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固體地球分層地殼地函地核板塊運動板塊交界帶 地質現象張裂性聚合性造山運動 地震火山運動(裂谷 中洋脊)(海溝)22板塊交界帶聚合張裂岩漿生成岩漿生成地質事件地質事件安山岩花崗岩玄武岩火山運動、地震、造山運動、斷層。與安地斯山脈岩石相同在地下慢慢冷卻而成出現在中洋脊附近,為新的海洋地殼。裂谷、地震、斷裂23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台灣島岩層彎曲變質作用造山運動侵蝕作用聚合碰撞壓力擠壓,造成摺皺。岩石因為溫度壓力造成變質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的形成地球內部的層狀構造:1、地表向下,三部分:地殼、地函、地核2、上部地函的岩石可塑性高,形成軟流圈地球的內部構造的探討大陸漂移:偉格納指出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線
2、可以拼合在一起。兩億多年前大陸分布情形歐亞大陸北美洲非洲阿拉伯印度澳洲南極洲南美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目前全世界分布大陸分布圖中洋脊裂谷海洋地殼非洲南美洲海溝岩石圈熱對流上升處熱對流下降處地球內部有熱對流導致板塊跟著運動,並且造成板塊的張裂或聚合作用。軟流圈熔融大陸地殼岩石圈海洋地殼聚合處:如果一個板塊隱沒到另一個板塊之下,可能形成海溝,以及許多地質現象。板塊聚合處會產生擠壓,因此形成地殼板塊聚合處會產生擠壓,因此形成地殼變動造成岩層摺皺、斷層。變動造成岩層摺皺、斷層。摺皺斷層大陸板塊大陸板塊歐亞板塊印澳板塊上部地函之最上部海洋地殼軟流圈造山運動:印澳板塊撞上歐亞板塊,因此造成
3、喜馬拉雅山。物質深埋熔融成岩漿,在深處冷卻者。物質熔融成岩漿其上升且噴至地表附近者。裂谷岩漿形成中洋脊,其熔岩冷卻固成。全全世界主要有七大板塊,世界主要有七大板塊,太平洋、歐亞大陸、太平洋、歐亞大陸、非洲、印度、澳洲以及南極大陸、美洲非洲、印度、澳洲以及南極大陸、美洲。地震帶與板塊分布帶幾乎一致震央全球主要地震帶分布2 2、震度震度:是表示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是表示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受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受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地震強度與地震規模:地震強度與地震規模:1 1、地震規模地震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是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
4、度,係依其所釋放的尺度,係依其所釋放的能量能量而定。而定。地震強度表震度 名稱震動程度0無感1微震 人靜止時,或對地震敏感者可感覺到。2輕震 門窗搖動一般人均可感覺到到。3弱震房屋搖動,門窗有聲,懸物搖擺,盛水蕩漾。4中震 房屋搖動甚烈,不穩物倒。5強震 牆壁龜裂,牌坊、煙囪傾倒。6裂震 房屋倒蹋,山崩地裂,地面斷裂或變形。19991999年年9 9月月2121日日 凌晨凌晨1 1點點4747分分 芮氏規模7.3的強震南投集集位於豐碑大橋,受到斷層切割,豐碑大位於豐碑大橋,受到斷層切割,豐碑大橋斷落且在大甲溪河床岩盤造成一處高橋斷落且在大甲溪河床岩盤造成一處高約約5 5公尺的瀑布。公尺的瀑布。
5、石岡水壩南邊的柵門也全被被抬昇而在石岡水壩南邊的柵門也全被被抬昇而在北邊產生缺口潰堤,已失去儲水功能。北邊產生缺口潰堤,已失去儲水功能。1、在室內者應立即熄滅火種,關閉電源 奔逃至室外空曠地方,但應防外物倒塌而被擊傷。2、沿海居民應疏遷至高地以防海嘯。地震發生時須知:3、水庫下游地區居民,應防水庫崩塌 所引起之山洪。4、不可躲在牆邊、河、海堤或山崖附近。5、如一時無法逃至室外,應送一堅固、高度較矮而重心穩定之家具下躲避,以免被室內落物擊傷。6、準備乾電池、收音機、手電筒、滅火器及急救藥箱,並告知家人儲放的地方及使用方法。台灣便是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接台灣便是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接處,造成臺灣東部地區非常頻繁的地震活動,處,造成臺灣東部地區非常頻繁的地震活動,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沖繩海槽中央山脈台灣海峽琉球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