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某公司对于高校及商务写字楼场景无线宽带覆盖指导意见(讨论版)
随着移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线宽带接入业务及应用对数据流量的需求迅速扩张,但频率、带宽等资源稀缺,矛盾日益突出。为应对竞争,解决日益突出的需求与资源矛盾,中国电信推出了利用账号经营。同时电信业重组后,中国电信获得了移动通信网的运营权,接管的CDMA网络在目前的三种移动通信网中具有最强的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在演进到EVDO之后,该网络的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将继续得到提高。将WLAN 低成本、高带宽的优势与移动宽带无处不在的便利性相结合的无线宽带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需求,确立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优势。
根据集团公司对于无线宽带以及WLAN热点覆盖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高等学校、商务写字楼宇是无线宽带用户相对集中,业务量集中的区域,为做好这两个重点区域的无线宽带覆盖建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覆盖这些区域,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 总体发展思路及年内目标
高校、商务写字楼是目前无线宽带应用的两个主要场景,在高校图书馆、宿舍楼、教学楼区域,商务写字楼的办公区、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区域,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手机等无线宽带终端的使用者相对集中,同时,这些区域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较好的运用这些终端的物理条件,因此,加强这些区域的无线宽带覆盖,做好这些区域的无线宽带网络重点优化,同时增强这些区域的无线宽带覆盖宣传,将有助于无线宽带业务的有效推广。
3G(EV-DO)和WLAN是无线宽带的两种主要覆盖手段。根据二者技术特点,3G主要突出覆盖优势,而WLAN则主要突出带宽优势。在高校、商务写字楼两个场景,3G(EV-DO)信号要求能够全面覆盖,无线资源的容量满足普通应用,WLAN则要求覆盖高校的图书馆、宿舍楼、教学楼区域以及商务写字楼的办公区、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区域。无线宽带LOGO放置在WLAN信号覆盖区域内,引导用户在这些区域,优先采用WLAN接入。
2009年我省要完成所有高校、所有州市及经济发达县市的商务写字楼的3G覆盖,完成90%的高校、具备室内分布系统条件的商务写字楼的WLAN覆盖。对于高校区域,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不含已具备有线接入的宿舍楼)要求80%的区域覆盖WLAN。
二、 高校场景无线宽带覆盖指导原则
WLAN覆盖原则
热点及覆盖区域选择
2009年高校覆盖重点考虑普通院校;民办普通院校与目标客户 群体不完全符合,不做重点考虑 中等教育学校原则上不做部署要求。
在选中热点,关注最有价值的区域:在学校,我们关注上网需求集中的、人 流较大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图书馆、教室及宿舍(含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等。
1. 热点覆盖区域有线资源情况调查
了解学校建筑布局、地势高低及楼内光纤资源和一些相关重要信息(其他运营商是否已建设WLAN网络等),确定覆盖区域。
2. WLAN系统组网方式
1) 光纤资源充足
A. 在覆盖相对集中的区域可采用室内AP独立布点等方式,如图书馆、教学楼等;
B. 宿舍楼(含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可采用室内AP+分布系统的方式解决覆盖,若安装条件受限,可采用室内AP+定向天线的方式覆盖。
C. 对于室内无AP布放条件的,可以采用建设室外AP加室外天线方式覆盖。
2) 无光纤资源采用MESH组网方式
在相对空旷的活动区选择MESH AP联合覆盖,MESH最大跳数不要超过2跳,有效覆盖距离不超过1000米,在建筑物较多的区域不要超过200米;
A. MESH AP+定向天线室外覆盖
B. MESH AP室内覆盖
对于高校图书馆及宿舍建议建设宽频分布系统,对于体育馆及校内休闲区域等建议采用单独AP覆盖方式解决。
3. AP选型
1) 室内放装型AP建议使用200mW设备,对于室内较空旷区域,可采用500mW设备。
2) 室内分布型AP建议使用500mW AP设备。
4. 供电方式
(AP设备统一供电,避免和办公室、照明灯用电共路)+POE供电。
5. 频率规划
1) 一个区域内AP的连续覆盖应注意频率间隔和功率控制。如图:
2) 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是三维球形,楼层之间布置多个AP时频率规划如图:
6. 容量规划
1) 决定容量的主要因素;
A. 并发用户数:工程设计一般每AP最大接入用户数在25个左右较为合适。为保证用户使用,进行容量设计时应按照每AP 15个用户进行估算所需AP数量;
B. 吞吐量要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业务特点和带宽的需求,可结合并发用户数,并参考宽带用户平均速率(330Kbps)进行估算;
C. 频率干扰:在无法避免干扰的情况下,按50%的AP吞吐量进行容量估算;
D. 目标覆盖区域:根据用户分布确定目标覆盖区域,调整所需AP数量。
2) AP吞吐量取值
60
54+54
802.11a+802.11g
双模系统
130(测试值,有待研究)
802.11n(2×2)
90(测试值,有待研究)
802.11n(1×1)
30
54
802.11g
30
54
802.11a
6
11
802.11b
单模系统
吞吐量(工程取值)
(Mbps)
吞吐量(理论值)
(Mbps)
技术
3) 容量估算
A. 单独估算每个目标覆盖区域的用户数及所需AP数量
AP数(吞吐量)=目标覆盖区域调整系数× [用户体验系数×(用户数×每用户平均使用带宽)/吞吐量(工程取值)]
AP数(用户数)=目标覆盖区域调整系数× (并发用户数/15)
B. 估算热点区域满足容量需求所需AP总数
AP总数吞吐量= MAX(∑AP数吞吐量,∑AP数用户数)
EV-DO覆盖原则
EVDO覆盖室外部分主要利用室外基站,对业务区进行网络覆盖,由于高校的目标用户群是大学生,数据业务需求较大,因此在网络规划时应尽量考虑DO载扇的容量一定要满足一定时期内预期用户的需求,到了后期可结合网管数据进行扩容。EVDO室内部分主要考虑分布系统接入方式。对已有分布系统热点采用新建信源合路入现有分布系统。对于目前没有分布系统的热点采用新建宽频分布系统与其他系统合路的方式。
三、 商务写字楼场景无线宽带指导原则
1. 热点覆盖区域选择
在重点场所内,关注最有价值的区域:在商业楼宇中我们最关注所有会议室,办公区、多功能厅等场所。
2. 热点覆盖区域工程概况
了解楼宇地理位置信息、网络现状、各楼层用途及面积和一些相关重要信息(其他运营商是否已建设WLAN网络等),确定覆盖区域。
3. WLAN系统组网方式
对于商业楼宇,主要通过建设宽频分布系统,对于个别数据需求量大的地方如会议室等建议采用单独AP覆盖方式解决。
A. 已完成3G改造,布线系统满足WLAN频段需求,采用直接合路覆盖;
B. 布线系统不满足WLAN频段需求,建议更换相关器件后采用合路覆盖;
C. 对于高WLAN业务需求区域,如合路方式无法满足容量需求,采用独立布点方式进行建设,如会议室等。
4. AP选型
1. 室内放装型AP建议使用200mW设备,对于室内较空旷区域,可采用500mW设备。
2. 室内分布型AP建议使用500mW AP设备。
5. 供电方式
AP设备放置在弱电井统一供电,避免和办公室、照明灯用电共路。
6. 频率规划
1) 一个区域内AP的连续覆盖应注意频率间隔和功率控制。如图:
2) 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是三维球形,楼层之间布置多个AP时频率规划如图:
7. 容量规划
1、 决定容量的主要因素;
b) 并发用户数:工程设计一般每AP最大接入用户数在25个左右较为合适。为保证用户使用,进行容量设计时应按照每AP 15个用户进行估算所需AP数量;
c) 吞吐量要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业务特点和带宽的需求,可结合并发用户数,并参考宽带用户平均速率(330Kbps)进行估算;
d) 频率干扰:在无法避免干扰的情况下,按50%的AP吞吐量进行容量估算;
e) 目标覆盖区域:根据用户分布确定目标覆盖区域,调整所需AP数量。
2、 AP吞吐量取值
60
54+54
802.11a+802.11g
双模系统
130(测试值,有待研究)
802.11n(2×2)
90(测试值,有待研究)
802.11n(1×1)
30
54
802.11g
30
54
802.11a
6
11
802.11b
单模系统
吞吐量(工程取值)
(Mbps)
吞吐量(理论值)
(Mbps)
技术
二、 容量估算
a) 单独估算每个目标覆盖区域的用户数及所需AP数量
AP数(吞吐量)=目标覆盖区域调整系数× [用户体验系数×(用户数×每用户平均使用带宽)/吞吐量(工程取值)]
AP数(用户数)=目标覆盖区域调整系数× (并发用户数/15)
b) 估算热点区域满足容量需求所需AP总数
AP总数吞吐量= MAX(∑AP数吞吐量,∑AP数用户数)
EV-DO覆盖原则
EVDO覆盖室外部分主要利用室外基站,对业务区进行网络覆盖,但由于商务楼一般较大,信号穿透能力有限,且楼内多为高端客户,数据业务需求较大,因此考虑分布系统接入方式。对已有分布系统热点采用新建信源合路入现有分布系统。对于目前没有分布系统的热点采用新建宽频分布系统与其他系统合路的方式。
四、热点标识设置原则
所有热点入口具有醒目热点 LOGO 标识,热点内至少间 隔 60 米范围内具有醒目热点 LOG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