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天满分作文训练 第三讲 选材篇 自然(二)
【21天满分作文训练 第三讲 选材篇 自然】(二)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中通用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作文的选材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如何把生活融入到作文写作当中。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活动
导入设计:
检查学生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交流学习所得。
学习任务单
指导学生使用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
【例题1】选材于自然话题的文章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小中见大。你会如何来写呢?
【答案】
【解析】
【例题2】
【题干】思考:根据你对自身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思考,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
【答案】
【解析】
【例题3】
【题干】思考:美丽可亲的大自然中,是什么样的风景你会陶醉? 回荡在你的心中?
【答案】
【解析】
二.【写作指导】
【题目一】
大自然以博大的胸襟容纳了万物,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人类用热情去拥抱自然,自然便赐予了人类繁花似锦的美丽;人类用真诚去歌颂自然,自然便绽放出灿烂的微笑;人类用心灵去感受自然,自然便敞开了宽广的胸怀。人类因狂妄去征服自然,自然便会尽显它的威力;人类因私欲去破坏自然,自然便会对我们施以严厉的惩罚……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写】
人与自然”这个话题包含着人对自身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思考、对自身“反自然”行为的质疑以及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探索等方面的内容。写此话题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善待自然。
这个话题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小中见大。大到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的许多方面;小到某一方面,甚至一草一木。可以回视过去,可以关注现在,还可以预示未来;可以面对现实,还可以想象作文。写议论文,可以从宏观上去阐述,也可以就某一件事展开论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求条理清楚,说理充分。分析破坏自然、爱护自然的原因,分析危害或好处,要结合实际,联系现状。写记叙文,可以写生活中的小事,一个饭盒、一棵小树、一块绿地、一方天空、一只小鸟,都可入题,或伤害或破坏或爱护或敬畏,小中见大,从行动中体现一种意识,一种思想;也可以想象作文,从动物、植物的视角来展示中心,解读人类,唤起人类的觉醒。写散文,“形”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神”聚就可。
【佳作导引】
亲近自然亲近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淡淡的春意开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来,随心所欲地涂抹着第一抹新绿的时候,春天的第一场雨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人间。淅淅沥沥的,犹如断线的珍珠,牵动着我的心弦。
霏霏细雨,丝丝缕缕。独自漫步于河边的小径,风儿拂面而来,夹杂着调皮的雨点,吹散了我愁乱的思绪。我就像出笼的鸟儿,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爱抚——那母亲般的温柔与呵护。我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微微湿润的泥土酝酿着花的味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
春雨的洗礼,让河畔不知名的野花竟也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诱惑力,犹如少女的娇羞,超凡脱俗,恐怕连那花中之王牡丹也要逊色三分。
微风拂面,河边的杨柳吟出了丝丝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飞絮,漫天飞舞的柳絮,被调皮的雨点儿绕在脖子上,飘落在水面上,尽情地嬉戏着……
鱼儿也不再寂寞,你追我赶,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畅游。折下一枝柳条,逗逗那快活的鱼儿,鱼儿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干扰吓坏了,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扑通”一声跳起又迅速地落入水中,把一块明镜打得支离破碎。
我想起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一句话:“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的确,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只不过是这幅巨画上的一点色彩罢了。
【作文点评】
本文以“我”观赏感受“自然美景”的角度切入话题,采用融情入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自然景物,抒发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怀,符合题意。语言流畅,并运用拟人、比喻、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流淌”、“涂抹”、“酝酿”、“吐出”等精当的词语,更使景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题目二】
是什么样的风景让你如此陶醉?是那美丽可亲的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吸引了你的眼球?或是那七彩绚烂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一瞬,触动了你的心弦?还是那书香弥漫的文学海洋中的一舟、一桨、一水、一岸,回荡在你的心中?
……
请以“这风景,让我如此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导写】
1.在选材上,从提示上可知,“风景”不仅指自然风光,还可指人文景观。可以是著名的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四川九寨沟等;也可以是身边的景观,如城市公园、家乡美景、校园一景等;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等。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处处有景致。
2.在构思上,如选取观赏优美的景色,就可以采用纵向构思,记叙某一次观赏景色的经过,把景色的美细腻地描绘出来,表现“这风景,让我陶醉”的主题;也可采用横向构思,叙述几次观赏景色的经历,多角度地刻画美好景致,揭示“这风景,让我陶醉”主题。无论怎样写,都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此来感染读者。在谋篇布局时,要强化美景享受,体现让人陶醉,然后按照游览的时间或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表现所绘景物的特色。另外,写景的过程中适时融入人的活动,让自然美与人物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尽显和谐之美。
3.在语言上,还要注意在行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充分调动人的味觉、嗅觉、幻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景致之美,增强感人力量。
写好这篇作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印象深刻、感触最深的身边的“风景”成文;二是构思要新颖独特;三是要抒发真情实感。“陶醉”是文题的关键词,在此要尽情地张扬。【佳作引路】
这风景,让我如此陶醉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里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题记
鹅黄嫩绿,装饰着朴实的大地。
去年夏天,我跟随着母亲来到了杭州的郊外,在一座江南的小镇里小住了一段时间。
午后,我独自一人站在窗子里,托着下巴。窗外欢乐的雨精灵敲打着玻璃,奏出一曲欢快的旋律。我聆听着,聆听着……窗外,放眼望去,不远处的河塘里,那一片芬芳的绿色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不自觉地冲进了雨中,走近了你……
弧形的拱桥,犹如一道七色的彩虹,横卧在翠绿的两岸。而你——青青的莲子,却甘愿生长在拱桥之下,以谦卑者的姿态注视着身边的一切,任污浊的河水冲刷着你,击打出哗哗的天籁之声。
总喜欢,在雨中凝视着你。原以为你娇嫩的花瓣难以承受风雨的考验。然而我错了,经过风雨的冲击,反而让你变得更加清香、艳丽。
你静静地屹立在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你高洁的品质让多少文人骚客赞美着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我,只能默默地注视着你,不敢出一言,怕惊扰了你的幽静,你的高洁。
稀星朗月,照亮了夜行的路。
你的美,你的纯,你的真,让我如此陶醉,让我的心随你飞扬。莲,你是否是为了挣脱世俗的束缚,而顽强地生长?你的茁壮成长又是否能逃脱花开花又落的人间宿命呢?
我知道,使我陶醉的不仅是你的外表,更是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她是你花瓣飘出的一缕馨香,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如痴如醉。
当流星划过天空,我陶醉那—瞬间的美丽。
当浪花拍打岩石,我陶醉那—刻的激烈奔放。
当翻开书本,我陶醉书中散发出来的缕缕淡香。
当你——荷花出淤泥破绿而开时,我陶醉这人世间最美的风景,是你装饰了我的梦。
【作文点评】
小作者选取了她所熟悉的风景来写,描绘了她跟随母亲来到杭州郊外所看到了美景:绿色的莲叶,红色的荷花。不仅描绘了莲的外表,更赞美了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文章层层深入,结尾点明主旨。诗化的开头和结尾,流畅的语言,都为这篇文章增色不少。
三、作文提升
【原文】
痛苦的成长
回到家,将书包重重地摔在桌上,然后走向床边,向后倾斜,将自己扔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看着桌上的试卷被风吹乱到地上,无动于衷。好累啊,初三刚开学就感到了某种压力。
“回来了,给你买的杭白菊放在桌上,可以醒醒神。”妈妈在厨房里喊。我用温水泡了菊花,却发现比白开水还难喝。几朵花死气沉沉地浮在上面,让人心生烦厌。算了,不喝也罢。
妈妈进来了。“你怎么用昨晚的温水泡茶呀?这样的茶泡出来一点菊花味都没有。”“反正差不多。”“差远了,菊花没有经过沸水的冲泡,就不能将香味完全散发,也不能起到应有的醒神作用。你呀,长这么大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我去给你换一杯。”妈妈转身出去了。
不久,有一股香味由远及近。一杯菊花茶被端进来。香气随着热腾腾的水汽迎面扑来,人一下子清爽了许多。果然,温水与热水是有差别的。
“妈,谢谢你!”我内心一阵喜悦。是的,我想明白了。泡茶如此,人生亦如此。未经历热水的冲泡,不会有茶香;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便不能收获成长的硕果。
于是,我想起了很多,学习中的,生活中的,思绪不禁飞扬开来。
对于菊花而言,当它傲立枝头时,要经受秋风秋雨的无情;当它被采摘时,要经历与枝叶的分离;当它被烘干时,又要忍受高温的炙烤,最后还要历经热水的洗礼,才算是完成生命最完美的绽放。对于成长而言,如果没有痛苦,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正是那些痛苦,那些付出,让我们的收获渐渐明朗起来,照亮了脚下的路。破茧成蝶的痛只有经历过才算是完整的蜕变,才有蝶成长的美丽形象。
于是,我不再逃避躲闪。所有的疲惫仿佛都随着香味飘散开去,我满怀信心和希望,接受成长的洗礼。因为我知道,在痛苦中成长是对生命的完整诠释。
分析
标题是文章的眉眼,作者拟题过于随意,需花一些功夫。正文中,文章描写功底显得不够,无论是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还是对菊花在严寒中的生长,都显得过于简单化。作为借物说理的文章,“物”的特征写充分了,道理自然就深刻了,这部分应是全文的重点。故可在以下几方面作些修改:
1、抓住正文所写的菊花的特点,拟一个诗意的标题。
2、对一些人物的动作可稍加描写,以突出人物形象。
3、菊花的香气应是全文重点,需加以细细描述。
4、为了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可在合适的地方增加些诗句。
提升文
一路清香飘逸
回到家,将书包重重地摔在桌上,然后走向床边,将自己扔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看着桌上的试卷被风吹到地上,我无动于衷。好累啊,初三刚开学就感到了某种压力。
“回来了,给你买的杭自菊放在桌上,泡了喝可以醒醒神。”妈妈在厨房里喊。“知道了!”我从床上起来,抓了几朵菊花放在杯里,倒上水。比白开水还难喝。几朵花浮在上面,让人心生烦厌。算了,不喝也罢。
妈妈进来了。“你怎么用昨晚的温水泡茶呀?这样泡出来的茶水一点菊花味都没有。”“反正差不多。”“差远了,菊花没有经过沸水的冲泡,就不能将香味完全散发出来,也不能起到醒脑作用。你呀,长这么大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我去给你换一杯。”妈妈转身出去了。
不久,有一股香味由远及近。一杯菊花茶被端进来。花瓣在水中舒展开,静静地在水面沉浮,宛如一朵朵在水中盛开的白莲。香气随着热腾腾的水汽迎面扑来,人一下子清爽了许多。果然,温水与热水是有差别的。
“妈,谢谢你!”我内心一阵喜悦。是的,我想明白了。泡茶如此,人生亦如此。未经历热水的冲泡,不会有茶香;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的人生,便不能收获成长的硕果。
对于菊花而言,它在盛夏酷暑中生出枝叶,在秋风秋雨中绽开花蕾,在严寒环境中经受考验,而当烈烈的寒流到来时,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飘落随北风”,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中,菊花长得更饱满,当它被呆摘时,它仍保持着盛开的姿态,将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忍受与枝叶分离的痛苦!在这样的重重磨难中,菊花完成了生命最艰难也最美丽的征程。但最后,它还要经受热水的洗礼,才将半年贮积的生命与清香又一次散发出来,成了它生命中最后一次完美的绽放。
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望尽天涯路”的迷惘,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苦付出,又怎么会有那“蓦然回首”的顿悟?正是那痛苦,让“灯火阑珊处”的收获渐渐明朗起来,照亮了脚下的路。只有经历过破茧成蝶的痛才算是完整的蜕变,才有翩翩起舞的美丽形象,
于是,我不再逃避。所有的疲惫仿佛都随着香味飘散开去,我满怀信心和希望,接受成长的洗礼。因为我知道,学会在痛苦中成长是对生命的完整诠释。因为我知道,我的成长会因此一路清香飘逸。
升格启示
修改后的文章,标题有诗意,对泡茶动作描写显神韵,作者与母亲对话暗设伏笔,同时通过比喻描写、比兴手法、联想想象等手法,并糅之以多种句式,很好地突出了主旨。语言上,作者运用诗句与工整的句式,拓展了文意,深化了主旨。结尾点题干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作文还需细细修改,在手法、句式、语言等方面细细润色,会使文章提升档次。
四、素材超市
主题:用心生活
花开的季节,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品味花的芬芳。
雨落的季节,让我们斜倚门旁,用心领会雨的快乐。
果熟的季节,让我们流连乡间,用心体验丰收的喜悦。
雪飘的季节,让我们放开身心,用心体会雪花的精魂。
做个有心人,超然事外,用清澈的双眼去欣赏自然,欣赏世界,让心灵净化。
做个有心人,捕捉爱的瞬间。
(选自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做个有心人》,题目:做个有心人)
【点拨】法国大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这句名言可以完美地诠释上述文段的精髓。诚然,无论花开花落,无论雨疏风聚,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妙。
主题:风景
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旖旎,但是它有一种来自苏北的质朴与平凡,它没有温婉美丽的风景,却依旧有人为它而驻足。这里虽然人烟稀少,但也不像乌镇、周庄这些江南古镇一般有着市井气息、商业浮华。它淡漠,像陶翁笔下的桃花源,不受世俗的污浊,保持着自己的风韵与独特,有着最原始的田园风光。它是喧嚣的世界中独存的一隅宁静,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安然栖身。或许我一直追求的小桥水乡,其实远不及此处的“断桥浅溪茅屋”,它给了我原本追求浮华的心灵一个归于平静的理由。
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正好对上老妇人似笑非笑的眼神。“是啊,奶奶,走近了看,风景真的很美!”撑着伞,告别了老妇人,缓缓前行。雨丝又飘了起来,浅浅的清溪缓缓地流,流进了我的心田,流进了我的梦。是啊,走近了,才发现原来平凡的家乡才是我心中不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
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满分作文《走近了才知道》,题目:走近了才知道
【点拨】文段在整体对比的框架下,比较江南水乡与故乡山水的区别,前者的浮躁喧嚣与后者的宁静质朴彼此对照,作者的好恶取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主题:点赞
路过一棵白杨树,树上只有寥寥无几的叶子,而白杨树的一个小树洞里有一束野雏菊,那是我白天上学时在路上采的。朵朵菊花散发着幽香,闻到那一缕幽香,我的心平静了许多,这时我想起了妈妈说的坚强,老师说的独立。我咬咬牙,坚定地笑了笑,抬头挺胸往前走去。我不怕了,我不怕了!白杨树上那一束雏菊,在月光下傲然地仰着头,似在微笑。我突然想到著名诗人路亚的诗歌《野雏菊》,并轻轻地吟诵起来:“五月甜蜜的忧伤正穿越她们/向我涌来/送来淡淡的香气/爱在其中繁殖……”
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满分作文《为自己点赞》,题目:为 点赞
【点拨】雏菊寓意坚强,作者将眼前和诗词中雏菊的不屈形象并举,合二为一地帮助人物摆渡了黑夜中的恐惧心理。
主题:力量
沉甸甸的铅灰色的云掠过头顶的天空,顷刻之间我听见雨声,舒缓有律,轻敲大地,身心疲惫的我却不知不觉睡去了。等我醒来时,金色的阳光再次洒满大地,我才想起那曾见过的小藤条。放眼望去,哪里还有它的身影,泥水肆意横流,浸没了墙下的小草,也似乎吞噬了它的生机。我有些懊恼,想起那个满墙花海的心愿,不禁有些失落,不知哪来的红丝落到墙上,沾满泥水,轻轻飘动,更增一份哀怨,我轻叹一口气。
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等到茫然地过了几个月后,再回到老家那个乐园时,已迥然不同。晨光里露水在叶中闪烁着光辉,似有白色的星点小花散落其间,青色的根盘虬卧龙,显得苍劲有力,就这样,银色、金色、墨翠、深棕错落地铺满整个墙面,真像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梦想的力量”,题目:梦想的力量
【点拨】文段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一棵藤的经历,喻示人生不惧风雨,梦想力量弥坚。
主题:乡村即景
一踏出屋门,一股清凉的夏风迎面吹来,缓缓拂过我的脸庞,轻轻的,凉凉的,滑滑的。转瞬间,那阵阵烦意随风而逝,烟消云散。我悠闲地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到四周都被湿润清新的空气所笼罩着,夹杂着丝丝泥土的暗香。抬头仰望,整片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穹幕,上面挂着一轮圆月,天幕上还缀着几颗或隐或现的星星,偶尔耳中飘进几声虫鸣和田垄边风吹杨树的簌簌声,整个村庄沉浸在夜的静谧中。驻足远眺,月光倾泻,似乎给一望无际的稻田镀了一层银色的光华。微风吹拂,整个田野仿佛一池清澈澄明的积水,细波微漾。一阵阵稻花的清香随之直钻鼻翼,沁人心脾。我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因丰收而喜悦的笑脸。怀着一份闲适,我继续漫步向前,一泓清澈的池水闯进我的视野。我坐在潭边,只听见那潺潺的流水,伴着清脆的蛙鸣。我仿佛听到了流水为大地的欢歌,青蛙为丰收年景的鸣叫。月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投下片片斑驳的树影,虚实交替,亦幻亦真……置身其中,只觉得自己就是那一颗星星、一束光华、一株稻子、一只鸣蛙……那时那地,已分不清哪是我,哪是景。
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满分作文《闲对风光独自游》,
题目:闲对风光独自游
【点拨】本文段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虚实结合”。实写乡村夜晚所触——夏风;所嗅——泥土暗香;所观——夜空;所听——蛙鸣等。虚写农民丰收的场景以及自己融入夜景的感受,即联想的画面。虚实结合,内容丰盈。
主题:江南
江南,水乡。那里苇绿荷红,鸟飞鱼跃,河面上有渔歌互答。吱呀吱呀,一只乌篷船从莲叶间驶出,轻晃,撑船的渔家姑娘站在船头。她身旁的荷花轻轻摇曳,摇曳着姑娘清丽的笑意。竹篙划过,一道水纹荡漾着那笑容,漾在江南,永远的江南,梦中的江南。
江南,小镇。那里有九曲的桥,玲珑的水,那里有粉墙黛瓦,流水人家。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穿着淡粉柔白轻纱的女子走过,玉钗银簪金步摇,青丝迎风飞舞。环佩叮当,清脆地响,若有若无的香漫开,漫在繁华的小镇。那微湿的空气温润了江南,永远的江南,梦中的江南。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满分作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题目: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点拨】文段的画面感极强,围绕江南的两个标志性符号:水乡和小镇,细笔勾勒出了两幅江南所特有的人文风情画卷。无论是“苇绿荷红”的水乡,还是“粉墙黛瓦”的小镇;无论是撑船的姑娘,还是步行的女子,全都色彩饱满,形象温柔。这正是江南的气质和精髓。
青海湖畔护鸟人
吉赫巴的家在青海湖畔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达滩,常年流淌的泉眼以及独特的湿地生态使这里成为鸟的天堂,美丽的水鸟在此繁衍生息。
“居住在这里最美妙的事莫过于一年四季都可以听到群鸟曼妙的和鸣。”吉赫巴说,春秋季节,黑颈鹤在湿地栖息、觅食;每年冬天,大天鹅也会如期而至,在此越冬。
吉赫巴说,平时为了监测栖息的鸟儿,阻止人为的干扰和惊吓,他们几乎每天去湖畔巡视,一去就是数小时。他们的工作不止于保护,他经常带上口粮,背上摄影器材到湖畔、湿地、草甸、悬崖边上,观察和记录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如今,吉赫巴是当地野生动物义务监测员,也承担起青海湖畔的野生鸟类保护工作。
“爱鸟、拍鸟、护鸟已成为我的习惯,我也希望保护鸟类成为每一个有幸到青海湖朝圣者的信仰。”吉赫巴说。
推荐: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多少年来,它给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厚的资源。珍爱它,它将会对我们报以温馨的馈赠;践踏它,它将会对我们施以严酷的惩罚。
爱是一种害
旅人蕉本来是热带沙漠里生长的一种植物,叶子硕大奇异,姿态优美,可以为人们遮挡烈日强光。因此,人们把它们移植到了公园、风景区里栽植观赏,旅人蕉就从不毛之地的沙漠地区开始向人口密集的城镇转移,从野生植物被驯化成一种人工培植的观赏植物。
人类长期细心的栽培,使得旅人蕉出落得越来越端庄秀丽,形体更加高大,叶脉更加修长,叶片也更加水灵,有时简直是青翠欲滴。可是旅人蕉在人工精心的培育下,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人工的浇水施肥,使它得到更多的滋养,长势也更加喜人,它的根须再也不需要往土壤深处扎下去,叶片再也不需要储存大量水分,看起来更加鲜嫩,可是却因此减少了抗御风雨和病害的能力,枯萎倒塌的现象时有发生。旅人蕉品种的改良实际上让它越来越退化,生命力开始缩减,最后可能导致物种的毁灭。
推荐:生活中,实际上也存在这种旅人蕉现象:一些独生子女,就像旅人蕉一样,备受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无所能,长大后,由“啃老族”一步步变成“老啃族”,这样的教训,不亦悲乎!
课程小结
大自然的美,在与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和每一块石头。感悟它那微弱而坚强美丽的精神
大自然的美,在与四季,感悟它生命的更换。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投入它宽广的怀抱,全身心地领悟。领悟它内在的那独特的美,领悟人生,领悟哲理。那样我们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美丽的心,纯洁的心。那样我们会很幸福地聆听大自然的声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