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3/26 周二1第一章第一章导论导论v一、引言:一、引言:“谜谜”一样的中国经济一样的中国经济v“缩长缩长”之谜、金融体系不崩溃之之谜、金融体系不崩溃之“谜谜”、高增长下的各种不协调、不平衡甚至是、高增长下的各种不协调、不平衡甚至是巨大反差。巨大反差。v二、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对象二、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对象v在充分吸收现有经济学分析体系中有价值在充分吸收现有经济学分析体系中有价值的思想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改的思想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2024/3/26 周二2v三、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内容及其脉络三、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内容及其脉络导论和引言:导论和引言:“谜谜”一样的中国经济一样的中国经济v第一篇第一篇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及反思、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的确立、传统计及反思、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的确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划经济体制)v第二篇第二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特征革的三大特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v第三篇第三篇中国经济的辉煌与解读中国经济的辉煌与解读(包括中国经(包括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中国经济的波动及宏观调控、中国济的高增长、中国经济的波动及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2024/3/26 周二3v四、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方法四、当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方法v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v实证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实证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统一的方法2024/3/26 周二4第二章第二章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一、建国后制定的发展战略及其反思一、建国后制定的发展战略及其反思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的建立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的建立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反思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反思四、梳理:中国经济建设探索的历史沿革四、梳理:中国经济建设探索的历史沿革2024/3/26 周二5v一、建国后制定的发展战略及其反思一、建国后制定的发展战略及其反思v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难题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难题v“三位一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及其反思的发展战略及其反思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的建立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公有制的建立2024/3/26 周二6v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反思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反思v四、梳理:中国经济建设探索的历史沿四、梳理:中国经济建设探索的历史沿革:革:2024/3/26 周二7第三章第三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v共三个专题共三个专题v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v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v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2024/3/26 周二8第四章第四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v共三大专题:共三大专题:v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知识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知识v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经济行为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经济行为v居民的收入行为居民的收入行为(收入差距的衡量、表现、原因)(收入差距的衡量、表现、原因)v居民的消费行为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的变化、消费存在的问题(消费水平的变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原因、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v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v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2024/3/26 周二9第五章第五章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v共三大专题:共三大专题:v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及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方式的类型、方式的类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障碍障碍)三、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及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障碍因素其障碍因素2024/3/26 周二10v本课程考核说明本课程考核说明v一、本课程总成绩构成一、本课程总成绩构成v结构评分(结构评分(40%40%:60%60%)v过过程程占占40%40%(出出勤勤,课课堂堂发发言言、课课堂堂讨讨论、大作业等综合考查)论、大作业等综合考查)v期末考试方式占期末考试方式占60%60%。2024/3/26 周二11v二、期末考试(卷面二、期末考试(卷面100100分)分)v形形式式:开开卷卷考考试试(要要求求:独独立立思思考考、不不允允许相互传阅资料和讨论)许相互传阅资料和讨论)v题题型型:辨辨析析题题(13132)、综综合合分分析析题题(172)、案例材料分析题()、案例材料分析题(2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