版社〈94.5〉)很有特色,1000多幅美的图形,不仅使课文的内容和结构一目了然,形象易懂,而且能将德育寓于图形之中,这也算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方面。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如果老采用一种教法,无论这种教法多么科学,多么地有趣味,也会使学生产生单调、枯躁的感觉,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善教者总是因文制宜,博取众长,杂取百家,为我所用。 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初探 (长赤九义校 宋香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初中语文课改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呢?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都应搞好乐中施教和趣味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总结出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十法,请行家指教。 1.导语引趣法 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是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学时我非常重视导语的设计。如我在讲《敬业与乐业》时,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很有教育意义,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距今较远,其“半文半白”的语体色彩对于现今学生有些费解,因此,首先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恰如其分的、亲切的解读关系,便显得十分重要,首要任务便是激趣:设置关于职业问题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情境中进行一次对职业的初始思考。于是,在讲之前我就在黑板上列举了十种职业,有政府官员、学者、医生、教师、企业老板、擦鞋匠、家政服务员等,并教学生也列举出一些,然后让他们选择,最后只剩下擦鞋匠、家政服务员没人选,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就议论开了,场面很热烈,于是自然引到课文,兴趣很是高。又如在讲《<论语>十则》一课时,我就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有牛顿、哥白尼等,大家知道是谁排在这十大思想家的第一位吗?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2.故事引趣法 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我在讲课时,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切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我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就顺便讲一讲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木兰诗》、《陈涉世家》、《扁鹊见蔡桓公》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都可以用此法。当然,与课文有联系的故事很多的,讲的时候应该有所选择,做到适量为宜。 3.角色朗读引趣法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生动浅显的课文,教师无需多讲,只要略加点拨,组织学生朗读几遍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效果很好。如《皇帝的新装》、《周总理,我在哪里》等文章如果分角色朗读,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4.情绪感染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讲课时只有充满激情才能打动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如在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背影》、《乡愁》等课文时,我借助动情的朗读、动情的手势、动情的分析,让学生都进入角色,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讲这些课文时,学生都流下不同感情的泪水。尤其是我在讲《背影》这篇课文时,通过动情的朗读、学生亲自写作、回家替父母做一件有益的事这些环节,竟让一个跟父母势不两立(这是她母亲的话)的孩子和母亲和好如初,他回家居然给母亲洗了一次脚。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这就是情绪感染的结果。 6.激将法 俗语说:初中生争强好胜心切,对他们采用激将法更为有效。比如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就可以说:“现在女生已走在前面了,我们男生能甘愿落后吗?”、“巾帼岂能让须眉”、“发言最不积极的一组,下课后全组同学合唱一首歌”这样一激,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7.板书引趣法 板书是一门艺术,优美的板书具有一定的魅力。我在板书时,注意布局合理、书写工整,有时也可以根据板书内容的不同而及时变换字体,特别喜欢用彩色粉笔书写重点内容。板书设计也注意形式多样,或表格式、或网络式、或金字塔式。总之我在板书时力争将文字符号巧妙组合成艺术画面,以此吸引感染学生。 8.作文互改引趣法 学生互改作文,迎合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容易诱发学生的兴趣。但在学生互改作文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加以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互改作文,教师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讲评,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互改后,我会抽一些学生的作文作为重点来看,既看作文,也看评改者的评语和所改地方。 9.学习竞赛引趣法 组织学生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这种竞赛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课下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古诗背诵比赛、故事会、辩论赛、手抄报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比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0.表扬鼓励引趣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多表扬鼓励,时常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对一些差生,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切忌对学生挖苦讽刺,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学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时,我就说:“你真棒!”“你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当学生回答不理想的时候,我就说:“没关系,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每次作文评语或作业上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自觉而灵活地运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渗透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就一定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上进入“好学”“乐学”的境界,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