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484807 上传时间:2025-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学目标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5)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6)阅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7)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 教学难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 突破重难点主要策略 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 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 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 2. 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3. 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 4. 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 5. 电吹风一只,电视机一台。 6. 真空罩,抽气机一只,双频手机两只。 7. 纸盒、塑料盒、铁盒(或其他金属盒)各一只。 收集、查阅有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污染等有关资料。 一、引入新课 乌云密布,标志着大雨可能来临;课堂生举手,表明他要发言;蜜蜂跳8字舞,告诉同伴有蜜源……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辆电动小汽车,现在老师分别开一下,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后说出它们的特点。 开动第一辆普通电池小汽车。 开动第二辆线操纵电动小汽车。 开动第三辆遥控电动小汽车。 认真观察实验,对三辆小汽车的运动,进行对比。 讨论后回答: 第一辆 无法对行驶过程进行操纵。 第二辆 虽然可以操纵,但操纵距离很短。活动范围很小。 第三辆 可以远距离操纵。活动范围很大。 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说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操纵小汽车。大到宇宙飞船也是用电磁波来进行操纵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版书标题: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一) 波的基本特征: 观察以下现象: 1.水波.(演示,实物投影) 问:哪儿是波源?它在怎样运动? 水波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演示:绳子抖动时形成的波 小实验:在桌面上来回快速抖动长橡筋绳,观察波的形态及传播。 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抖动形成的凸起迅速的传到另一端。 再利用课件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对现象有个长时间的再现。 观察课件的图像 回答感想: 找一找这二个波的共同点? 学生回答: 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版书) 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3.演示:悬挂着的弹簧受到撞击显示的情形(或视频) 问题:这个波的特点是什么相间? 学生观察后回答。 疏密相间,向另一端传播。 好,我们再仔细的看一段课件。找出这种二种波的共同特征来。 (视频:横波和纵波的课件) 归纳:都是传递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 播放波形图的课件。 介绍波形图,引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定义、字母、单位、) 设问:波源振动的平衡位置在哪里?图中所示振动的振幅是多大? 结合图形进行理解性记忆。 学生回答: 波形图中的平衡位置 图中振动的振幅是…… “我”抖动橡筋是振幅大约是…… 1.振幅:(A)表示振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米(m) 2.周期:(T)振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 布置小实验 进行小实验: 利用手表计时,记录自己抖动橡筋二十次所需的时间。算出周期。 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导出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 f=1/ T 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m) 指导学生从图形上认识波长。 6.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m/s) 波速的公式:v=λ/ T 或v =λf 练习:有一列波的频率是200Hz,波长为0.4m,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答:v =λf =0.4m×200Hz=80m/s (二)了解电磁波 播放电磁波被预言和被证实的资料。 1.介绍: 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2.活动: 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实验一:在打开的电视机前方接通电吹风电源,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观察到电视画面出现雪花 实验二:⑴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⑵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 ⑶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的结论。 电磁波速: 例题: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5.71m,频率为52.5MHz.试求电磁波的传播速度(1MHz=106Hz) 解:v =λf =5.71×52.5×106m/x≈3.0×108m/s. 总结:电磁波速为3.0×108m/s.与光速是相同的。 介绍: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波属于电磁波。 引导:我们知道了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电磁波,那么这些电磁波有些什么特点呢? 将学生的疑问写在黑板上。 1.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2.电磁波能被阻挡(屏蔽)吗?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其设计实验验证。 针对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设计1:把手机放在真空罩子里,看手机能不能接收到信号。 2.同理,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看能不能接收到信号。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或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2.金属容器能屏蔽电磁波针对同学们的设计开展实验。 结论: ⑴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⑵金属容器能屏蔽电磁波。 设问:为什么在建筑物中或在电梯中,手机信号有时很不好呢? 转承语:刚才我们说过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还说了光波其实就是电磁波。那还有哪些也属于电磁波电磁波谱: 指导学生看书:69页图17-17电磁波谱,了解: 各谱段的名称,和对应的频率波长情况。 和电磁波的应用。 师生互动: 适当介绍电磁波的一些应用。 介绍:电磁污染。 见附件《电磁波的危害》 三、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40——42页的电磁波及其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