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固定资产折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507369 上传时间:2025-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折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固定资产折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例题1】 甲公司上市两年来均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对20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生产用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甲公司上市两年来对20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生产用固定资产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折旧额,是按加速折旧法计提并影响损益的金额。为与税法一致,董事会决定,从2009年起对20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生产用固定资产改按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2009年按直线法对上述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万元,按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额为1500万元。假定2009年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的20%形成存货,其余均随着产成品的销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要求:判断甲公司董事会会议所作决定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如何更正?   【答案】董事会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决定不正确。理由:公司生产用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与其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一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是恰当的,为了与税法保持一致变更折旧方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更正:   借:累计折旧 500    贷:库存商品 100(500×20%)   主营业务成本 400(500×80%)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例题2】某企业2010年11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49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A.98.6 B.119.52 C.185.92 D.192.56   【答案】D   【解析】第1年(2010年12月~2011年11月)计提折旧=498×40%= 199.2(万元),第2年(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计提折旧=(498-498×40%)×40%=119.52(万元),   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99.2×11/12+119.52×1/12=192.56(万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例题3】某企业2010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1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    【答案】B   【解析】2011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   =216(万元)。   【例题4】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用大型设备,该设备由A、B、C、D四个部件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材料成本7320万元,人工成本1200万元,资本化的借款费用l920万元,安装费用1140万元,为达到正常运转发生测试费600万元,外聘专业人员服务费360万元,员工培训费l20万元。2005年1月,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因设备刚刚投产,未能满负荷运转,甲公司当年度亏损720万元。    该设备整体预计使用年限为l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A、B、C、D各部件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360万元、2880万元、4800万元、2160万元,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为l0年、l5年、20年和l2年。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其初始计税基础与会计计量相同。    甲公司预计该设备每年停工维修时间为15天。因技术进步等原因,甲公司于2009年1月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新的部件E替代了A部件。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建造该设备的成本。   (2)说明甲公司该设备折旧年限的确定方法。   (3)计算甲公司该设备20×5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   【答案】   (1)甲公司建造该设备的成本=7320+1200+1920+1140+600+360=12540万元。员工培训费应计入当期损益。   (2)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该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以独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3)A部件的成本=12540÷(3360+2880+4800+2160)×3360= 3192(万元),B部件的成本=12540÷(3360+2880+4800+2160)×2880= 2736(万元),C部件的成本=12540÷(3360+2880+4800+2160)×4800= 4560(万元),D部件的成本=12540÷(3360+2880+4800+2160)×2160= 2052(万元)。甲公司该设备20×5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3192÷10×11/12+2736÷15×11/12+4560÷20×11/12+2052÷12×11/12=825.55(万元)。   【例5】2007年6月份,乙公司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情况如下:甲车间厂房计提折旧38 000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45 000元;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65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4 000元;销售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32 000元,办公设备计提折旧26 300元。本月新购置一台机器设备,价值为54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   乙公司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甲车间 83 000       管理费用      89 000       销售费用      58 300     贷:累计折旧      230 300 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 1、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 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 用税)等 A、外购不需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 (2)借:在建工程  、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 (3)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 C、自行建造          (1)购买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3)领用本企业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领用本企业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工程物资 (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         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                                        原材料…………使用本企业外购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 (8)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7)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8)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9)改扩建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在建工程 (10)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①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②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                              借:固定资产                                 营业外支出………②>①时                                     贷:在建工程 C、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D、债务重组          (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D、非货币性交易换入(举例) (1)收到补价  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E、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F、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G、盘盈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 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     (1)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H、出包工程      (1)付款或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x 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I、租入(暂略) J、融资租赁             (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安装的先入在建工程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分期付融资租赁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 (3)期满,资产产权转入企业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费用暂略 2、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A、年限平均法(略) B、工作量发(略)  C、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固定资产价值* 2/使用年限           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2/使用年限 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净残值)/2=最后一年 D、年数总和法 总年数(即分母数)=n+(n-1)+(n-2)+………+2+1           n 为可使用年限 分子:第一年=n;第二年=n-1………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2;最后一年=1 举例: (1)可使用年限为 8 年 分母=8+7+6+5+4+3+2+1=36      第一年比例=8/36 (2)可使用年限为 5 年   分母=5+4+3+2+1=15           第二年比例=4/15 3、后续支出     注意: (1)汽车修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装修入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两次装修之间提完折旧,未提完,一次全部记入营业外支出)     4、处置 第一步: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支付的费用 A、投资转出     借:xx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B、捐赠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D、非货币性交易换出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                                 贷:固定资产处理 C、D参照前例,双方均可能涉及“营业外收入-xx 收益     (或支出-xx 损失) ”   E、无偿调出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清理 F、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G、出售、报废 (1)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税率 5%) }……………发生的清理费用  5、期末计价(重难点,书本提及较少,注意符合计提减值的条件) 已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比较“可收回金额”  孰低法计减值准备 (1)发生减值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以后期间“可收回金额”恢复 a、价值恢复后仍低于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固定资产至本期的帐面价值,因提减值准备造成的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累计折旧与提取减值准备后计提的累计折旧的差额,全部补提。影响的损益(营业外支出贷方)=恢复的市值-当期帐面数 b、价值恢复后若高于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固定资产至本期的帐面价值,因提减值准备造成的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累计折旧与提取减值准备后计提的累计折旧的差额,全部补提。影响的损益(营业外支出贷方)=未提减值准备状态下当期价值-当期帐面数 (3)继续减值,继续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